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台北,你是否看见这座城市的每个美好过往?
六条路线,代表六种台北不同的样貌,在深入理解台北城中各异其趣的城市风景外,更多的对这座城市的人文关怀,满溢在这本书的只字片语中。
本书将台北城分为六条主题路线,包括「神圣之路」、「主题书店之路」、「革命精神咖啡馆」、「自由主义怀旧之路」、「男女平权之路」与「威权到民主之路」,并介绍共56个散步景点,透过水瓶子细微敏感的生活体验与观察,在他的文字导览之下,你将深入了解台北城一路走来的历程,并感受这座城市曾有与现存的独特风采。
台北是座充满故事的小城,借由这本书,水瓶子与你一同漫步其中。
于街角巷弄中,你将窥见这座城市的绝美风华。
作者简介
水瓶子
是男人类水瓶星座,喜欢在无尽地深夜面对电脑萤幕,希望在有生之年完成拜访书写百大城市的容颜。
喜欢逛美术馆,喜欢咖啡香气与口味,更喜欢耽溺于各个咖啡馆里的独特气息。
对一张画作背后的故事有浓厚求知的慾望,有更甚于八卦杂志的感知能力。
部落格。【水瓶子的城市旅行】trip.writers.idv.tw
脸书。【水瓶子粉丝团】www.facebook.com/writers.idv.tw
第一章 神圣之路
护国禅寺
保安宫
台北孔庙
行天宫
大安森林公园内的观音像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台北教会
天主教圣家堂
台北真理堂
怀恩堂
第二章 主题书店之路
古今书廊
茉莉二手书店总店
胡思二手书店
唐山书店
南天书局
台湾e店
女书店
伊圣诗私房书柜
永乐座二手书店
旧香居
青康藏书店
第三章 革命精神咖啡馆
小米酒咖啡馆
Coffee flat white
Yaboo
咖啡小自由
George house永康工作室
咖啡黑潮
学校咖啡馆
找到咖啡
Cafe bastille
第四章 自由主义怀旧之路
紫藤庐
殷海光故居
青田七六
昭和町文物市集
什么艺文空间
总督府山林课宿舍群
梁实秋故居
第五章 男女平权之路
蒋渭水纪念公园
大同分居
归绥街文盟馆
静修女中
蓬莱国小
赤峰打铁街
中山双连捷运地下街
剪发街
蔡瑞月舞蹈社
第六章 威权到民主之路
中正纪念堂
海事博物馆
台湾大学医学人文博物馆
台大医院旧馆
台北宾馆
二二八纪念馆
台湾博物馆
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旧厦
台湾银行
总统府
司法大厦
推荐序1
一趟散步旅行,纪录台北之美
受芬兰颂(Finlandia Hymn)作者西贝流士(芬兰语:Jean Sibelius,1865-1957)影响,我于二○○五年提前自公职退休,以演讲、写作、导览和散步为乐。纯为回馈社会的想法,先后以公益方式开办大稻埕老街、台北双连打铁街、台北城和万华史蹟巡礼,并担任数百场导览义工。为了提升演讲或导览内容暨技巧,阅读外,经常骑脚踏车或和一群朋友在街头找寻台北的美丽、追寻台湾人的骄傲。
公益导览的路线相近,导览内容大同小异,却因为参与巡礼的朋友不同,加上其中不乏卧虎藏龙、身怀绝技者,致每次都享受「乐莫乐兮新相知」的喜悦,以愉快的心情开始,再带着喜悦的心回家,不仅提升生活品味,也丰富下次导览的内涵。
语云:「一花一草一世界」,事实上,我们周边的建筑,因为机关属性,或商业、公益机能,或进出其间的人物特色而呈现不同的故事及影响力,不论清领时代就有的万华、大稻埕,日治时期的台北城,乃至晚近的知名商圈或建筑,都有其令人着迷之处,值得细细品味,如果有朋友分享其参观心得或照片,感动将由点、线、面,逐步向外扩散或发酵,让台北成为文化之都。
水瓶子是土生土长的台北人,认识他源自于大稻埕史蹟巡礼,对其负责的圆环文化工作室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结合热心公益的部落格主们找寻街头巷尾的特色,让同行的朋友享受故事的台北,获得不一样的感动,透过文字和照片,发挥蝴蝶效应,传播台北的美丽。二○○五年后,我在台北按月举行的史蹟巡礼,常有朋友说其讯息来自圆环文化工作室,这份乐于分享的胸襟,令人佩服。
水瓶子完成新书,规划每条都是值得一走再走的路线,忆二○○四年到德国旅行,见该国规划有文学之路、河流之路、城堡之路和集中营之路等旅游路线,希望德国人或到德国旅游的人前往探索,有股心向往之的想法。希望每位到台北的朋友,都应该走一趟水瓶子为我们规划的美丽动线。
叶伦会(台北散步者)
推荐序2
街道义工,为台北城走出一条条闲散之路
如果有人说台北城越来越棒了,我想,应该是像水瓶子这样的台北城居民越来越多了。
台北城建城已一百二十八年了,身为真正的台北居民们,天天穿梭在车水马龙的大街小巷时,试问,除了看到了硬体的更新进步,有多少人知道擦身而过的故事呢?
我认为,未来台北城的魅力与重生,必备条件之一是需要更多像水瓶子这种居民,长时间付出,将台北城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累积为故事,融入文化、历史、环保、生态与休闲趣味性,让在地的柔性之美和现代化的科技与建筑发展能并驾齐驱,有了这种观念和实践,才能真正让台北城质变为具有内涵的国际大城市。
实际生活中的水瓶子,身材高大,声调比一般人低沉,给人的印象是安静腼腆,像个邻家大男孩。工作背景是工程师,让他内心洋溢的理想可以用文笔简单、干净、快速、大量,用网路无远弗界地表达产生共鸣,结合许多志同道合的网友,在网路上推动文化艺术导览畅行无阻,现在水瓶子已是个无人不知又亲切的网友。
我们都是圆环文化工作室的长期义工,一起主办过许多台北城公益导览活动,虽然只是水瓶子工作的一小部分,但他很投入,用心规画执行,凡举网路宣传、招揽、连络讲师、处理报名事宜等繁琐细节。更重要的是,这群感召而来的义工们,在不同行业不同角落里,自愿出钱出力,以共同思维,透过参与过程去传达台北城街头巷尾的左邻右舍、大树小树、街道、表演等等。
水瓶子有无可取代的魅力与能力,以文化人自许,也以文化长自律,或许他本人不愿意居功,认为导览是一件义务,过程、参与比结果更重要。许多朋友都了解,他行事很低调,执行力强,生活非常简约。这种人是台北城真正不可或缺的居民,若少了这种居民,城市中就少了一种生活底蕴的味道。
多年来穿梭在各个大街小巷的生活经验,水瓶子将心得规划出一条条的休闲主题之路,让更多人共享这生活与文化的成果,当您的脚步踏着台北城这座土地时,《台北小散步》正是你阅读这些故事最好的手伴,你可以一边啜饮咖啡,一边欣赏着这些绵延百年以上的精彩故事。
林婉美(星球国际旅行社总经理)
作者序
走进台北,感受这座城市的不同
从圆环文化工作室开始办导览的那一天开始,好像就此註定我要与历史结缘,不时地散步于台北大大小小的街道,脑海中总会不时浮出这些街道以前的模样。
或许是太喜欢到世界各大城市去散步了!在巴黎的街道我拿着海明威的《流动的飨宴》,在伦敦会想到狄更斯的《孤雏泪》,捷克的卡夫卡、维也纳的克林姆、罗马的凯撒、威尼斯的马可孛罗、佛罗伦斯的米开朗基罗、耶路撒冷的所罗门王、耶稣,这些人与这些城市的关系息息相关,每座城市都足以孕育出那么多名人,我们也耳熟能详。但回头想想,在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台北,我们又了解了多少?
一九五一年,波士顿市长将一些具有历史性的古蹟连结起来,规划出一个长四点八公里系统性的观光步道,突显波士顿从移民时代长期争取自由的过程,这条步道叫做「自由踪迹」。刚开始走这个步道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感受,后来想起了电影《国家宝藏》的情节,印象非常深刻,回来后又细读了美国建国独立的过程,觉得这条步道可以让人快速地了解美国这个移民社会演进成大融炉的过程真是不错。
台北当然也可以!试着跳脱吃喝玩乐的模式,台北有关历史性、主题性的路线远比波士顿还多样化,于是,我规划了几条路线,包含了可观赏各宗教建筑的神圣之路、主题书店、革命精神的咖啡馆、自由主义、男女平权、威权到民主的散步路线。这几条路线的景点,包括古蹟、名人故居、书店、咖啡馆、学校等,除了古人、名人外,别忘了「我们」也正在写历史,文化资产是需要靠不断地累积的,台北的建筑虽然很年轻,但却拥有了各国各种形态的建筑,非常值得细细品味。
我在参与各类的导览活动后,心中浮现了这般的小散步路线,都要归功于众多的导览老师无私的分享,我们不但活在当下并创造历史,还能够饮水思源,尊重每个人,了解这块土地,迈向更进步的社会。你不妨试试看,替自己抽个空挪出半天假期,放下一切归零,走一走熟悉的台北街道,或许你将会对这座城市也对自己产生不同的感受。
水瓶子
《台北小散步》带给我的,更多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它不是那种能让你看完拍案叫绝的书,而更像是一位老友,在你最需要的时候,静静地陪你聊上几句。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故作高深的哲理,但正是这种平淡,反而更加贴近生活,更能触动人心。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回想自己过去的某个时刻,或者某个相似的场景。作者对情感的捕捉非常精准,她能够将那些微妙的、难以言说的情绪,用最简单明了的文字表达出来,让人看了会心一笑,或是轻轻叹息。比如,书中关于“离开”与“留下”的思考,并非严肃的哲学探讨,而是通过对台北某些景物的描写,让读者自行体会那种复杂的情感交织。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时间”的描绘,她能够抓住时间流逝的痕迹,将它们融化在城市的每一个细节里,从老旧的建筑,到更新换代的小店,都像是时间的见证者。阅读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一种缓慢而深沉的力量,它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也更加理解那些在平凡日子里闪烁着的光芒。这本书没有明确的“结论”,它更像是一个开放式的邀请,邀请读者在阅读后,去思考,去感受,去发现属于自己的“小散步”。
评分读完《台北小散步》,我感觉自己像是在一次非常放松的午后散步,随心所欲,没有目的,却收获满满。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跳跃,没有明确的逻辑线,更像是作者随手记录下的片段,但正是这种碎片化的叙事,反而更符合我对“散步”的理解——自由,不拘泥。她对细节的捕捉力非常强,无论是人,是物,还是某个瞬间的情绪,都能被她敏锐地捕捉到,并用最朴素的文字呈现出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孤独”的描绘,她并没有将孤独渲染成一种负面的情绪,而是将其视为一种与自我对话的机会,一种审视内心世界的契机。这种对情感的深刻洞察,让我觉得非常温暖,也很有共鸣。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意象,比如老照片、旧信件、雨后的街道,都带着一种怀旧的色彩,但又不是简单的伤感,而是包含着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的淡淡希望。这本书让我明白,生活的美,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里,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体会。它就像是一本可以随时翻开的书,每次阅读,都能从中获得一份宁静和力量。
评分读完《台北小散步》,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仿佛自己刚刚结束了一场真实而细腻的旅行。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而是将笔尖深深地扎根于台北的街头巷尾,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忽略的角落。作者用一种近乎冥想的笔触,描绘了在那些看似平常的步履中,所能捕捉到的生活气息和城市脉搏。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老街区和巷弄的描写,那些斑驳的墙壁,错落的招牌,甚至是一间不起眼的小吃店,在作者的文字下都活了起来,充满了故事感。她不仅仅是记录,更是在引导读者去感受,去体会那些隐藏在细节中的温度。例如,书中对一家开了几十年的豆浆店的描述,从老板娘娴熟的手法,到那份带着岁月痕迹的温热,再到食客们满足的表情,都构成了台北独特的生活画面。这种细腻的观察和真挚的抒情,让我仿佛置身其中,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食物香气,听到了街市的嘈杂声,也感受到了台北人慢悠悠的生活节奏。这本书就像是一张地图,但它描绘的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心灵的轨迹,引领着我去探索那些不曾留意过的情感共鸣。每次翻开,都能在字里行间找到新的惊喜,仿佛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新的“小散步”,一次对自我内心更深的探索。
评分《台北小散步》是一本让我感到非常惊喜的书,它的文字如同一杯温热的茶,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地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细腻,她善于运用大量的感官描写,将读者带入到真实的场景之中。她笔下的台北,不是一个冰冷的城市,而是一个充满人情味和生活气息的地方。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描写的描写,那些不经意的眼神交流,那些短暂的交谈,都流露出台北人特有的温和与包容。她能够从最平凡的场景中,挖掘出最动人的情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心灵的触动。书中反复出现的“小小的幸福”的概念,让我觉得非常治愈。她并没有去追求那些宏大的叙事,而是将目光聚焦在那些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美好,比如清晨街角的一缕阳光,傍晚回家路上的一阵微风,甚至是与陌生人的一次微笑。这本书就像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生活,也让我更加懂得去发现和珍惜身边的点滴美好。它不需要你去刻意寻找,它就在那里,等待你去体会。
评分《台北小散步》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所营造的那种“在场感”。作者的文字非常有画面感,仿佛你不是在阅读,而是在亲身经历。她笔下的台北,不是那种游客眼中光鲜亮丽的一面,而是更加真实、更加日常的一面。她会关注到那些被时间侵蚀的痕迹,那些在城市发展中逐渐被遗忘的老物件,甚至是那些隐藏在市井生活中的小确幸。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变化”的描绘,她并没有回避城市更新带来的疏离感,而是用一种包容的姿态,去记录那些正在消失的美好,以及那些新生的力量。比如,书中对某个老市场改造后的描写,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许,这种复杂的情感处理得非常到位。她能够从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中,挖掘出背后所蕴含的故事和情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也在跟随她的脚步,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发现之旅”。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熟悉”这两个字,原来我们身边那些习以为常的风景,仔细去感受,也能发现其中的别样韵味。它不是那种需要你花费大量精力去理解的书,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陪伴,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