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易懂的步驟拆解
重點式用色及筆法提醒
供讀者參考的習題難易度指示
101道技法解析涵跨不同主題、畫風
想成為優秀水彩畫傢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停地練習、不停地畫。本書的編寫正是希望激發讀者動手作畫,透過持續的練習,進一步精進畫技。
在繪畫技巧的部分,本書涵蓋的都是最基本和最實用的。在介紹完水彩作畫材料後,接著就是許多範例,讓讀者得以練習不同的畫技。雖然本書標榜「101招水彩技法完全解析」,但是實際動手畫以後,就會發現可能不需要或局限這些技法。隻要一枝畫筆、幾張畫紙、一些顔料和幾個範例,就足夠讓初學者開始動手畫,並且會不時地發現新的作法;或者也有讀者會發現,可用的技法豈止101 種,這是因為,有經驗的畫傢對繪畫主體瞭解得非常透徹的關係;世上環繞我們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每一天、每一刻都會給我們帶來新的靈感,讓我們即使在作畫時遇到相同的難點,也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案。不斷變化的光綫、豐富的色彩、作畫時的心境和處理畫作的方式,在在驅策藝術傢不斷地去探索和學習。這本書中的101 招技法集閤瞭所有基本技巧和相關練習,涵括不同的主題、畫風和色彩。
每個章節以實用性和學習的難度來安排,每個練習互相呼應,讀者可以依自己的狀況來決定從哪個練習開始,不一定要按照目錄的進度。每個練習都是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用一到兩個頁麵來示範。這些練習的睏難度分彆以一或兩顆星來錶示—一顆星適閤初學者,兩顆星則適閤有基礎的畫傢,然而睏難度與所佔的篇幅多寡並沒有關連。但即使是初學者,也不要排斥兩顆星難度的練習,因為和簡單的練習相比,它們可以讓你學到更多。這就是黃金學習準則:「永遠挑戰未知,因為它可以帶領我們超越現況。」有基礎的畫者也可能會從一顆星的練習裏發現,看似復雜的畫麵原來隻要一個簡單的步驟,就可以輕鬆地處理好。
本書由一群有深厚繪畫經曆和教學背景的專業人士所編寫,無論初學者或是經驗老道的畫傢,都可以從作者群豐富的知識中獲得啓發。總而言之,這本書清楚、直接地提供瞭多元且具吸引力的學習素材,相信讀者必定能從中體會到這本書的價值。
作者簡介
巴拉濛(Parramon)編輯部
巴拉濛齣版社成立於1959年,前身是西班牙著名的美術函授中心,以專業的繪畫教學經驗及圖文並茂、步驟清晰的齣版內容,成為齣版品遍佈全球美術書籍齣版社領導品牌之一。颱灣已齣版的作品有:《粉彩》、《水彩》、《油畫》、《人體》、《肖像》、《藝用解剖學》、《素描全書》、《復閤媒材創作技法》等(以上皆由積木文化齣版)。
譯者簡介
蔡佳玲
英國巴斯大學中/英口筆譯研究所畢,曾於義守大學擔任英語講師一職,譯著有《畫筆下的完美膚色》(積木)、《我不當陀螺族!》(麥田)
材料
顔料
畫筆
畫紙
輔助用具
輔助材料
技法 101
薄塗
1. 單調的側影
2. 細緻的剪影
3. 冷單色調
4. 暖單色調
5. 不混閤的協調色
6. 混閤的雙協調色
7. 對比色調
8. 不同色調的灰色
溼畫法
9. 在濕的畫紙上薄塗
10. 不連續的漸層
11. 顔料擴散
12. 在未乾的顔料上作畫
13. 分區溼畫
14. 以畫筆吸取顔料
15. 用吸水紙巾錶現反光
16. 以布吸取顔料
17. 以紙巾吸取顔料
乾畫法
18. 單色調的透明度
19. 增加透明度
20. 不同顔色的透明度
21. 深色覆蓋淺色
22. 淺色覆蓋深色
23. 冷色調覆蓋暖色調
24. 暖色調覆蓋冷色調
25. 不透明與透明的運用
26. 光澤和不透明的錶現
27. 單色透明覆蓋法
素描與上色
28. 用鉛筆和水彩作畫
29. 用筆刷描繪細部
30. 完全覆蓋鉛筆素描的上色法
31. 用畫筆描繪輪廓
32. 羽毛的錶現
33. 彩色鉛筆的綫條錶現
34. 多色相疊的上色法
35. 用油性筆描繪細部圖案
36. 用彩色鉛筆綴飾
37. 沒有底圖的上色法
38. 用水彩細字筆描繪輪廓
39. 用水性簽字筆描繪輪廓
40. 混閤碳筆的上色法
留白
41. 自然留白
42. 留白錶麵亮點
43. 造型留白
44. 強調明暗
45. 營造畫麵氣氛
46. 有空隙的留白
47. 用點擦的方式留白
48. 明度和留白的運用
49. 為突顯主題的留白
50. 用白色不透明顔料上色
51. 不經意的留白
52. 按照留白作畫
協調配色
53. 暖色調的協調配色
54. 暖色調的彩色協調配色
55. 冷色調的協調配色
56. 冷色調的彩色協調配色
57. 冷暖色係的並用
58. 中性協調混色
59. 對比中性協調色
60. 單一冷色調
61. 單一暖色調
62. 冷暖色調的並用
63. 疊塗冷暖色調
64. 對比冷暖色調
光綫與陰影
65. 冷色係
66. 暖色係
67. 相近的色係
68. 互補的色係
69. 中性的色係
70. 倒影
71. 天空和雲彩
72. 水波反射的倒影
73. 閃動的光綫
74. 對比的光綫
75. 夕陽和背光
乾筆上色
76. 突顯畫紙的質感
77. 透明的效果
78. 風和雨的效果
79. 植物的質感
80. 隨興的筆觸
81. 不透明顔色
82. 點狀畫的效果
83. 浮光掠影
84. 濕塗和乾刷
效果和質感
85. 彩色蠟筆
86. 白色蠟筆留白
87. 白色蠟筆的運用
88. 用石膏為畫布打底
89. 水粉彩條
90. 畫紙上塗透明膠
91. 用鬆節油稀釋顔料
92. 用墨水筆加強細節
93. 墨汁與水彩的組閤
94. 鹽的運用
95. 用竹筆上色
96. 梳子的運用
特殊畫紙
97. 光麵紙(熱壓紙)
98. 日本手工紙
99. 宣紙
100. 手工紙
101. 毛邊紙
哇,這本《水彩技法全書:101招齣色技法全解析》真是讓我驚豔到不行!作為一個長期以來都在自己摸索水彩技巧的愛好者,我常常覺得自己像是個在霧裡前進的船,雖然努力劃槳,但方嚮感總是不太確定,也擔心會不會畫齣一些奇怪、不成器的作品。但自從拿到這本書,我簡直像找到瞭燈塔一樣,所有的疑惑都迎刃而解瞭! 我特別喜歡它對於「濕畫法」的詳細講解。以前我總覺得濕畫法就是把紙弄濕,然後隨便讓顏料在上麵流動,結果常常是暈染得一團糟,顏色也不是我想要的樣子。書裡不僅解釋瞭為什麼會這樣,還提供瞭好多種不同的濕度控製技巧,像是「預濕」的程度、「顏料的濃度」對暈染效果的影響,甚至是「紙張的吸水性」在濕畫法中的關鍵作用。它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濕濕就好」,而是非常細緻地分析瞭各種變數,並且告訴你如何去控製這些變數,達到你想要的效果。例如,書中有提到如何透過預濕的範圍來控製暈染的邊緣,是想要柔和的過渡還是清晰的邊界。還有,針對不同的顏料,即使是同一個濕度,錶現齣來的效果也會有差異,書裡都有舉例說明,這點真的非常寶貴!我過去常常因為這些細節而感到挫摺,現在終於有辦法剋服瞭。
评分我一直覺得水彩畫很難錶現「透明感」,尤其是像玻璃、水、或是薄紗這種材質。《水彩技法全書:101招齣色技法全解析》完全解決瞭我這個長期的睏擾。書裡花瞭很多篇幅講解如何運用「疊色」、「留白」、「筆觸」的細膩變化來錶現透明的質感。它教我如何透過在物體後麵疊加顏色,來呈現物體的輪廓和形狀;如何利用精準的留白來錶現玻璃上的反光和摺射;以及如何用極其細膩的筆觸來模擬水麵的漣漪和流動感。我嘗試瞭書中關於「水珠」的錶現技巧,用極小的筆觸和精準的留白,竟然能畫齣晶瑩剔透、彷彿隨時會滴落的水珠,這效果讓我驚嘆不已!這讓我意識到,原來水彩畫的透明感,不是靠「畫得淡」,而是靠「精準的觀察和技巧」。
评分我一直對「紋理的錶現」感到很頭疼,尤其是像木頭、石頭、布料這些有明顯紋理的物體。過去我常常就是用線條去描繪,結果畫齣來的紋理總是有點生硬,不自然。《水彩技法全書:101招齣色技法全解析》在這方麵給瞭我巨大的啟發。書裡提供瞭非常多關於如何透過「筆觸」、「顏料的厚度」、「乾濕的控製」來模擬各種不同紋理的技巧。例如,針對木紋,它教我如何運用乾筆的颳擦和點觸來模仿紋理的走嚮和粗糙感;針對石頭,它則教我如何透過層層疊疊的色彩來錶現石頭的堅硬和內部結構;而對於布料,書裡則運用瞭濕畫法的暈染和細緻的筆觸來錶現布料的柔軟和垂墜感。我嘗試瞭書中關於「樹葉的脈絡」的錶現方法,用細細的筆觸和深淺不一的顏色,居然能畫齣栩栩如生的葉脈,這真的太神奇瞭!
评分這本書裡關於「光影的錶現」的篇幅,簡直就是為我量身打造的!我以前畫光影,常常就是簡單地畫個深一點的陰影,淺一點的亮部,結果畫齣來的東西總是有點「扁」,缺乏真實感。但《水彩技法全書:101招齣色技法全解析》卻非常細膩地分析瞭光線的性質,以及它如何影響物體的形態和色彩。書裡詳細講解瞭「直射光」、「散射光」、「環境光」的不同效果,並且教你如何運用不同的筆觸和顏色來錶現它們。例如,它提到如何透過「疊色」來模擬光線穿透物體的質感,以及如何運用「留白」和「淺色」來錶現被光線照亮的部分。我特別驚喜於它關於「反光」的講解,過去我總是忽略瞭物體之間的相互影響,但書裡教我如何觀察和錶現物體錶麵反射齣的光線,這讓我的畫麵瞬間有瞭更豐富的層次和立體感。
评分這本書對於「風景的繪畫」的講解,簡直就像一本行動指南!我以前畫風景,常常就是把眼前看到的東西都畫下來,結果畫麵總是顯得淩亂,缺乏重點。《水彩技法全書:101招齣色技法全解析》係統地分析瞭如何捕捉風景的「氛圍」和「光影」。它教我如何運用「遠近法的原理」來錶現空間感,以及如何透過「色彩的漸變」來模擬天空的層次和遠山的朦朧。書裡對於「樹木」、「雲朵」、「水麵」的繪畫技巧,都提供瞭非常具體的步驟和範例。我特別驚喜於它關於「天氣的錶現」的講解,像是如何描繪齣陰雨綿綿的愁緒,或是陽光燦爛的活力,這些都讓我的風景畫變得更加生動和有感染力。
评分我必須說,《水彩技法全書:101招齣色技法全解析》在「色彩的運用」方麵,真的給瞭我全新的視角。我以前畫水彩,常常就是看到什麼顏色就調什麼顏色,結果畫齣來的畫麵總是有點「死」,缺乏生命力。書裡對於「色彩的調和」、「色彩的對比」、「色彩的協調」都有非常深入的講解,而且不隻是理論,還提供瞭非常多實際的範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講解瞭如何運用「補色」來增強畫麵的對比度和視覺衝擊力,同時又不會讓畫麵變得刺眼;以及如何利用「近似色」來營造和諧、寧靜的氛圍。它甚至還講到瞭「冷暖色調」在畫麵中的應用,如何透過冷暖色的搭配來引導觀者的視覺焦點,創造齣空間感和深度。我特別喜歡它關於「灰色」的運用,過去我總覺得灰色是灰色的,但書裡教我怎麼透過不同顏色的疊加來調齣豐富的、有生命力的「灰」,這些灰不僅不會讓畫麵變得沉悶,反而能讓其他色彩更加鮮豔。
评分這本書真的顛覆瞭我對「乾畫法」的刻闆印象。我一直以為乾畫法就是一層一層疊加,顏色會變得厚重、不通透,而且很難畫齣細節。但《水彩技法全書:101招齣色技法全解析》卻展示瞭乾畫法驚人的可能性!它不僅教你如何用乾畫法畫齣光滑細膩的質感,像是絲綢的光澤,或是光滑的金屬錶麵,更厲害的是,它還能運用乾畫法來創造齣豐富的層次感和立體感。書中對於「筆觸的運用」、「顏料的厚度控製」、「留白技巧」的講解,讓我大開眼界。尤其是「留白」的部分,我過去常常把留白想成是「沒有畫到」,但這本書告訴我,留白本身就是一種繪畫的元素,它可以是高光,可以是空氣感,甚至是畫麵的焦點。我嘗試瞭書中提到的「乾筆的颳擦技法」,用硬一點的筆觸在已經乾透的顏料上製造齣細緻的紋理,這效果真是太驚人瞭!以前我總是擔心顏料堆積會讓畫麵變得死氣沉沉,現在我學會瞭如何運用乾畫法來讓畫麵「呼吸」,而且充滿細節,卻又不失通透感。
评分這本書在「構圖的原則」上,真的是把我從一個「想到哪畫到哪」的狀態,提升到一個更有意識、更有策略的創作者。我以前畫畫,總是很隨意,畫麵看起來總是少瞭點重點,或者比例有點奇怪。《水彩技法全書:101招齣色技法全解析》係統地介紹瞭「黃金分割」、「三分法」、「對角線構圖」、「三角形構圖」等經典的構圖法則,並且用非常清晰的圖例說明瞭它們的應用。更重要的是,它不僅教我如何「擺放」物體,還教我如何透過「虛實」、「明暗」、「色彩」的對比來引導觀者的目光,讓畫麵更有層次感和戲劇性。我特別喜歡它對於「留白」在構圖中的作用的講解,過去我總以為畫麵要填滿纔算豐富,但書裡告訴我,適當的留白可以讓畫麵更有呼吸感,也更能突齣主體。
评分我必須說,《水彩技法全書:101招齣色技法全解析》最讓我感動的,是它對於「創作的態度」和「心態的調整」的引導。它不隻是一本技法書,更像是一位良師益友。書裡鼓勵我們要「勇於嘗試」,「不怕失敗」,並且「從錯誤中學習」。它分享瞭許多作者在創作過程中的經驗和心得,這些都讓我感到非常親切和受用。我過去常常因為畫不好而感到沮喪,甚至想要放棄,但這本書讓我明白,每一次的嘗試都是寶貴的經驗,而且最重要的是,要享受創作的過程。它還提供瞭一些關於如何「尋找靈感」和「發展個人風格」的建議,這對我來說更是無價的。這本書不隻教會瞭我「怎麼畫」,更教會瞭我「如何去畫」。
评分《水彩技法全書:101招齣色技法全解析》對於「人物的繪畫」提供瞭非常寶貴的指導。我以前畫人物,總覺得五官比例有點怪,或是錶情不夠生動。書裡不僅有詳細的頭部結構和五官比例的講解,還針對水彩的特性,提供瞭許多繪製人物膚色、頭髮、衣物紋理的技巧。它教我如何用疊色來錶現膚色的微妙變化,從白皙到黝黑,都有豐富的層次;如何用乾濕筆觸的結閤來繪製齣飄逸或是服貼的頭髮;以及如何透過精細的筆觸和色彩來錶現衣物的材質和褶皺。我特別喜歡它關於「錶情的捕捉」的講解,它教我如何透過眉毛、眼角、嘴角細微的線條和色彩變化,來傳達人物的情感,讓畫麵中的人物「活」瞭起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