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鹿死誰手?
中國能否在美國、日本、南海諸國中奪得先機?
洞悉中國,反思颱灣!
南海問題是從上個世紀延伸至今的區域性問題,目前大多數文獻都從海洋法公約或中國解放軍在亞太地區的威脅切入探討,但中國對南海的戰略是多元進行的,從單一角度無法釐清中國在南海的作為。本書特彆從政治、外交、軍事、經濟等麵嚮,揭開中國麵對南海問題的七大戰略手段!
本書特色
以詳細圖錶嚴謹論證南海問題。
作者簡介
蘇冠群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畢業,嶺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係學士畢業。
2006年開始在全球防衛雜誌上投稿撰寫軍事相關文章,領域偏嚮解放軍、俄羅斯與第三世界國傢。發錶文章請參閱全球防衛雜誌、國防大學等學術研討會、聯閤報社論等。部分文章與觀點曾被香港鳳凰衛視、馬來西亞吉隆坡安全評論與大陸新華社轉載報導。除軍事著作外,善於繪製各類軍事國防相關圖錶,是少數兼具國防與藝術設計專業的人纔。
推薦序∕林中斌
推薦序∕陳文政
推薦序∕黃介正
謝辭∕蘇冠群
導論
Chapter1 背景──南海主權、能源與航道安全的重要性
第一節 南海主權衝突的曆史淵源──各說各話
第二節 中國在南海諸島主權的衝突──必爭之地
第三節 海底資源與海上通道安全對中國的重要性──阿基裏斯腱 38
第四節 小結 58
Chapter2 中國海洋安全與海軍戰略演進──從軍事手段轉嚮外交優先
第一節 鄧小平時期(1980-1990)──始作俑者
第二節 江澤民時期(1990-2004)──目標移轉
第三節 鬍錦濤時期(2004-2012)──政策轉型
第四節 小結 135
Chapter3 各國對南海問題的現階段策略──應對中國的棒子與鬍蘿蔔
第一節 美、日、澳、印強化閤作關係
第二節 南海諸國持續開採油田
第三節 東協國傢的軍備提升
第四節 小結
Chapter4 中國南海戰略的手段與形成過程──奇正雙軌與手段多元
第一節 超軍事的南海戰略──上兵伐謀
第二節 經濟閤作與開採技術的強化──蠶食鯨吞
第三節 備而不用的軍事力量──手段多元
第四節 小結
Chapter5 結論
參考書目
序
「南海可能爆發軍事衝突!」這可能是我們在2011 年與2012 年最常在報章雜誌上看到的聳動標題。如果您對於南海問題仍然抱持著軍事手段優先的看法,那這本書可能會改變你以往的觀點,且讓您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當您拿到這本書時,你會發現這是一本不同於以往談論南海問題的書。
以往我們對於南海問題都是從國際法角度或是解放軍軍力問題上切入。這本書,將帶給你對於南海問題的全新思維。作者從外交互動、經濟貿易、海洋執法單位與解放軍等多元角度切入,使讀者可以瞭解到中國在南海問題上所運用的多元手段。
作者蘇冠群曾在2009 年9 月,於淡江大學修過我所授的中共軍事發展這門課。當我看到他第一次學期報告時,內心震驚不已。那已是一本碩士論文,而且是可以齣版的學術著作。不隻架構完整、資料豐富,而且圖錶的體例彩色都達專業的水準。
作者思想敏銳、態度勤奮、為人誠懇、心地善良,是極有潛力的青年學者。
本書主要是針對中國在當前的南海戰略,但是作者也不忘對曆史進行迴顧。作者從曆史的迴顧中,找到對於中國在處理周邊海域問題上的轉變因素。一個從原本僅使用海軍處理周邊領土爭議的國傢,是如何轉變成改用海洋執法單位的過程。此外作者對於解放軍海軍的研究也提供本書不少精彩見解,包括解放軍海軍對於建軍發展的論證。作者所推論的平衡艦隊發展是如何影響現今解放軍的外交,而這些轉變又會在南海問題上起到何種作用,讀者可在書中發現作者的精心鋪陳。
為什麼南海至今各國仍保持剋製?從筆者大量的資料收集與密集的圖錶中我們可以得知,從2011 年4 月至2012 年7 月,中國與南海各國就有多達53 次的官方互動。這顯示瞭雙方都希望以外交做為優先解決問題的途徑。作者點齣這點,且歸納齣中國對於南海問題的七大戰略手段。這七大戰略也可適用於其他周邊爭議海域問題,因此值得各方學者們品嘗其中奧妙。作者從時間、空間、麵嚮三軸一體,突破以往相關書籍所沒有的格局。
對於其在學習過程中的執著與努力,本人很榮幸在此推薦此書。希望這本書能給予更多南海問題研究的學者們一條新的研究方嚮,也希望廣大讀者們能夠從此書中瞭解當今中國的南海戰略。
2012 年9 月17 日 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教授 林中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