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曆史.敘事

時間.曆史.敘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林子裏有兩條分歧的路,
我選擇瞭那人煙稀少的一條,
--Robert Frost, 1916

  「我」讀書為何?何以治史?
  讀書治史可以予人何種人生?
  人間又何以須有此一問?
  若說期待著旁人悅讀,
  增加學問場域之讀者,
  則何以擱筆休憩後的「我」,
  卻偏行至無光之角落,
  看他人以微光播映之神隱少女!
  他們真的鍾愛自我之寫作?
  自有生以來,
  究竟多少筆下在迴顧後仍能無悔?
  作者與讀者間的迭盪低迴,
  究竟是何種容顔貌相的呈示,
  迷人於過去、現在、將來?
  抑或隻是書案上的墨香流韻,
  當時姿態已沉吟,卻恨名山不藏,
  後之覽者,未入我傢,先賞彆院!

  本書中的另一種聲音,
  便是「重讀中文」的期盼。無論是知識分子、學者,
  還是新士大夫、讀書人,
  在古今相映書寫中譜齣的一代風華。

作者簡介

李紀祥

  一九五七年三月十五日齣生於颱北,祖籍江蘇鹽城。東海大學碩士、中國文化大學博士,師事馬先醒、蔡仁厚、宋  晞、錢  穆諸先生。曆任中國文化大學史學係所副教授、教授,中國曆史學會理事長(2008-2012)。2002年應龔鵬程君之邀,至蘭陽佛光大學創所任教。現任佛光大學曆史學係教授兼人文學院院長、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所博士班教授。治學領域以宋明理學、中國史學經典及史學理論為主。近年寫作集中於春鞦學、史記學、釋奠學。已齣版著作《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道學與儒林》、《史記五論》等。曾與師友共同主編《曆史:理論與批評》雜誌。酷愛:咖啡與寫作、歌德與舒伯特、麯阜與蘭州。

推薦序作者簡介

孫康宜

  知名當代華裔漢學傢。一九四四年生於北京。颱灣東海大學外文係畢業,進颱大外文研究所攻讀美國文學。一九六八年移居美國,曾獲英國文學、圖書館學、東亞研究等碩士學位,一九七八年獲普林斯頓大學文學博士。

  曾任普林斯頓葛斯德東方圖書館館長,曾任美國耶魯大學東亞語文學係係主任,係第一位在美國擔任長春藤盟校及耶魯係主任一職的華裔女性,現任耶魯大學講座教授。執教課程有「中國詩學」、「性彆研究」、「世界文學導讀」、「比較文化評論」等。

  著有英文學術專著多種,並與哈佛大學東亞係語文所安教授聯閤主編英國劍橋版《中國文學史》钜著。亦有:《走齣白色恐怖增訂版》、《我看美國精神》、《走齣白色恐怖》、《遊學集》、《抒情與描寫-元朝詩歌概論》、《文學的聲音》等中文著作。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何謂曆史:「史學導論」之教學與提問
以「史」為學與以「曆史」為學
時間.曆史.敘事:可逆性、可斷性、轉述及其他
《春鞦》中的「空白」:「闕文」與「不書」
「言」與「文」:《史通.言語篇》中的曆史語言觀
「編年」論述:時間之鏤刻
趙氏孤兒的「史」與「劇」:文述與演述
中國史學中的兩種「實錄」傳統:鑒式實錄與興式實錄
劉知幾的史體論與備體觀
袁樞《通鑑紀事本末》與「紀事本末體」
曆史與不朽:論時間中的「在」與「逝」

圖書序言

趙氏孤兒的「史」與「劇」文述與演述

本文首先闡明「文述」與「演述」在「(曆史)敘述」上的分型意涵及理論依據。其次,以「趙氏孤兒」為敘事主軸,選取《左傳》、《史記》與紀君祥《趙氏孤兒》雜劇為文本來分析其「文述」中的敘事演變,考察其如何在起源文本——《左傳》中的編年敘事,而發展至《史記‧趙世傢》中的「下宮之難」,在「本事」與「新編」此二概念的對待中,一種事件的標題—─即「趙氏孤兒」,是如何在曆史中發展形成,落於元紀君祥的雜劇中成為瞭「劇名」;一種敘事基調及主導意識,又如何影響著後人對《左傳》及《史記》之閱讀。再者,在「趙氏孤兒」此一標題言說自身成形的故事中,又如何地已顯現齣瞭「曆史文本」間的「互異」及應當如何看待的綫索。作為「演述」底本的雜劇劇本,其「劇情」在何處始為「劇」?其更動《史記》與《史記》之更動《左傳》有何不同?「文述」與「演述」的差異與同質何在?何處可以作為基點以進行探討?本文並考察「莊姬」——作為曆史的或角色的人物,齣現在《左傳》、《史記》、《紀劇》及裘派搬演中的諸般不同之情節處理,以呈顯「書寫文本」與「影視文本」的對較。最後,在結論中,作者嘗試重提「何謂曆史劇」的古老議題,藉由「挪用曆史」角度的考察,討論其「曆史」抑「劇」之屬性,以啓曆史理論新視域展開之可能。

一、前言:曆史敘述的三種類型

在前言中,筆者想先作一個有關「敘述」此一概念上的分型陳述。關於敘述(narrative)是什麼,已有相當多之論著在嘗試迴答此一問題,本文也想將曆史敘述當成是敘述之一種,而將之區辨為三種型態:文述、講述、演述,這三種型態分彆由「文」、「講」、「演」作為其特徵。固然,三者皆有文——亦即底本,但三種底本在為何而作的意義上卻的確並不相同。文述是為「文」而寫的走嚮;如史書、小說。講述是底本為「講」而寫的走嚮,中國曆史上曾齣現過此種講述性作品,如先秦之《春鞦事語》、宋代以來的話本。演述的底本則是為「演」而生産的走嚮,以戲麯而言,內容包括瞭科、賓白、麯的提示,元雜劇、明傳奇、今日之京劇等皆屬此種,通常其底本便稱為劇本。後二者中,底本皆不是目的,講與演纔是目的;唯有第一種方是以底本構成為其目的,活動特色主要在書寫/成文上,因為以書寫/成文為其敘述之特徵,故筆者將之稱為「文述」。而「講述」與「演述」,則係以「講」以「演」為其特徵,是故書寫並非其特徵,就算是沒有底本,它們也仍然可以進行以「講」、「演」為特徵的「敘述」,是故筆者將之稱為「講述」與「演述」。在此情形下,無論以書寫/成文為主的「文述」,還是以講、以演為主的「講述」與「演述」,都是一種敘述性本質。而如果其欲敘述者為曆史,那麼,曆史敘述就至少可以區辨為此三種類型,即曆史的「文述」、「講述」與「演述」。這樣,便擴大瞭曆史呈現方式上的視野,也讓我們知道一件事:「文述」之外,仍有敘述,也有曆史。

再者,本文雖已區分齣敘述之三種類型為文述、講述與演述,但在論文之題旨與文脈上,將隻討論文述與演述。在寫作方嚮上,文本的選擇將以《左傳》、《史記》及紀君祥的《趙氏孤兒》雜劇(以下簡稱《紀劇》)為主。所以選擇《左》、《史》、《紀劇》者,其一、《左傳》是曆史上最早齣現有關趙氏孤兒此事記載的文本,是一個本事源齣之所在;其二、選擇《史記》,是因為不論在古代、近代、現在,其皆被視為正史,是曆史書之典範,因而其敘事也被典型地與當然地視為曆史,比較《左》、《史》之不同,將有其意義。其三、選擇元代紀君祥之雜劇,是因《紀劇》乃第一個將「趙氏孤兒」事搬演上舞颱而演其劇者,後來之南戲、傳奇、京劇、地方戲麯莫不自其源齣,是以《紀劇》就演述而言,亦佔有一重要位置。

關於紀君祥的《趙氏孤兒》,王國維的評價甚高,曾在《宋元戲麯考》中將之與關漢卿的《竇娥冤》並列,許為元雜劇中二大悲劇作品,其雲:

其最有悲劇之性質者,則如關漢卿之《竇娥冤》,紀君祥之《趙氏孤兒》。劇中雖有惡人交媾其間,而其蹈湯赴火者,仍齣於其主人翁之意誌,即列之於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色也。

雖然二劇是否為悲劇,迄今尚有異見,然劇中有悲則必也,君不見二劇之劇名中,一有「冤」字、一有「孤」字。明末卓人月於〈新西廂序〉中曾以悲、喜終局比較其優劣,雲: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