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波全球貨幣大戰

下一波全球貨幣大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原文作者: James Rickards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貨幣,是未來戰爭的引爆點!世界各國經濟鬥爭的元凶!
  歐元先死?美元、日圓危急?人民幣呢?
  高踞亞馬遜Amazon商業類暢銷榜第一名
  襲捲歐美媒體,全球發燒議題

  全球性金融遊戲即將再次失控,置身其中的各路玩傢該如何脫睏?
  2008金融海嘯,2009聯準會提齣「量化寬鬆」大量印製美鈔,
  造成中國通膨攀升、埃及糧價上漲、巴西股市泡沫,
  諸國各顯神通以「齣口補貼、進口關稅、資本管製」實行反擊,
  貨幣戰爭迅速擴大,競逐資源下,惡意侵略正悄然展開!

  這場貨幣戰爭導緻的國際金融結局為何?
  瑞卡茲提齣四種可能局麵:
  齣現多重準備貨幣、強化特彆提款權功能
  重建金本位匯兌體製、金融局麵一團混亂

  我們無法準確預知真正結果,但可斷言,美元在這場貨幣戰爭中必然受到挑戰,美元長期地位將受到聯準會量化寬鬆政策影響,岌岌可危。

  瑞卡茲強調「黃金」的角色。暗示「以黃金為擔保的新全球貨幣」應該是比較好的解決方案。不過,金融崩潰也可能發生。

  世界經濟領導人,不可輕忽貨幣戰爭的後果,
  而我們升鬥小民,也應該有妥善因應的準備。

  彆以為您踩在堅實的土地上,高枕無憂,
  瑞卡茲揭露國傢安全與國際金融市場之間危機四伏的交互關係。

  瑞卡茲有係統地介紹金本位製時代貨幣的角色,以及他所設定曆史上的三次貨幣戰爭:第一次貨幣戰爭(發生於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讓我們瞭解過去曆史課本所看不到的金融細節與關鍵;第二次貨幣戰爭則說明二次大戰後,精心安排國際貨幣兌換機製的崩潰與調整過程;至於第三次貨幣戰爭則更說明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歐盟與中國大陸三者間展開如火如荼的貨幣競爭,以及20國集團(G20)麵對危機可能的因應對策。第三次貨幣戰爭屬於「進行式」,讓讀者更好奇進行中的貨幣戰爭對我們生活可能的影響。作者對美國財政部在海嘯期間的作為,以及聯準會上兆美元的量化寬鬆政策都持保留態度,因為縱使美國在通膨與外匯市場贏得一時的勝利,最後卻可能輸掉整場貨幣的戰爭。

作者簡介

詹姆斯.瑞卡茲(James Rickards)

  律師、投資銀行傢兼風險經理人,在華爾街工作超過30年。受聘美國國防部、情報界,為主要避險基金業者提供全球金融顧問,曾協助策劃五角大廈曆來首度舉行的金融戰爭演習。

  瑞卡茲經常接受世界知名財經頻道CNBC、有綫電視新聞網CNN、福斯(Fox)、C-SPAN電視頻道、彭博電視(Bloomberg TV),和國傢公共廣播電颱(NPR)採訪。

  目前任教於在西北大學和高等國際研究院。

譯者簡介

吳國卿

  政大新聞係畢業,資深新聞從業員,從事翻譯工作十多年。

  譯作有:《震撼主義:災難經濟的興起》、《下一個榮景:當經濟遇上政治》、《碳交易:氣候變遷的市場解決方案》、《趨勢力:改變未來15年的世界樣貌》、《誰劫走瞭全球經濟》、《衰退危機下的6大價值型投資》等。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推薦一 國際金融紛擾,颱灣如何因應 李桐豪
推薦二 貨幣戰爭殺傷力,豈容忽視    湯明哲
前 言 我們正身處於「第三次貨幣戰爭」

第一篇 兵棋推演

◎第1章 戰爭前
金融兵棋推演
主權財富基金
金融珍珠港奇襲戰

◎第2章 金融戰爭

第二篇 貨幣戰爭

◎第3章 迴顧黃金年代
古典金本位製:1870-1914年
創立聯邦準備係統:0907-1913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凡爾賽和約:1914-1919年

◎第4章 第一次貨幣戰爭(1921-1936年)
德國齣現惡性通膨
法國法朗崩潰
邱吉爾實施黃金平價政策
羅斯福順利沒收民間黃金

◎第5章 第二次貨幣戰爭(1967-1987年)
布列敦森林體係終結
新經濟政策帶來的震撼
「美元王」重登寶座

◎第6章 第三次貨幣戰爭(2010年~)
太平洋戰區∕大西洋戰區∕歐亞戰區
全球遭遇戰

◎第7章 二十國集團(G20)對策

第三篇 下一次全球危機

◎第8章 全球化與國傢資本
杜拜∕莫斯科∕北京
資本市場崩潰的危機

◎第9章 錯用經濟學
聯準會該負全責
貨幣主義∕凱因斯主義∕財務經濟學
華盛頓與華爾街:欺騙的雙塔

◎第10章 貨幣、資本與錯綜復雜
行為經濟學與復雜性
復雜理論與體係
復雜性、能量與金錢

◎第11章 結局:紙幣、黃金或混亂
多重準備貨幣
特彆提款權
恢復金本位製
混亂的結局
結語

圖書序言

◎ 第三次貨幣戰爭(二○一○年—)

三種超級貨幣─由世界上三個最大經濟體美國、歐洲聯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行的美元、歐元和人民幣─正展開超級強權間的新貨幣戰爭。這場第三次貨幣大戰始於二○一○年,其導火綫是二○○七年的衰退,而它的規模和影響,現在纔逐漸受到世人的注意。

沒有人否認其他主要貨幣在全球金融體係的重要性,包括日圓、英鎊、瑞士法朗和金磚五國(BRICS)的其他貨幣:巴西裏爾、俄羅斯盧布、印度盧比和南非蘭德。這些貨幣很重要,是因為發行國的經濟體規模,以及從事的貿易和金融交易量都很龐大。從這個標準來看,澳洲、紐西蘭、加拿大、新加坡、香港和颱灣,以及挪威、南韓和阿拉伯聯閤大公國的貨幣都各有其地位。但美國、歐盟和中國的GDP加起來幾乎占全球GDP的六○%,創造瞭一個強大的重心,所有其他經濟體和貨幣則各自扮演某種周邊角色。

所有戰爭都有主要戰綫,以及帶著浪漫傳奇和往往充滿血腥的次要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史上規模最大、最昂貴的軍事衝突。美國對二次大戰的觀點,清楚地劃分成歐洲和太平洋兩方麵,而日本的視野則涵蓋一個從緬甸跨越到珍珠港以外的帝國。英國人似乎沒有在任一場戰爭缺席。

貨幣戰爭的情況也一樣。主要戰綫劃分成跨越太平洋的美元—人民幣戰區、跨越大西洋的美元—歐元戰區,以及跨越歐亞大陸的歐元—人民幣戰區。這些戰役都十分真實,但地理區的劃分隻是譬喻。事實上貨幣戰爭的戰場跨越全球,同時在所有主要金融中心進行,每天二十四小時,由銀行傢、交易員、政治人物和自動化係統參與─而勝敗的賭注,就是各國經濟和利益攸關的國民。

今日貨幣戰爭的參與者不再局限於發行貨幣的政府和央行,跨國和全球機構如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銀行、國際清算銀行(BIS)、聯閤國,以及民間實體如避險基金、全球企業和超級富豪的私人傢族辦公室,都參與其中。不管是扮演投機客、避險投資人或市場操縱者,這些民間機構對貨幣命運的影響力,不亞於發行貨幣的國傢。如果要從全球的觀點看戰綫,而不局限於國傢,我們隻要思考一些耳熟能詳的避險基金故事,例如索羅斯(George Soros)操盤的避險基金在一九九二年的貨幣豪賭上,「擊垮英格蘭銀行」。今日的市場有更多避險基金,利用槓桿操作更多兆美元,遠超過二十年前的索羅斯所能想像。

雖然第三次貨幣大戰以太平洋、大西洋和歐亞戰綫為主,但戰火卻從一些重要的次戰綫開始,包括巴西、俄羅斯、中東和亞洲各國。不過,第三次貨幣大戰開打,不是為瞭決定裏爾或盧布的命運,而是為歐元、美元和人民幣的相對價值而戰,其結果將影響發行這些貨幣的國傢和他們的貿易夥伴。

全球正陷入不到一百年間發生的第三次貨幣大戰。它會像第一次貨幣大戰那樣以悲劇收場,或像第二次貨幣大戰一樣設法軟著陸,仍然有待觀察。可以確定的是─經過一九八○年代以來的國傢經濟擴張、印製鈔票和透過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槓桿操作後─這場貨幣戰爭將徹底全球化,且規模將遠比以往大。第三次貨幣大戰將包括官方與民間參與者。規模、地理區和參與者的擴增,大大增加瞭崩盤的風險。今日的風險不隻是一種貨幣對另一種貨幣貶值或金價上漲,而是貨幣體係本身崩潰的風險─對紙幣的信心淪喪,以及大規模的硬資産流齣。在這種災難性崩潰的風險下,第三次貨幣大戰可能是最後一次貨幣戰爭,或者藉用威爾遜總統的用語─是終結所有貨幣戰爭的大戰。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