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高涨、所得递减、失业恶浪、经济萧条、气候异常、地震频繁、生态浩劫、能源及粮食危机……,唯有「恢复力」,是拯救失序世界的唯一解答。
我们身处一个系统不断崩解的变动年代,这些变动横跨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环境等领域,如果无法看清其中的关联,再多的解决方法都不能治本,只会成为下一次危机的祸端。
如何在剧变来临时能够吸收震波,依然正常运作?答案在于一门整合以上领域的新兴科学:「恢复力」:一种让个人、社会、系统或企业,在面临巨大的环境变化时,维持核心使命与完整性的能力。而群聚、密集、多样与多元、信任与合作,以及能够跨越阶层的领导者,则是恢复力必备的元素。2010年海地发生严重地震,死亡人数超20万人。期间,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技术志工、受到侵袭的民众,以及移居海外各地的移民,史无前例地以SMS短讯平台绘制危机地图,对于重大的灾难做出重要的贡献及重建,就是恢复力的最佳诠释。
所有事物都有与生俱来的恢复力,找到其中的关键原则并加以实践,我们将能解决以下难题:
面对再大的挫折,我们都能乐观以对
调解高风险社群,维持社会安定
确保企业能因应意外的情况,永续经营
发生重大灾害时,城市依然能持续运作
打造坚韧的经济体系,避免金融风暴再度引爆
保护地球环境,维持动植物生态平衡
拥有多元化的能源及粮食,抵御天灾人祸等震盪
身处不断崩解、无法预测的年代,我们如何创造更有效的避震器,安度下一次的危机?让《恢复力》带你一探究竟。
作者简介
安德鲁.佐里(Andrew Zolli)
跨领域的趋势学家,国际性创新组织「美国流行科技年会(Pop!Tech)」召集人暨「国家地理学会」院士、「Z+伙伴智库」(Z+ Parteners)创办人。
Pop!Tech年会创建于1996年,每年举办一次。会议创始人是当地一些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包括乙太网路发明人罗伯特.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e)、苹果公司前CEO约翰.史考利(John Scully)。
每年的Pop!Tech会议约有600人参加,与会者包括许多财星500大企业的CEO。会议聚集一批对科技、创新和发展感兴趣的人们,探讨气候变迁,贫困和疾病等全球性的议题。《黑天鹅效应》作者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也曾受邀发表演说。
安德鲁.佐里的作品及构想广泛发表于各媒体,包括《PBS》《纽约时报》《NPR》《快速企业》等等。目前居住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
安玛丽.希利(Ann Marie Healy)
记者、编剧和剧作家。散文,小说及剧本发布于《史密斯和克劳斯》《Samuel French》《肯恩评论》等知名文学刊物。以记者的身分,她则为知名金融杂志如《机构投资者》《金融科技》报导金融和科技新闻。目前居住于纽约索格蒂斯。
译者简介
李振昌
政大历史系毕,美国肯塔基州默海德州立大学(Morehead State University)大众传播学士。曾任中国生产力中心主编、经理,读者文摘丛书主编,现专事翻译,译作有:《巴菲特开讲》《橘色革命》《销售的新五项修练》等。
【各界推荐】
【推荐序】台湾需要恢复力●政治大学创新管理教授 李仁芳
【前言】恢复力之必要
第一章 强韧而脆弱
地球上有许多很重要的体系,包括珊瑚礁海域、社群、企业、金融市场,都有「坚弱系统」的特质--可以抵御「正常」的失序,但是遇到罕见又意料之外的问题,就变得很脆弱。我们能否控制与减少系统发生脆弱时造成的损害,并且将系统翻转,回到理想的状态?
第二章 规模系统的感觉与群集
某些具有活力和规模的系统,平常处于休眠状态,感觉到时机恰当,就会群起攻击,这是一种快速扩大与缩小的灵活力。将这样的概念运用于输电网,可设计出一套可以自我监测、事先预料的系统,当出现故障讯息时,能分解成独立的个体,避免集体损坏,且能自我修复。
第三章 群聚的力量
当经济或产业的浪潮已经达到顶点时,一种密集且多元化的群聚模式,能提供创新的能力,确保总是有新的分子加入,掌握新的浪潮,以及面对无可避免的失序。这种密集但多元的群聚模式,除了表现于都市与现代商业,让其愈来愈强大之外,也能运用在恢复自然环境上。
第四章 心智的恢复力
恢复力用在个人身上,意指面对创伤,仍然能够生活正常,有核心目标、有意义,并且有向前进的动力。人难免会发生崩溃或困难,在一样的创伤环境下,为什么有些人的生活从此笼罩阴霾,有些人却能活得精彩?个人的恢复力是与生俱来,还是可以经由训练而培养?
第五章 必要的时候就合作
合作的前提是要避免各自的猜疑,让人们信任他人,扩大对于「自己人」的定义。「催产素」是爱与信任的万灵药,可以解救金融危机;一条散步小径,可以化解种族冲突;而一群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陌生人,利用短讯结合志工,在生死一瞬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合作力量。
第六章 维持认知的多样性
体制内需要存在多种不同的声音,让多样化扭转短浅的目光,让风险温度保持平衡。恢复力文化是建立在多元化与差异性上,要忍受偶尔的异议,缺少异议,不管是个人、组织或系统,就会变得愈来愈脆弱。结合高度多样化的物件,便能产生更安全、更有恢复力,与更好的绩效。
第七章 介入恢复中的社群
每个社群必须对适应不良的行为、议题或环境,做出回应,如果放任不理,就会恶化;社会恢复力往往是建立在社群的调适能力,或是对问题的禁止与干预的能力上。正在进行社群恢复力的孟加拉与芝加哥,就分别显示干预错误会导致可怕的结果,以及做得正确,将有扭转干坤的力量。
第八章 身负转译任务的领导人
组织能够重新展现活力,经常是因为有领导人展现出不可思议的能力。身兼仲裁者、教导者、行为经济学家与社会工程师的领导人,跨越各种组织阶层,连结各个本来被排除在外的团体,成为所有相关人士之间的沟通。最终,具有高度稳定性及高度恢复力的社会网络得以出现。
第九章 带恢复力回家
加强恢复力的策略,包括多样性的群聚、自治的子单位,以及转变的领导人。如何在这些策略中取得平衡,付诸行动?我们要持续找出体系潜在的弱点。其次,要建立变形虫组织,他们很少专注于标准的作业程式,授权专家团队,无法忍受官僚主义,能「随插即用」。
推荐序
台湾需要恢复力 文∕李仁芳,政治大学创新管理教授
台湾在产业竞争力、经济出口、青年就业、劳动薪资成长,甚至于政府清廉治理国政的效能、国家的未来目标、愿景等各方面,都出现崩坏迹象。台湾的政经产业「营运系统」,明显需要进入一个有新视野、新角度的新时代。旧有的营运模式已然失灵,产、政、经各界的领导体制出现捉襟见肘的现象,对营运体系渐显失控,提不出有效能的对策。对照《恢复力》此书论述,对台湾的现况有许多令人惊心的启发。
系统面临崩解的剧变年代,变局横跨社会、政治、产业各领域。这时系统的恢复与疗癒,需要四种力量的运展:
首先,第一个正向运展的力道是「信任与合作力」。面临不连续的变局时,即使如「囚犯两难」的赛局困境,也只能团结才能产生力量,共同创造双赢局面。但前提是要避免双方对彼此的猜疑,让系统成员信任「世仇∕他者∕潜在对手」,扩大对于「自己人」的界定,从内心深处了解,如何在必要的时候转变成合作的模式。这点对台湾蓝绿双边社群,显然是一项艰鉅的社会与政治工程。
第二个能孕育「恢复力」的正向运展力道是「多样性与多元力」。只存在一种声音的系统,也许让领导菁英「自我感觉良好」,但会使体系成为貌似坚强,但实质脆弱的「坚弱系统」(robust-yet-fragile)。
体系内需要存有多种不同的声音,让内在的「多样性」扭转目光短浅的从众思考,让风险温度不断调节平衡,才不致引爆。
系统恢复力是建基于多元性与差异性上。要忍受「魔鬼的辩护士」偶尔的,甚或自始一致的异议。缺少异议,不管是个人、组织或系统,结果就是变得愈来愈脆弱,对外来异质「病毒」抵抗力剧降,因而不堪一击。结合高度多样化的元件,系统便能更安全、更有恢复力,并产生更高且更好的效能。
「多样性与多元力」应是台湾强项,这点大家似可比较安心。
第三个正向运展的力道,是对系统内部问题具备介入能量的「社群力」。系统恢复力往往建立于社群的调适能力,亦即对系统内部议题的感知、觉察、禁止与干预的能力上。「社群力」也是台湾社会强项,但社群力的发酵,经常受到由上而下官僚科层体系步调迟缓,及有错不认的负面力量(「政治力」是台湾一大弱项)之抵销。此外,社群力的介入也要考虑到社区复杂的文化,以免失败。
第四个关键正向运展力道是由中而上而下(Middle-Up-Down)的中间突破,来引领转变的「领导力」。系统面临崩解失序,需仰赖转译型领导者(translational leader),运用(既非从上至下,亦非从下至上)中间突破(middle out)的作为,对上对下穿透组织层级,也横向串联原本被排除在外的团体,成为各种利害关系之间的沟通辐辏中心。
转译型领导者并不「仰靠」统治阶层的权威,而是站在形形色色利害关系人的交叉点上,将各种社会网络连结起来,运用非正式变形虫团队(adhocracy),放弃官僚科层的标准作业程序,以补强统治菁英由上至下的权威。
换言之,转译型领导者舍「中央菁英」(如个性坚毅且深谋远虑的执行长之类)或专家团队所提供的所谓理性解决策略,而更信靠草根分权的「地方智慧」。菁英提供的是「理想的解决方案」,但其实理想方案常无法帮助濒临崩解的系统恢复运转。
菁英或专家提供「方案」,转译型领导者则提供「对话」,并在过程中促进「调适治理」(adaptive governance)。当他跟各方合作时,他会跟人们讨论,让大家去思考,然后再跟大家讨论。转译型领导提供助力,协助各方利害关系人自主思考,但他并没预先设定目标,过程也未预设终点。
这第四种「中间突破」的转译领导,恐怕是当今台湾社会最为缺少的正面中道力量。整体看来,面临崩解的台湾政经系统,在有助未来回复正面运转的四个恢复力道中,台湾四有其二,首末两力则阙如。我们是该悲观?还是该乐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