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一年到头都很忙碌,没时间陪伴贝贝。
贝贝的生日快到了,为了弥补贝贝,爸爸做好了一星期的亲子计画……
本书将带领我们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包括日期、月分与季节。
「数学绘本」系列
糖果店的蜘蛛如何预测客人要买什么糖果?公主如何帮助乱七八糟的女巫收拾城堡?
森林的小动物如何决定吃大桃子的顺序?小猫如何从线索中找到不见的爸爸?
哇!原来这一切都跟数学有关!
「数学绘本」是一套衔接幼稚园与小学数学课程的绘本,带领孩子有系统地学习数学概念。精心规划的角色、丰富优美的插图、幽默逗趣的故事,为孩子共同打开数学世界有趣的大门。数学并非遥不可及,而是随处可见于你我的生活中。
●透过绘本学习数学十大基本观念:
认识数字、统计、机率、测量、排序、规律、时间、几何、比较、空间
本书特色
数学能带来新观点:孩子读过各类的数学绘本后,不仅能建立数学观念,更能拓展日常生活中的世界观。
生活中的数学:虽然数学符号十分抽象,但其包含的资讯可以让我们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好玩的数学:「数学绘本」以简单自然的方式,说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观念。透过这些故事,孩子可体会到如何观察生活。
●数学绘本的价值:以故事开展数学教育
数学绘本将数学转变成故事,不仅引发孩子的兴趣,更将抽象概念转变成「有意义的数学体验」,让数学更易于理解。此外,孩子透过故事学习解题、推理的过程中,可建立起对数学的信心与积极态度,进而喜欢数学,不再畏惧数学。
作者简介
车保锦
毕业于韩国外国语大学韩国语教育系及延世大学国语教育研究所。曾荣获儿童文艺文学奖和启蒙儿童文学奖。着有《九个愿望与密室》、《只穿黑色衣服啦》等书
绘者简介
李贞净
毕业于韩国同德女子大学韩文系,是韩国出版美术协会的会员。着有《魔法之石》、《巨人与豆树》、《房子要建在哪》、《太阳和月亮先生》等书。
编辑委员会的话
给小读者
贝贝在5岁生日时许了个愿望,希望工作忙碌的爸爸能够多陪陪贝贝。随着时间的流逝,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经过了12个月,也历经了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季节,爸爸陪贝贝的机会仍然不多。眼见6岁生日即将到来,你觉得贝贝的愿望能达成吗?一年有12个月,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你能清楚的在月历上标示出来吗?希望你在看完这本书,制作了专属于你的月历后,你很快的就能标示出重要的日子,并且能完整的做每个月的生活计画。当然更希望工作忙碌的家人,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你,快乐地参与一些共同活动。
给家长
数学王子—高斯—曾说:数学为科学之母。举凡科学的学习与研究,都要有数学做为基础。数学原本就存在生活中,所以从生活中取材,从生活中学习数学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而借由绘本的阅读,将数学的概念融汇其中,让孩子们不再闻数学而色变。
相信有许多家长在陪孩子读完这本书后,都会觉得自己的处境与故事中贝贝的爸爸很像,因为工作的忙碌,因为顾及许多主客观的因素,使得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不足,时间不断的流逝,孩子逐渐长大,父母却也无法有太多时间参与孩子的成长……。这种种的遗憾并非无法弥补,只要您现在起多留一点时间给您的孩子,或许只是一起散散步、一起聊聊学校发生的事、一起拟定寒暑假的旅游计画,孩子们就可以高兴许久了。
在本书所附的数学游戏—做我专属的月历,是一个很好学习的教材。陪着孩子一起做月历,将重要活动的日期做上记号,一起讨论、一起计画未来要做的事情,不但可以让孩子内化数学的概念,更可以让孩子们懂得做规画,做事将会更有效率,生活将会更有目标。
给教师
这是一本内容非常丰富的绘本,虽然是以数学领域为主题--以「贝贝的生日」为主轴,导引儿童认识星期、月、年等非十进位的数学单位—但内容中亦涵括了自然领域、艺文领域、健体领域及综合领域的学习内涵,是非常值得带领儿童阅读的绘本。
幼儿在进入学校后,一週内固定型态的生活作息方式,已让孩子们清楚的了解一週有七天,及每天的名称为何,每天要上的课程为何。而在四季分明的台湾,各个季节也各有不同的景致。在领读绘本后,可让孩子们说说在各个季节(甚至各个月份),在我们所居住的地方有什么特殊的景致?这些景色当然与贝贝所在的地方不太相同。讨论完后,也让孩子们发表他们最喜欢的景致为何?另在书中提到观察星象、听蛙鸣声也是自然领域中的教材呢!
学校中所实施的艺文领域教学,常利用各种随手可得的媒材完成作品。本书中也有许多可配合实施的内容。如观察蝴蝶飞舞后,做表演艺术;利用黏土或捏面做雪人;使用竹篾和报纸做风筝等,都是可配合的艺文课程。
孩子们总是希望得到同学、老师及家人的关爱,而一起做活动,最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爱的感觉。所以,除了在学校内营造友善校园的情境外,也要鼓励家长能与孩子多互动,利用不同的季节做不同类型的活动,一方面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另一方面也能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假日时,可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参与餐点的烹调,也能让孩子在参与中,了解家庭中家事分工的重要。
最后别忘了提醒孩子们,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有许多空闲陪着孩子、带着他们去做活动,生日也不一定是收实质礼物的日子,随时关心家庭成员的状态,随时给予关心与支持,生活才会充满温馨。
这本《我要当好爸爸》让我深深地触动了,尤其是在看到封面那张温馨的插画时,仿佛就闻到了家里的味道。我一直觉得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还算不错,但有时候看着身边那些年轻的父母,他们的活力和对孩子的耐心,总会让我觉得是不是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这本书恰恰填补了我内心深处的这种不安。它没有那些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些非常贴近生活的小故事,分享了许多在育儿过程中会遇到的真实困境,以及如何用爱和智慧去化解。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放手”的那一部分,以前总觉得父母就是要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生怕他们受一点委屈,但这本书让我明白,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跌倒,去自己爬起来,才是真正地在帮助他们成长。还有,里面关于如何和伴侣一起分担育儿责任的建议,也让我受益匪浅。很多时候,夫妻之间因为育儿观念不同而产生摩擦,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沟通技巧,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共同面对挑战。这本书更像是一位温柔的朋友,在你迷茫的时候,轻轻拍拍你的肩膀,给你力量和方向。
评分读完《我要当好爸爸》,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关于“爸爸”这个角色的心灵洗礼。书里的一些片段,让我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和爸爸之间的点点滴滴。我一直觉得我爸是一个很严厉的人,但现在回想起来,他严厉的背后,其实是对我们满满的爱和期望。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父爱”的多种表达方式,它不只是简单的保护和给予,更是一种引导和陪伴。作者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讲述了如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一个既是保护者,又是引导者的角色。尤其是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的部分,让我印象深刻。书中提到,不要总是替孩子解决问题,而是要引导他们自己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确实是一门学问,需要耐心和技巧。我曾经也犯过这样的错误,总是忍不住想去插手,结果反而让孩子失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用生动的故事和案例,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更懂得放手、更懂得支持的爸爸。
评分《我要当好爸爸》这本书,真的是一股清流,一股让人心灵沉静又充满力量的清流。它没有那些浮夸的育儿技巧,也没有那些高高在上的理论指导,而是以一种非常温暖、非常真诚的方式,与读者进行对话。我尤其喜欢书中那种“以身作则”的分享方式,作者并没有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完美的父亲形象,而是坦诚地分享了自己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挑战、犯过的错误,以及如何从中学习和成长。这种真实感,让我觉得非常亲切,也让我更加相信书中的内容。我从这本书中学习到了很多关于如何与孩子建立健康、亲密关系的技巧,例如如何正确地表达爱,如何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这本书让我明白,当一个好爸爸,并不是要做到完美,而是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学习,并且最重要的是,要用爱去包容和引导。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更加期待与我的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拿到《我要当好爸爸》这本书时,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我总觉得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太多了,很难有能真正打动我的。但是,当我翻开这本书,并且开始阅读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错了。这本书的作者,他不仅仅是在讲述如何“做”一个好爸爸,他更是在引导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好爸爸。他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非常细腻地描绘了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不可替代的角色。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倾听”的部分,作者强调,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并不是我们滔滔不绝的建议,而是能够被认真倾听的耳朵,以及理解和支持。这让我反思自己,是不是在和孩子交流时,总是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忽略了去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作为父亲的不足,同时也给了我改进的方向。它让我明白,成为一个好爸爸,需要的不仅仅是爱,更需要智慧、耐心和持续的学习。
评分这本《我要当好爸爸》简直是新时代爸爸的“育儿圣经”!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在讨论这本书,大家一致认为,它不仅仅是一本育儿指南,更是一本关于自我成长和家庭关系的宝典。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书里探讨的很多问题,都触及到了当代爸爸们普遍面临的困境。比如,如何在忙碌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间找到平衡?如何才能在孩子心中建立起坚实的父亲形象?这本书并没有提供标准答案,而是鼓励我们去思考,去实践,去找到属于自己家庭的独特模式。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充满人文关怀的写作风格,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孩子深深的爱和对家庭责任的担当。书里的一些关于“陪伴的力量”的论述,让我感同身受。有时候,我们可能觉得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就是最好的爱,但这本书提醒我们,真正重要的,是高质量的陪伴,是放下手机,认真地听孩子说话,是参与到他们的世界里去。这本书让我对“当好爸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个身份,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修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