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阿司匹林,却是现代的万灵药!
为什么许多人每天服用阿司匹林?它有什么神奇的功效?
什么人可以吃阿司匹林?什么人又不适合?它有哪些副作用?
「阿司匹林」这个许多家庭常备的小药丸,
为什么足以称为现代的万灵药?
现代的制药技术已经有超前的进展,
但是为什么每年上市的新药愈来愈少,药价愈来愈高?
且让伍焜玉教授为我们揭开阿司匹林的神奇功效以及不可思议的发现过程,
并提出如何化解目前药物开发面临到的迫切危机。
大家都知道或服用过阿司匹林,
虽然这颗小药丸价格平实,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却很神奇。
它不只是消炎、止痛、退烧的良药,后来更成为保心、护脑的灵药,
最近又发现它还是预防癌症的妙药,
似乎每过几十载,便会发现阿司匹林又有意想不到的新效果。
难怪许多现代人每天服用一颗阿司匹林,就像吃维他命一样。
国家卫生研究院的伍焜玉院长,本身是医师兼科学家,
曾经主持阿司匹林的医药研究。
他将带领我们追溯阿司匹林的天然起源,
并剖析这种药物如何变成消炎、保心、护脑、防癌的救星。
他还提醒我们,每一种药物都有副作用,
即使阿司匹林是万灵药,仍有黑暗面,
只要我们有所认知,就可以享受它所带来的最大好处。
此外,他也分析了药物发展的历程,现代面临的挑战,
如果不赶快採取行动,未来人类面对疾病只能束手无策。
最后,伍焜玉教授更指出医药发展的改革方向。
作者简介
伍焜玉
国家卫生研究院院长、国际医学权威
出生于高雄,在国内接受完整的教育。毕业于台湾大学医学系之后,负笈海外,先后获得美国耶鲁大学硕士学位,以及英国伦敦大学药理博士学位。
伍焜玉教授是国际着名的血液学家及血液科医师,在美国任教多年,曾任德州大学休士顿分校讲座教授,及M.D.安德森癌症中心教授。
回国后,曾经担任中央研究院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所长,现任国家卫生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兼院长、台湾大学医学院特聘讲座教授、清华大学讲座教授。
伍教授的研究专长为血管与干细胞生物学、血液学,以及肿瘤学。研究成果丰硕,已发表三百多篇有关血液学及血管生物学研究论文。
屡次获得多项奖项与殊荣。曾经担任美国内科医学会(American Board of Internal Medicine)血液学专科主席。获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欧洲科学院(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院士、发展中世界科学院(The Academy of Sciences for the Developing World)院士,以及美国临床研究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和美国医师学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hysicians)会员。
除了专业学术上的荣誉之外,伍教授在1994年获美国休士顿市长Bob Lanier颁布12月9日为「伍焜玉医师日」,别具意义。
公余之暇,勤于科普写作,着有《血液的奥祕:你必须知道的血液知识》。
前言 阿司匹林的传奇
第一章 来自大自然的灵药
树皮化身为仙丹
良药苦口
祕鲁原住民的治疟疾祕方
金鸡纳树皮立大功
柳树皮蕴藏风湿灵药
牧师报告成了草药科学化的开端
柳树,人文与药物的交集
第二章 阿司匹林的诞生
起源于大自然的恩赐
化学高手揭开柳树皮的祕密
水杨酸是植物用来保护自己的荷尔蒙
改造水杨酸成为更好的药物
阿司匹林成了畅销药物
政治搅局,对手出现
第三章 保心的英雄
战胜令人惊惧的心血管疾病
阿司匹林干扰血小板凝集,造成出血副作用
前列腺素是关键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成了血栓的帮凶
开创新方法,釐清血栓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心肌梗塞是因为冠状动脉受栓塞
阿司匹林抗血栓,减少心肌梗塞
第四章 护脑的救星
赶走脑中风、偏头痛、脑神经退化疾病
预防脑中风的灵药
医治偏头痛的便宜选择
避免神经退化疾病的希望
第五章 意外的防癌利器
摆脱癌魔的纠缠
外科医生与流行病学家的发现
南北半球专家因缘际会
从过去的临床研究挖宝
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哪些癌症
第六章 黑暗面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与避免之道
良药仍有副作用
雷氏症候群
胃部不适
流血副作用
引发过敏
经改造的阿司匹林
第七章 阿司匹林的消炎对手
非类固醇消炎药,以及消炎药如何发挥功效
发炎是什么?
发炎新救星
前列腺素的研究带来曙光
赴英国向诺贝尔奖得主取经
阿司匹林如何消炎
消炎药一定会伤肾吗?
第八章 「超级阿司匹林」昙花一现
不伤你胃,却伤你心
设计完美的消炎药
制药史上的神话
成为超级畅销药
治小病却得大病
造成发炎的(酉每),竟然有保护血管的功效
第九章 新药开发面临挑战
化危机为转机
便宜灵药成梦想
研发过程日趋复杂,费用日渐昂贵
广告费用愈来愈高,上市新药逐年减少
加强标靶式的药物筛选
加速转译医学研究
加快临床试验效率
药厂经营应回归医疗使命
第十章 从标靶寻找灵药
对准目标,精确制药
不必出门,就可以觅得新药
从「费城染色体」找到慢性白血病的标靶
医治白人效果不彰的肺癌药,却是东亚病人的灵药
从血液凝固的机制发展静脉血栓良药
免疫学开启制药新方向
第十一章 回到自然界
药物的天然宝库
植物中有灵药可寻:青蒿素
土壤内埋有宝藏:抗生素
到海洋深处寻找祕方
第十二章 个人化药物
为每个人量身订做的医疗
医疗新趋势
基因影响药物的开发与疗效
非癌症疾病仍可找到分子标靶
个人化的心血管预防药物
以药物预防癌症
提升生活品质的个人化照护医疗
用药剂量因人而异
期盼更多造福人类的灵药
前言
阿司匹林的传奇
我对阿司匹林感兴趣,早在多年前就开始了。也从事了与阿司匹林有关的药理学及生化学的研究工作(药理学是专门研究药物的原理及机制),发现它对于发炎基因调控的机制,受到国际学术研究界的注意。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与阿司匹林类似的非类固醇消炎药,有机会于一九九○年代前往英国伦敦范恩(Sir John Vane)教授的实验室,参与这群消炎药的研发工作。
在发炎的药理领域中,范恩教授是首屈一指的国际权威。他发现了重要的发炎机制,其中涵盖了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而获得医学诺贝尔奖。我有机会利用学术休假进修的期间,自美国德州休士顿到伦敦六个月,是难得的机缘。
范恩教授在伦敦老市区内建立的威廉哈维研究所(William Harvey Research
Institute)是当代发炎理论及消炎药研究的圣地。我因为经常有机会与范恩教授及发现血小板凝集原理的柏恩(Gustav Born)教授聚会,听他们谈起有关阿司匹林的一些学术以外的故事,于是对这个神奇灵药的背景产生兴趣。研究外之余,阅读了阿司匹林的来源的故事,觉得上天真是厚待人类,祂经由地上的各类植物来解除人的病痛。
两、三百年来,大地上的生物已为人类带来不少的灵药。这些药物蕴藏于自然,但靠着科学家的智慧及努力发掘制造出来。阿司匹林、盘尼西林、奎宁等等,都是起源于天然的灵药,造福人类至巨,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了福祉。
中草药由来已久,是天然药物的产物,广泛应用于民间社会,用来治病也做为保健养生的食品。事实上,中草药里蕴藏着有效的治病灵药,最近由青蒿叶分离出来的青蒿素便是个例子,青蒿素已成为近来医治疟疾的重要药物。
阿司匹林是用化学方法制造出来的,但它的根源来自于白柳树皮,白柳树皮是颇有历史性的中草药之一。阿司匹林是个神奇的药物,它不只是止痛退烧的「常备药」,后来更成为保心护脑的灵药,最近又发现它可以防癌。似乎每过几十载,便会出现有关阿司匹林新效果的发现。
阿司匹林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相信一般人对这个跨世纪的灵药也应该有兴趣。希望借着书中的故事,可以让更多人进一步了解中草药及天然药物的神奇。
我要感谢太太石隆津女士的鼓励,并阅读书稿、提供建议,以及黄兆仪和黄蕙岚女士的协助,这本书才能够顺利完成。
读完《神奇的天然灵药:阿司匹林的故事》,我感觉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亲历了人类与疾病斗争的漫长而精彩的篇章。书中的叙述逻辑清晰,从阿司匹林最初的天然形态——柳树皮的传说,到科学家们如何一步步揭开其化学成分的面纱,再到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奇迹,整个过程被描绘得如同电影画面般生动。我尤其着迷于作者对那些关键人物的刻画,那些在各自时代默默耕耘,却最终改变了人类健康格局的科学家们,他们的执着、他们的创新,都让我肃然起敬。书中也并没有回避阿司匹林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和争议,这些真实的细节反而让整个故事更加立体可信。它不仅仅是关于一个药物的诞生,更是关于科学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以及人类对于改善生活的不懈追求。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即使是看似最寻常的事物,背后也可能蕴藏着令人惊叹的智慧和故事。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身边那些习以为常的药物,开始思考它们从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
评分《神奇的天然灵药:阿司匹林的故事》这本书,其叙事风格真是独树一帜。它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编年史式记述,而是巧妙地将科学的发现、历史的事件以及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读起来如同在品味一坛陈年的佳酿,越品越有味。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述阿司匹林如何被提炼和合成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生动比喻和形象化的语言,即使是化学知识背景不强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那些复杂的化学反应和制药工艺。书中的一些小插曲,比如某个关键实验的意外成功,或者某位科学家在困境中的坚持,都为紧张的科学探索过程增添了许多人性的光辉。我感觉作者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导游,带领我们穿梭于历史的长河,在不同的节点驻足,细细品味阿司匹林这个“神奇的天然灵药”的演变过程。它让我体会到,科学的伟大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根植于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福祉的深切关怀。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神奇的天然灵药:阿司匹林的故事》。我一直对那些看似普通却具有非凡疗效的自然产物充满好奇,而阿司匹林,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人手一份的药物,竟然隐藏着如此深邃的“天然灵药”的过去,这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我很好奇,这本书究竟会如何展开阿司匹林这看似寻常的旅程?它是否会从古老的草药智慧出发,讲述那些早期对柳树皮等天然物质的探索和利用?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将科学的严谨与人文的温暖融为一体,为我们描绘出阿司匹林从植物的馈赠,一步步演变为现代医药史上的里程碑的波澜壮阔。我想象着书中会穿插着那些充满智慧的古代医者、充满激情的科学家,甚至是那些因阿司匹林而受益的普通人的故事。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它传递出一种既有历史厚重感又不失现代生命力的感觉,这让我更加确信,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药物的书,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智慧、探索精神以及自然馈赠的史诗。我迫切地希望了解,在这个故事里,阿司匹林究竟是如何从“天然”走向“神奇”,又将如何继续影响我们的未来。
评分我原本以为,《神奇的天然灵药:阿司匹林的故事》可能只是一本关于药物成分和药理作用的书,但它的内容远超我的预期。这本书真正让我惊艳的是,它将阿司匹林的故事上升到了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它探讨了科学与商业的互动,医学伦理的演进,以及一个简单的分子如何改变了全球的健康状况。作者并没有将阿司匹林仅仅看作一个冷冰冰的化学物质,而是赋予了它生命和历史。我看到了它如何从一种天然的止痛剂,发展成为现代医药工业的基石,以及它在心血管疾病预防等领域的突破性贡献。更让我感动的是,书中穿插了许多关于普通人因为阿司匹林而摆脱病痛折磨的故事,这些鲜活的例子让阿司匹林这个名字不再仅仅是一个药物代号,而是代表着希望和治愈。这本书让我对“天然灵药”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指代自然界的馈赠,更包含了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对生命的尊重。
评分《神奇的天然灵药:阿司匹林的故事》这本书,可以说是一场意想不到的阅读惊喜。它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一个看似专业且枯燥的医学史故事,讲述得引人入胜,让我全程都保持着高度的兴趣。作者的叙事角度非常独特,它不仅仅是罗列事实,而是更侧重于挖掘阿司匹林背后的人文情感和历史意义。我喜欢书中对不同时代社会背景的描绘,以及这些背景如何影响了阿司匹林的发展进程。它让我意识到,任何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都离不开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这本书最让我回味无穷的是,它让我开始思考,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是否还能从古老的自然智慧中汲取灵感,找到更多“神奇的天然灵药”。它是一本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书,激励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感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