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岛抒情」的篇章,有芥子早年的挚爱和梦想;亦有中年及以后的执着与现实。他的杂文蕴涵了入世的观点和出世的思维;作品很多充满对社会的警世激情,及蕴藏着宁静致远的禅趣。
作者简介
许芥子
芥子,原名许荣均,字浩然(一九一九──一九八七),菲华资深报人,社会工作者及名作家;出生于晋江,早年就读厦门鼓浪屿名校英华书院。第二次世界大战来菲,曾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后服务报界,与菲华名作家杜若(柯叔宝)合编菲华第一本文艺选集「钩梦集」。他才华卓越,纵横菲华文坛;历任早年「菲华文联」常务理事,文艺讲习会主任,「菲华文艺协会」理事;「大中华日报」副刊主编,「公理报」及菲「联合日报」专栏作家与社论主笔。
芥子的新诗颇富音乐性,多首曾为菲华名音乐家谱曲,并于重要节庆由名歌手及合唱团演唱;其他作品被选入海内外文艺选集,如:「钩梦集」、「海」、「菲律滨的一日」、「菲律滨散文选」、「菲律滨小说选」、中华民国「六十年诗歌选」、「文艺桥」、「菲华文艺」、「玫瑰与坦克」及「菲华文学」,及「廿世纪菲律宾华文文学图文志」等书;他一生热心致力推展菲华文艺与社会活动。
主编序 / 施颖洲
序 / 施颖洲
序 「相印集」 / 潘亚暾
代序 缅怀芥子,回忆默社 / 杨美琼
芥子的诗 / 林忠民
第一辑 情韵悠远
抒情篇
梦魂草
无(音匀)的诗
希望
第二辑 随笔杂思
释「三思楼」
永恆的青春
闲话选美
天下母亲皆伟大
追逐名利
陋巷屑语
岛中人语
沙漠也有绿洲
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时代妇女的双重责任
纪念劳动节感言
美化岷市人人有责
第三辑 戏剧
月夜
第四辑 小说
夜曲
第五辑 诗情画意
小诗一束
恋歌
病中
献
年青的神
孤帆
暮烟
故国梦重归
独舞
无题六章
坐看云起
第六辑 评论芥子之文章
芥子散文内的信息 / 蔡惠超
作协首次赏文会 / 学无涯整理
海 / 许冬桥
稜稜峰石 / 本予
生活的诗意 / 赵顺宏
第七辑 忆念芥子
芥子先生行述 / 施颖洲
芥,你走得太快 / 李惠秀
浩气归千古 丹心昭太虚 / 无我
我所认识的芥子 / 陈齐治
吾道渐消沉 / 伯谷
芥子兄的情与爱 / 王伟珍
平凡中见伟大 / 庄杰森
安慰李惠秀文姊 / 杜瑞萍
豆子的话 / 曾文明
旧梦萦回记芥子 / 李惠秀
第八辑 附录
献.孤帆简介 / 李惠秀
作曲家庄祖欣
诗人芥子纪念特辑
墨宝:林启祥
芥子诗词之诗情画意
纪念诗人许芥子
后记 / 李惠秀
施颖洲
菲华文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活动;但有组织的文学运动,成熟的作品,到了一九五○年才出现。菲华文学运动五十年,可以分为两时期:由一九五○年到一九七二年为前半期,一九八一年到二○○○年为后年期,中间隔着无声的军管时期八年。
前半期,军管之前,就作品论作品,菲华作家的诗与散文创作,看到的只有芥子及本予的创作可以永读不厌,传之后人。
芥子与本予,都是感情充沛,风度潇洒,饱读诗词,才华过人的。
芥子的诗与散文,例如收入拙编「菲华文艺」(菲华文艺协会出版的菲华文艺运动六十年总选集)的「无题」、「恋歌」、「抒情篇」、「友情草」,可比至今仍在领导菲华文学运动的本予的「泱漭风云」、「烈士碑」、「芳草梦」、「昏树暝花」,都是菲华文学的瑰宝。
芥子,原名许荣均,又名浩然,出身名门望族。我在芥子追悼会宣读的许芥子先生行述,写出我所知道的芥子,收入本选集,可说是他的小评传。
除了他的作品,芥子少为人知的是他对于菲华文艺运动的多大贡献。
一九五○年,大中华日报副刊邀请菲华前列作家七十二人,举行座谈会,本人提出建议,认为菲华作家应该组成一个总会,被推选为筹备委员会主席,组成菲律滨华侨文艺工作者联合会(简称「文联」)。文联选出的首届常务委员三人,恰巧是同年诞生的,依月序先后是施颖洲,许芥子、柯叔宝。我们三人,连后来做过常务委员的亚薇(故蔡景福),及本予(林忠民),人称文联五杰。芥子夫人李惠秀(笔名枚棯)参加「文联」办的首届文艺讲习班,后来亦当选「文联」理事。
「文联」每年办理文艺讲习班,出版「文联」季刊,演出话剧,招待国外来的文艺作家访问团等等,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直至一九七二年菲律滨政府宣佈军管才停止(但仍做着文艺运动工作)。这二十多年,文联一枝独秀,是这时期菲华文艺运动主流。芥子,枚棯夫妇为这运动工作,从未中断。
八十年代前夕,菲国戒严,逐渐解冻。一九八二年,出席台北首届世界华文作家会议归来的菲华七君子,推施颖洲为筹备委员会主席,邀请菲华前列作家,共四十八人,为发起人,组成菲华文艺协会(简称「文协」),取代「文联」,挑起「文联」的重担。「文协」成立后,施颖洲,本予连续当选常务理事,直至今日,连同先后当选常务理事的庄良有、莎士(杨美琼),黄珍玲,人称「文协五杰」,「文协」成立后,芥子、枚稔夫妇,都当选理事。芥子一九八七年仙逝,枚稔现仍任理事。他们夫妇做的仍是他们在「文联」时的工作。
枚稔是远大教育学士,终身服务教育工作,是一个杰出的菲华文教工作者。她荣获中国国语学会的金章。她退休时是任职多年的菲律滨中正学院语言中心主任。
文联五杰是创建菲华文坛最为劳苦功高的一群,五人共同驾驶一架波音六○六菲华文艺客机。他们碰巧还有一点相同,都有一个志向相同的贤慧太太:施颖洲与许玉堂(笔名罗玲,有诗刊于「文联季刊」),芥子与枚稔(作品收入本书),柯叔宝与曾润(名书法家曾振仲的姪女),亚薇与洪维琪(国立菲大文学硕士),本予与陈若莉(笔名九华,「文协」秘书长)。
如今,文联五位夫人都还健在,男人却只剩年龄最高的施颖洲和最年青的本予。
芥子枚稔伉俪将永远生活在他们这套书中。
二○○七年十月十五日袁岷市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