垩观

垩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日常生活总是那么地漫不经心,连受伤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受伤了,一回神过来,内心已然寸草不生。

  这世界有个地方,收藏我们的遍体鳞伤。
  当你拒绝世界到极处,垩观的门便为你开启。
  流畅展现保罗.奥斯特「故事中的故事」!
  ☆李瑞腾(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凌性杰(诗人),惊艳推荐!
  ☆高翊峰/感性撰序  ☆萧钧毅/专文导读

  一叠残缺不全的小说遗稿、一份散佚的调查报告,是进入垩观的人们所遗留的最后线索……

  被甘耀明形容为「弥漫老灵魂的陈述味道」,杨照评誉「已经准备好写小说了」的朱宥勋,在他的第二本短篇小说集《垩观》里,以自成一格的概念化书写,更为缜密的佈局,融合他小说中特有的丰富「知识性」,展现了同辈创作者都瞠乎其后的恢宏企图。

  七个迥然不同的故事,由一座神祕的「垩观」所串连起来,彷彿篇篇独立,却又相互指涉。当我们连文字记忆皆失去,遑论爱的可能?在《垩观》,我们看到情感的巨大失落与渴求,存在的无所依恃,最亲近的人与人之间、最深刻的误读……这才恍然惊觉,原来彻底的毁灭,每分每秒都在酝酿。

  垩观,一个连语言同记忆一併吞噬的场所,人们为了各自的理由,遁逃于此。当他们踏入垩观,遗忘遂有了自己的意志,沉默成为唯一的声音,隐匿,则从此失去了理由……

本书特色

  ◎继2010年,宝瓶文化推出「文学第一轴线」气势磅礡的6位新人作家作品后,朱宥勋的再次出击。
  ◎高翊峰撰推荐序;凌性杰、李瑞腾挂名推荐。

作者简介

朱宥勋

  1988年生,现为耕莘青年写作会成员,就读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已出版短篇小说集《误递》、与黄崇凯共同主编《台湾七年级小说金典》,曾获林荣三文学奖、全国学生文学奖、台积电青年文学奖、「艺评台」2010年度评论奖等。

  目前的工作与兴趣,全与台湾的小说有关,那就是:贴着文本读,比对它、翻转它、补充它,把小说和别的小说放在一起,读出还未有人看出来的关联性。就像是每日观星,移动手指就发明了新的星座那样。不一定喜欢每一颗星,但喜欢决定自己喜不喜欢的这个过程,这样留存眼里的残影就和它的光融混只有我见过的颜色。然后写。想像有人也会这样那样观它,比对它、翻转它、补充它,把它……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认得
我第一次知道小瑜,就听到他们叫她「闹鬼的」。
说完,他们还压低十岁上下的嗓子,警告我:大哥哥,你不要理「闹鬼的」。

什么意思?你们的意思是说,她是鬼吗?
孩子们摇摇头,脸上浮起算数学的艰难表情,然后互相看了一眼。为首的男孩搔了搔头,认真地再说一次:「就像房子闹鬼一样。」我侧着头,还没说什么,旁人忙补上:「但不是鬼。」「对,而且会被传染!……」

我和这些孩子不是第一次见面了。去年夏天,我抽出一个多月的时间,和几个朋友一起申请到加路兰小学服务。我们不是什么有组织的服务性社团,只是看到网路上招募暑期课业辅导的志工,便当作是到花东游览、长住的机会。行前我们还各依专长,设计了一些简单的课程,我拎去一些绘本、小说充作国语课教材。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城市的小学毕业的,第一次看见这么小的学校。校门搭在不知关了什么家禽的小寮旁边,一进去是标准规格的操场,场边也有篮球架,但司令台及其后方的一小排教室就是全部校舍了。看起来操场更像是学校的主体。我们到的时候,还没找到负责的周老师,就先听到长长一声「哇──」,接着二十几个略黑而精瘦的孩子扑涌到我们身畔:「来了、来了!──」先到者往后唿唤,彷彿某种集结的号角。

说来不好意思,一年之后的现在,他们的名字我多半叫不出口了,虽然每张脸多少还记得的。全校就这么三十多人,一年过去好像又更少了一些。学期结束前周老师打了个电话给我们,说去年对孩子很有帮助,很欢迎你们再来。我听着笑了:「不是就打了一个月的球吗?」周老师的笑声传过话筒:「唉,他们就这样嘛。你们再带点故事书来,他们爱看,平常没有的。」去年一个月,我们几人还幻想要让他们课业突进,好好为中学打底,想得人家一辈子就看这一个月的样子。临到现场,哪个孩子肯坐下来听你上课。一个唸数学的朋友精心设计了图卡想教他们四则运算,小明有五颗橘子,再买三颗,要分给四个人,一个人可以拿几颗?图卡上橘子错落有致,还符合「透视法」那样前大后小,朋友指着图片,阻止了两个追问「小明是谁?」的孩子,点了一个外表最乖巧的女生回答。女生认真地看看图片,唇口微动,说:「一个半!」朋友错愕:「什么一个半?」小女生得意:「就是1.5个啊!」「为什么?」她兴匆匆跑上讲台,指着图卡一角:「这颗比较大,所以拿它就只能再拿半颗!」其他自然课实验、英文课演戏也是如此下场。我们都不是老师,听到这些也不能说它错的突梯反应就真不知该怎么办。我的国语课还算小有所成的,虽然也是一堂课上不完,不过大多孩子们都把「故事书」翻了又翻。最后我们索性放弃,每日里就在操场陪他们大玩,篮球棒球足球全由心情,唸物理系的趁机灌输一下「四十五度仰角可以让球飞最远」也就当作是课了。

周老师倒不介意,他说如果这些孩子愿意好好上课,平常早就扎扎实实了:「你们来了也好,几个大哥哥大姐姐,家长也能放心上工、顾店。」
但今年我们谁也没空走一趟。研究所考试、毕业、考公职、出国……我们本来是临时起意,也就各有不回去的理由。负疚对周老师说声抱歉以外,好像也没办法多表示什么。我本来也该赶出一份专题论文的,只是一场情感暴乱让所有安排大乱。我想避开她,避开大学里熟悉的朋友、地景,也不想回家面对一无所知的父母,遂以一种虚矫但必然的姿态决定旅行到一个有着不同天气的地方。沿花东纵谷南下,我避开那些一起去过的景点,但对没有去过的景点又提不起兴趣,走走停停,不像旅行反倒像是躲避一个散漫的追缉者。最后临时地决定到加路兰看看孩子们。

这次进去,我先看到的是小瑜。

我还不知道她的名字。我不认得这张脸。与我记忆中的孩子们比起来,她显得太苍白了。蹲在树影底下的她穿着不合季节的厚重粉红色外套,外套已因污垢而暗沉,不是那种因玩乐而新附上的脏,让我想起时间,想起老。她瞇着眼,用石头在地上刻着字。她很慢很慢地写了一个「令」,然后在右边写了半个「鸟」。

「妳在写什么?」我蹲下去,平视她。

她没有躲开,也没有更凑近我。像是完全不知道我正在她身旁,或是早就已经知道。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