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種中國想像

第三種中國想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抵抗中國官僚資本主義,從容而自信的、颱灣的聲音。

  .官富民弱而兵強專製的中國政權,吞併瞭自由開放的民主颱灣,對華語世界的前景,將是極為不幸的挫敗。

  .調整對中國的「態度」,分辨政權與社會、統治菁英與庶民大眾的差異。不為中國炫目的外觀所惑,不為其政治惡行辯解,積極與中國社會對話。

  .颱灣反守為攻,對中國說三道四,現在正是時候。

  「中國因素」鑲嵌在世界體係中。這不是颱灣單獨麵對的問題,而是全球性的焦慮。「中國因素」也內建到颱灣社會。從近來發生的鍾鼎邦被囚、旺中併購中嘉、走路工疑雲、香港抗議國民教育洗腦、颱灣新學生運動的興起,我們可以清楚看見「中國因素」正大舉入侵到颱灣來。中國市場的開放,給颱灣帶來機會;中國雖自稱「和平崛起」,但它對颱灣社會所産生的威脅(無論是軍事或心理上)仍與日俱增。麵對霸權中國,颱灣的齣路在那裏?

  本書是作者將近二十年來,深入中國草根社會觀察所提齣的,具有颱灣觀點的中國論。作者希望引領讀者觀察真實的中國,而非夢幻的中國;並且將真實的中國,帶到颱灣統獨問題的脈絡中。本書不在既有框架中處理國傢定位問題,而是實踐一種新的統獨方法論;統獨辯論,作為問題意識、作為思考與行動的過程,而非要求錶態、選邊站。

  本書並不試圖提齣簡單的答案,而是刺激讀者思考:麵對霸權中國,不卑不亢的從容氣質,要從何而生?麵對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的興起,颱灣的齣路在哪裏?

作者簡介

吳介民

  少年在宜蘭晃過;高中時期在木柵、三重;大學在颱北成功國宅一帶;曾專攻兒童膠鞋、自助餐、水餃。留學與進修在紐約、麻州劍橋、洛杉磯。學生時代,參與校園抗爭與社會運動。1992-3年,與友人組「裏巷工作室」,拍攝《颱胞》等影片。1996年三月(颱灣總統直選,中國飛彈威脅),在紐約參與發起「民主不落日」守夜靜坐。2002年,參與創辦國立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CfCC)與中國研究學程(與中研院閤辦)。現任職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所;「守護颱灣民主平颱」成員。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序 

對中國說三道四 
一、文明大國的條件
二、第三種中國想像
三、反專製的底層美學
四、中國因素與颱灣民主
五、誰發明瞭「九二共識」?
六、二○一二,以商逼政的首度公演
七、教科書身後的國族陰影
八、颱灣,為什麼不是香港?
 
生活在颱灣 
一、颱海上空的粉紅色幽靈
二、在帝國爭霸的夾縫中
三、「第二民間」的誕生
四、生活在颱灣
五、泥土不管身後事
 
華麗背後的冷酷 
一、關係政治學
二、沒有歸途的列車
三、永遠的異鄉客

參考閱讀
緻謝

圖書序言

文明大國的條件

睽違北京幾年。十月底反常地寒冷,冷冽的空氣中漂浮著躁動的氣味。幾年之間,北京已經成為不一樣的城市。二〇〇八年奧運留下來的超現代建築成為看闆景點,四通八達的地鐵係統讓市民快速移動,華麗氣派的大樓四處聳立。這座古老都城,已經被改造為現代化的巨型都會。幾年前造訪過的民工村,由於城市不斷擴張而消失無蹤,隻剩一片片被整平、等待開發商進駐的圈圍之地,而生活其中的外來人口則往更外圍的城郊移動,能見度也就更低瞭。建築地景結構本身就體現著支配階級的意識形態,以及這個統治意識形態嬗變的過程。尼剋森夫人曾經被刻意安排造訪過的樣闆公社四季青鄉,就是城鄉階級關係最好的教材:改革開放後,這個樣闆村功能退化,成為民工聚居的場所,小販雲集熱鬧非凡,但最近幾年隨著地産業的蓬勃,這個民工村如今已被剷平而永遠消失瞭。

■盛世?文明匱乏的焦慮

在北京,人們可以輕易感受到,上升中的資産階級躋身摩天大樓,翹首雲端,顧盼自若的神采。不過,在北京待上幾天,也讓人感到焦慮不安,而且這焦慮無所不在:在富強、新穎、時髦的錶象下,「建設文明城市」的標語隨地可見。「文明」在這個古老帝國仍然是個關鍵詞,一種匱乏的、而統治者急於建構的社會狀態。因為不夠文明,所以需要傾國之力去鍛造。真是令人睏惑,「文明」在中國的話語係統中究竟指涉著什麼——搭車排隊、井然有序、溫文儒雅的生活態度?把簡陋汙濁的城市景觀排除在外人的眼光之外?一個個活潑有力敢於在公共領域現身爭取權利的公民團體?一個統治精英專製權力受到公民社會節製的國傢?

「渴求文明」的焦慮狀態,精確地陪襯瞭中國作為上升中大國的現狀。一百多年來追求富國強兵的苦願,彷彿到瞭一飛沖天的時刻,卻又躊躇不前。國傢灑下大錢,打造瞭當代最壯觀的文化宣傳「波坦金奇觀」(Potemkin Spectacle)。【注:據說,一七八七年,俄國大臣波坦金為瞭取悅女皇凱薩琳大帝,在剋裏米亞建造一個外觀富麗繁榮的虛假村莊,以掩飾凋敝衰頹的地方經濟。後世稱之為「波坦金村莊」,有如當代中國無處不在的「麵子工程」、「形象工程」。】這個政權賴以誇耀的奢華財力似乎源源不絕;但是,這樣仍然不夠,仍然空虛。

這趟旅程,印象最深刻的一場對話在北大,一位政治學者坦率地說:

中國的氣勢,其實在奧運一結束馬上就下滑瞭。奧運是一場炫耀盛世的登峰造極的盛宴,國傢、資本、與文化演藝工業結閤在一塊,共同演齣瞭一場盛世大戲。這是用錢打造齣來的一場戲。但真相是:這部花錢的機器(spending apparatus)腐敗得不行瞭。每個人都為自己。黨和國傢的集體利益誰來執行?沒有人。

在亢奮的盛世期待中,處處有令人恐懼不安的洶湧暗潮:這個國傢的統治階級正竭盡所能地掏空他們自己的國傢。

■優雅?一場微妙難堪的規訓

德國學者埃利亞斯(Norbert Elias)在《文明的進程》這部曆史社會學巨著中,所做的關於文明與文化的區分,非常契閤今天中國的需求。根據埃利亞斯的說法,「文明」這個概念,在十八世紀德意誌即將興起成為現代民族國傢的初期,指的是生活舉止中的禮儀(civilité),是一種外在的行為模式。這種外在的行為模式承載著漫長的人類生活形態的演化過程,從中世紀末期,經過文藝復興,一路來到啓濛時代。這漫長的過程,西方社會的文明生活,從宮廷行為模式的文雅化,慢慢滲透到貴族階級,新興的布爾喬亞階級,而到普羅大眾。當時,文明的中心是法國的巴黎,全歐洲王公貴族競相學習法文,模仿優雅的文明生活。巴黎於是成為「世界」的中心。但是,文明不同於「文化」(Kultur),在埃利亞斯的定義中,文化指的是內在精神氣質的陶冶,是一種心性與品味的教養(Bildung)。文化教養,需要長時間精神生活的鍛煉與熏陶,而不可能通過外在的談吐體態(例如餐桌禮儀、待人接物的客套等等)的學習而速成。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