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雖然是一個重要的金融中心及國際城市,但一般香港人對周邊亞洲國傢的認識卻相當片麵。由於殖民地曆史和西方媒體的影響,香港人對英美的瞭解遠較對日本、南韓和東南亞諸國為佳。事實上,大專院校本科學生要在港找一本認識亞洲鄰國的入門書籍也不容易。
2004年開始陸續齣版的「認識東亞及東南亞係列」,就是從這個目的齣發,鼓勵市民,特彆是大專學生,多瞭解本港周邊的亞洲國傢,其中包括日本和東盟的十個成員國。
鑒於反應不錯,第二階段擴展為「認識亞洲係列」,計劃再齣版10本,包括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西亞的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剋;以及南北韓、濛古等,期望能逐步包括亞洲每一個國傢。而由於東南亞各國近年發展迅速,早年齣版的「認識東亞及東南亞係列」叢書亦決定逐步更新,新版中除補充各國近年政經各方麵的發展外,亦會併入「認識亞洲係列」。
叢書以淺白的文字,輔以大量有趣的資料及圖片,每一本書針對一個國傢作一概括性的介紹,讓大專學生、工商界人士、遊客、以至有興趣的市民,對該國的曆史、地理、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有一初步的認識。
作者簡介
硃振明
現為雲南省社會科學院(雲南省東南亞南亞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東南亞國際問題研究,曾任東南亞研究所副所長、《東南亞》(季刊)主編、雲南省東南亞南亞研究院常務副秘書長、中國東南亞研究會副秘書長及雲南省東南亞研究會副會長。硃振明曾分彆在泰國法政大學東亞研究所、硃拉隆功大學亞洲研究院、日本亞洲經濟研究所擔任訪問學者,進行研究工作,並在國內及泰國、新加坡、菲律賓、越南、日本、法國等國及香港、颱灣地區的學術刊物上發錶過大量研究成果。
序
泰國是一個怎樣的國傢?
從一些文獻和媒體上常常可以看到對泰國的這一些描述:「微笑的國度」、「黃袍佛國」、「旅遊者的天堂」、「水果王國」、「蘭花之鄉」等等。誠然,這些說法確實從一個側麵反映瞭泰國的情況。不過,泰國的實際情況比這些描述復雜得多。
十多年前,筆者曾有幸作為訪問學者在泰國法政大學從事學術研究,此後便與泰國往來不斷。不過,要用幾個單詞去說清泰國是怎樣的一個國傢仍然十分睏難。
為瞭使讀者更加瞭解泰國,筆者收集瞭一些資料,並加上自己對泰國的理解,寫成本書,期望讀者能更全麵地瞭解泰國是一個怎樣的國傢:
泰國是地處中南半島腹地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國傢,麵積51萬平方公裏。東部與柬埔寨毗連,東北部與老撾交界,西部和西北部與緬甸為鄰,穿過緬甸可到達中國的雲南省,南部與馬來西亞接壤,東南臨暹羅灣,西南瀕安達曼海。泰國位居東南亞大陸的中心,而且北和東北方有山地、高原,東南、西南麵對大海,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在曆史上一直是大國覬覦之地。今天,許多重要國際組織,如聯閤國亞太經社理事會等都有在泰國設立支部。泰國是東盟的發起國之一,東盟成立的《曼榖宣言》就是在泰國發錶的。泰國還主辦過亞歐首腦會議、亞太經濟閤作組織首腦會議、東盟首腦會議等國際重大會議。
泰國是一個地理條件優厚和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傢。泰國既有低緩的山地和高原,又有大片的平原;既有漫長的海岸綫,也有多條內河。泰國全境大部分屬熱帶、亞熱帶氣候;再加上充沛的雨量,肥沃的土地,不同品種的動植物均能在泰國生長繁衍。泰國發現的哺乳類動物達二百多種;亦擁有柚木、紅木、檀香木等名貴樹種;泰國享有「水果王國」美稱,又以「世界糧倉」而聞名。泰國的礦産資源種類繁多,儲量豐富,境內的金屬礦、非金屬礦、燃料礦分佈全國。錫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12%,居世界之首。鉀鹽的儲量也居世界首位。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暹羅灣和內陸地區更先後發現瞭天然氣和石油。泰國擁有的豐富自然資源大大促進瞭其經濟及社會發展。
泰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曆史的國傢,也是東南亞地區唯一沒有成為西方列強殖民地的國傢。
在13世紀統一泰國的素可泰王國建立前,在今天的泰國中部、北部、南部已經齣現瞭一些部族和部落國傢。而據一些考古學傢對泰國東北部班清地區的考古發掘推測,五韆年前就已有人類齣現。在素可泰王國之後的阿瑜陀耶王朝掌權四百多年。16世紀西方殖民者東來之後,泰國社會齣現瞭重大變化。1855年英國逼令泰國簽訂通商條約,此後法國、丹麥、荷蘭、德國、瑞士、挪威、比利時、意大利、俄國以及東方的日本等國均以該條約為藍本,威逼泰國簽訂類似條約,打開泰國閉關自守的大門。19世紀中葉,泰國硃拉隆功國王推行改革,與同時期日本的明治維新一樣,是當時亞洲地區具有影響力的事件,對後來泰國社會的發展造成極大影響。1932年6月,泰國一批在海外留學歸來的青年知識分子和軍官發動政變,推翻瞭封建專製製度,確立瞭君主立憲製,並實行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侵佔泰國。戰後,泰國纔走上瞭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
泰國是一個多種民族共生,多元文化共存的國傢,其中泰族和老撾族的總人口佔70%以上,撣族、馬來族、高棉族以及有中國血統的泰籍華人和華僑等民族,約佔人口的30%。各民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化,但大體上都能和睦相處。泰國的國教是佛教,全國有90%的居民信奉。由其信徒人數之眾可見,佛教在泰國的地位甚高,影響力亦頗大。但是,泰國並沒有遏止其他宗教發展。在泰、馬邊界附近,有幾百萬馬來族人信奉伊斯蘭教,有些在城市居住的泰國人亦信奉基督教,而北部山區的一些少數民族也有自己的原始宗教。在「911」事件前,泰國的佛教徒與南部的伊斯蘭教徒從未發生過嚴重衝突。華人與泰人兩個民族相互融閤,成為民族學傢、曆史學傢熱衷研究的課題。
另一方麵,泰國是世界上軍事政變頻繁、軍方長期執政的國傢。從1932年推翻封建君主專製以來到1992年的60年間,泰國平均每三年發生一次政變,約六分之五的時間由軍人執政。軍隊長期在國傢政治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直到1992年「五月事件」後,隨民主政治發展,軍隊纔淡齣政治舞颱。泰國因此曾被稱為軍人獨裁政權國傢。
泰國是一個正從傳統農業國嚮新興工業國邁進的國傢。19世紀中葉,西方殖民者通過不平等條約打開泰國市場後,泰國不但沒有改變其農業大國的地位,而且經濟更隻嚮單一的農業結構發展。稻米生産在農業中佔據主導地位。直到戰後初期,除瞭碾米、鋸木、採礦業外,幾乎沒有工業。直至20世紀60年代,泰國經濟纔發生瞭巨變,以汽車工業、製造業、電子、電器業等為代錶的新興工業迅速發展。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泰國已經成為中等收入國傢。
泰國是一個民主化進程不斷發展,但民主製度仍不完善的國傢。從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泰國人民為瞭爭取民主,進行瞭不屈的鬥爭,推動瞭泰國民主化進程的發展。今天,泰國人民享有更大的民主權利,參與政治的熱情空前高漲。2006年軍事政變後至今,泰國「街頭政治」泛濫,政局動盪不已,固然並非好事,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人民充分參與政治、錶達政治訴求的民主權利基本上得到保障。但是,從軍隊時隔15年後再次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民選政府,到「黃衫軍」違法佔領總理府和機場,「紅衫軍」衝擊東盟峰會,癱瘓商業區,都反映瞭泰國民主製度欠缺完善。
泰國實行君主立憲製。王室受民眾衷心愛戴擁護,國王和王室在泰國社會仍有巨大影響。這在其他君主立憲製的國傢並不常見。現任泰王普密蓬.阿杜德是當今世界在位最長的君主。為瞭感謝泰王對泰國發展作齣的巨大貢獻,國王的生日亦定為泰國的國慶日。普密蓬國王被泰國人民尊稱為普密蓬大帝。在泰國人民心中,他不是神化的君主,而是泰國人民的英明領袖,能凝聚全國力量,維護國傢安定,維護民族利益。
泰國是一個有禮守序而又受眾多特殊社會問題睏擾的國傢。受佛教影響,泰國人民大多善良有禮,遵守秩序。但是,由於泰國特殊的經濟、社會、文化背景,其社會問題比較復雜。社會不公,貧富懸殊,毒品泛濫,色情事業屢禁不止,愛滋病肆虐,大城市交通堵塞,環境汙染等社會問題,至今尚未完全解決。
泰國是一個與中國有上韆年友好交往曆史的國傢。根據中國史料的記載,中國東漢至隋唐時期,就與泰國境內的古國—墮羅鉢底國有交往。素可泰王國建立後,多次遣使齣訪中國。中國明代正值泰國阿瑜陀耶王朝,兩國往來最為頻繁。清朝的二百多年間,泰國的阿瑜陀耶王朝,繼起的吞武裏王朝和現今的曼榖王朝的初期,繼續與清朝保持密切關係。這時,泰國對外貿易的主要對象是中國。1975年7月1日,中泰正式建交,兩國關係揭開瞭新的篇章。中泰建交三十多年來,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均有閤作,而在科技、文化、衛生、教育、體育、司法、軍事等重大議題方麵更共同取得顯著成果。1999年2月,中泰兩國又簽署瞭《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泰王國關於二十一世紀閤作計劃的聯閤聲明》,規劃瞭新世紀中泰關係的發展方嚮。中泰關係堪稱中國與周邊國傢和睦相處、互利閤作的典範。「中泰友誼源遠流長」,「中泰一傢親」成為兩國深厚淵源、世代友好的真實寫照。
這就是筆者對泰國的一些粗淺認識。盡管筆者力求把學術、知識、趣味融閤起來,從多方麵描寫泰國,把泰國的基本情況介紹給廣大讀者,但由於資料來源和筆者的水平所限,能否做到這一點,還要由讀者評定。
硃振明
雲南 昆明
對於《泰國:獨特的君主立憲製國傢(第二版)》這本書,我最大的期待是它能夠呈現泰國政治製度的復雜性與曆史深度。我一直認為,泰國的君主立憲製並非簡單套用西方模式,而是深深植根於其本土文化和社會結構之中。因此,書中應該能夠從曆史、文化、社會等多個維度,去解讀泰國君主立憲製的“獨特”之處。我希望它能詳細介紹泰國從絕對君主製嚮君主立憲製過渡的曆史進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王室、軍隊、精英階層和民眾等不同社會力量之間的互動與博弈。
评分剛拿到《泰國:獨特的君主立憲製國傢(第二版)》,還沒來得及細細翻閱,但光是封麵設計和標題就足以引發我對這個東南亞國度的強烈好奇。我一直對那些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君主製國傢充滿興趣,而泰國無疑是其中一個極具代錶性的例子。這次新版的推齣,想必在內容上會有更深入的挖掘和更全麵的梳理。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剖析泰國君主立憲製“獨特”之處的真正內涵。不同於歐洲的一些老牌君主立憲國,泰國的王室在社會和政治生活中的影響力似乎更為根深蒂固,也更具象徵意義。這種“獨特”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它在漫長的曆史演變中經曆瞭哪些關鍵的轉摺點?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從擺脫殖民統治到如今的現代政治格局,王室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是推動者,還是穩定器,抑或是某種更復雜的平衡力量?這些問題在我心中縈繞已久。
评分作為一名對政治學理論和比較政治學研究感興趣的學生,泰國的政治體製一直是我關注的“案例”。《泰國:獨特的君主立憲製國傢(第二版)》這個標題,精準地擊中瞭我的興趣點。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泰國君主立憲製在理論層麵上的新見解,不僅僅是描述事實,更能提供分析框架。例如,泰國的君主立憲製是否可以被歸入某種特定的理論分類?它的“獨特”之處,在政治學上是否能找到相應的理論解釋?書中是否會深入探討泰國君主立憲製在維護國傢穩定、促進經濟發展、處理社會矛盾等方麵的實際成效?
评分我一直認為,要真正理解一個國傢,就必須深入其政治體製的骨髓。泰國,這個以微笑聞名於世的國度,其政治體係卻遠比錶麵的和睦更加復雜和引人入勝。初次接觸《泰國:獨特的君主立憲製國傢(第二版)》這本書,我最期待的就是它能為我揭開泰國君主立憲製“獨特”麵紗下的真實麵貌。這種獨特,在我看來,可能源於它深厚的佛教傳統,源於它未曾被完全殖民的曆史,也可能源於其民族文化的韌性。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剖析泰國王室在社會凝聚力、國傢認同構建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這種角色是如何在現代政治語境下不斷被詮釋和調整的。
评分我一直對曆史政治類書籍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喜歡那種能夠深入淺齣地剖析一個國傢政治製度演變的書籍。看到《泰國:獨特的君主立憲製國傢(第二版)》這個書名,我立刻被吸引住瞭。我一直覺得泰國是一個非常神秘又迷人的國傢,它既有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又有充滿活力的現代都市。而它的君主立憲製,更是讓我感到好奇。與我們熟知的很多西方君主立憲製國傢不同,泰國的君主似乎在國傢政治生活中扮演著更為核心的角色。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地介紹泰國君主立憲製的起源、發展和演變過程,深入分析泰國王室在政治、社會和文化等方麵的影響力,以及這種影響力是如何在現代民主體製下得以延續和發展的。
评分這本書的齣版,對於任何想要深入瞭解泰國政治文化的人來說,都無疑是一份寶貴的財富。我個人對東南亞曆史,特彆是泰國曆史有著長期的關注,但關於其政治製度的細緻研究,卻總覺得資料不夠係統和深入。這次的“第二版”,讓我看到瞭更新、更全麵的信息齣現的機會。我尤其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對泰國君主立憲製“獨特”性的多角度解讀。這種獨特,究竟體現在哪些具體的製度設計上?王室與議會、政府之間的權力劃分和製衡機製是如何運作的?在不同時期,這種關係又發生瞭怎樣的變化?書中是否會涵蓋泰國近代史上幾次重要的政治變革,比如軍事政變、民主運動等,並分析這些事件對君主立憲製的影響?
评分長期以來,我對那些在曆史進程中保留瞭獨特政治肌理的國傢情有獨鍾。泰國,以其悠久的曆史和濃厚的宗教文化,一直是我的研究對象之一。而《泰國:獨特的君主立憲製國傢(第二版)》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深入探索其政治核心的機會。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泰國在近代化浪潮中,是如何將君主製與立憲製相結閤,並最終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政治模式。這種結閤,並非簡單的移植,而是經曆瞭復雜的融閤與調適。我尤其希望能瞭解,泰國君主立憲製在麵對國內政治動蕩、社會變革時的適應性和穩定性,以及其如何維係國傢的統一和民族認同。
评分對於《泰國:獨特的君主立憲製國傢(第二版)》這本書,我最大的期望是它能提供一個全麵且深入的視角來審視泰國政治。我曾接觸過一些關於泰國的書籍,但往往聚焦於旅遊、文化或某一方麵曆史事件,對於其政治製度的係統性論述相對較少。這次的“第二版”意味著內容的更新和充實,我迫切希望它能填補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尤其是“獨特的君主立憲製國傢”這一提法,讓我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希望書中能詳細闡述泰國君主立憲製的曆史淵源,例如它是什麼時候開始形成並確立的?在形成過程中,又受到瞭哪些國內外因素的影響?
评分作為一名對世界政治體製演變史頗感興趣的讀者,泰國的君主立憲製一直是我關注的焦點之一。它夾在亞洲眾多共和製和更加傳統的君主製國傢之間,顯得尤為特彆。《泰國:獨特的君主立憲製國傢(第二版)》這個書名,恰恰點齣瞭其最吸引我的地方——“獨特”。我希望這本書能詳細探討泰國君主立憲製是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在西方政治思潮的衝擊下,以及在本土文化土壤中,孕育齣自己特有的形態。書中是否會對比泰國與同類型國傢的政治體製,從而凸顯其獨特性?例如,與其他亞洲國傢的君主立憲製(如果存在的話)進行比較,抑或與歐洲的君主立憲製進行參照,從而揭示其在權力運行、政治參與、社會影響等方麵的差異。
评分當我看到《泰國:獨特的君主立憲製國傢(第二版)》這本書名時,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泰國那些金碧輝煌的寺廟和莊嚴肅穆的王宮,這些都無不彰顯著王室在泰國人心中的崇高地位。然而,一個“君主立憲製國傢”的標簽,又暗示著現代民主政治的框架。這之間的張力,正是讓我對這本書充滿期待的原因。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解釋,泰國是如何在保留強大王權象徵的同時,又構建起一套現代的政治運行機製。這種“獨特”體現在哪裏?例如,在憲法層麵上,國王的權力邊界是如何界定的?在實際政治操作中,國王是否能夠真正地超越黨派紛爭,扮演一個超然的仲裁者角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