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的人境詩學

陶淵明的人境詩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陶淵明為六朝開啓瞭怎樣的「新自然說」?
  他的「桃花源」為何曆經韆載而不衰……
  本書以「人境詩學」勾勒齣陶淵明
  在中國人文傳統中的具體圖像。

  陶淵明是一位在中國文化史上影響深遠,對現代文明深具啓示的詩人,他不但是偉大的詩人,也是對生命處境反思深刻的哲人,他的人品與詩品同具典範的地位。

  本書認為陶淵明開展齣「人境自然」的理境;他的「人境詩學」揭示齣人必須在具有倫理關係的共同體中安身立命,而不是遁嚮六朝時期流行的仙境或空境。陶詩的重要主題如:「園田」、「隱逸」、「生死」、「飲酒」、「懷古」,乃至於始終貫穿詩篇的「對話」,都反映瞭「人境詩學」的理想。

作者簡介

蔡瑜

  國立颱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颱灣大學中國文學係及研究所教授。主治魏晉南北朝及唐宋時代的詩歌與理論,並究心於女性文學及性彆研究。著有《高(木秉)詩學研究》、《宋代唐詩學》、《唐詩學探索》、《中國抒情詩的世界》等書。作者長期緻力於開拓中國詩學的深度與廣度,近年隨著己身「性好山水」的發現之旅,乃將詩學研究的視野擴展於「身體」與「自然」的雙嚮詮釋,「詩」與「思」的聯結交響,本書即具現瞭此一關懷。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自序
導論:從「人境自然」到「人境詩學」
第一章 人境的自然
一、「新自然說」的興起
二、從「人間」到「人境」
三、兩種自然場域:田園與山水
四、兩種真境:人境與淨土
五、在儒道之際的「新自然說」

第二章 園田世界
前言
一、「園田」、「田園」釋義
二、吾廬意識與虛室境界
三、勞動與群居
四、平遠視域與清和氣氛
五、天道秩序與生命歸止
結語

第三章 隱逸世界
一、隱逸與倫理
二、三隱類型
三、隱逸傳承
四、迴返親族鄰裏
五、桃源的建構
結語:新隱逸說的建立

第四章 生死世界
前言
一、從嘆逝到承擔
二、自祭自挽與生死界限
三、〈形影神〉與佛教生死觀
四、任化與知命
結語

第五章 飲酒與自然
前言
一、飲酒與名教自然
二、〈止酒〉的兩麵
三、復返鄉飲酒禮
四、醉境與化境
結語

第六章 懷古與典範
前言
一、曆史與典範
二、抗爭典範
三、「隱者─貧士」典範
四、神話樂園與仙境樂園
五、人境樂園的風土化
結語:典範形塑的時代意義

結論 人境與對話
前言:從「自然」到「對話
一、對話形式
二、人間對話
三、自然對話
四、主體對話
五、曆史對話
結語

圖書序言

選文

導論:從「人境自然」到「人境詩學」
陶淵明離開人世已將近一韆六百年,這位傢喻戶曉的詩人,生前即頗受矚目,他隱居於廬山腳下的草廬,成為一種令人無法忽視的文化象徵。他被認為與俗寡諧,具有抗議精神,是一位異議分子;他也被認為與當時最大的宗教勢力保持友善,卻不為所動,是一位另類士人。陶淵明之名一齣現在中國典籍中,即具有鮮明的個性,被塑造成一位真摯高逸,安貧樂道,言行一緻的隱士,同時也是哲人,雖然他也是一位詩人,但他的詩文在南朝隋唐期間還沒有獲得足夠的重視。

入宋以後,情況大為改觀。陶淵明的人品所受到的肯定有增無減,他的詩作所受到的評價也呈現戲劇性的變化,他被視為晉宋第一流人物,甚至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詩人。他的詩作所呈顯的主題和風格同樣受到肯定,他的人品與詩品幾乎同時被提升到典範的地位,這樣的局麵,至今未變。

陶淵明的形象經過一韆多年的曆史,不能說毫無變化,但其實最大的變化不在形象,而在作品的評價。如果我們貫穿整個文化史來看,世人對於陶淵明的印象可以說相當固定,他是隱逸詩人,田園詩人,酷好飲酒,任真率性。由於魏晉是個體自覺的時代,如何從世俗虛僞的名教之網脫身而齣,獲緻自由,可以說是當時士人共同的心聲。陶淵明隱逸、躬耕、飲酒的生活,很具體的塑造齣一位脫離俗世遁入大自然的抗議士人的形象。但是他的抗議方式在那個時代是很另類的,陶淵明與名士共乘魏晉自由之風,追求個體解放的精神是相同的;然而他隱逸田園,躬耕自給,與竹林七賢硬行衝撞禮法之網,則明顯有彆。

雖然從正始名士到陶淵明,他們在反抗時風,追求自性上的傾嚮幾乎一緻,但兩者的錶現方式則有相當大的差距。陶淵明較之名士具有濃厚的人倫情味,他對孔子與儒傢經典也相當敬重,從無「非湯武,而薄周孔」之事。陶淵明對傳統哲人關懷的議題如死亡、命運、自然、倫理等,不分儒道,都極能共鳴。因此,陶淵明這種足以安頓生命,又能彰顯主體精神的形象,很快的變成理想人格的典範,陶淵明被認為承載瞭濃厚的精神價值,他的思想歸屬問題,隨之而起,成為探究其精神內蘊的重要課題。

然而,精神內蘊並不等同於思想屬性,陶淵明的思想確實具有很明顯的儒道傳統的根源,但身處晉宋之際佛老大興的年代,他的思想帶有鮮明的與時代對話的色彩,在對話中他強化瞭,也活化瞭傳統的智慧,這樣的精神內涵往往不是傳統的學派分類所能範限的。陶淵明作品所顯現齣的鮮明個性與他的思想性,可以說是一體的兩麵,共同呈顯齣他的精神風貌。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