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种田维生的阿公,由于年纪大,田地办了休耕,却还是将养来耕田的「牛牛」留在身边。阿公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已经没有体力和精神照顾牛牛,常常叫身为公务员的爸爸牵着牛牛去散步。爸爸有点不耐烦了,建议阿公干脆把牛牛卖了,或是送给别人。牛牛跟了阿公好多年,和阿公有深厚的感情。阿公听了爸爸的建议后,会不会舍得把牛牛卖了或送人?最后,你猜阿公会做出什么决定呢?
作者简介
李光福
省立花莲师专语文组、国立新竹师院语教系毕业,是一个每天和小萝卜头为伍的超级奶爸。从学生时代就喜欢写作。以前写作,是为了赚零用钱;现在写作,是为了实现梦想。从写作以来,他得过不少不怎么「大」的奖,也出版了三十余本的儿童文学作品。他喜欢胡思乱想,有满脑子的点子,任何事情进了他的脑子,就会变成一个精采的故事。他说,为小朋友写故事,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所以他会一直写下去。
绘者简介
徐建国
每一本书能顺利完成插图绘制,
都要感谢我的宝贝女儿和可爱低能的狗狗,
没有带来太多的麻烦,
谢谢他们能让我无忧无虑的想像,
快乐的画画。
作者创作旨趣
动物也有爱
看过许多电影、童话,故事都拿动物和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做主题,比如「义犬救主的故事」、「101忠狗的故事」。这些故事都让人十分动容,因为在人情浇薄的今天,动物竟然不顾自己的生死,一心以主人的安危为念,动物伟大高尚的情操,真诚忠义的行为,不啻是一面镜子──一方面让人类看到自己的自私;一方面也令万物之灵的我们感到汗颜。
过去,许多有关动物的谚语、歇后语,都直接或间接嘲笑动物的顽劣无知,比如老牛的肚子──草包;对牛弹琴──白费心;水牛打架──钩心斗角……。其实,动物值得人们师法的地方真是太多太多了,难怪生物学家要我们「以动物为师」!
记得许多年前,朋友送我两条鱼,仔细考虑后,我决定拿牠来祭家人的「五脏庙」。于是卷起衣袖,拿起菜刀,准备当屠夫。鱼很大,而且是活的,为了方便宰杀,我把其中一条从水里拿出来,放到地上,打算先拍晕牠,再杀牠。
当刀子砍在鱼头上时,才发觉牠并没有晕,身子反而蹦跳起来,一副痛苦不堪的样子,眼睛还直瞪着我。那一瞬间,我简直吓住了,赶紧收起菜刀,把牠放进水里,然后打电话联络朋友,把两条鱼转送出去。
这件事虽然事隔多年,但一想起那条鱼挣扎乱跳的模样,还有牠怒目相视的眼神,我依然感到害怕,也很后悔自己残忍的行为!
不久前,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一个务农的老爷爷,因为不种田了,加上年老力衰,没办法再继续照顾养了多年的老牛,决定把牠送给别人。送走老牛那一天,老牛不肯上车。老爷爷涕泪纵横的告诉老牛:「你乖乖跟着去,我会去看你的。」老牛才流着眼泪,乖乖上了车。
《阿公的牛牛要出嫁》就是以那则新闻加以改写的。透过这个故事,我想传达一份人与动物之间的爱,也想表达人与动物间那份动人的情谊。因为即使是动物,他们也有灵性、也有感情,只要我们爱牠们,关心牠们,做牠们的朋友,就能感受到牠们与人类的一份爱,一份令人心动的高贵情谊。
说实话,我买这本绘本是看中它的封面,觉得画风很有特色,有点像水墨画,但又不是纯粹的水墨画,带着一种现代感。拿到手之后,翻开一看,才发现里面的故事更吸引人。故事的主角是一头牛,但它不是那种只会吃草、拉屎的动物,它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追求。作者用幽默的语言,将牛牛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忍不住哈哈大笑。我觉得这本书最棒的地方在于,它打破了传统的绘本模式,没有刻意地去教导孩子们什么道理,而是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孩子们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感悟。而且,故事里也充满了台湾的本土元素,比如阿公、牛车、田园风光等等,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文化认同感。我记得小时候,我家附近也养过牛,那时候经常看到阿公赶着牛车去田里,那场景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很温馨。这本书让我想起了童年的一些美好回忆,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如果能有机会,我希望能够把这本书推荐给更多的朋友,让他们也能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评分读完这本绘本,心里暖暖的,像小时候阿嬷讲故事一样。画风很特别,不是那种常见的鲜艳色彩,而是带着一点怀旧的色调,让人感觉好像翻开了旧相册,看到了台湾早期的乡村风貌。故事的主角是一头牛,但它不是那种只会哞哞叫的动物,它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情感,甚至还有自己的爱情。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牛牛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忍不住为它捏一把汗,也为它感到高兴。最让我感动的是,故事里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和友情。阿公对牛牛的疼爱,邻居们对牛牛的祝福,都让人感受到台湾人善良、淳朴的本性。这本书不只是给小朋友看的,大人读了也能从中体会到许多人生的道理。它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且,书中的台湾闽南语词汇运用得恰到好处,让故事更具地方特色,也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到自己的母语文化。这本绘本就像一杯热茶,在寒冷的冬夜里,温暖着我的心房。
评分这本书啊,真的是让人会心一笑,又有点淡淡的哀愁。我本身是小学老师,常常在图书馆找绘本给孩子们念。这本的画风,一开始看觉得有点朴实,但越看越觉得有味道,就像台湾的田园风光一样,虽然不是那么的绚丽,但却充满了生命力。故事的情节很简单,就是一头牛要出嫁,但作者却通过这简单的故事,展现了许多深刻的道理。我觉得最特别的是,作者并没有把牛牛描绘成一个等待被拯救的弱者,而是赋予了它独立的人格和选择的权利。牛牛自己决定要嫁给谁,自己为自己的幸福负责,这在很多绘本里都是很难看到的。而且,故事里也反映了台湾社会的一些现象,比如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动物的尊重等等。我觉得这本书很适合用来进行课堂讨论,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关于爱情、婚姻、自由和责任等问题。书中的语言也很优美,充满了诗意,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们很容易就能记住。总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绘本,它不仅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也能给他们带来启发。
评分这本书,说实话,我一开始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的。因为我本身不是特别喜欢绘本,觉得绘本就是给小孩子看的,没什么营养。但读完之后,我发现我错了。这本绘本,不仅能给小孩子带来快乐,也能给大人带来启发。故事的主角是一头牛,但作者却赋予了它丰富的情感和人格。牛牛不是一个简单的动物,它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有追求的个体。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牛牛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忍不住为它感到心疼。我觉得这本书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打破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界限,让读者能够从牛牛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且,故事里也充满了台湾的本土文化,比如阿公的口音、邻居的穿着、田园的风光等等,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气息。我记得小时候,我家也养过牛,那时候经常和牛牛一起玩耍,牛牛就像我的朋友一样。这本书让我想起了童年的一些美好回忆,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如果能有机会,我希望能够把这本书推荐给更多的朋友,让他们也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温暖和感动。
评分这本绘本,我读完之后,感觉有点复杂的心情。它不是那种一眼就能让人喜欢上的绘本,它需要你静下心来,慢慢地品味。画风比较写实,但又不是那种照片级的写实,而是带着一种艺术化的处理。故事的情节也很简单,就是一头牛要出嫁,但作者却通过这简单的故事,展现了许多深刻的社会问题。我觉得这本书最值得思考的是,它反映了台湾农村的衰落,以及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疏离。故事里的阿公,代表了老一辈的农民,他们辛勤劳作了一辈子,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而牛牛,则代表了新一代的年轻人,他们渴望自由,渴望幸福,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去追求。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把问题抛给了读者,让读者自己去思考。我觉得这本书很适合用来进行社会调查,可以引导孩子们关注台湾农村的现状,了解老一辈农民的困境。书中的语言也很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充满了力量。总之,这是一本值得深思的绘本,它不仅能给孩子们带来知识,也能给他们带来责任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