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波全球货币大战

下一波全球货币大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James Rickards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货币,是未来战争的引爆点!世界各国经济斗争的元凶!
  欧元先死?美元、日圆危急?人民币呢?
  高踞亚马逊Amazon商业类畅销榜第一名
  袭卷欧美媒体,全球发烧议题

  全球性金融游戏即将再次失控,置身其中的各路玩家该如何脱困?
  2008金融海啸,2009联准会提出「量化宽松」大量印制美钞,
  造成中国通膨攀升、埃及粮价上涨、巴西股市泡沫,
  诸国各显神通以「出口补贴、进口关税、资本管制」实行反击,
  货币战争迅速扩大,竞逐资源下,恶意侵略正悄然展开!

  这场货币战争导致的国际金融结局为何?
  瑞卡兹提出四种可能局面:
  出现多重准备货币、强化特别提款权功能
  重建金本位汇兑体制、金融局面一团混乱

  我们无法准确预知真正结果,但可断言,美元在这场货币战争中必然受到挑战,美元长期地位将受到联准会量化宽松政策影响,岌岌可危。

  瑞卡兹强调「黄金」的角色。暗示「以黄金为担保的新全球货币」应该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不过,金融崩溃也可能发生。

  世界经济领导人,不可轻忽货币战争的后果,
  而我们升斗小民,也应该有妥善因应的准备。

  别以为您踩在坚实的土地上,高枕无忧,
  瑞卡兹揭露国家安全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危机四伏的交互关系。

  瑞卡兹有系统地介绍金本位制时代货币的角色,以及他所设定历史上的三次货币战争:第一次货币战争(发生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让我们了解过去历史课本所看不到的金融细节与关键;第二次货币战争则说明二次大战后,精心安排国际货币兑换机制的崩溃与调整过程;至于第三次货币战争则更说明2008年金融海啸后,美国、欧盟与中国大陆三者间展开如火如荼的货币竞争,以及20国集团(G20)面对危机可能的因应对策。第三次货币战争属于「进行式」,让读者更好奇进行中的货币战争对我们生活可能的影响。作者对美国财政部在海啸期间的作为,以及联准会上兆美元的量化宽松政策都持保留态度,因为纵使美国在通膨与外汇市场赢得一时的胜利,最后却可能输掉整场货币的战争。

作者简介

詹姆斯.瑞卡兹(James Rickards)

  律师、投资银行家兼风险经理人,在华尔街工作超过30年。受聘美国国防部、情报界,为主要避险基金业者提供全球金融顾问,曾协助策划五角大厦历来首度举行的金融战争演习。

  瑞卡兹经常接受世界知名财经频道CNBC、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福斯(Fox)、C-SPAN电视频道、彭博电视(Bloomberg TV),和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採访。

  目前任教于在西北大学和高等国际研究院。

译者简介

吴国卿

  政大新闻系毕业,资深新闻从业员,从事翻译工作十多年。

  译作有:《震撼主义:灾难经济的兴起》、《下一个荣景:当经济遇上政治》、《碳交易:气候变迁的市场解决方案》、《趋势力:改变未来15年的世界样貌》、《谁劫走了全球经济》、《衰退危机下的6大价值型投资》等。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推荐一 国际金融纷扰,台湾如何因应 李桐豪
推荐二 货币战争杀伤力,岂容忽视    汤明哲
前 言 我们正身处于「第三次货币战争」

第一篇 兵棋推演

◎第1章 战争前
金融兵棋推演
主权财富基金
金融珍珠港奇袭战

◎第2章 金融战争

第二篇 货币战争

◎第3章 回顾黄金年代
古典金本位制:1870-1914年
创立联邦准备系统:0907-1913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和约:1914-1919年

◎第4章 第一次货币战争(1921-1936年)
德国出现恶性通膨
法国法朗崩溃
邱吉尔实施黄金平价政策
罗斯福顺利没收民间黄金

◎第5章 第二次货币战争(1967-1987年)
布列敦森林体系终结
新经济政策带来的震撼
「美元王」重登宝座

◎第6章 第三次货币战争(2010年~)
太平洋战区∕大西洋战区∕欧亚战区
全球遭遇战

◎第7章 二十国集团(G20)对策

第三篇 下一次全球危机

◎第8章 全球化与国家资本
杜拜∕莫斯科∕北京
资本市场崩溃的危机

◎第9章 错用经济学
联准会该负全责
货币主义∕凯因斯主义∕财务经济学
华盛顿与华尔街:欺骗的双塔

◎第10章 货币、资本与错综复杂
行为经济学与复杂性
复杂理论与体系
复杂性、能量与金钱

◎第11章 结局:纸币、黄金或混乱
多重准备货币
特别提款权
恢复金本位制
混乱的结局
结语

图书序言

◎ 第三次货币战争(二○一○年—)

三种超级货币─由世界上三个最大经济体美国、欧洲联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美元、欧元和人民币─正展开超级强权间的新货币战争。这场第三次货币大战始于二○一○年,其导火线是二○○七年的衰退,而它的规模和影响,现在才逐渐受到世人的注意。

没有人否认其他主要货币在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性,包括日圆、英镑、瑞士法朗和金砖五国(BRICS)的其他货币:巴西里尔、俄罗斯卢布、印度卢比和南非兰德。这些货币很重要,是因为发行国的经济体规模,以及从事的贸易和金融交易量都很庞大。从这个标准来看,澳洲、纽西兰、加拿大、新加坡、香港和台湾,以及挪威、南韩和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的货币都各有其地位。但美国、欧盟和中国的GDP加起来几乎占全球GDP的六○%,创造了一个强大的重心,所有其他经济体和货币则各自扮演某种周边角色。

所有战争都有主要战线,以及带着浪漫传奇和往往充满血腥的次要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史上规模最大、最昂贵的军事冲突。美国对二次大战的观点,清楚地划分成欧洲和太平洋两方面,而日本的视野则涵盖一个从缅甸跨越到珍珠港以外的帝国。英国人似乎没有在任一场战争缺席。

货币战争的情况也一样。主要战线划分成跨越太平洋的美元—人民币战区、跨越大西洋的美元—欧元战区,以及跨越欧亚大陆的欧元—人民币战区。这些战役都十分真实,但地理区的划分只是譬喻。事实上货币战争的战场跨越全球,同时在所有主要金融中心进行,每天二十四小时,由银行家、交易员、政治人物和自动化系统参与─而胜败的赌注,就是各国经济和利益攸关的国民。

今日货币战争的参与者不再局限于发行货币的政府和央行,跨国和全球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IMF)、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BIS)、联合国,以及民间实体如避险基金、全球企业和超级富豪的私人家族办公室,都参与其中。不管是扮演投机客、避险投资人或市场操纵者,这些民间机构对货币命运的影响力,不亚于发行货币的国家。如果要从全球的观点看战线,而不局限于国家,我们只要思考一些耳熟能详的避险基金故事,例如索罗斯(George Soros)操盘的避险基金在一九九二年的货币豪赌上,「击垮英格兰银行」。今日的市场有更多避险基金,利用槓桿操作更多兆美元,远超过二十年前的索罗斯所能想像。

虽然第三次货币大战以太平洋、大西洋和欧亚战线为主,但战火却从一些重要的次战线开始,包括巴西、俄罗斯、中东和亚洲各国。不过,第三次货币大战开打,不是为了决定里尔或卢布的命运,而是为欧元、美元和人民币的相对价值而战,其结果将影响发行这些货币的国家和他们的贸易伙伴。

全球正陷入不到一百年间发生的第三次货币大战。它会像第一次货币大战那样以悲剧收场,或像第二次货币大战一样设法软着陆,仍然有待观察。可以确定的是─经过一九八○年代以来的国家经济扩张、印制钞票和透过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槓桿操作后─这场货币战争将彻底全球化,且规模将远比以往大。第三次货币大战将包括官方与民间参与者。规模、地理区和参与者的扩增,大大增加了崩盘的风险。今日的风险不只是一种货币对另一种货币贬值或金价上涨,而是货币体系本身崩溃的风险─对纸币的信心沦丧,以及大规模的硬资产流出。在这种灾难性崩溃的风险下,第三次货币大战可能是最后一次货币战争,或者借用威尔逊总统的用语─是终结所有货币战争的大战。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