爱与其他不可能的追求

爱与其他不可能的追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Ayelet Waldman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荣获2006全美独立书商选书
  蝉联美国旧金山纪事报、独立书商协会、NCIBA 等畅销排行榜,七週之久!
  已授权英国、德国、法国、荷兰、义大利、西班牙、挪威……等12国
  《不存在的女儿》作者 金.爱德华兹(Kim Edwards)
  《爱情的谜底》作者 安德鲁.西恩.格利尔(Andrew Sean Greer)等
  国外媒体及知名畅销书作家.感动推荐
  名作家成英姝.专文推荐序

  ※本书改编电影《爱与亲爱的》由奥斯卡新科影后----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主演,2011年5月13感人首演!

  「这是一个女人和自己的悲伤奋战的故事,也是关于一个女人的选择与失落的故事,她是如此努力,追求爱情中的『完美时刻』,最终发现,那些不可预期、难以理解的时刻,才是生命的恩赐。伊黎.华德曼的笔法充满艺术性,深深吸引读者的眼光.」──《不存在的女儿》(The Memory Keeper’s Daughter)作者 金.爱德华兹(Kim Edwards)

  这是一部美丽的小说。读此书而不落泪者,其心如木。」《爱情的谜底》(The Confessions of Max Tivoli)作者安德鲁.西恩.格利尔(Andrew Sean Greer)

  爱情,没有所谓的「完美时刻」;悲伤,不是为所欲为的借口。
  我将我们的爱情神格化,以逃脱伤害别人的罪名。
  我用充满奇幻色彩的爱情传说,让自己对已经订下的誓约视而不见。
  我总以为杰克和我是命中注定,所以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以核子引爆般的威力,摧毁所有横亘在我们之间的人,包括他的孩子、我的继子……
  现在,我终于明白我们的爱情并非神的旨意。
  我们只是普通的男人和女人,必须费尽心力才能维持爱情。
  我第一次在动物园外见到威廉时,他的脚架在爸爸的肩膀上晃啊晃的,我将他视为我通往天堂之路的眼中钉。
  但是,我错了。生命的璀璨来自于偶然的惊艳,这是难以理解的恩典。
  为你带来出乎意料魔力的孩子,就是恩典。
  而这个小男孩,我曾视之为通往爱情天堂的绊脚石,竟成为上天的恩典。

  身为第三者与后母,她该如何面对聪敏却顽固的继子、纠结的情感矛盾,以及内心最深的伤痛?
  她介入别人的婚姻,抢走别人的老公,她以为自己也能讨好他与前妻所生的五岁儿子威廉。
  然而这个超龄早熟、有如「异常瘦小的六十岁老头」的男孩让使她束手无策。
  每週三下午的短暂相聚,都让她觉得漫长难捱。而她自己的新生女儿却在抱回家隔天猝死……
  此后她再也无法忍受公园里的游乐场、推着婴儿车的母亲、和乐融融的幸福家庭。穿过中央公园接送威廉的过程,变成了最危险致命的旅程……
  女儿猝死的内疚与面对前妻之子时各种难言的矛盾与复杂的心情,也让她与所爱的男人间的情感产生了种种试炼……
  而她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曾被她视为爱情与幸福绊脚石的五岁小孩,最终却是让她得到救续的钥匙……

  伊黎.华德曼以幽默犀利的笔触,精准刻画出都会生活的疯狂与无奈,亲子间的微妙互动,还有失去子女的伤痛,第三者的愧疚和罪恶感。本书是 Doubleday 2006 年春季小说主打书,出版后登上旧金山纪事报、独立书商协会、NCIBA 等畅销排行榜,蝉联七週之久。并即售出英国、德国、法国、荷兰、义大利、西班牙等国版权。

本书特色

  伊黎.华德曼以幽默犀利的笔触,精准刻画出都会生活的疯狂与无奈,亲子间的微妙互动,还有失去子女的伤痛,第三者的愧疚和罪恶感。及对爱的追寻与寻找出口的感人过程。

作者简介

伊黎.华德曼(Ayelet Waldman)

  毕业自哈佛法学院,曾经担任公共辩护律师,后来在丈夫鼓励下提笔写作,以一系列「妈咪律师探案」(Mommy-Track Mysteries)成名,笔下主角由公共辩护律师转成全职奶妈,完全是作者自况。

  华德曼曾开设一个叫作「坏妈妈」(Bad Mother)的部落格,谈女权、育儿和精神疾病,也毫不避讳讲述自己的自杀倾向、忧郁症和堕胎念头。后来她转移阵地,到沙龙杂志写专栏,依旧引来隆隆砲火,例如她曾在专栏里写着,希望儿子长大后变成同志,这样才能和她维持「不太恰当的亲密关系」,一起上街购物或布置家里。而她最受争议的言论,应该还是一篇叫作「母爱」的文章,文中宣称夫妻/配偶关系应该比亲子关系更重要。她认为理想的家庭互动以夫妻为核心,子女则像卫星环绕在旁。文章刊出后,欧普拉请她上节目谈爱情观、婚姻观和亲子观,又引起轩然大波。华德曼始终挣扎于女人和母亲的角色,以及个人主体性和「无私的奉献」之间。

  2004 年,华德曼出版主题严肃的文学小说《女儿的守护者》(Daughter's Keeper),谈美墨移民、毒品管制法、还有母亲与女儿的问题。2006年初她又发表新作《爱与其他不可能的追求》,大受好评。

译者简介

江佩蓉

  在三十岁崖口边上死不愿坠入的叛坏份子。
  政大新闻研究所毕业后,仰赖文字为生。对所有泛着「可爱」香气的东西有高度的兴趣。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中文版作者序

我爱丈夫胜过任何一个孩子! 伊黎.华德曼

  完成这本书不久后,我在《纽约时报》上刊载了一篇名为〈真实,疯狂与罪恶〉的文章,纽约时报全球约有五百万名读者,因此或许你们其中有些人已经读过以下的段落:

  我有四个小孩,一天中我贡献了许多时光照料他们:帮他们洗澡,吹头发,坐在身旁陪着他们写作业,在他们伤心痛哭的时候给予他们拥抱,但是,我不爱他们任何一个,我爱的人,只有我的丈夫。

  是他的面容激发我的情感,让我着迷地愿意奉献。如果,所谓的好妈妈是爱自己的孩子胜过世界上任何一人,那么,我称不上是好妈妈。事实上,我是个坏母亲,因为我爱我的丈夫胜过任何一个孩子。

  人们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非常非常生气。美国晨间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在节目里头穷追勐打,他们说,我不只坏,根本是个糟透了的妈妈。全国各处的友人寄电子邮件跟我说:「我正坐在Starbuck里头,邻桌的女人巴不得把妳大卸八块,她们简直是气疯了!」网路上疯狂进行着关于「坏母亲」的讨论,人们甚至认为应该把小孩从我身边带走。她们把我当成疯子,四处蒐集我和老公的文章,想要从里头找出证明我的邪恶的蛛丝马迹。有一次,我的代理商因为班机延误到纽约市联合广场咖啡厅打发时间,当她提到将和我共进午餐时,邻座的女人突然大叫:「我恨那篇文章,我恨它!」她们激烈争论,直到餐厅里的人也都加入战争,一半的女人为我辩解,另一半却责备我。

  如果我说,这一切可以简单地用一句「好有趣啊!」就一笑置之,那么我就是在说谎。我写那篇文章的初衷,就是因为我自认是个坏母亲。就我自己所观察到的,所有女人在有了孩子之后与丈夫的关系都有所转变。她们的热情全都由丈夫转向宝宝身上。原本,丈夫是她们热情的源头,但是现在,她们全都绕着另一个太阳运行。过去的性欲全消,只剩下为人母的欲求。

  这些批评的声浪,让我面临前所未见的焦虑。为什么?难道这间屋子里所有的女人,只有我是唯一那个无法成为模范母亲的人吗?难道我是唯一那个,无法将孩子视为自己热情源头的女人吗?

  如同我在文章里所言,我当然爱我的孩子们,我愿意为他们牺牲自己的生活,但是我也不爱他们,我爱的人是我的丈夫。难道,因为如此我就应该是个坏母亲吗?

  于是,当「欧普拉」的制作人打电话给我,跟我说欧普拉希望邀我上节目,聊聊她一直以来在思考、谈论的话题,以及她的观众群间正在延烧的怒火。怒意在家庭主妇之间渲染,几乎到达沸腾的状态,她认为我的文章中也或多或少透露出这样的症状。

  我答应上节目,因为在我发现自己深受这种无名怒意所扰的时候,我便以此为主题开始写作。我坐在洛杉矶的游乐场旁,包包里塞满尿布,所有的精神都集中在宝宝和我自5我爱丈夫胜过任何一个孩子!和我自己。我的雄心壮志不再,原本我以为是怒气让我停滞,现在我知道那种心情更近似于绝望。

  我辞去工作两年后,我成为联邦公设辩护人,在重拾写作前,我是个全职的家庭主妇,孩子接连出生,我就像自己在文章中所描述的,并未享有令人满意的感情或性生活。那些日子里,我几乎耗费所有的心思在宝宝身上,太过于小心翼翼,害怕自己犯错,我更担心孩子们会察觉,事实上我并不乐于被迫待在家中照顾他们。

  或许,我就跟那些在欧普拉秀现场坐在我对面的妈咪们一样。

  这些文章之所以惹得妈咪们这么愤怒,都是来自于为人母的焦虑、矛盾和疑虑。

  长期以来,为人母的焦虑一直是我写作时最关切的核心,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作品中都弥漫着这样的焦虑。

  我开始着手撰写关于妈咪神话的故事,这个无心的罪犯,是以刚由公设辩护人转为全职母亲,并且厌倦于「妈咪,宝宝和金宝」生活的母亲作为基础,她试着把注意力放在解决犯罪问题以免抓狂。当时,我刚好离开公设辩护人的工作,成为一名全职的家庭主妇,极厌烦于「妈妈,宝宝和金宝」的生活,希望透过写作好让自己不会疯掉。

  为人母的矛盾心情,一直以来,就是我所有作品中的主轴。

  我之前的作品《女儿的守护者》(Daughter Keeper),原本设定的大纲,是要描写无知的人们,在美国药品管制战争中,误触法律体系的故事,最后,我却写了一本关于母亲和女儿的小说。我写了本母亲如何勇于突破自己的界线,展现母爱的小说。

  您即将阅读到的作品《爱与其他不可能的追求》,也是一本单纯探索母爱矛盾的小说。主人翁艾蜜莉亚有着最艰困的任务,她是名继母。所有孩子的需求、希望都只有一个:无论父母离婚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即使他们是错误的结合,永远在争吵中度日,即使有个忙着和女人调情的父亲和失职的母亲,父母离异的孩子们还是希望,自己的父母可以破镜重圆。对这些孩子来说,继母是他们梦想破灭的缘由,是他们通往快乐结局途中最大的障碍。即使她是个好人,即使她做的事情多数都是对的,他们还是疯狂讨厌她。

  继母该怎么回应孩子们的厌恶?怎么面对不断说着恨她的孩子表现出的不友善?母爱就是最好的答案。

  所有为人母的人都清楚,有时孩子们会让人困惑。然而,当我们的大掌紧握住他们的小手,他们将头靠在我们的脸颊旁时,我们心里会记起对他们源源不绝的爱,而这份爱会协助我们面对挑战。和真正的母亲相比,继母被要求以更大的耐心和宽容来面对这些孩子,却没有这样温馨的片刻来支持她们熬过那些艰难的时刻。

  何况,艾蜜莉亚并不是完人,她年轻且自私,深爱自己的丈夫,却没有准备好接受怀有敌意的继子。

  为人母的矛盾情结,让艾蜜莉亚决心表现出合乎社会期待的最佳父母形象,因此成为母亲之后,她旋即放弃所有。女人们将自己所有的雄心和精力全都耗费在如何成为「完美母亲」和养育过度聪明的孩子上。

  在这部小说中,我想问的是:「离婚」会带给孩子什么影响?妈咪该怎么满足孩子所有的需求?一个可以对妈咪予取予求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妈咪牺牲奉献自己成全孩子,真的会更好吗?孩子能因此更体贴、仁慈、富有同情心或者更重视别人的需求吗?或者他将成为自私的小浑球,将自我意识无限上纲,难以相处?这些孩子们,能带给我们更好的世界吗?

  就许多层面来说,小说就像自己的孩子。有了一个想法,培育它,然后慢慢养大它。母亲提心吊胆地将他送到这个世界上,担忧他会受到挫折,极度渴望他能成功。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期待这本小说在台湾出版。我住在加州,这个地方和亚洲关系相当密切,我的新作《遥远彼方》(From Away),谈论的就是关于跨国领养的问题,一个美国家庭领养亚洲小女孩的故事。即使我已经有二十年的时间没踏上亚洲,但是我时时刻刻梦想这个地方!

  《爱与其他不可能的追求》一书早我一步越过太平洋来到台湾,我希望自己很快也能跟上它的脚步。

  妳敢说自己是好母亲吗? 成英姝

  一开始,我其实是对这部小说的作者兴趣胜过书本身;一个在报纸上发表只爱丈夫不爱小孩的文章以致于成为全国女人公敌、在专栏中写着希望儿子长大后变成同志的女人,怎么不让人深感兴趣?我觉得伊黎.华德曼是个聪明而又独特的女性,然而我看完这本小说以后,我发现华德曼了不起的地方是她胆敢说出她的恐惧,她之所以显得那么独特,是因为别人不敢。

  很多年来我都在杂志专栏写关于性别的文章,但是写的过程却很心虚,我并不了解女人,而且十多年写下来当我每每回过头去看真实世界里的女人的想法,总是和我完全不一样,其他女人关心的事情我漠不关心,一点都没有兴趣,我自己的小说特别喜欢处理跨性别的题材,但是如今想想我对性别里女性的这一部分,仅限于我自己的女性主义意识形态罢了,仅限于我对普世对于女性所抱的价值观的憎恶,然而我自己从来也没有把自己装进那个框框里生活过,我并不理解真正的女人的想法。

  有时候我甚至怀疑真正的女人难道根本没有想法?一直以来我最深痛恶觉感到作呕的,就是「女人要生了孩子才能成为完整的人」这种论调,为何世人可以一再大声说这种谎言而毫不感到自己的愚蠢?我所看到的例子完全相反,大部分的女人在生了小孩以后就永远不再是完整的她自己,她们变成小孩、家庭的附属。

  伟大的母亲被歌颂为太阳,这真讽刺,而且好笑,母亲并不是发光的太阳,她是绕着叫做家庭和小孩的太阳旋转个不停的小行星,她自己根本不会发光,她得靠那颗她绕着转的太阳照耀,反射出一点不属于她自己的光芒。

  女人从不为此感到不公平吗?那倒不一定,仍有很多女人不甘于沦为纯粹的带孩子机器,但是即使是这种女人,仍然用好母亲标准来评定女人,因为母亲的角色是至高无上的,一个女人身为母亲如果不是一○○%的好母亲,就不能见容于世界,当母亲的人生里也许每个时刻都面临要作一个选择,牺牲自己还是牺牲照顾孩子?所有的母亲都应该牺牲自己,这就是母亲这两个字所承载的一切,一个坏母亲应该下地狱。

  然而每个女人都生来就是当模范母亲的材料?牺牲自己,无条件地爱孩子,全部奉献给孩子,这是写在女人基因里的程式吗?所有的雌性动物都天生有母性?你问我的话,我个人的想法,这种生物性我相信的,我相信雌性动物有天生的母性,但是当一个女人发现自己不是那样一○○%%心甘情愿一切只为孩子,甚至发现自己其实没有那样狂热地爱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怎么办?很弔诡的是不爱孩子的母亲好像是一个神话,换言之,不可置信,没人能认同竟然有不爱孩子的母亲。有一只母猫在我家院子生了一只小猫(很奇怪,只有一只。通常母猫一胎都会生个两、三只),结果母猫竟然跑掉了,遗弃了瘦弱的小猫。我简直不敢置信,我不知道怎么养小猫,但是两、三天我都处在一种震惊之中,母猫真的不会回来了吗?竟然有如此残忍自私的母亲!是的,我也陷在这种不顾孩子的母亲大逆不道的价值观感里。

  母亲当然是不可以自私的,但是我知道每个母亲内心里仍然有某个角落放着她自己的欲求,很不幸的是大部分母亲无法、不敢诚实地面对这一部份,她们并不相信自己有自私的部份,更不可能相信自己有时候不那么爱自己的孩子,自己不可以,别的母亲也不可以。

  这是一个很可怕难处。所以,一个内心里悄悄摆着自私,但又认同当母亲就必须牺牲自我的女人,究竟该怎么看待这个矛盾?爱自己和爱孩子到底存不存在牴触?

  女性的困境一大半来自于女性的多重角色。同时为母亲、妻子和女儿。而现代女性更要面临的是顾及工作和家庭。母亲、妻子和女儿的角色并不如表面上这三个名词这么简单,《爱与其他不可能的追求》很令人惊叹地把女人的多重角色的难题借由一个简单的处境复杂地呈现出来——一个继母的身分。

  一个母亲爱自己的孩子是天性,那么爱别人的孩子呢?女人通常会对弱小者有很自然的温情和怜悯,这是一种母性,有时候女人对男人的爱也包含着一种母性,这样看来女人要爱一个孩子(即使不是自己的小孩)原本不是难事,但是否也得看这个孩子讨不讨人爱?因为爱是相对的,你很难爱一个恨你的人,虽然唱高调字典里最常用的老句子就是叫你去爱恨你的人。女主角失去了自己的小孩,她「被迫」爱这个孩子,因为她是破坏了这个孩子原有的家庭的罪人,且她急于讨好她的丈夫,有意思的是其他的事或许有模煳茫然之处,但她爱这个男人却是斩钉截铁的,世界上有谁吃饱撑着要当坏人,要伤害陌生的人,要成为众矢之的?但是爱是无法造假的,存在就是存在,没有就是没有,她爱这个男人,而他也爱她,一如她不爱这个小孩,小孩也不爱她一样,在爱这个领域里没有勉强两个字,是因为勉强只不过是欺骗而已,谎称某样东西存在事实上它不存在,并不会改变它不存在的事实。

  最有趣的是,重点来了,全天下人都一口咬定母亲应该爱孩子,但真的每个母亲都知道所谓的爱是什么吗?好了好了,别再跟我说那些伟大的母亲,无私的母爱等等,我又不是傻子,女主角艾蜜莉亚也不是生出来就是一个母亲,她也是从娘胎蹦出来的,也当过小孩,也有过母亲的,我们靠母亲养大,母亲给了我们什么样的爱相当程度造就了我们今天变成什么样的人,在这本书里,这是最有意思的地方:继母和生母的对比;被迫去爱小孩的继母,跟一个百般呵护小孩的生母。

  溺爱算不算爱?过度保护算不算爱?为了爱自己的小孩其他人都无足轻重算不算爱?为了自己的小孩好让小孩养成只看重自己的利益无视他人的权利和感觉算不算爱?我在外面总是看到那些当母亲的教他们的孩子踩别人来突显自己,放肆自己任意乱为丝毫不管侵犯别人的权益,自己做错时怪别人,凡事不妙自己最好第一个开熘,帮助别人等于自己倒楣...,这真的很滑稽,很多母亲把这当作生存法则教导孩子,这也是一种保护,对自己的孩子好。恕我直言,我无法同意这是好母亲。那些口口声声说女人应该要生孩子、必须是好母亲的人,我打从心底怀疑,你们有哪一个有资格说自己是一○○%的好母亲。一个骄纵孩子的母亲或许会洋洋得意她是一个爱孩子的好母亲,丝毫没有发现她的孩子日后成为一个为自己的软弱和自私而痛苦,同时也是一个带给别人麻烦,惹人讨厌的人,是她要负的责任。

  爱这个东西,某个程度来说,是和理性对立的,这是爱最了不起的地方,但是一个母亲不能让她的爱为所欲为,这又是一个当母亲的难处,母亲必须为小孩的未来负责。

  因此这部小说有两个同等重要的主题,一个探讨女人的身分角色,一个探讨我们要怎么去爱一个人。

  有些事我们以为我们应该天生就会,但是骨子里我们知道没这回事,诸如所有的人都在当了父母以后才开始学习当父母,有些人当了半辈子父母其实并不曾知道当父母真正的责任是什么。我们都渴望去爱,渴望被爱,但是在我们疯狂地欲求爱与被爱的同时,我们其实并不真正知道爱的本质,爱是疯狂也是责任,爱是一种感觉,一种真实,可是它也常常很令人灰心地,是一门严肃而且困难的课程。

  艾蜜莉亚最后为什么能真的爱这个孩子,而也让孩子敞开心接受她呢?其实母亲和孩子,不管是不是亲生的母亲和孩子,就如彼此的镜子,是一双镜像。我在前面提到,我不能苟同一个女人成为母亲的身分,她的价值是来自于照顾她的孩子,这绝对是不完整,不成立的,我再郑重地强调一次,一个女人绝对不会因为成为母亲而完整,她必须让自己先完整她才会是一个好母亲,因为孩子是母亲的反射,一个女人要先了解自己本身的价值,学会当一个值得欣赏的人,不是因为她是谁的附属,只因为她是她自己,她自己要先懂得如何给别人她自己也希望得到的温暖和喜欢,懂得责任和勇气,这是一个完整的人的基本,她才能也给她的孩子这些,让她的孩子也能给别人和从别人那里得到这些。

  华德曼可以用这么易读精采而充满真实的生活感的故事提供多重值得玩味的思考,她的新作也十分值得期待。

  (本文作者为作家)

图书试读

只要低着头快步走过,我可以勇敢越过西八十一街的游乐场。做好心理准备,我的双眼紧盯电梯门上的黄铜箭头,从指向十七楼,慢慢滑到十六,十五,终于到十四楼。电梯门开启,邻居们走了进来,我只能无可选择地堆起友善的面容,往旁边挪出空间。如果进来的是年轻人,像是红发、满脸痘疤的吉他手,或是那名老穿奶油色破旧皮衣搭配皱牛仔裤的电影制作人,他们容易打发,我只要假装礼貌地点个头就好。老年人则要求更多。顶着一头钢发的老妇人,自以为像波西米亚人,紫色洋装在黑色羊毛披肩下若隐若现,我必须陪她聊些天气、大厅里破旧东方地毯上的污渍,或是艺文版新闻等话题。这简直令人难以承受!他们难道不知道,自怜是如此耗费心力,我已经没有余裕应付其他的客套寒暄?公园的入口就在八十一街游乐园的右侧,他们难道不知道,我必须用尽全力将自己准备好。每当我行经公园附属的游乐场时,总是尽可能地大步迈前,视线只停留在早已干枯的枝枒上,放空心,关上耳,我必须将所有声响隔绝于外,只全心聆听自己的唿吸。否则,孩子们尖锐的声音传入耳里,像是在我脑中演奏着輓歌,我极可能就这么在游乐场围墙外决堤崩溃。该死的银行家夫人们提着笨重的Tod’s皮包,聚在一起讨论共和党如何运用不正当手段赢得选举;住在2B的凯兹夫人,四处说着上週四晚上,她瞧见新来的警卫安东尼在柜台后打瞌睡,这些声音都可能分散我的注意力,让我无法专心做好准备,在穿越公园时毫无招架之力。他们等我回应时不耐烦地敲着手中的保特瓶,巨大的声量野蛮地撞入我的脑袋,这座城里我唯一可以图得清静之地也即将失守。无计可施的我,只能被迫绕道沿着七十九街,吸尽往城东驶去的巴士废气,沿着污秽的石墙往前走。更糟的时候,我只能改搭计程车。
感谢上帝!今天直下大厅的电梯中,空无一人!
「慢走!沃夫太太!」艾文为我开门时说道。
婚礼之后,我曾试着要求艾文称我「葛兰芙小姐」。他并不是个呆子,当然知道我的意思。他微笑,点头,「当然,葛兰芙小姐。」但是隔天,他仍执意对我说:「早安,沃夫太太。」
至少,这一切已经比我和杰克刚搬进来时好多了。当时我曾要求他,「请你叫我艾蜜莉亚!」他没有任何回应,没有微笑或点头,只是用细边黑框眼镜后的眼睛瞪着我。他的神情,像极了五年级时,我忘了交作业时班导师失望摇头的表情。如果我在课堂上说了方言,他只会说:「不,葛兰芙小姐!」而不是「妳不能⋯⋯」或者是「我不认为这是对的⋯⋯」,就只是「不。」由于他从未直唿过谁的姓,所以当他带着姓氏叫人,语气相当恶劣。
今天,我微笑,点头,走出门,穿过街道往公园走去。

二月,是全年中最漫长的月份。
冬季如此漫长,好似春天永远不再降临。乌云密佈的天空灰蒙蒙的,只有云端隙缝间渗出一丝光亮,像是随时要落下雨。四处都是隆起的污黑雪堆,每踏出一步,都像在玩俄罗斯轮盘,一不小心,冰冷的黑水就会溅起,泼向脚踝湿了鞋袜。
在这个季节,我通常会穿上毛衣与羊毛袜,窝在火炉前,重读珍‧奥斯汀的小说,好打发短暂昏暗的白昼。然而,今年,我期待二月,我需要纽约二月天的严酷。现在慢慢进入一月底了,这座城市似乎察觉到我的沮丧,希望提供我些许安慰。公园里的树今年格外干枯,叶子落尽后的枝干划过阴沉的天际,似乎连再生的希望也幻灭了。混杂着狗屎的雪覆盖在枯黄的草地上,马勒径1与蓄水湖2周遭的街道泥泞一片,路上的慢跑者一个不留心就会被盘根错节的树根绊倒。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