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书籍资讯请到 www.bookcity.com.tw网站
当你见到SolidWorks,脑中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对大多数人来说,想到的会是3D机械设计CAD软体,但是SolidWorks不仅仅只是如此。
SolidWorks公司致力于提供工程设计人员最好的工具,让他们能设计世界级的产品。最新版本SolidWorks 2012,透过大大改进数以百计的繁杂工作自动化,进一步释放设计师和工程师的创造力,使他们只需花费同类软体所需时间的一小部分即可设计出更好、更有吸引力、更受欢迎的产品。其致力于将复杂的高阶3D CAD应用简易化、平民化,大量投入的研究、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创新、为工程师整合全面的CAE等,使绝大部分工程师都能迅速地熟练掌握。
全书精选SolidWorks重要基础操作指令,透过实例引导分别讲述SolidWorks的基础应用、伸长与除料、旋转、复制、参考平面、薄壳与肋材、扫出、叠层拉伸、工程图、组合件、钣金与塑模等功能。将重要的应用技巧结合到实际教学中,使读者可以循序渐进、随学随用、边看边做,便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在工作与学习中能快速得到实践。
1 基础介绍
1-1 画面介绍
1-2 作图概念
1-3 基础功能应用实例
2 伸长与除料
2-1 修改尺度、变化圆角、导角
2-2 修改尺度,切线弧
2-3 圆弧除料
2-4 除料成形至下一面
2-5 除料伸长-往两个方向成形
2-6 使用切除创建多实体
3 旋转
3-1 旋转、直径尺寸标註
3-2 旋转除料
3-3 球面旋转
3-4 轮廓选用
4 复制
4-1 环状复制排列
4-2 数学关系式
4-3 直线复制排列
4-4 草图导出复制
4-5 表格导出复制排列
4-6 镜射特征
4-7 完全镜射
5 参考平面
5-1 基准面之建构
5-2 基准面之构成-平行
5-3 基准面之构成-两面夹角
5-4 基准面之构成-直线与点
5-5 基准面之构成-通过点且平行面
5-6 基准面之构成-垂直某线
5-7 基准面之构线-贴于曲面
6 薄壳与肋材
6-1 薄壳
6-2 肋材
6-3 辐
6-4 圆顶
6-5 综合练习
7 扫出
7-1 简单曲线扫出
7-2 螺旋曲线扫出
7-3 导引曲线扫出
7-4 封闭的曲线扫出
8 叠层拉伸
8-1 基础叠层拉伸
8-2 中心线叠层拉伸
8-3 叠层拉伸问题探讨
9 工程图
9-1 标准三视图
9-2 工程图编辑
9-3 标註尺寸
10 组合件
10-1 组合件
10-2 爆炸视图
10-3 组合件工程图
10-4 组合件与新零件
11 钣金与模塑
11-1 钣金
11-2 模塑
12 零件库
12-1 建立零件库
12-2 零件库之应用
13 综合演练
13-1 主轴
13-2 从轴
13-3 垫圈
13-4 法兰盖1
13-5 法兰盖2
13-6 法兰盖3
13-7 法兰盖4
13-8 平垫圈
13-9 底座和顶盖
13-10 组合件
这本《SolidWorks 2012 实战演练:基础篇》的标题,让我立刻联想到当年我刚开始接触3D建模时的那段青葱岁月。那时候,SolidWorks 2012正是一个非常主流的版本,很多大学的课程、公司的内部培训,都还在使用这个版本。所以,即便现在有了更新的版本,但对于一些已经熟悉2012版本,或者预算有限的学生和小型企业来说,这本书依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我特别在意“实战演练”这个词,因为我深知,很多软件教程,特别是基础篇,往往会过于理论化,讲一些基础的工具和概念,但却缺乏将这些工具串联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可能它会教你如何拉伸、如何倒角、如何创建一个圆,但却不会告诉你,在设计一个复杂的机械零件时,应该如何考虑草图的约束、如何选择合适的特征顺序,以及如何优化模型以提高后续工程图的效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这块空白,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案例,展示SolidWorks 2012的各项功能是如何被有机地结合起来,来完成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比如说,可能有一个章节会专门讲解如何从零开始设计一个完整的曲轴,或者是一个简单的齿轮箱。而“基础篇”这个定位,也让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值有所调整。我不会期待它会讲到非常高深的曲面造型或者有限元分析,但至少,我希望它能把最核心、最常用的功能,通过实操的方式讲清楚,让我们能够迅速上手,并且建立起正确的建模思维。光碟的存在,无疑是这本书的一大加分项。过去,一些质量好的教程,其附带的光碟往往是宝藏,里面会有各种各样的资源。我希望这次的光碟,能提供一些高质量的视频教程,或者是一些可以直接导入到SolidWorks 2012中进行修改和学习的源文件。这样,即使我在阅读书本时有些地方理解不清,也可以通过视频来直观地学习。总的来说,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实用性,以及对一个经典版本软件的深入挖掘。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老实说,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我以为是某个国外引进的软件教程,那种比较硬朗、科技感的风格,跟过去我们看到的许多国内出版的教程不太一样。SolidWorks 2012,这个版本对我来说,已经算是不那么“新”了,但对于很多初学者,或者还在使用这个版本的工程师来说,它依然有着非常扎实的市场需求。我买这本书,主要是看中了“实战演练”这四个字,我一直觉得,学软件,光看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动手去操作,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真正掌握。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目录,尤其是一些案例分析的部分,比如“零件建模实例”、“装配体设计技巧”、“工程图绘制详解”这些,就觉得非常有吸引力。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真实世界的工程问题,然后一步步教我们如何用SolidWorks 2012去解决。很多时候,教程里给的例子都太过理想化,跟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差别很大,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更贴近实际的应用场景。另外,“附光碟”这个部分,我倒是比较期待。现在很多教程都只提供电子版,或者干脆就是单纯的文字和截图。但有光碟的话,通常会包含一些演示视频、模型文件,甚至是一些常用插件,这对于我们学习效率的提升非常有帮助。我希望光碟里的内容不仅仅是书本内容的重复,而是能够提供一些额外的信息,比如软件的安装教程、一些高级功能的演示,或者是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一些小技巧。毕竟,SolidWorks的功能非常强大,但很多隐藏的技巧和最佳实践,如果没有人指点,自己摸索起来会非常耗时。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比较扎实,有实操导向,希望能通过它的学习,真的能够提升我在SolidWorks 2012上的应用能力,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评分《SolidWorks 2012 实战演练:基础篇》这个标题,在我眼中,象征着一种扎实和务实的学习态度。2012年,SolidWorks 2012 作为当时市场上的佼佼者,为无数工程师提供了强大的设计工具。虽然现在软件界面和功能都日新月异,但对于那些还在使用这个经典版本,或者希望建立坚实3D建模基础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具有现实的意义。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核心原因在于“实战演练”。我认为,学习SolidWorks这类专业软件,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只有通过大量的实操,才能真正理解软件的精髓,掌握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实战案例,从最基础的零件建模,到装配体的创建与约束,再到工程图的绘制,能够循序渐进地带领读者完成真实的设计流程。比如,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连杆机构,或者一个小型模具的组件。通过这样的过程,我希望能学习到如何将各种工具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进行合理的特征设计,以及如何生成符合标准的工程图。而“基础篇”的定位,也恰好符合我当前的需求。我并非零基础,但希望能够系统地梳理和巩固SolidWorks 2012的核心功能,建立起更加牢固的建模思维。光碟的附带,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力。我希望光碟中能够包含一些高质量的视频教程,能够直观地演示书本上的操作步骤,或者提供一些可供下载和学习的实例模型。这样,我就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学习和实践。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一种能够“学以致用”的期待,希望能通过它的指导,让我在SolidWorks 2012的实际应用能力上得到显著提升。
评分说实话,看到《SolidWorks 2012 实战演练:基础篇》这个书名,我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画面就是当年我大学刚开始接触3D设计的那段日子。2012年,SolidWorks 2012算得上是当时的“主力战将”,我们课堂上、实验室里,到处都是这个版本的身影。现在回想起来,虽然软件已经更新了好几个版本,但当年学习SolidWorks 2012的过程,所建立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操作习惯,至今仍对我受益匪浅。我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实战演练”这四个字所吸引。在我看来,学习SolidWorks这样一款强大的工程设计软件,最核心的不是记住各种菜单栏下有多少个按钮,而是要学会如何运用这些工具去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很多时候,理论知识学得再多,如果没有实际项目的积累,也很难真正转化为生产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真实世界的案例,引导读者一步步地完成从概念到模型,再到工程图的全过程。例如,可能有一个章节会教我们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夹具,或者如何在一个已有的装配体中添加新的零件。通过这样的实战演练,我希望能更深入地理解SolidWorks 2012的各项功能,并且掌握一些实用的建模技巧和设计思路。而“基础篇”的定位,也让我觉得这本书更适合我目前的状况,因为我虽然有一些使用经验,但很多基础的知识和操作,我觉得还是需要重新梳理和巩固一下。附带的光碟,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亮点。很多时候,纸质书本上的图文讲解,不如一段视频来得直观。我非常期待光碟中能够提供一些与书本内容相呼应的视频教程,或者是一些实用的模型文件,让我能够边看边练,提高学习效率。总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能够帮助我重新找回学习SolidWorks的初心,并且通过扎实的实战演练,来巩固我的基础知识,提升我的应用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SolidWorks 2012 实战演练:基础篇》,让我感觉非常亲切,因为它唤起了我刚开始学习SolidWorks的那段回忆。2012年,我还是个初学者,那时候SolidWorks 2012刚推出不久,是当时最流行的三维设计软件之一。我当时用的教程,很多都是纸质的,而且讲解方式比较枯燥,不像现在这样,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海量的学习资源。这本书之所以吸引我,主要在于“实战演练”这四个字。我觉得,学习任何一款软件,尤其是像SolidWorks这样功能强大的CAD软件,光是看书本上的概念和菜单操作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动手去实践,去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学到的知识点,在没有实际项目去应用的时候,很快就会遗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贴近实际工程应用的案例,比如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模具,或者如何为一个现有的产品进行结构优化。当然,作为“基础篇”,我并不期待它会涉及非常复杂的分析或者高级的曲面造型技术,但我希望它能够把我最常用的建模工具,例如草图绘制、拉伸、旋转、扫描、混合等,以及装配体的基本操作,比如约束的添加、零件的定位等,通过实际的案例,讲解得非常透彻,让我能够建立起扎实的建模基础和正确的思维方式。附带的光碟,也是我购买这本书的一个重要考量。在过去,质量好的教程,其附带的光碟往往会包含丰富的学习资源,比如演示视频、模型文件、常用模板,甚至是一些有用的插件。我希望这本书的光碟,能够提供一些高质量的视频讲解,能够配合书本内容,让我对一些操作步骤有更直观的了解。当然,如果能有一些精选的模型文件,让我可以直接打开进行学习和研究,那就更好了。总而言之,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找回初心、巩固基础的契机,希望它能让我重新拾起SolidWorks,并且在工作中有更出色的表现。
评分拿到《SolidWorks 2012 实战演练:基础篇》这本书,我首先想到的是,嗯,SolidWorks 2012,这个版本对我来说,算是比较有感情的。我最早接触3D建模,就是从这个版本开始的。那时候,很多教程都是纸质的,而且讲解得相对比较干涩,不像现在这样,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大量的学习资源。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实战演练”这四个字。我一直觉得,学软件,尤其是像SolidWorks这样功能强大的工程软件,最关键的还是动手能力。光看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如果没有实际的项目去实践,很容易就会忘记,也很难真正掌握。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真正贴近实际工程应用的案例,让我们能够从头开始,一步一步地去完成一个设计项目。比如,如何设计一个完整的机械零件,如何将零件组装成一个装配体,以及如何生成规范的工程图。通过这样的实战演练,我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SolidWorks 2012的各种功能是如何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并且学习到一些实用的建模技巧和设计思路。当然,“基础篇”这个定位,也让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值更加务实。我不会期待它会涉及非常高深的曲面造型或者高级的分析功能,但我希望它能够把最基本、最常用的功能,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得非常透彻,让我们能够快速上手,并且建立起正确的建模思维。附带的光碟,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我希望光碟里能够提供一些高质量的视频教程,能够配合书本内容,让我对一些关键的操作步骤有更直观的了解。如果还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模型文件,让我可以直接打开进行学习和参考,那就更好了。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能够提供一种非常实用的学习方式,帮助我巩固SolidWorks 2012的基础知识,提升我的实际操作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SolidWorks 2012 实战演练:基础篇》,让我感觉非常亲切,因为它让我回想起我刚开始接触SolidWorks的那段日子。2012年,SolidWorks 2012 正是当时最流行、最强大的三维设计软件之一,我当年就是用它来学习和完成我的设计项目。尽管现在软件版本已经更新了好几代,但SolidWorks 2012所奠定的基础和核心理念,依然非常重要。我购买这本书,最主要的吸引力来自于“实战演练”这四个字。我一直认为,学习任何一款工程软件,尤其是像SolidWorks这样功能强大的CAD软件,光是看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动手去实践,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学到的知识点,如果没有实际项目去应用,很快就会遗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贴近实际工程应用的案例,比如如何从零开始设计一个完整的机械零件,如何进行装配体设计,并且添加必要的约束,以及如何生成符合行业标准的工程图。通过这样的实战演练,我希望能更深入地理解SolidWorks 2012的各项功能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并且掌握一些实用的建模技巧和设计思路。而“基础篇”这个定位,也让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值更加明确。我希望它能够把我最常用的建模工具,例如草图绘制、拉伸、旋转、扫描、混合等,以及装配体的基本操作,比如约束的添加、零件的定位等,通过实际的案例,讲解得非常透彻,让我能够建立起扎实的建模基础和正确的思维方式。附带的光碟,也是我购买这本书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过去,质量好的教程,其附带的光碟往往会包含丰富的学习资源,比如演示视频、模型文件、常用模板,甚至是一些有用的插件。我希望这本书的光碟,能够提供一些高质量的视频讲解,能够配合书本内容,让我对一些操作步骤有更直观的了解。总而言之,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找回初心、巩固基础的契机,希望它能让我重新拾起SolidWorks,并且在工作中有更出色的表现。
评分坦白讲,《SolidWorks 2012 实战演练:基础篇》这个书名,对我来说,带着一种怀旧的情绪。2012年,SolidWorks 2012 正是当时最热门的三维设计软件之一,很多公司和学校都在使用它。虽然现在更新的版本层出不穷,但对于很多还在使用2012版本,或者希望巩固基础知识的工程师来说,这样一本教程依然有着它的价值。我之所以对这本书产生购买的念头,主要还是因为它强调了“实战演练”。在我看来,学习SolidWorks这类复杂的工程软件,最怕的就是“纸上谈兵”。光是看文字和截图,很难建立起对软件的整体概念,更不用说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通过一些精心设计的案例,让读者能够亲手去操作,去体验SolidWorks 2012的功能是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发挥作用的。比如,从一个简单的草图开始,一步步构建出复杂的零件,然后将其放入装配体中,添加约束,进行仿真,最后生成工程图。这些过程,如果能够通过实战演练来学习,效果肯定会比单纯地学习单个命令要好得多。作为“基础篇”,它应该能够为初学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入门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建模思维,掌握最核心、最常用的功能。另外,附带的光碟,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加分项。我希望光碟里能有配套的视频教程,能够更直观地展示书本上的操作步骤,或者是一些高质量的源文件,让我能够下载下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学习。毕竟,对于一款工程软件来说,大量的练习和反复的实践是必不可少的。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能够提供一种更加接地气的学习方式,帮助我把SolidWorks 2012的基础知识学得更扎实,应用得更熟练。
评分当我看到《SolidWorks 2012 实战演练:基础篇》这个标题时,我的思绪立刻就飘到了过去。2012年,那是一个SolidWorks蓬勃发展的时代,很多工程师都在使用这个版本,它以其强大的功能和易用的界面,赢得了广大用户的喜爱。尽管现在软件更新迭代很快,但对于很多仍然在使用SolidWorks 2012的企业和个人来说,一本高质量的实战教程是弥足珍贵的。我选择购买这本书,最主要的原因是“实战演练”这个词。我一直认为,学习SolidWorks这类工程软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死记硬背各种命令和选项,往往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更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工程项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案例,从最基础的零件建模,到稍微复杂的装配体设计,再到工程图的绘制,能够循序渐进地带领读者完成实际的设计任务。尤其吸引我的是,能够学习到如何将各种基本工具融会贯通,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在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部件时,如何合理地选择草图绘制策略,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特征命令,如何进行装配体的约束和干涉检查,以及如何生成规范的工程图。这些都是工作中非常关键的技能。而“基础篇”的定位,也意味着这本书更侧重于打牢根基,对于初学者来说,能够帮助他们快速入门,建立起对SolidWorks的整体认知。至于附带的光碟,那更是锦上添花。我期待光碟中能包含一些高质量的视频教程,能够配合书本的内容,直观地展示操作过程。另外,如果能提供一些实际项目的模型文件,让我们能够下载下来进行分析和学习,那就更完美了。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方式,希望能通过它的指导,让我在SolidWorks 2012的应用上更上一层楼。
评分《SolidWorks 2012 实战演练:基础篇》这个书名,让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2012年,SolidWorks 2012 正是业界的主流版本之一,我当年就是用它来完成我的毕业设计。尽管现在已经有了更新的版本,但SolidWorks 2012的很多核心功能和操作逻辑,依然是基础而重要的。我之所以对这本书产生兴趣,最主要的原因是“实战演练”这四个字。我一直认为,学习3D建模软件,动手实践是至关重要的。很多教程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讲解一下菜单功能,画几个简单的图形,但却无法真正培养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贴近实际工程应用的案例,例如,如何从零开始设计一个完整的机械零件,如何进行装配体设计,并添加必要的约束,如何生成符合行业标准的工程图。通过这些实战案例,我希望能更深入地理解SolidWorks 2012的各项功能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并且掌握一些实用的建模技巧和设计流程。尤其是那些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比如如何进行模型优化,如何处理复杂的特征关系,如何避免常见的建模错误等,我都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解答。而“基础篇”的定位,也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适合我。我并非完全的新手,但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可能存在理解不深或者掌握不牢固的情况。通过这本书的实战演练,我希望能系统地梳理和巩固这些基础知识,建立起更加扎实的建模基础。附带的光碟,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我期待光碟中能够提供一些高质量的视频教程,能够直观地展示书本中提到的各种操作步骤。另外,如果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模型文件,让我可以直接打开进行学习和研究,那就更完美了。总而言之,这本书给了我一种能够真正学到东西、解决实际问题的感觉,希望能通过它的学习,让我对SolidWorks 2012的应用有更深的理解和更高的熟练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