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猫不能拍电影?在「猫村」里,动物们正策划进行一场划时代的创举:准备用一台捡来的摄影机,拍出史上第一部由猫咪掌镜的「猫电影」!
可是,猫村之中也有坏蛋正伺机而动,想要破坏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这部电影最后会拍出什么画面?会不会引发动物大战呢
※有注音
【动物谜小说】系列
透过动物之眼,引领孩子寻回遗落的同情心与同理心。
人类是被自己宠坏的动物,早已遗忘了生物的本能,唯有从其他动物身上,人们才能看见生命最初的勇敢与真诚。
错过动物,就错过爱。
错过爱,就迷失了自己。
作者简介
陈榕笙
专长是「说故事」的台南人,平日从事小说创作以及儿童作文教学,喜欢以故事和孩子们互动;同时也是「台湾文学创作者协会」秘书长、主编网路投稿园地「文创副刊部落格」。
曾获福报文学奖等二十余奖项,入围九十九年度新闻局优良电影剧本征选;着有少儿小说《天哪!我们捡到一把枪》、短篇小说集《没人出海捕鱼》。
绘者简介
周瑞萍Rae
绘本艺术家,现居台北。曾获2006年义大利波隆纳国际插画奖、「讲义杂志」年度最佳插画家、「诚品好读」2007年度最佳图文书作者。目前兼任朝阳科技大学视传系讲师,并全心投入自己喜欢的创作,作品经常发表于各报章杂志、电子媒体及国内外展览。着有《去谁家买空气》、《夏天来的时候我会想妳》、《看见建筑的声音》、《马樱丹之歌》等图文书。
推荐文 有故事的世界何等美好∕王淑芬
推荐文 美好的延续∕猫夫人
序幕:登场演员介绍
第一幕:猫咪乐园
第二幕:爱说故事的塔克拉
第三幕:爱玛
第四幕:杂货店的大发现
第五幕:神祕的金属盒子
第六幕:摄影机,启动!
第七幕:第一次拍摄
第八幕:抢夺摄影机大作战!
第九幕:战争与和平
第十幕:动物们的过去与未来
第十一幕:阳光普照的下午
第十二幕:猫村的变化
第十三幕:神祕的电影
第十四幕:梦想的无限延续
幕后花絮:开放的结局
后记 猫脸辨识的超能力∕陈榕笙
推荐序一
有故事的世界何等美好∕知名儿童文学作家 王淑芬
新北市猴硐的着名猫村,是无主猫的落脚处,也算是爱猫人某种程度的圣地。在那里,爱猫人可以尽情展现对猫的怜爱,而猫享受着一般饲主无法提供的广阔空间。
但是,眼前悠悠行走看似充满闲情逸致的猫们,在来此之前,身上必有一则甚至多则故事吧?然后,我也想到,入住此地后,一群彼此陌生的猫儿,又该如何发展牠们新的生命故事?
《猫村开麦拉》也许便是因这样的想像而生,试着为无主猫儿模拟一出拟人化的猫村演义。全书有正邪对立衍生的戏剧张力,但作者并不採用铺天盖地的世仇大怨,那会让本书失去猫村故事的小品节奏,反而失衡;故事里的好猫坏猫,更似平日生活里的阳光少年与小有心机的嫉妒鬼,从而上演我们熟悉的小恩小怨;这样的情节,更容易得到读者认同,顺着故事轨道便能轻舟过万重山,两岸风景本就是读者期待中的风景,安心读着属于寻常日子里既温暖又趣味的故事。
本书另一书写重点是塑造出一位富有创意奇想的主角塔克拉,牠爱说故事的个性特点,正是邀请读者一起置身故事、参与故事的热情诱因。而猫导演与真人导演,借着交还摄影机,彷彿传递着每个生命故事的交流与彼此连结。正如我们行走猫村时,以猫棒逗弄那些显然已不想理会人类的猫,牠们毫不理睬的酷模样,好像在说:「别以为餵我一点猫食,我便有义务为你谄媚一笑。你不知其实是我在餵你吗?」是啊,猫村的猫儿,餵养着爱猫人的情绪呢。
书末安排开放式结局,唿应着一开始的「登场演员表」,读者可以试想自己比较像哪个书中角色?从而描绘着依此性格,属于自己的故事会 走向哪一条道路?我们都应该是自己故事里的导演与第一主角。
所以,写这篇介绍文章的我,又像谁呢?应该比较像书中的爱玛吧;爱玛凝视着彩绘玻璃想事情,我也凝视着每一本书的光与亮,想着有故事的世界是多么美好;我们都该尽力保护「读故事」的浪漫固有文化资产。
推荐序二
美好的延续∕猫摄影家 猫夫人
小时候的我喜欢看童话故事里都是幸福快乐的结局,长大后才慢慢发现,原来许多美丽的梦境都是这么不真实。于是,我一直想要打造一个有爱的园地,能够让小时候的梦想延续,所以我带着信念,告诉人们这世界还是这么的美好。
我决定用影像、用行动来传达自己在猫村里亲身体验的感人故事。
我像故事中的塔克拉有颗热情的心,一心想要守护着自己的梦想。
我喜欢故事中每个角色的个性,因为,这就是真实的人生!像讨厌人的黑面雄,因为曾经被伤害而充满了仇恨,但其实内心却渴望着友情,而没有自信的舒慢,因为动作反应慢,一遇到问题就躲起来任人欺负。
真实人生中充满着许多美好的与不美好的事,在文明社会中长大的我们,应该更珍惜万物的生命,并且学习尊重与欣赏。这猫村里集结了这么多人的爱与正向能量,假以时日,一定能把温暖延续给更多的地方。
后记
猫脸辨识的超能力∕陈榕笙
很多朋友都知道,现实生活中,我有一项特殊才能:街上陌生的猫咪,光从牠们的脸孔,我就能分辨出牠是公猫的还是母猫、年龄大约几岁……而且,准确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喔!
其实这也算不上什么「特异功能」啦!只要常常和某种动物相处,日子久了一定可以分辨得出「男生与女生的脸」长得有什么不同,就像我们可以轻易分辨出哥哥与姐姐的差别一样;我家附近动物医院的兽医,听说可以一眼看出十几种动物的性别、年龄和个性呢!
可是,我又不是兽医,好像不需要学会分辨路上的猫咪,究竟是男生或女生吧?
乍看之下,这似乎算不上什么「有用」的才能,能看得出野猫的性别与年龄,有什么用处呢?
一直到我开始写作之后,我才明白:原来最重要的,往往是那些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细节。
原来我能够分辨猫咪的「男女、老少」,是因为「观察力」;因为对猫观察得很仔细,所以渐渐分得出每只猫咪之间的不同:牠们有不同的年龄、性别与个性,有的很乖巧,看起来很温和像在微笑……有的猫咪一脸凶恶的样子,就像是个黑道老大,其他猫都要让牠先享用食物……原来牠们也是有许多「规矩」的,这些都是透过「观察」就能得到的「趣味」喔!
对不喜欢动物的人而言,路上看到猫也不会多想什么吧?但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猫啊狗啊这些小动物,长大以后更因为喜欢说故事,所以对任何事物又多了一分好奇心、多了一分观察,所以竟然促成了这本小说的诞生!
如果我不喜欢猫,就不会仔细观察牠们;
如果我不仔细观察猫群,就不会分辨得出牠们的性别与年龄的差异;
如果我分不出牠们的差异,就无法想像每只猫都有各自不同的个性;
如果没有仔细的观察、加上天马行空的想像,就不会有故事诞生。
所以,原来我的「猫脸辨识能力」,竟然是写出这篇小说的主要功臣啊!
我住的地方在乡下,附近大多是平房,家门前又有一大片果园,所以常常有野猫出没,观察牠们的生活也成为我的一大乐事。我给这带的野猫取名叫林园帮(因为我家住在林园街),隔壁一条街的野猫显然是不同团体,就依路名取名为青年帮。
这两帮野猫各有首领,帮众(几只小猫)与各自的地盘,隔着果园常常上演决斗或打群架的戏码,偶尔也会一起躺在空地上晒太阳;我总是隔着果园的矮墙,观察这两帮猫群的成员:有一只公猫瞎了左眼,我就给牠取名叫「独眼仔」、另外一只公猫气质出众,就叫爱德华……本书中好多好多的猫,都是我家附近的野猫来客串的呢!观察这些可爱的猫咪们,就像在看电影一样,牠们各自拥有许多故事与经历,当然啦!有一些是我凭空想像的,可是,这不也是一种创作吗?
「拍电影」就是这样的一种创作吧?要有很大的耐心去观察,找寻每一个角色的意义,还要加上很多细节上的想像力,才能拍出美妙又精彩的故事……我忍不住想像,有一只会拍电影的猫,好奇心十足、又善于观察周遭的一切事物……那就是塔克拉!一只充满好奇又很爱说故事的猫,在动物的世界里,非常适合当一个用「影像」说「故事」的导演呢!
现在科技进步,摄影器材相当常见,拍摄各种画面早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可是要当一个导演,可不是随手拿起摄影机到处乱拍就可以的喔!要拍出有「有趣又有意义」的作品,首先要很会说故事:而不管是文字还是影像的故事,要说出一个好故事的诀窍是什么?当然就是「观察力」与「想像力」了。
亲爱的读者们,准备好你们的「好奇心」,拿起手边的相机,开始用你的文字与影像,来叙述一个精彩万分的故事吧!
这本书,老实说,一开始我是被封面吸引过去的。那种复古的风格,加上一些神秘的元素,让我很好奇故事的内容。结果,读完之后,我发现这本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部悬疑小说,更是一部关于记忆、关于身份、关于寻找自我的作品。作者的叙事手法非常巧妙,采用了多线叙事的方式,将不同的故事线交织在一起,最终汇聚成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人物塑造的细腻,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自己的挣扎。即使是那些看似配角的人物,也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书中对于台湾本土文化的描写,也十分出色,作者将一些台湾特有的风俗习惯、民俗传说融入到故事中,让故事更加具有地域特色。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也更加了解了台湾的历史和文化。
评分这本书读起来,感觉就像在听一位老朋友娓娓道来自己的故事。作者的文笔非常平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的煽情,但却能够直击人心。故事的情节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真实感,让人感觉就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人物情感的描写,那种细腻、真挚、又充满无奈的情感,让我感同身受。书中对于家庭关系的描写,也十分深刻,作者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恨纠葛,写得淋漓尽致。我记得书中有一段描写,关于一位母亲对女儿的期望,那种深沉的爱,却也带着一些控制欲,让我感到非常复杂。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人生的反思,关于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家庭、面对爱情、面对自己的作品。看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得到了平静,也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
评分读完这本小说,感觉就像在夏日午后,坐在老旧的木窗边,听着蝉鸣,慢慢品味一杯冰镇的乌龙茶。故事的节奏并不急促,反而像一幅缓缓展开的水墨画,每一笔都带着细腻的情感。作者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真的是太到位了!主角的挣扎、迷茫,以及最终的成长,都让我感同身受。尤其喜欢作者对于小人物命运的描写,那种在时代洪流中被裹挟,却依然努力寻找自我价值的姿态,深深地触动了我。书中的场景描写也十分出色,无论是熙熙攘攘的夜市,还是宁静幽深的巷弄,都仿佛身临其境。我特别喜欢作者用一些台湾特有的意象,比如路边的柑橘摊、庙宇里的香火,这些细节让故事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容易引起台湾读者的共鸣。读完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总觉得好像经历了一场人生旅程。这本书不是那种让你看完就忘掉的爽文,而是会沉淀在心里,慢慢发酵,让你在平淡的生活中,时不时地想起那些鲜活的人物和感人的故事。强烈推荐给喜欢细腻情感和现实主义题材的朋友们!
评分说真的,这本书的文笔,简直是让人欲罢不能!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古典文学的韵味,又不失现代小说的流畅。很多句子读起来,都像诗一样优美,让人忍不住反复品味。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对话的描写,非常自然,充满了生活气息,而且能够很好地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关系。故事的情节虽然不算跌宕起伏,但却充满了张力,每一个细节都暗藏玄机,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观察,也十分敏锐,书中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的探讨,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我记得书中有一段描写,关于一位老工匠的困境,他坚守着自己的手艺,却面临着市场的冲击,那种无奈和坚持,让我感到非常心酸。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人性的思考,关于时代的变迁,关于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活的作品。看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得到了净化,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评分这本书,说实话,我读了好几遍才慢慢体会到它的深意。它不是那种一读就让人惊艳的作品,而是需要慢慢品味,才能发现其中的美。作者的文笔非常含蓄,很多情感都隐藏在字里行间,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故事的情节虽然看似平淡,但却充满了哲理,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人性的描写,他没有将人物简单地划分为好人或坏人,而是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书中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的探讨,也十分深刻,作者将一些尖锐的问题摆在读者面前,引发了我们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我记得书中有一段描写,关于一位失业者的困境,他努力寻找工作,却屡屡碰壁,那种绝望和无助,让我感到非常心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人生的寓言,关于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挑战、面对困境、面对未来的作品。看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得到了升华,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信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