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一本記載美國華人上法庭爭權利的書。這頁曆史在過去是空白的,或許因為當年華工都沒受過教育,而受過教育的華人則在祖國忙著搞革命,再加上華人不愛訴訟,所以在此之前,找不到任何對華人法律史的記載。
邱彰博士以她專研美國法律三十年的經驗,將一個個撼人心弦的華人抗爭故事,娓娓道來,為全世界最優秀的人種寫下瞭忠實的記錄。這本書也記載瞭華人女性自十九世紀被賣至美國為奴以來迄今,她們驚心動魄的成長過程。
藉著曆史這麵鏡子,全體美國華人應得以鑒古知今,為子孫在美國創造一個更自由、更平等的天空。
作者簡介
邱彰
曾任立法委員,為大陸投資法律先驅,美國執業律師,執業公司法、商務法已二十餘年,二十五年前即開始在颱北與北京分彆成立律師事務所,她也是國內著名大學教授,熟悉國際商務及政治運作,著作超過五十種,亦曾於電視即電颱從事法律教育工作。
邱彰畢業於颱灣大學,並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化學博士級法律博士學位。
002林瑞雄教授序
004魏億龍律師序
007自序
011龍與鷹的搏鬥─美國華人法律史
楔子在中國…( 1793-1856)
022鴉片戰爭遠因-都怪乾隆 ( 1793 )
025中國受辱之始-南京條約(1842)
027美國聞風而來-望廈條約 ( 1844 )
028第二次鴉片戰爭-不平等條約一籮筐(1856)
此時,在美國… (1785-1967)
034最初,美國人對華人頗有好感 ( 1785 )
036華人趕上加州淘金潮 ( 1848 )
037遠離紛擾中國,華工赴美修鐵路 ( 1850 )
041美國人開始仇華 ( 1870 )
042馬剋吐溫譏「異教徒中國佬」
044案例:血淚交加的霍爾案 ( 1854 )
046舊金山反華暴動 ( 1877 )
047華人不準投票-憲法第 15條修正案(1870)
047華人不準多人一起租房子-立體空間法 ( 1870 )
048華人不準扛物走人行道-街道管理規定 ( 1870 )
048華工不準留長發-剪發規定 ( 1873 )
049華工每月收入 (約 26美元 ),全部付稅還不夠 外國礦工稅,每月 20美元 ( 1852 )
051遲來的正義
第二章 連種菜也不準
056亞裔的反撲!小山告加州政府 ( 1948 )西伊福希告加州政府 ( 1952 )
第三章 白人至上-華人不準與白人結婚
060美國各州的「反異族通婚法」 ( 1691-1967 )
062剋博法 ( 1922 )
063移民法 ( 1924 ),比《剋博法》更刻薄
064黑人反訴,扭轉乾坤!!愛夫婦告維吉尼亞州種族歧視 ( 1967 )
第四章 華人女性的悲歌
067「22位淫蕩的中國女性」案 ( 1876 )
074年輕女奴在中國城被摧殘 19歲的甘苞被殺,激起堂口大戰 ( 1909 )
077憤怒天使「老媽」,救齣三韆中國女奴(1909)
第五章 聯邦政府排華,華人怒吼
092香釗怒告美國政府 ( 1884 )
100重要人物 大法官史蒂芬.菲爾德比律師
103遲成平控告美國政府(1889) 起因:史考特法案 ( 1888 )
104馮越庭控告美國政府 (1893 ) 起因:吉爾裏法案 ( 1892 )
第六章 清廷崩壞,華人遭殃
109蒲安臣條約 ( 1868 )
111安吉爾條約 ( 1880 )
113石泉慘案 ( 1885 )
114葛遜陽條約 ( 1894 )
119林孟欣悲訴美國政府(1895)
第七章 給華人一綫生機的案子
122美國政府告黃金德(1898) 結果:隻要在美國齣生,就是美國公民
此時,在中國… ( 1899-1949)
第八章 中國的钜變
124抵製美貨運動 ( 1905 )中國武官譚錦鏞在美國受辱自殺 ( 1903 )美國不準華人公民硃颱入境 ( 1905 )
128義和團虐殺白人,列強血洗北京 ( 1899 )
135案外案:推翻滿清,原來是美國人乾的 —國父孫中山是美國公民
138曆經抗日及剿共,中國崛起 (1931-1949)抗日戰爭開打 ( 1931二戰爆發與契機(1941)
中美英的開羅宣言(1943)中美英的波茲坦宣言 ( 1945 )日本降書 ( 1945 )
144晉身列強,中美簽新約 ( 1943 )
145重要人物:成也宋美齡、敗也宋美齡
148聯閤國的風光加入與黯然退齣 ( 1945-1971 )
第九章 美國的轉變
150美中聯手抗日,從「排華」變「聯華」 (1943)麥諾森法案 ( 1943 )
戰爭新娘法 ( 1945 )移民與國籍法 ( 1952 )「坦白項目」特赦非法中國移民 ( 1956 )
153人權至上,種族主義破功 甘.迪總統被殺,金恩博士殉道-美國會通過民權法案 ( 1964 )案例:華人居蜜的工作權歐巴馬成為第一位黑人總統,1965年移民法居功1985年及1986年移民法1990年移民吸金大法
加州白人從此成為少數 ( 2000 )
162 911自殺攻擊,美國國土安全局成立 ( 2002 )中國成為最大買傢,加州為排華道歉 ( 2009 )
171參眾兩院全票通過,嚮華人緻歉 ( 2011-2012 )龍的崛起
第十章 美國其實很怕共産黨
175「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美國特準 5000名中國學者入籍 ( 1949 )
176中共以人海戰術,在韓戰、越戰中嚇壞美國 ( 19501959)
177製衡中共,美颱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 1954 )
179中國「大躍進」釀禍,「甘.迪緊急移民法」救華人 ( 1964 )
180尼剋森訪中,《上海公報》誕生 ( 1971 )
181美國安撫颱灣-簽瞭《颱灣關係法》 ( 1979 )
184美國麵對中國-三個《聯閤公報》 ( 1972、1979、1982 )
185天安門事件震驚世界,美國通過《中國學生保護法》 ( 1992 )
第十一章 中美之間好尷尬
186鬍娜投奔「自由」 ( 1983 )
188作傢江南被颱灣殺手謀殺 ( 1984 )
190「金色冒險號」慘案,華人金山夢碎 ( 1993 )
192重要人物:萍姐,是蛇頭還是活菩薩?
195華裔助理部長的政治獻金風波 ( 1996 )
198李文和的竊密冤案 ( 2000 )
200華人被控為中國作間諜 ( 1996-至今 )商業間諜法 ( 1996 )
206颱灣紅頂商人王又曾、黃芳彥潛逃美國 ( 2007-2008 )
210美國驅逐颱灣外交官劉姍姍 ( 2011 )
第十二章 老廣、老中與颱胞
212老廣,好樣的!鄺友良成為第一位華裔參議員 ( 1959 )
黃錦紹成為第一位華裔法官 ( 1959 ) 陳果仁因種族仇恨枉死 ( 1982 )
217颱灣菁英熱衷移民美國 2009年李慶安雙重國籍案
223老中帶錢投靠美國
中美之間,繼續較勁 待續……
226後記
228重要大事年錶
推薦序1
我的美國公民身份與放棄美國籍經驗
我在1972年到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念書,當時已經拿到德國海德堡大學的遺傳學博士,隔年妻子也到美國來,大約在 1979年我們就拿到美國國籍。美國公民的身份讓我們得以在美國政府機關做事,直到 1986年,我接受我學生楊誌良教授的邀請,迴來為創辦颱灣第一所公共衛生學院奮鬥。
2006年退休後返迴美國,本想含飴弄孫,沒想到受人委託在 2011年的 9月迴颱勸進陳維昭校長作為宋楚瑜參選的搭檔,作媒不成反而自己坐轎,為此我在一週內放棄美國國籍。
申請放棄美國國籍,又是另一項十分刺激的經驗。為瞭不讓情治人員掌握我的行動,我在無預警的狀況下,現在美國在颱協會( 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AIT),美國領事官笑著給瞭我申請錶格,我本意當下即要宣誓放棄美國國籍,不過美國領事官員依規定要求我一定要過夜詳細思考,纔能到美國領事館宣誓放棄,隔天一大早我就去,沒想到那個領事官員看到我就變成一張臭臉,顯然是被上司責罵瞭一頓,而且還拖我一個小時,纔由他們的 chief齣麵,為我監誓。
我一直相信,美國的這些外交官,與馬政府有某種程度的閤作。在我前往 AIT的第二次經驗裏,國安情治人員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派齣大量人力沿街佈哨,監視我的行蹤,我懷疑是美國 CIA暗助執政當局。
當瞭美國人三十二年,其實在宣誓放棄美國國籍這件事情上,我幾乎毫不猶豫,畢竟隻是一紙證明。倒是美國官員不斷提醒我如何如何。放棄美國國籍對我來說,隻有一項不方便,就是每年暑假期間,我都會與傢人十多人到羅德島外的一座小島度假,而今年因為沒瞭美國國籍,而我又不想花錢辦美國簽證,所以今年可能等免簽以後,纔會迴去看孩子。
邱彰律師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博士,及紐澤西羅格斯大學生化博士兩個博士學位,專業學養颱灣少見,著作等身,更難得的是她熱心公益,為弱勢者發聲。《美國華人法律史》是邱律師在看到林書豪受到美國社會種族歧視後,決定撰寫美國華人爭取法律權益的艱辛過程,相對一般華人對於受辱,往往隻選擇低調來麵對,這本《美國華人法律史》更是難能可貴,邱律師從華人在美國社會中法律權益爭取過程中娓娓道來,為這段少人研究的曆史投注心力,讓後進可以從華人的眼光,看待這段美國人不甚重視的過去。
承濛邱彰律師抬愛邀我寫序,深感榮幸,謹以自己短時間放棄美國國籍的經曆,嚮讀者推薦這本好書。
颱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名譽教授 林瑞雄
推薦序2
接到邱彰博士電郵寄來的大著草稿,看到書名「龍與鷹的搏鬥─美國華人法律史」,就引起我的相當興趣,因為法律史是不容易寫的,除瞭資料整理藉助現代科技電腦較方便之外,有時若需一些田野調查,費心費時,真的不容易。特彆更難的是要將華人在號稱世界最民主、法治的美國 200多年來的法律史完整呈現,對學法律或對學曆史的人恐怕都是個大挑戰,但邱彰博士無懼睏難與挑戰,興緻極高,花瞭一年多的時間構思、動手蒐集整理資料、撰寫,就也邁齣此方麵論著的一大步,實在不能不令人佩服她的毅力與勇氣。
拜讀本書同時,不由自主的想起在就讀大學時,曾讀的一本 1970年代美國巴侖蒂( Michael Parenti)寫的書「少數人的民主」( Democracy for the few),此書完成的背景是在 1970年代,超脫齣美國當時主流派學者的陳腔,對整個美國社會進行詳細的檢討,其深度不下於卅年代的「掘糞運動」,他們的批判破除瞭美國在世人心目中的自由、民主、公平、多元性國傢製度的神話,就美國政治、經濟、社會資源被少數人壟斷,有相當深刻的描述。
當年閱讀該書,頗有感嘆,同時也對美國有巴侖蒂如此愛國卻又勇於嚴格批判的人而深受感召。而今展讀邱彰博士所寫的本書,相同的感覺竟又浮現。一方麵是在看華人在美的法律史,當然也就看見一部近代華人在異鄉的血淚史,但更重要的是它透露瞭立國超過 200年的美國雖然強調民主法治,不過卻感到美國的法律更多的是在保護少數人的利益,雖然 200年來美國的法律有不得不走嚮保護更多數人利益的趨勢,但法律的執行仍受到誇大的種族主義、階級偏見、貧富差距所影響。
其實,縱使進步到 21世紀今天的美國社會,法律服務也和醫療服務相同,有其強烈商業性。付得起巨額律師費的人在麵臨法律時,自然比付不起錢聘律師、或隻能有由法院或公益團體指派律師的人享有優勢。套用亞當史密斯( Adam Smith)的話:「政府權力是用來保護人民財産安全的;實際上,政府是用來保護富人對付窮人,或擁有資産的人對付完全沒有資産的人。」華人在美國的法律奮鬥也許應該要牢記亞當史密斯的這段話。
本書中雖然也舉齣一些傑齣華裔美人如鄺友良參政、黃錦紹擔任法官的奮鬥成功例子,但細想在美國至今的比例恐怕仍嫌稍低。此外也有一些近代在美國法界以專業受肯定,例如李昌鈺的例子,也是目前為華人較熟悉的現存人物。期待若本書再版時,不妨可以多增加介紹這方麵例子。但一如作者在書中也提到,這些個人形象光輝燦爛,可是他們對美國主流社會的影響力都很有限。所以如何有計劃的結閤在美華人團結成真正的力量,也促使美國成為一個更偉大的移民國傢,更值得深思。
本書在末尾也提及李慶安的雙重國籍案,勾起我在颱市議會擔任公職的一些迴憶。記得 1995年 4月剛上任颱北市長的陳水扁到第七屆颱北市議會進行第一次施政報告,當時也剛擔任颱北市議員的我,在其進行報告之前率先提齣程序問題,質疑其小內閣中有首長具有雙重國籍,提齣程序問題,拒絕陳進行施政總報告;其後,又有二位同仁議員秦慧珠、陳雪芬也加入質詢,在議員輪番炮火猛烈質詢之下,第一次的市長施政報告議程果然暫時中止,陳水扁進行「內部清查」,結果發現財政局長洪德生、交通局長濮大威二位首長確仍具中美雙重國籍身分,陳水扁不得不立刻命二人去職。因為陳水扁在此前擔任立法委員時,曾經嚴格質詢官員雙重國籍的問題,並曾錶示對有雙重國籍的官員要以「現行犯」抓起來。不料陳水扁甫上任颱北市長就任用瞭雙重國籍的官員,並被質詢舉發。此一雙重國籍案風暴除瞭在當年轟動一時,後續不斷。最沒想到的是,當年與我在同一時間進入颱北市議會擔任第七屆市議員的李慶安也竟然在十多年後,陷入雙重國籍風暴。在讀本書時,再次體會人們重視人世間的法律,但卻忘瞭佛法所說的「人生無常」啊!
魏憶龍律師
大成颱灣律師事務所主任兼高級閤夥人 第七屆第八屆颱北市市議員
自序
2012年 2月 6日以來,林書豪在短短的二周內,在他當時所隸屬的紐約尼剋隊,從闆凳王變成超人氣籃球新星,他謙虛又有禮,對媒體的褒貶應對得體,讓所有的華人均感到與有榮焉。但在他揚眉吐氣的過程中,白人對華人的種族歧視:包括對他外貌、身材的侮辱如影隨形。林書豪受到的屈辱,隻是全美華人在過去兩百多年來所遭遇的實境縮影。
做為全世界最大的移民國傢,經過二百年來的曆煉,美國成為種族對立情緒最節製的地方,但華人無論是在職場升官、網路交友或學校升學,都會感受到一種根深蒂固、難以言喻的種族歧視,像被無形的鋼鐵屋頂封死,很難展翅高飛。
我最近到位於沙加緬度的「加州鐵路博物館」參觀,看到其中所展示的雕塑及圖片,竟然沒有一丁點當年華工的身影,連一個字一幅畫都沒有。館中齣的一幅大畫描繪當年鐵路完工時的盛況,畫中人山人海,連沒到場的人都被畫進去瞭,但當時有一萬多名華工在場,畫中卻完全沒有為這條鐵路貢獻齣生命的華工的身影。
在好萊塢影片裏所看到的華人,多是娼妓或是麵容醜陋的幫派份子,從 1919年的華人偵探陳查理 (Charlie Chan)以來,華人在美國的形象幾乎從沒好看過,小眼睛、塌鼻子、一臉鬼主意,令人厭惡。
其實華人最大的缺點,不在於長相平凡,而在於不會搞政治!過去中國五韆年來的專製體製壓抑人民,不準他們涉足政治,隻有皇帝及皇親國戚們,可以關起門來把天下當己物,封疆派吏。他們以儒傢思想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及科舉製度,把人民的觀念卡得死死的。所以中國五韆年來隻有二十幾個朝代,大傢都以為當皇帝的就應該永遠當皇帝,做奴隸的就應該永遠做奴隸。曆代的皇帝如果英明還好,碰上乾隆這種庸纔,自以為無所不知,其實無知,還以為中國是天朝上國,萬邦來儀,老百姓就倒瞭大黴!乾隆對英國國王喬治三世說:「中國甚麼都有,不需要與英國做貿易。」他這話讓英國決定賣鴉片給中國,於是,他的子孫就在其後的二百年內,為他的傲慢付齣瞭昂貴的代價。
這本書記載瞭乾隆後代在美國受辱、鬥爭、繼之存活下去的故事。這也是第一本關於中國人在美國打官司的書。
中國人最怕打官司,孔子在二韆五百多年前就說,「吾必也使無訟乎」。所以當中國人的權益受損時,周遭的人都會勸他算瞭忘瞭,他也會默默忍受,然後鑽入道傢、佛傢的經典中,嚮往來世。
美國華人常在職場上遭受歧視,他們也多半默默無言、概括承受,因此被譏為「模範少數民族」。根據 2005年美國平等雇用委員會 ( EEOC )的調查,華人在職場上受到歧視的比例為 31%,比黑人的 26%更高,但少有以訴訟方式解決問題的,更彆提上訴到最高法院瞭!
最高法院是美國最高的立法機構之一,每年平均聽審 70件案子,這些案件隻佔所有申請聽案總數的 1% ~ 2%。一般的案件幾乎不可能達到最高法院。
在1960年以前,美國法官在與華人有關的判決中,常常旗幟鮮明的歧視華人,說明瞭當時華人處境之險惡。華人當中有很多人打輸瞭官司,但那是非戰之罪!在這些判決當中,法官們還是寫下瞭重要的法律根據,讓下一批華人可以打贏這場生存權戰爭。
打官司是個修煉的過程,對於個人的精神、體力及財力,都是最嚴峻的考驗。但隻要有華人參與的案件、特彆是最高法院的案件,對全體華人的權益都會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這本書也是對廣東人及福建人的禮贊!寫的就是當年這群熱血廣東兒女在美國赤手空拳打天下的故事。廣東人及福建人是最早與外國接觸的中國人,當年替美國修鐵路的華工幾乎全是廣東人及福建人。他們在清朝末年以來的二百年裏,受盡美國白人的淩虐,他們的祖國則是默默不語。
廣東人及福建人靠著自己的力量,不但協助孫中山革命,還為全美的華人立下不朽的法律傳奇。「奇士不可殺,殺之成天神」,謹以本書嚮所有用肉身寫法律史、已成天神的的美國華人及其傢屬,緻上最崇高的敬意。
本書前後共修改瞭三次,當我把膚淺的第一稿給颱大曆史教授古偉瀛看,他沉思良久,終於說:「這本書大概也隻有妳能寫吧,因為學曆史的人不見得懂法律,懂法律的人不見得有時間寫曆史。」他的敦厚,由此可知。
我又把這本書給瞭亞利桑那州大學的鮑傢麟教授看,她的反應是拼命的拒絕寫序,狀似謙虛。聖約翰大學的李幼寜教授更坦白,她在看完以後笑著說:「妳這也叫史啊!」因為他們的激勵,這本書後來又多瞭四萬字及一百個圖錶。這本書勢必隨時增修,因為人類每天都在寫曆史,慶幸的是本書將同時發行電子書,資料得以隨時更新。
撰寫這本書時也發生瞭靈異事件。當時我正在躊躇該如何翻譯 1852年加州第一件華人訴訟案件被告 Yee Ah Tye的廣東名字,我決定將他翻成「阿弟」,沒想到我手中的滑鼠竟然不聽指揮,直接點進一個載有他墓碑及花圈的網頁,上麵清楚的寫著「餘大」,原來是老大被誤為小弟,難怪餘大要從天外齣手瞭。另外像是 1909年甘苞及老媽的故事,也是很巧閤的就齣現在電腦螢幕上。
本書的完稿首要感謝立法委員顔清標國會辦公室主任許國勝,許主任他自己寫過書、還拍過電影,纔華橫溢,後來他決心行菩薩道,為國傢立法、為選民修法,他替我在外交部找到幾份中美不平等條約的原件,讓這本書的價值陡增,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這本書。
也感謝颱大中文係的纔女兼美女楊珮君,為本書許多主題作瞭深入的研究,東吳法律係剛畢業、頭腦清晰的徐士傑,颱大中文係黃進榮同學、美國的 Kayoko Hanamoto、加州移民法權威律師 Jon Wu、Jason Chen、Karoline Silva、記者何豪毅以及慷慨應允畫插圖的林奕妏老師、復興美工的陳威翔、還有好友賴瑞德替我想標題,謝謝你們。
我也要感謝中華民國外交部、颱北故宮博物院、美國舊金山市立圖書館、美國舊金山中國曆史協會以及美國加州公園服務處圖像管理部門提供珍貴的曆史照片。
這本書尚在構思階段時,我的孫子 Ethan於洛杉磯呱呱著地,他的母親是美國廣東人的後裔,他的父親是美國颱灣人的後裔,他則是個標準的美國華人。看著他可愛的臉龐,我祝福他及成韆上萬龍的傳人,他們的世界會比我們更遼闊、更自由、更美好,這就是我寫這本書的謙卑心願!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相當巧妙,作者並沒有簡單地按照時間順序來敘述美國華人法律史,而是將它劃分為幾個不同的主題,例如土地所有權、勞動權益、移民法等等。這種主題式的敘述方式,使得讀者能夠更加清晰地瞭解華人移民在不同領域所麵臨的法律挑戰,以及他們如何應對這些挑戰。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排華法案》的深入分析,他不僅闡述瞭該法案的背景和內容,還探討瞭該法案對華人社群造成的長期影響。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排華法案》不僅僅是一項法律,更是一種製度性的歧視,它深刻地影響瞭華人移民在美國的社會地位和發展機會。此外,作者還探討瞭華人社群在法律上的反抗,他們如何通過成立協會、聘請律師等方式來挑戰不公正的法律。這種反抗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藉鑒。這本書對於研究美國華人曆史、移民法律以及種族歧視等議題,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它也提醒我們,在追求公平正義的道路上,我們需要時刻警惕製度性的歧視,並積極地采取行動來消除歧視。
评分坦白說,一開始我拿起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曆史類的書籍,往往過於學術化,讀起來枯燥乏味。但這本書卻完全顛覆瞭我的印象。作者的文筆流暢生動,將復雜的法律問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娓娓道來,即使是對法律不熟悉的人,也能輕鬆理解。更重要的是,作者並沒有將這本書寫成一部冷冰冰的法律史,而是融入瞭大量的個人故事和情感描寫。那些在異國他鄉掙紮求生的華人,他們麵對的睏境、他們的希望、他們的勇氣,都深深地打動瞭我。我尤其被書中一個關於華人婦女爭取離婚權的案例所感動,那個時代的女性,在麵對傢庭暴力和不公正的婚姻製度時,她們的勇氣和智慧令人欽佩。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美國華人曆史,它不僅僅是一部關於法律的史書,更是一部關於人性的史書。它提醒我們,在追求公平正義的道路上,我們需要關注每一個個體的命運,傾聽每一個微弱的聲音。
评分讀完這本書,我感到一種深深的震撼。我一直認為,法律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綫,但這本書卻讓我看到,法律也可能成為歧視和不公的工具。在那個時代,美國社會對於華人的歧視根深蒂固,法律也成為瞭歧視的幫凶。《排華法案》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剝奪瞭華人的基本權利,使得他們在美國社會備受歧視和壓迫。這本書詳細地記錄瞭華人移民在麵對這些不公正的法律時,如何通過各種方式來爭取自己的權益。他們成立協會,聘請律師,發起訴訟,甚至不惜冒著生命危險來抗爭。他們的勇氣和毅力令人欽佩。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爭取公平正義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需要付齣巨大的努力和犧牲。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時刻警惕法律可能存在的偏見和歧視,並積極地采取行動來糾正這些偏見和歧視。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法律史,更是一部關於人權和正義的史書。它提醒我們,在追求公平正義的道路上,我們需要保持警惕,不斷地努力,纔能最終實現真正的平等和公正。
评分讀完這本關於美國華人法律史的書,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一直對海外華人社群的曆史抱有濃厚興趣,尤其是在異國他鄉,華人如何運用法律來爭取自身權益,對抗歧視與不公,這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張力與挑戰的故事。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非僅僅停留在對法律條文的解讀,而是深入挖掘瞭每一個案例背後的人文故事。那些在礦場、農場、洗衣店裏掙紮求生的華人,麵對語言障礙、文化差異和製度性歧視,他們如何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尊嚴,爭取公平待遇?作者的敘述細緻入微,將那些鮮活的個體命運與當時的社會背景緊密結閤,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那個時代的艱辛與不易。更讓我感動的是,這本書展現瞭華人社群內部的互助精神,他們團結一緻,成立各種協會,聘請律師,共同對抗不公。這種社群力量在爭取權益的過程中發揮瞭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法律史,更是一部關於華人移民的奮鬥史、生存史,它提醒我們,法律不僅僅是冰冷的條文,更是保障公平正義的重要工具,而爭取權益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评分這本書的視角相當獨特,以往我們對於美國華人曆史的認知,往往集中在經濟上的成就,例如修建鐵路、開設洗衣店等等。但這本書卻將目光聚焦在法律層麵,探討瞭華人移民在麵對歧視和不公時,如何通過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權益。作者的考證非常嚴謹,引用瞭大量的曆史文獻、法院判決和個人迴憶錄,使得整個敘述既有宏觀的曆史背景,又有微觀的個體案例。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當時法律環境的分析,他清晰地闡述瞭當時美國社會對於華人的歧視性法律,例如《排華法案》等,以及這些法律對華人生活和發展造成的深遠影響。同時,作者也展現瞭華人社群在法律上的反抗,他們如何利用現有的法律框架,或者通過遊說、訴訟等方式來挑戰不公正的法律。這本書讓我意識到,華人移民在美國的奮鬥曆程,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成功,更是法律上的抗爭。它也提醒我們,在追求公平正義的道路上,法律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這本書對於研究美國華人曆史、移民法律以及社會正義等議題,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