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易懂的步骤拆解
重点式用色及笔法提醒
供读者参考的习题难易度指示
101道技法解析涵跨不同主题、画风
想成为优秀水彩画家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停地练习、不停地画。本书的编写正是希望激发读者动手作画,透过持续的练习,进一步精进画技。
在绘画技巧的部分,本书涵盖的都是最基本和最实用的。在介绍完水彩作画材料后,接着就是许多范例,让读者得以练习不同的画技。虽然本书标榜「101招水彩技法完全解析」,但是实际动手画以后,就会发现可能不需要或局限这些技法。只要一枝画笔、几张画纸、一些颜料和几个范例,就足够让初学者开始动手画,并且会不时地发现新的作法;或者也有读者会发现,可用的技法岂止101 种,这是因为,有经验的画家对绘画主体了解得非常透彻的关系;世上环绕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每一天、每一刻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灵感,让我们即使在作画时遇到相同的难点,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不断变化的光线、丰富的色彩、作画时的心境和处理画作的方式,在在驱策艺术家不断地去探索和学习。这本书中的101 招技法集合了所有基本技巧和相关练习,涵括不同的主题、画风和色彩。
每个章节以实用性和学习的难度来安排,每个练习互相唿应,读者可以依自己的状况来决定从哪个练习开始,不一定要按照目录的进度。每个练习都是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用一到两个页面来示范。这些练习的困难度分别以一或两颗星来表示—一颗星适合初学者,两颗星则适合有基础的画家,然而困难度与所佔的篇幅多寡并没有关连。但即使是初学者,也不要排斥两颗星难度的练习,因为和简单的练习相比,它们可以让你学到更多。这就是黄金学习准则:「永远挑战未知,因为它可以带领我们超越现况。」有基础的画者也可能会从一颗星的练习里发现,看似复杂的画面原来只要一个简单的步骤,就可以轻松地处理好。
本书由一群有深厚绘画经历和教学背景的专业人士所编写,无论初学者或是经验老道的画家,都可以从作者群丰富的知识中获得启发。总而言之,这本书清楚、直接地提供了多元且具吸引力的学习素材,相信读者必定能从中体会到这本书的价值。
作者简介
巴拉蒙(Parramon)编辑部
巴拉蒙出版社成立于1959年,前身是西班牙着名的美术函授中心,以专业的绘画教学经验及图文并茂、步骤清晰的出版内容,成为出版品遍佈全球美术书籍出版社领导品牌之一。台湾已出版的作品有:《粉彩》、《水彩》、《油画》、《人体》、《肖像》、《艺用解剖学》、《素描全书》、《复合媒材创作技法》等(以上皆由积木文化出版)。
译者简介
蔡佳玲
英国巴斯大学中/英口笔译研究所毕,曾于义守大学担任英语讲师一职,译着有《画笔下的完美肤色》(积木)、《我不当陀螺族!》(麦田)
材料
颜料
画笔
画纸
辅助用具
辅助材料
技法 101
薄涂
1. 单调的侧影
2. 细致的剪影
3. 冷单色调
4. 暖单色调
5. 不混合的协调色
6. 混合的双协调色
7. 对比色调
8. 不同色调的灰色
溼画法
9. 在湿的画纸上薄涂
10. 不连续的渐层
11. 颜料扩散
12. 在未干的颜料上作画
13. 分区溼画
14. 以画笔吸取颜料
15. 用吸水纸巾表现反光
16. 以布吸取颜料
17. 以纸巾吸取颜料
干画法
18. 单色调的透明度
19. 增加透明度
20. 不同颜色的透明度
21. 深色覆盖浅色
22. 浅色覆盖深色
23. 冷色调覆盖暖色调
24. 暖色调覆盖冷色调
25. 不透明与透明的运用
26. 光泽和不透明的表现
27. 单色透明覆盖法
素描与上色
28. 用铅笔和水彩作画
29. 用笔刷描绘细部
30. 完全覆盖铅笔素描的上色法
31. 用画笔描绘轮廓
32. 羽毛的表现
33. 彩色铅笔的线条表现
34. 多色相叠的上色法
35. 用油性笔描绘细部图案
36. 用彩色铅笔缀饰
37. 没有底图的上色法
38. 用水彩细字笔描绘轮廓
39. 用水性签字笔描绘轮廓
40. 混合碳笔的上色法
留白
41. 自然留白
42. 留白表面亮点
43. 造型留白
44. 强调明暗
45. 营造画面气氛
46. 有空隙的留白
47. 用点擦的方式留白
48. 明度和留白的运用
49. 为突显主题的留白
50. 用白色不透明颜料上色
51. 不经意的留白
52. 按照留白作画
协调配色
53. 暖色调的协调配色
54. 暖色调的彩色协调配色
55. 冷色调的协调配色
56. 冷色调的彩色协调配色
57. 冷暖色系的并用
58. 中性协调混色
59. 对比中性协调色
60. 单一冷色调
61. 单一暖色调
62. 冷暖色调的并用
63. 叠涂冷暖色调
64. 对比冷暖色调
光线与阴影
65. 冷色系
66. 暖色系
67. 相近的色系
68. 互补的色系
69. 中性的色系
70. 倒影
71. 天空和云彩
72. 水波反射的倒影
73. 闪动的光线
74. 对比的光线
75. 夕阳和背光
干笔上色
76. 突显画纸的质感
77. 透明的效果
78. 风和雨的效果
79. 植物的质感
80. 随兴的笔触
81. 不透明颜色
82. 点状画的效果
83. 浮光掠影
84. 湿涂和干刷
效果和质感
85. 彩色蜡笔
86. 白色蜡笔留白
87. 白色蜡笔的运用
88. 用石膏为画布打底
89. 水粉彩条
90. 画纸上涂透明胶
91. 用松节油稀释颜料
92. 用墨水笔加强细节
93. 墨汁与水彩的组合
94. 盐的运用
95. 用竹笔上色
96. 梳子的运用
特殊画纸
97. 光面纸(热压纸)
98. 日本手工纸
99. 宣纸
100. 手工纸
101. 毛边纸
這本書裡關於「光影的表現」的篇幅,簡直就是為我量身打造的!我以前畫光影,常常就是簡單地畫個深一點的陰影,淺一點的亮部,結果畫出來的東西總是有點「扁」,缺乏真實感。但《水彩技法全書:101招出色技法全解析》卻非常細膩地分析了光線的性質,以及它如何影響物體的形態和色彩。書裡詳細講解了「直射光」、「散射光」、「環境光」的不同效果,並且教你如何運用不同的筆觸和顏色來表現它們。例如,它提到如何透過「疊色」來模擬光線穿透物體的質感,以及如何運用「留白」和「淺色」來表現被光線照亮的部分。我特別驚喜於它關於「反光」的講解,過去我總是忽略了物體之間的相互影響,但書裡教我如何觀察和表現物體表面反射出的光線,這讓我的畫面瞬間有了更豐富的層次和立體感。
评分這本書真的顛覆了我對「乾畫法」的刻板印象。我一直以為乾畫法就是一層一層疊加,顏色會變得厚重、不通透,而且很難畫出細節。但《水彩技法全書:101招出色技法全解析》卻展示了乾畫法驚人的可能性!它不僅教你如何用乾畫法畫出光滑細膩的質感,像是絲綢的光澤,或是光滑的金屬表面,更厲害的是,它還能運用乾畫法來創造出豐富的層次感和立體感。書中對於「筆觸的運用」、「顏料的厚度控制」、「留白技巧」的講解,讓我大開眼界。尤其是「留白」的部分,我過去常常把留白想成是「沒有畫到」,但這本書告訴我,留白本身就是一種繪畫的元素,它可以是高光,可以是空氣感,甚至是畫面的焦點。我嘗試了書中提到的「乾筆的刮擦技法」,用硬一點的筆觸在已經乾透的顏料上製造出細緻的紋理,這效果真是太驚人了!以前我總是擔心顏料堆積會讓畫面變得死氣沉沉,現在我學會了如何運用乾畫法來讓畫面「呼吸」,而且充滿細節,卻又不失通透感。
评分我必須說,《水彩技法全書:101招出色技法全解析》在「色彩的運用」方面,真的給了我全新的視角。我以前畫水彩,常常就是看到什麼顏色就調什麼顏色,結果畫出來的畫面總是有點「死」,缺乏生命力。書裡對於「色彩的調和」、「色彩的對比」、「色彩的協調」都有非常深入的講解,而且不只是理論,還提供了非常多實際的範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講解了如何運用「補色」來增強畫面的對比度和視覺衝擊力,同時又不會讓畫面變得刺眼;以及如何利用「近似色」來營造和諧、寧靜的氛圍。它甚至還講到了「冷暖色調」在畫面中的應用,如何透過冷暖色的搭配來引導觀者的視覺焦點,創造出空間感和深度。我特別喜歡它關於「灰色」的運用,過去我總覺得灰色是灰色的,但書裡教我怎麼透過不同顏色的疊加來調出豐富的、有生命力的「灰」,這些灰不僅不會讓畫面變得沉悶,反而能讓其他色彩更加鮮豔。
评分這本書在「構圖的原則」上,真的是把我從一個「想到哪畫到哪」的狀態,提升到一個更有意識、更有策略的創作者。我以前畫畫,總是很隨意,畫面看起來總是少了點重點,或者比例有點奇怪。《水彩技法全書:101招出色技法全解析》系統地介紹了「黃金分割」、「三分法」、「對角線構圖」、「三角形構圖」等經典的構圖法則,並且用非常清晰的圖例說明了它們的應用。更重要的是,它不僅教我如何「擺放」物體,還教我如何透過「虛實」、「明暗」、「色彩」的對比來引導觀者的目光,讓畫面更有層次感和戲劇性。我特別喜歡它對於「留白」在構圖中的作用的講解,過去我總以為畫面要填滿才算豐富,但書裡告訴我,適當的留白可以讓畫面更有呼吸感,也更能突出主體。
评分我一直覺得水彩畫很難表現「透明感」,尤其是像玻璃、水、或是薄紗這種材質。《水彩技法全書:101招出色技法全解析》完全解決了我這個長期的困擾。書裡花了很多篇幅講解如何運用「疊色」、「留白」、「筆觸」的細膩變化來表現透明的質感。它教我如何透過在物體後面疊加顏色,來呈現物體的輪廓和形狀;如何利用精準的留白來表現玻璃上的反光和折射;以及如何用極其細膩的筆觸來模擬水面的漣漪和流動感。我嘗試了書中關於「水珠」的表現技巧,用極小的筆觸和精準的留白,竟然能畫出晶瑩剔透、彷彿隨時會滴落的水珠,這效果讓我驚嘆不已!這讓我意識到,原來水彩畫的透明感,不是靠「畫得淡」,而是靠「精準的觀察和技巧」。
评分哇,這本《水彩技法全書:101招出色技法全解析》真是讓我驚豔到不行!作為一個長期以來都在自己摸索水彩技巧的愛好者,我常常覺得自己像是個在霧裡前進的船,雖然努力划槳,但方向感總是不太確定,也擔心會不會畫出一些奇怪、不成器的作品。但自從拿到這本書,我簡直像找到了燈塔一樣,所有的疑惑都迎刃而解了! 我特別喜歡它對於「濕畫法」的詳細講解。以前我總覺得濕畫法就是把紙弄濕,然後隨便讓顏料在上面流動,結果常常是暈染得一團糟,顏色也不是我想要的樣子。書裡不僅解釋了為什麼會這樣,還提供了好多種不同的濕度控制技巧,像是「預濕」的程度、「顏料的濃度」對暈染效果的影響,甚至是「紙張的吸水性」在濕畫法中的關鍵作用。它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濕濕就好」,而是非常細緻地分析了各種變數,並且告訴你如何去控制這些變數,達到你想要的效果。例如,書中有提到如何透過預濕的範圍來控制暈染的邊緣,是想要柔和的過渡還是清晰的邊界。還有,針對不同的顏料,即使是同一個濕度,表現出來的效果也會有差異,書裡都有舉例說明,這點真的非常寶貴!我過去常常因為這些細節而感到挫折,現在終於有辦法克服了。
评分《水彩技法全書:101招出色技法全解析》對於「人物的繪畫」提供了非常寶貴的指導。我以前畫人物,總覺得五官比例有點怪,或是表情不夠生動。書裡不僅有詳細的頭部結構和五官比例的講解,還針對水彩的特性,提供了許多繪製人物膚色、頭髮、衣物紋理的技巧。它教我如何用疊色來表現膚色的微妙變化,從白皙到黝黑,都有豐富的層次;如何用乾濕筆觸的結合來繪製出飄逸或是服貼的頭髮;以及如何透過精細的筆觸和色彩來表現衣物的材質和褶皺。我特別喜歡它關於「表情的捕捉」的講解,它教我如何透過眉毛、眼角、嘴角細微的線條和色彩變化,來傳達人物的情感,讓畫面中的人物「活」了起來。
评分我必須說,《水彩技法全書:101招出色技法全解析》最讓我感動的,是它對於「創作的態度」和「心態的調整」的引導。它不只是一本技法書,更像是一位良師益友。書裡鼓勵我們要「勇於嘗試」,「不怕失敗」,並且「從錯誤中學習」。它分享了許多作者在創作過程中的經驗和心得,這些都讓我感到非常親切和受用。我過去常常因為畫不好而感到沮喪,甚至想要放棄,但這本書讓我明白,每一次的嘗試都是寶貴的經驗,而且最重要的是,要享受創作的過程。它還提供了一些關於如何「尋找靈感」和「發展個人風格」的建議,這對我來說更是無價的。這本書不只教會了我「怎麼畫」,更教會了我「如何去畫」。
评分我一直對「紋理的表現」感到很頭疼,尤其是像木頭、石頭、布料這些有明顯紋理的物體。過去我常常就是用線條去描繪,結果畫出來的紋理總是有點生硬,不自然。《水彩技法全書:101招出色技法全解析》在這方面給了我巨大的啟發。書裡提供了非常多關於如何透過「筆觸」、「顏料的厚度」、「乾濕的控制」來模擬各種不同紋理的技巧。例如,針對木紋,它教我如何運用乾筆的刮擦和點觸來模仿紋理的走向和粗糙感;針對石頭,它則教我如何透過層層疊疊的色彩來表現石頭的堅硬和內部結構;而對於布料,書裡則運用了濕畫法的暈染和細緻的筆觸來表現布料的柔軟和垂墜感。我嘗試了書中關於「樹葉的脈絡」的表現方法,用細細的筆觸和深淺不一的顏色,居然能畫出栩栩如生的葉脈,這真的太神奇了!
评分這本書對於「風景的繪畫」的講解,簡直就像一本行動指南!我以前畫風景,常常就是把眼前看到的東西都畫下來,結果畫面總是顯得凌亂,缺乏重點。《水彩技法全書:101招出色技法全解析》系統地分析了如何捕捉風景的「氛圍」和「光影」。它教我如何運用「遠近法的原理」來表現空間感,以及如何透過「色彩的漸變」來模擬天空的層次和遠山的朦朧。書裡對於「樹木」、「雲朵」、「水面」的繪畫技巧,都提供了非常具體的步驟和範例。我特別驚喜於它關於「天氣的表現」的講解,像是如何描繪出陰雨綿綿的愁緒,或是陽光燦爛的活力,這些都讓我的風景畫變得更加生動和有感染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