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爵士乐:乐士浮生》是由爵士乐、旅行、设计、电影、黑胶唱片、跨国文创等元素所共同谱成的记事:全书以15张罕见的欧洲爵士乐专辑为出发点,每个章节会拆分成三部分:专辑解说、制作人笔记、延伸聆听。其中深入浅出介绍这些优秀欧洲乐手及录音作品之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以及各篇所建议聆听的欧洲爵士乐唱片。
** 随书附赠欧陆爵士乐CD精选辑乙张 **
本书特色
* 随书超值搭配欧洲爵士乐精选辑CD (全长62分钟)
* 台湾第一本关于欧洲爵士乐的入门书 (European Jazz)
* 一次探索瑞典、丹麦、挪威、英国、德国、罗马尼亚等国的爵士乐美丽新世界
* 全书包括75张重量级欧洲爵士乐专辑之封面图片及专辑简介
** 出版者声明:本产品先后于博客来影音馆及书籍馆上架贩售,两者为同一产品,文字内容以及随书唱片CD均相同,特此提醒曾购买过之消费者 **
作者简介
专辑解说.周昭平
生于雨都基隆。曾任角头音乐企划,现为媒体文字工作者,与妻及两宝贝现居港都高雄。聆听爵士乐迄今近二十年,爵士派资深派友,闲暇经营部落格《听爵笔记》。
制作人笔记.陈志宇
创办JAZZHUS DISK + 左耳文化。台湾人,士林区农友,2001-2008年旅居美国纽约。是爵士乐迷,也是爱猫人士。以优雅地闲晃为终生职志。
序
从2007年夏天由纽约飞到丹麦签下第一张授权专辑《爵士乐之旅》(Jazz Journey)算起,JAZZHUS DISK这家由台湾人经营的独立厂牌已经存活了四年,一共推出15张以欧洲大陆为主轴的复刻爵士乐唱片,发源地区横跨罗马尼亚、瑞典、挪威、丹麦、德国、英国、美国等地。
在数位下载风行、手机线上音乐听到饱的时代,仍坚持发行实体唱片似乎是不智之举。但幸运的是,不论在台湾本土或海外各地,总是有一小群乐迷用实际购买行动来支持JAZZHUS DISK,像是2011年秋天起,我们已成为日本淘儿唱片行(Tower Records)爵士乐部门的全球重点供货策略厂商。
过去的这几年里,我们默默生产着小众、边缘、异调、被历史所遗忘的录音,并且还以此沾沾自喜:这是文化洁癖上的一种强迫症。我们精选各国爵士乐作品、发行步调极其缓慢、手工坊式的考究精神、完全复刻的龟毛要求等。这里头流窜的是梦想,是好恶,是格调,是姿态,以及一点点的任性。
另一方面,我们也得面对现实生存游戏的淘汰考验,并要努力平衡跟金钱及商品有关的一切课题:这是资本主义下的一种生物本能。增加营利品项、压缩成本、损益会计帐、进退货、扩展海内外市场等。这里头触及的是数字,是合约,是妥协,是制程,是消费社会,是全球化,以及永无止境的例行公事。
而您手上的这本《乐士浮生记:欧洲爵士乐小攻略 + JAZZHUS DISK》正是上述各种力量拉扯下所谱成的音乐记事。我们以15张欧洲爵士乐专辑为出发点,每个章节会拆分成三部分:专辑解说、制作人笔记、延伸聆听。其中是深入浅出介绍演出乐手及作品背景、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大小事和亲身感触、以及各章节建议的四张相关唱片。
身为JAZZHUS DISK制作人,诚心希望您会喜欢本书内容以及所附赠的CD精选辑。
《乐士浮生记:欧洲爵士乐小攻略+ JAZZHUS DISK》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伪乐迷”量身定做的!我平时偶尔会听听爵士,但总是停留在一些大众化的曲目上,对于欧洲爵士更是知之甚少,总觉得它不像美国爵士那样有标志性的“大乐队”或者“摇摆乐”的鲜明特征。然而,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且博学的向导,一点一点地为我揭开了欧洲爵士神秘的面纱。它没有给我灌输那些复杂的音乐理论,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叙述方式,把我带入了欧洲爵士的现场,让我感受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爵士乐的独特风情。我尤其喜欢它关于音乐背后故事的描述,那些乐手们的坚持、那些时代的变迁,都让音乐不仅仅是声音,更承载了厚重的情感和历史。而那张配套的CD,简直就是神来之笔!每次读到某个乐手或某首曲子,我都会立刻去播放CD,那种音画结合的体验,让我对音乐的理解瞬间提升了一个维度。我仿佛能看到书中所描绘的昏暗的俱乐部,听到那在空气中弥漫的爵士乐,感受到一种属于欧洲特有的、略带忧郁却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这本书让我觉得,爵士乐是一种可以融入生活的艺术,一种可以陪伴旅程的灵魂伴侣。
评分刚拿到《乐士浮生记》的时候,我心里还有点犹豫,毕竟“攻略”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太功利了,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对音乐本身的深度剖析。但读进去之后,我才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本书的“攻略”是极其精妙的,它不是简单的信息罗列,而是通过对欧洲各地爵士乐发展脉络的梳理,提炼出不同地域的音乐特色和代表人物,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对历史、文化、甚至生活习惯的介绍之中。这使得读者在了解音乐的同时,也能对欧洲的社会风貌有一个更立体的认识。比如,书中在讲述法国爵士时,你会感受到那种特有的浪漫与自由,而在谈论北欧爵士时,又会体会到那种内敛而深邃的情感。CD的搭配更是点睛之笔,那些精心挑选的曲目,完美地呼应了书中的内容,有时候甚至会有一种“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惊喜感,因为你会在CD里听到书里提到的那些让你好奇的旋律。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吸引人,它没有滥用专业的音乐术语,而是用一种诗意的语言,将抽象的音乐情感具象化。我仿佛能透过文字,看到那些乐手们在舞台上的神情,听到他们指尖流淌出的故事。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爵士乐的书,更是一次深入欧洲文化肌理的旅行。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是被这本《乐士浮生记》的书名和封面所吸引,觉得非常有格调。我平时听爵士乐,但对于欧洲爵士的了解其实并不算深入,总觉得它跟美国的爵士乐有些区别,但又说不上来具体哪里不同。《乐士浮生记》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它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研究,而是以一种非常个人化、旅行日记般的口吻,分享了作者在欧洲各地探索爵士乐的经历和感悟。读起来非常轻松,就像在听一个对爵士乐充满热情的旅人,向你讲述他眼中的欧洲爵士乐。书中穿插了许多精彩的 anekdot(轶事),让那些历史悠久的俱乐部、那些传奇的乐手,都变得生动起来。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非只是纸上谈兵,而是搭配了一张精挑细选的CD。当我读到书中介绍的某个城市或某个乐手时,按下播放键,那些熟悉的旋律便会响起,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那个情境之中。这种书与音结合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它让我不仅仅是“知道”了欧洲爵士,更是“感受”到了欧洲爵士。这本书让我对爵士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对欧洲文化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评分这本《乐士浮生记:欧洲爵士乐小攻略+ JAZZHUS DISK》简直就是一本音乐侦探小说,只不过故事的主角是那些悠扬的旋律和充满魅力的爵士乐俱乐部。作为一个对爵士乐充满好奇但又常常被其复杂性劝退的读者,我发现这本书的“攻略”模式非常有吸引力。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出“必听曲目”或“必去场所”,而是巧妙地将音乐的发展、地域的特色、以及人文的情感融为一体,让读者在探索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被欧洲爵士乐的独特魅力所征服。书中的文字充满了画面感,让我仿佛能闻到咖啡的香气,看到昏黄的灯光,听到远处传来的萨克斯风的低语。而那张CD,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当你读到某个章节,被某个乐手的名字或某个曲调所吸引时,按下播放键,那些美好的声音便会立刻填充你的耳朵,将书中的文字从纸面上“唤醒”,在你的脑海中构建出真实的场景。这种体验是任何单纯的文字都无法比拟的。它让我觉得,音乐不仅仅是耳朵的享受,更是心灵的触动。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爵士乐的认知,也对欧洲文化有了更深的体悟。
评分这本《乐士浮生记:欧洲爵士乐小攻略+ JAZZHUS DISK(书+CD唱片)》,我简直是抱着朝圣的心情开始阅读的。虽然我算不上是资深的爵士乐迷,但对欧洲爵士那股独特的、带点忧郁又充满生命力的味道却情有独钟。翻开书的那一刻,我就被深深吸引了。它不像很多音乐书籍那样,堆砌着枯燥的理论或者名人轶事,而是像一位老朋友在娓娓道来,用一种非常亲切、生活化的方式,带你走进欧洲爵士的真实世界。书中的“小攻略”并非是那种走马观花的景点介绍,而是深入到音乐的骨髓,去理解不同国家、不同城市孕育出的爵士乐基因。我特别喜欢它介绍那些隐藏在街角小巷里的爵士俱乐部,那些充满历史感和故事的场所,仿佛能听到那些经典旋律在空气中回荡。再加上配套的CD,简直是绝配!每次读到某个乐手、某个流派,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去听一下,书中的文字立刻变得鲜活起来,那些音符在我脑海中构建出一幅幅画面,让我仿佛置身于巴黎塞纳河畔的某个夜晚,或是柏林某个昏暗酒吧里。这本书让我觉得,爵士乐不仅仅是音乐,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态度。它教会我如何去倾听,如何去感受,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洒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