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黑色帝國撲朔迷離的曆史威加四海的雄渾氣概,一統華夏的壯麗史詩。秦王掃六閤,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秦王朝雖然短暫,卻開創瞭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傢的先河,為中國封建時代高度繁榮的物質文明和文化認同奠定瞭基礎。
仰俯知古意,胸中有天地。燈下讀青史,釋捲明得失。
從邊陲部族上升為西部強國,大秦之路是蜿蜒麯摺的;從甲士百萬、聲震寰宇的強大王朝到時帝國大廈突然崩潰,大秦之路令人扼腕浩嘆。
鐵血帝國,策馬中原。秦國由一個西陲小國,上升為和東方六國並駕齊驅的強國,進而吞併六國統一天下。這個崛起於西部的強大王朝在數百年間走過瞭怎樣的曆程?
這是一個英雄和劍士的國度,這是一個陰謀傢和小人的舞颱。
數百年間,秦國或西齣東進,或遠交近攻,或縱橫捭闔,或各個擊破,或分化瓦解……演繹齣一幅波瀾壯闊、風雲激蕩的史詩畫捲。
這是一麯英雄的悲歌,這是一個巨大的謎團。卻有最多發人省思的議題。
我們提供給讀者的一種新的讀史方式。它以人類曆史為主乾,取材於曆史,又尊重曆史,按曆史年代進行編排,以通俗易懂的散文形式錶述,追求一種和諧而有趣味的閱讀快感。它以時間為經,以曆史名人和重大曆史事件為緯,透過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曆史人物勾畫人類文明發展的軌跡,通過一個個精彩鮮活的曆史故事展現五韆年世界文明的風貌。
最後,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在緊張的學習和工作之餘,輕鬆地徜徉於曆史走廊之中,既瞭解曆史,又拓展見識,更開闊胸襟。
本書特色
大秦帝國,一個神秘的王朝,它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真正統一的封建王朝,它有著亙古未有的遼闊疆土,它奠定並延續瞭其後十五個封建王朝的統治基礎。
市麵上很少有曆史書在呈現史實內容的同時,一方麵帶領讀者深入瞭解當時的人文風情、曆史典故、製度典範的形成及由來。另一方麵又縱觀在同一個時間軸承中,在彆的國傢文明當中,發生的真實史紀。
延伸閱讀-是除瞭在曆史的定位角度外,更將當時發生的極其重要的事件,作一段鮮明的提示。非但是一個獨特的創舉,更是將一條靜態的曆史洪流,化身為有著鮮明對比的立體投像。
世界曆史大事紀-讓您在瀋浸曆史真貌呈現的同時,還能瞭解到在世界的一隅,也有精彩的曆史演進。雖然,文明的興衰是必然的演化過程。
但,能用一個全世界的視界,同時來看待中西文明的曆史人物的愛恨風流,這是其他曆史書無法與之比擬的新視野。
『大秦史』這本書的二大特色,不但能增添史詩的真實性,更令這本書的更具世界觀。
作者簡介
吳學剛
大學中文係畢業,並對儒、墨、道、法……等諸子百傢有深入且細微的研究,曾齣版過許多相關著作,堪稱國學研究之翹楚。著有:「做個不差錢的生意人」、「猶太人跟你想的不一樣」、「真希望二十幾歲就明白的事」、「凝聚力」、「提升修養的118種現代禮儀」、「思路決定齣路」、「會說話 會辦事 會做人」等等。
前言
第一章 帝國旭日
1.崛起西陲
2.插手中原
3.奠基帝國
4.西部擴張
5.招賢納士
6.商鞅變法
7.破敵聯盟
8.閤縱戰略
9.遠交近攻
10.長平之戰
11.秦奪九鼎
第二章 秦王初政
1.異人質趙
2.奇貨可居
3.呂氏秉政
4.開鑿鄭國渠
5.呂氏春鞦
6.藉刀殺弟
7.加冠親政
8.平定嫪毒之亂
9.清除呂不偉集團
10.禮遇士客
第三章 能臣悍將
1.客卿李斯
2.少年政治傢甘羅
3.博士茅焦
4.軍事傢尉繚
5.謀士頓弱
6.監門子姚賈
7.帝王師韓非
8.大將濛恬
9.老將王翦
10.丞相王綰
11.上將軍章邯
第四章 天下歸秦
1.俘虜韓王
2.趙國名將李牧
3.靈亡趙國
4.荊軻刺秦王
5.築能手高漸離
6.進政燕國
7.水淹大梁
8.唐睢使秦
9.李園之亂
10.平定楚國
11.降服齊國
第五章 一統中華
1.始有「皇帝」
2.廢除謚法
3.建中央官製
4.設立郡縣
5.遷徙富豪
6.銷毀兵器
7.統一貨幣
8.統一度量衡
9.統一文字
10.統一車軌
11.實行土地私有製
12.統一法律
第六章 巡狩天下
1.西巡隴西
2.封禪泰山
3.流連琅邪颱
4.湘山伐樹
5.博浪沙遇刺
6.東臨碣石
7.會稽刻石
第七章 開疆闢土
1.經略南越
2.開通靈渠
3.轉戰漠北
4.通西南夷
5.修築長城
6.直道工程
第八章 酷法治民
1.繁重的徭役
2.沉重的賦稅
3.殘酷的刑罰
4.修建秦始皇陵
5.嚴酷的文化專製
6.坑殺術士
7.興建阿房宮
第九章 帝國末世
1.命喪沙丘
2.鬍亥篡位
3.殘殺手足
4.二世的暴政
5.大澤鄉起義
6.丞相李斯的下場
7.二世而亡
8.秦末最後一個皇帝
前言
大秦帝國,一個神秘的王朝,它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真正統一的封建王朝,它有著亙古未有的遼闊疆土,它奠定並延續瞭其後十五個封建王朝的統治基礎。自立國到統一天下,前後連綿數百年,其間徵伐無數,群雄並起。就是這個王朝,最終成為曆史長河新的浪頭,引領瞭那個時代的潮流。
秦之作為大帝國,略早於西方的羅馬帝國,但大至上是同時代的。在古樸粗獷的鐵器農耕時代,大秦帝國與西方羅馬帝國一起,成為高懸於人類曆史天空的兩個太陽,同時成為東、西方文明的正源。
秦朝是由戰國時代後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統一大國,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的統一的中央集權製封建帝國,秦王嬴政自稱始皇帝。自此後,中國進入瞭長達兩韆多年的封建社會,而秦朝的壽命卻很短,從建立到滅亡,隻有十五年。
秦朝統一中原後,秦始皇建立瞭以皇帝為核心的中央集權製度。中央由丞相、太尉、禦史大夫等「三公」分掌政務、軍務及監察;地方上實行郡縣製,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後來增至四十一郡),郡下設縣,縣下又有鄉、亭、裏等基層組織。這樣,全國由上到下均置於皇帝及其傢族的嚴密統治之下。秦始皇還採取瞭一係列鞏固統一的措施,以首都鹹陽為中心,嚮全國修建馳道,築靈渠,銷毀兵器,又大規模遷移富民集中首都鹹陽,遷萬姓充屯邊地,謫判罪犯戍守邊防,把秦國的圓形方孔錢作為統一的貨幣,通行全國,促進瞭各民族、各地區的經濟交流。把簡化瞭的字體小篆作為標準字體,通令全國使用,促進瞭全國的文化交流。統一車軌和度量衡,使長度、容量、重量,都有統一的標準,便利瞭經濟的發展。在農業方麵,秦實行「強本抑末」,允許土地私有及自由買賣,確立土地私有,統一戶籍管理。
曆史總讓人沉思。秦人以西北的一個西戎諸侯,掃六閤,併天下,氣吞山河,從各方麵來看秦人自有其過人之處。六國百姓曾經不能適應具有秦國特色的律令,卻也害怕秦朝有一支所嚮披靡的百萬雄師,這支軍隊身經百戰,所嚮無敵,曾經讓人聞風喪膽,談之色變。根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戰場上的秦軍個個赤膊上陣,掖下夾俘虜,手提敵首級(這跟秦國的軍事奬勵製度有關,秦軍領賞以腦袋為憑,因此腦袋是最重要的),勇猛無比。正因為如此,秦國三萬大軍纔能大敗魏國十萬甲兵,從而奠定秦國強國之基。而且當時秦軍的軍事經驗是最高的,秦國兵器的製作工藝也是最好的,已經實施瞭流水綫式的生産程式,為此,秦國仍沿用以青銅來製作兵器的工藝,不使用鐵兵器(因為當時青銅器的製作工藝比鐵器要成熟的多,完善的多)。試想一支如此強大的軍隊為什麼在短短的幾年之內就土崩瓦解瞭?為什麼一支能橫掃六國的軍隊,卻被剛剛武裝起來的農民起義軍給消滅瞭?為什麼一支能在長平與趙國四十五萬鐵騎鏖戰數月、並全殲敵軍的大軍,卻被三萬破釜沉舟的項軍給全殲瞭?最後這支軍隊連關(函榖關)內都守不住瞭,把都城鹹陽也給丟瞭!想當年蘇秦撐持六國相印,率百萬之師都不能攻下,而劉邦和項羽也隻有區區幾萬軍隊,卻把不可一世的秦王朝給「吃」掉瞭!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或許,您看完本書後,會得到一些綫索和答案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