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有一个离岛
有我童年的记忆
有我眷恋的亲情
有我割舍不掉的牵挂
那座岛的名字,古时候叫做笠屿
我常在梦里回去
远方有一个离岛,有我童年的记忆,有我眷恋的亲情,有我割舍不掉的牵挂,那座岛的名字,古时候叫做笠屿,我常在梦里回去。
自十八岁那一年离开家乡,故乡的印记愈来愈模煳,这一辈子可能连落叶归根都有困难。只是不知何故,最近老是作梦,梦到残破的家园,梦到小时候的情景,梦到一些至爱的亲人。
年过五十还能自在地活着,心中充满感激,我把一些生活感触详实地记录下来,出版成书,借此表达我对所有人事物的感恩与怀念。
本书特色
本书共收录了作者散见于《金门文艺》的五十篇文章,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作者在已过半百的年纪随性而写的文章,记述自己自十八岁那一年离开家乡,勐然发学故乡的印记愈来愈模煳,这一辈子可能连落叶归根都有困难。回首来时路,以谢天的虔诚心意出版这本书,作为他对所有人事物的感恩与怀念。
作者简介
罗志平
一九六二年生于小金门,高中毕业后负笈来台。先后就读文化大学史学系、辅仁大学历史研究所,一九九四年获文化大学史学博士。现任义守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着有《清末民初美国在华的企业投资》、《民族主义:理论与类型》、《金门行业文化史》、《金门地方书写与研究书目汇编》等书。
自序
当我开始知觉已步入中年时,最大的改变就是话变少了,懒得讲话,懒得去管一些生活上的琐事。也许是在课堂上讲太多了,也许是因为没有人愿意听,话愈讲愈少,愈讲愈小声,被说是连蚊子都不如,如果不是重要的事,通常也懒得再重复一遍。因为不常讲话,反而可以多些时间思考,有些事虽然不讲,却无法不想,于是就把想讲的东西写下来,渐渐变成一种习惯,作为自我逃避与情绪宣洩的出口。
年轻时也喜欢为赋新词,舞文弄墨,得过一些不说的话没人知道的奖,写作对我而言不是难事,只是我一直没敢把写作当一生的志业。即使在今天,经济基础比以前好,还是没敢疯狂到放弃一切,去追逐那个年少时短暂浮现的作家梦。我自忖不是文学创作的料,更重要的是太过务实,缺少浪漫,别说是煮字疗饥,食无鱼、食无肉都难以忍受。
一个太在意物质与生活享受的人,注定写不出感人的好作品,尤其已过了追逐情爱的年纪,还来写一些风花雪月的词句,未免让人觉得虚情假意,自己看了都会不好意思。通常到我这年纪的人,最爱回忆过去,任何生活上的小小感触都会让情感氾滥成灾,更奇怪的是一些年轻时失落的童年趣事,这会儿全都跑回来了。许多人在年轻时从未写过文章,也没受过任何写作的训练,却在上了年纪后个个成了作家,写出来的回忆,清晰到好像昨日才刚发生。我实在不想被归类成这一群人,偏偏就是愈来愈像。一旦恋上写作,往往欲罢不能,原本只是一些碎碎唸的句子,没想到竟然可以累积成书,真的是始料未及。
这本书可以出版最先要感谢的是《金门文艺》的总编,由于他的邀稿让我有机会在停笔二十几年后,再度体会「文学是苦闷的象征」。虽然只是一篇一千五百字的散文,写写删删,删删写写,竟然拖了近一个月,怎么读都不顺畅,如果不是已允诺交稿,真想放弃。平常写论文,东抄西抄,可以参考的资料很多,不会有文思枯竭的问题,只要够勤劳,没有写不成的论文。
换成写散文,同样都是文字的排列组合,结果完全不一样,使用的词汇不同,思考的模式,乃至陷入的写作情绪也不同。之前读《金门文艺》时,心里偶尔会嘀咕:「这也算文章!」这样也可以投稿?可能有很多人同我一样的想法,有这种想法不是坏事,就看能不能付诸行动,印证自己的能耐。我之所以会不务正业,多少是基于这样的心理,想测试自己是否还能写,还能找回年轻时对文艺的爱好。《金门日报》的「副刊文学」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擂台与战场,也为我实现了年少时的写作梦。
多年来这座虚拟的花园培育出许多知名的作家,我对文艺的爱好,对写作的初衷,以及这本书得以出版都是从这个园地开始。感谢主编的厚爱,接受这些文章,两年来我陆续在这块园地发表了二十余篇的杂文,多属生活感触的记述,兼抒发对家乡的怀念。原本只是玩票性质,没想到会一写成迷,一写成瘾,写到足以编印成册,印制成书,真的要感谢「副刊文学」这块肥沃的土地,无心插柳柳成荫,也算是一种缘份。
本书共收录了五十篇文章,之所以取五十之数当然与现在的年岁有关。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我向来驽钝,对天命所知不多,即使已过半百,生活仍在跌跌撞撞之中,很多事情放不开,很多事情放不下。这样一个角色,天地君亲师,人在五伦内,心在红尘中。万事万物离不开一个情字,亲情与人情,情字这条路走起来虽辛苦,总还是能留下一些甜蜜回忆。我本想将这些文章分成三部份,关于亲情的、关于人情的、关于物情的,最后没能归类成功,主要是这些感情总是纠葛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于是索性放任它乱,不分章节,随意随性,随便翻,随便读。
虽然是随性而写的文章,记述的都是事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也是传记,一种散文式的传记,记录我曾这样生活过。自十八岁那一年离开家乡,故乡的印记愈来愈模煳,这一辈子可能连落叶归根都有困难。只是不知何故,最近老是作梦,梦到残破的家园,梦到小时候的情景,梦到一些至爱的亲人。我把这些感触详实地记录下来,能够这样自在地活着,心中充满感激。回首来时路,有亲人、家人相伴,有师长、长辈提携,有同学、好友相知相惜,要感谢的人太多了,我以谢天的虔诚心意出版这本书,作为我对所有人事物的感恩与怀念。
远方有一个离岛,有我童年的记忆,有我眷恋的亲情,有我割舍不掉的牵挂,那座岛的名字,古时候叫做笠屿,我常在梦里回去,故以此为名。
《梦回笠屿》这本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作者的叙事技巧非常高超,能够将复杂的故事娓娓道来,却又不失引人入胜的魅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历史的运用,那种历史的厚重感与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它让我看到了历史对个体命运的影响,也让我思考,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个体的价值何在。书中的人物都不是简单的符号,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挣扎。我常常会在阅读的过程中,被书中人物的某个选择所打动,或者为他们的困境而感到担忧。它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也让我更加理解了人生的无常与无奈。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次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反思,一次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它让我更加珍惜当下,也更加坚定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评分天啊,我刚刚才把《梦回笠屿》看完,现在整个人都还沉浸在那份淡淡的忧愁和深刻的感动里。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我被它的名字吸引了,《笠屿》这两个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古朴而迷人的气息,让人忍不住想去探索。翻开书页,我才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地方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时间和记忆的宏大叙事。作者的文笔真的太细腻了,每一个字都像是精心雕琢过的玉石,触动人心。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岛屿景色的描绘,那些潮湿的空气,海风吹过的声音,甚至石板路上青苔的味道,都仿佛活生生地呈现在眼前。更重要的是,书里的人物塑造极其成功,没有脸谱化的好人坏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挣扎、选择和无奈。我常常会把自己代入其中,想象如果是我的话,面对那样的困境,又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其中一些关于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描写,更是让我几度红了眼眶。这种细腻的情感刻画,让故事显得格外真实,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阅读的乐趣,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重新审视了生活中的一些重要价值。读完之后,我真的感觉心头被什么东西填满了,又好像有什么东西被轻轻地剥离了,留下的是一种宁静而深刻的思考。它让我意识到,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蕴藏着不平凡的力量,而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往往才是支撑我们前行的最坚实的力量。
评分我必须承认,《梦回笠屿》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作者的文字像是有生命一样,每一个词语都充满了情感和力量。我喜欢书中对情感的细腻描绘,那些爱恨交织,那些欲说还休,都被作者刻画得入木三分。我常常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因为书中人物的情感而产生强烈的共鸣,仿佛那些情感也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它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也让我更加理解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次对情感的探索,一次对心灵的洗礼。它让我明白了,即使生活充满了困难和挑战,我们依然可以依靠爱与勇气去战胜一切。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内心被温暖和力量所填满,也更加坚定了对生活的热爱。
评分《梦回笠屿》这本书,简直是文字的盛宴!作者的语言功底非常扎实,每一个句子都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我喜欢书中对意境的营造,那种淡淡的忧伤,那种深沉的思念,都能够轻易地将我带入其中。我常常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因为书中对场景的描绘而产生强烈的画面感,仿佛置身于那个特定的时空。它让我看到了文学的魅力,也让我更加体会到了文字的力量。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次对美的追求,一次对艺术的探索。它让我明白了,即使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也蕴藏着不平凡的美。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也更加懂得去欣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评分《梦回笠屿》这本书,我只能说,它是一部能够触及灵魂的作品。它不是那种轻松愉快的读物,而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沉淀之作。作者的文字功底毋庸置疑,每一个句子都充满了力量,每一次转折都恰到好处。最让我着迷的是书中对人性的深刻洞察,那些人物内心的纠结、挣扎、矛盾,都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去思考,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这种代入感非常强,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书中的一些情节,虽然带着些许悲伤,但却充满了希望,仿佛黑暗中透出的那一缕阳光,给人力量。我喜欢作者处理悲伤的方式,它不是歇斯底里的渲染,而是不动声色地渗透,让你在平静中感受到那种刻骨铭心的痛楚,同时也体会到那种浴火重生的坚韧。它让我明白,即使生活给予我们无数的磨难,我们依然有能力去选择如何面对,如何继续前行。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的某些角落,也让我看到了自己身上潜在的可能性。
评分刚读完《梦回笠屿》,脑海里还充斥着那些鲜活的画面和深刻的思考。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常常让我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喜欢书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那些隐藏在平静外表下的波涛汹涌,那些欲言又止的情感,都被作者描绘得入木三分。我常常会为书中人物的命运感到揪心,也为他们的选择感到释然。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也让我更加理解了生活中的无奈与选择。它不是一本简单的故事书,而是一次对生命的深刻探索,一次对人性的深刻拷问。我从中看到了生命的顽强与脆弱,看到了爱的伟大与渺小,也看到了时间的无情与有情。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充满哲思的片段,它们常常在不经意间触动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读完这本书,感觉自己好像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更加懂得珍惜眼前,也更加坚定了前行的方向。
评分我被《梦回笠屿》这本书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力量,能够捕捉到生活中最微妙的情感变化。我喜欢书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那种挣扎、彷徨、期待,都显得如此真实。我常常会为书中人物的遭遇感到心疼,也为他们的坚持感到感动。它让我看到了生命的韧性,也让我体会到了爱与希望的力量。这本书不是那种让人一眼就能看穿的轻松读物,它需要你花时间去体会,去感受。每一次阅读,我都能从中发现新的东西,获得新的感悟。它就像一位智者,用平静的语言讲述着人生的道理,让我受益匪浅。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成长与蜕变的部分,那些人物在经历风雨后,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充实,也更加懂得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评分我太爱《梦回笠屿》这本书了!作者的想象力简直是天马行空,却又能够将那些奇思妙想 beautifully 地融入到故事情节中。我喜欢书中对人物设定的独特性,每个人物都充满了魅力,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秘密。我常常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为书中人物的奇遇和选择而感到兴奋,也为他们的成长而感到欣慰。它让我看到了人生的无限可能,也让我更加敢于去尝试和探索。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次对想象力的释放,一次对未知的挑战。它让我明白了,只要敢于梦想,就没有什么是不能实现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充满了激情和活力,也更加期待着未来的种种可能。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冲击太大了,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一开始只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没想到竟然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简直是欲罢不能。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把握非常精准,那种年代的氛围感,那种人物的命运沉浮,都写得非常到位。我仿佛亲身经历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希望与绝望。书中那些复杂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并没有让我感到枯燥,反而让我越发觉得引人入胜。作者巧妙地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细腻的人物情感相结合,让整个故事既有史诗般的厚重感,又不失人性的温度。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一些历史细节上的考究,这让整个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大大增强。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会停下来,去查阅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发现作者在细节上的处理真的非常出色。这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像是一本沉甸甸的历史画卷,让我们得以窥见过去,理解现在。它让我对我们所处的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充满了敬意。这种阅读体验是非常独特而难得的,让我不仅增长了见识,更在情感上受到了极大的触动。
评分《梦回笠屿》这本书,真是一本让人读了之后久久不能平静的作品。作者的文字有一种魔力,能够轻易地将人带入书中营造的氛围中。我特别欣赏作者对细节的把控,那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些细微的情感变化,都被作者描绘得栩栩如生。我仿佛能闻到书中弥漫的淡淡的乡愁,听到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书中的人物都不是完美的,他们有优点也有缺点,但正是这种真实,让他们更加鲜活,更加 relatable。我常常会在阅读的过程中,因为一个人物的某个行为,一个微小的表情,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它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多面性,也让我更加理解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份对生命的感悟,一次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它让我思考,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如何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