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世界经济的生活经济学 一本书,让你学会观察世界的经济指标

看懂世界经济的生活经济学 一本书,让你学会观察世界的经济指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经济学一直被当做社会科学的明珠,长久以来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给人的感觉总是枯燥的数字、繁琐的公式、复杂的图表,被禁锢在学术的高墙内。其实并非如此,当你打开本书后,会发现它不仅是通货膨胀,赤字,股票,金融危机……而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能够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像经济学家一样去思考。

  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各种具体活动以及他们如何合理安排更宏观的事务,比如国家大事乃至全球经济。它的理想是帮助人们做决定,让人们生活更理性。当人们每做一个决定,先盘算一下这个决定是否会让他更富裕,不是片面地强调物质上,包括情感上,道德上,传统上,文化上……经济学有解决一切问题的潜质。

  经济学通常被认为是经世致用之学,懂点经济学无疑会对改善我们的经济状况有帮助。然而实际上,经济学不仅能改变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还能提高我们的精神生活品质,教会我们如何去获得幸福。这在经济学大家身上可得到论证。美国着名非主流经济学家加尔佈雷斯幸福地生活了九十七年,新自由主义大师弗里德曼幸福地度过了九十四年的时光。

  经济学让我们更深刻地用它去指导我们的生活,教我们不单单是如何理财,如何投资,如何消费,如何看待生活中各种现象,更培养了我们一种看问题的理念和思维方式,从而深刻影响改变我们的生活。

  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运用大量生活事例、历史故事,将那些高深的经济学道理用平白易懂的语言娓娓道出,简洁明了,通俗耐读,让你摆脱啃大部头经济学着作时的费力和烦躁。即使你未曾学习过经济学,也不会丝毫影响你阅读本书的兴致。

  无论是你是普通读者,还是专业人士,相信都能从本书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智慧的启迪。希望本书能成为你打开人生幸福之门的一把钥匙,助你更快更好地接近成功!
 
作者介绍

陈先云

  经济学专业毕业,一直在研究所里研究社会经济学,对民生很关注,笃信佛教,乐善好施。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不懂点经济学,人生举步维艰 16
一、生活离不开经济学 16
二、经济学教你会选择 19
三、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21
四、让经济学融入你的生活 24

第二章 与我们习习相关的经济体温计:经济指数 26
一、基尼系数:为什么不能过高 26
二、恩格尔系数:测测你的富裕程度 30
三、消费者物价指数:关注通胀下的CPI 34
四、消费者信心指数:从亚市早盘说起 38
五、生活成本指数:选择适合自己的城市 42
六、负担系数:如何化解年轻人的负担 44
七、国民生产总值: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 46
八、道琼指数:经济的晴雨表 49
九、「巨无霸」指数:购买力平价理论 52

第三章 每天都会接触的财经闻:贸易经济学 56
一、两国货币兑换的比率:汇率 56
二、货币升值与贬值 59
三、使世界联系在一起:对外贸易 63
四、从一支口红窥视经济动向:口红效应 67
五、出口与进口的关系:贸易顺差与逆差 70
六、进出口贸易的津贴:贸易补贴 72
七、以低价格佔领市场:商品倾销 75
八、世界贸易的协调者:WTO 77
九、投机性短期资本:热钱 82

第四章 我们的政府为何这样做:经济政策 84
一、经济週期:蝴蝶的翅膀怎样扇起飓风 84
二、绿色GDP:为什么唯GDP会受质疑 87
三、凯恩斯乘数:一家公司的玻璃打破后 90
四、不良需求:经济离不开宏观调控 94
五、经济刺激政策: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98
六、经济刺激组合拳:财政货币政策 100
七、市场监管:法律不能成为摆设 104
八、财政赤字:事关纳税人的权益 107
九、产权保护:威廉一世与磨坊 110

第五章 驾驭着你我金钱的缰绳:货币经济学 116
一、货币升值是坏事还是好事 116
二、令人爱恨交织的金钱 120
三、利率:我们进入了负利率的时代 124
四、信用经济:评价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的尺规 127
五、金融管制:从未停止的「帕累托改进」 130
六、外汇储备:货币危机的「防火墙」 133
七、互换:规避利率风险的重要工具 135
八、金融仲介:供求之间的桥樑 138
九、银行资本金:商业银行的「本钱」 144

第六章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经济学 148
一、税率: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48
二、我国第一大税:增值税 153
三、赋与税的区别何在:「税」的演变 156
四、没有钱粮岂能安邦:税收目的 161
五、所得税:你今天赚的钱要交税吗 167
六、你在为谁买单,做个明白的纳税人 169
七、你所喜欢的拉弗曲线 172

第七章 商家们钱生钱的艺术:行销经济学 176
一、小需求催生大产业:长尾理论 176
二、商家喜欢最差的宣传:广告效应 179
三、商家的戏法:捆绑销售 182
四、比邻而居:麦当劳与肯德基 186
五、致富妙计:顾客满意度 188
六、没有销路:供需矛盾 191
七、赚钱的好营生:隐私经济 195
八、运动鞋贵过轮胎:品牌效应 199
九、沃尔玛的平价秘密:行销策略 205

第八章  将工作事业做强做大:管理经济学 208
一、规模经济:企业做大做强的理论支持 208
二、蓝海战略:为企业找到新出路 211
三、鲶鱼效应:好羊离不开狼 214
四、激励效应:激励比惩罚更有效 219
五、如何能稳住军心,留住骨干 223
六、分槽餵马的用人策略 227
七、愉快的留住那些有能力的「刺头」 229
八、简单就是美,妙用奥卡姆剃刀 233
九、裁员不是危机之下的唯一策略 236

第九章 缔造生活中的秩序美:制度经济学 242
一、海边的灯塔:公共物品与搭便车 242
二、犯人船理论:不是人的问题,是制度问题 247
三、滥竽充数:一切根源于制度 249
四、少数服从多数:盲目的制度悖论 252
五、产权明晰:从路边的苦李子说起 255
六、成本与收益:贪官为什么这样贪 257
七、分粥原则:每一位分粥者都是自私鬼 260
八、热炉法则:制度和纪律是一个不可触摸的「热炉」 263
九、公平与稳定:安定才是生活的底色 266

第十章 影响决策的筹码:资讯经济学 270
一、我们如何知道市场缺什么 270
二、少校的命令与资讯传递的失真 273
三、知己知彼时,善用计谋方能胜 275
四、资讯是影响决策的筹码 277
五、资讯不对称的辩证思考 279
六、赌博,心理学与经济学的游戏 282

图书序言

第一章
不懂点经济学,人生举步维艰
一、生活离不开经济学

  「经济学」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元前四九六~三九九年间的古希腊,用希腊文表示为「oikonomia」,是「家计管理」的意思,后用英文翻译为「economics」,翻译成汉语「经济学」的第一人是日本学者神田孝平。

经济学的英文是「economic」,指的是家政管理。一般的经济史专家都认为,西方经济分析的鼻祖是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而这两位伟大哲人所说的经济学,从一开始,就贯注了浓郁的人文关怀精神,使经济学成为「讲道德」和「讲良心」的科学。

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真正始祖是英国的威廉‧配第爵士(一六二三~一六八七),一个给人看病的医生。他有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利用业余时间研究、调查社会经济现象与问题,就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对英国的决策者经常提些经济政策建议。而且他还认为应该尽快就此建立一门新学术,他称之为「政治算术」。其实,从经济学发展历程来看,始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经济学。

经济学往大了说是「经世济民之学」,往小了说是「经济实惠之学」,人人都能从经济学中淘到自己需要的宝贝。对个人来说,经济学是一门高明的成功学与幸福学。

萧伯纳,英国着名的戏剧家,一九二五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说过一句名言:「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那么研究人类的幸福也应该是经济学的必由之路和归宿点。

这种幸福感在经济学大家身上可见一斑。美国着名非主流经济学家加尔佈雷斯幸福地生活了九十七年,新自由主义大师弗里德曼幸福地度过了九十四年的光阴。「从这两位大师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经济学的魅力,可以感受到真正的经济学精神对于我们的建设性作用。」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斯威奇也是九十四岁高寿,薛暮桥在经济学王国生活了一百零一年。我们会发现:经济学思想巨匠竟然会普遍长寿。回头看萧伯纳的那句名言,我们可以认识到献身经济学研究的人是幸福的。而这种幸福来源于经济学家用经济学这个工具认清了纷繁复杂的人生与世界。因为拥有「心如明镜」的境界,才使他们心情愉悦,得享高寿。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着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认为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结论」。一个优秀的教练员未必比运动员实战水准高,但他能够给运动员以理论、经验和方法,使运动员的技能水准更高。一个优秀的经济学家未必是一个理财能手、成功的企业家或政府官员,但他能给一个理财能手、成功的企业家或政府官员非常重要的指导。这就是经济学的重要作用。

经济学能解决生活中的疑惑,不仅能告诉人们「是什么」,还能告诉人们「为什么」以及「怎么办」。所以,使人幸福的经济学不是阳春白雪,也不是停留在经济学家的长篇巨着、经济评论家的艰深高论和难辨真假的媒体评论上,它是平常人触手可及的学问。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