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萬物,都有時候。--林夕
「都什麼時候瞭,你還在……,不如……」看,不如什麼好呢?多虧這麼一問,我們纔猛然覺醒,不管什麼時候,還是清楚自己最想乾什麼,為什麼乾什麼比較好。
萬物萬事有時,隻是有時候以為身不由己忘瞭時候。久不久給問一問「都什麼時候瞭」是小福份;沒有人來問,自問一下「都什麼時候瞭」是大智慧。
繼《毫無代價唱最幸福的歌》的幸福思考後,《都什麼時候瞭》裏的87篇散文則圍繞著林夕對「萬物萬事皆有時」的體會。「都什麼時候瞭」是否如人所言,聽瞭會讓人很有壓迫感,一片大事不好,負麵氣場大籠罩?又或是如歌手張惠妹那首歌給人悲情的畫麵:「這都什麼時候瞭,為什麼還沒有飢餓的感覺。」
林夕說,都有人提「都什麼時候瞭」不一定就是掃興,因為還可能有另一樁好事正等著,怕什麼?也可能有著更有意義的事在等著,氣什麼?當然,也或許我們戴著自欺欺人的麵具不可卸下,還想什麼?……林夕說,多虧這麼一問,我們纔猛然覺醒,不管什麼時候,還是清楚自己最想做什麼,為什麼做什麼比較好。書中分七個章節,不需觀眾的時候、不來也不去的時候、肉體與思想約會的時候、跳蚤爬在錦袍裏的時候、走在單行道上的時候、還可以選擇的時候,以及笑得哀傷的時候。
★ 精采設計:將書封倒過來看,您會發現藏瞭一個錶情符號,當您聽到「都什麼時候瞭」您的反應是什麼?歡迎自由發揮,使用隨書附贈的黑色貼紙,「創作」您的獨傢封麵。
※關於設計
關於本書的設計,最大的挑戰,莫過於讓本書能延續這個係列的風格但又能跳脫既定的框架。因為,改變風格稍一不慎就讓讀者覺得「做壞瞭」,於是,決定從書與讀者的互動方式以及概念的延伸方麵來呈現不同以往的風貌──讓這本封麵同時存有兩個模樣。
從正麵看,冷調、嚴謹,但如果將書封倒過來看,讀者就會發現這本書藏瞭一個錶情符號,完全推翻原本冷靜的印象,甚至帶點可愛的療癒係錶情。(建議配圖:設計師手拿橫式封麵拍照的那張)
就如同「都什麼時候瞭」這句話給人的感覺──也許帶有一點責備語氣,但轉念後,就會産生不同的情緒與思考角度。
翻開書裏麵,讀者還會發現一個趣味的互動遊戲,原來這本書不隻兩種模樣!
隨書附贈的兩張黑色條狀貼紙,是要讓讀者自由發揮、創作的道具。「你說∕聽到『都什麼時候瞭』這句話時是什麼錶情?」「這句話給你什麼感覺?」把你的喜怒哀樂冏……各種思緒化為你的專屬錶情封麵,更歡迎你和其他人分享心情。
作者簡介
林夕
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主修翻譯。曾任港大中文係助教、《快報》編輯、亞洲電視節目部創作主任∕副經理、音樂工廠創作總監∕總經理、商業電颱廣告創作及製作部主管∕商業電颱創作顧問∕商業電颱顧問。現全職寫字。
颱灣版序 還可以選擇的時候 6
序 都什麼時候瞭 10
第一章 不需要觀眾的時候
關於笑,一起笑與一個人笑 16
金魚的記憶 20
人生若隻如初見 23
彆人搶不走的東西 26
無聊的人有福瞭 29
關於「慎獨」 33
獨孤求獨 37
預什麼言 39
還沒去過的地方 43
逃避局部現實 47
賈伯斯的最後一天 50
第二章 不來也不去的時候
在病房裏敘舊 56
剝洋蔥 60
塵埃落定 62
放得下,拿得起 64
有識之士 66
傷疤與痛 68
毫不華麗的煩惱 70
彆急,慢慢來 72
喜怒憂思恐 74
都不過是分泌物 78
為什麼是換畫不是換車 80
「遁入空門」與「跨入空門」 83
第三章 肉體與思想約會的時候
愈活愈實際 88
富屋春居圖 92
高枕.無憂 96
緊張大師 99
煩惱的極限 102
「隻是肝陰虧損心氣衰耗」 105
分「享」病情 107
不道德的快樂 109
早機焦慮癥 113
令人驚慄的醫生 116
原來你也在這裏 118
公道自在人口 120
橙的滋味 122
第四章 跳蚤爬在錦袍的時候
單純的半老人傢 126
被迫暗中作樂記 130
消費末日 133
最後的活門 137
非關飲食 141
吃穿大辯 143
同颱吃飯 147
黑無可黑「地溝油」 150
關於懸紅的問題 154
一枝竹 158
在北京打車 162
甲乙以至丙丁戊的恐慌 165
好風如水 170
許無可許的願 173
第五章 走在單行道上的時候
思港記 178
做中國的香港人好纍 181
禿鷹之城 185
老香港核心氣質 189
這哪裏像香港 191
豪宅齣豪客 193
窮人恩物 195
遊客味道 198
垃圾暨廢物 202
導遊難做 204
就因為颱灣有誠品 207
第六章 還可以選擇的時候
必必必 212
推來推去的世界 215
富豪之選 218
過度娛樂 221
穿漢服的小孩 224
「應該」叫《目送》還是《背影》 228
《紅樓夢》之奇 232
看殭屍去 236
在床上紀念名人 240
洗腦水 243
習慣欺人 247
如此重逢 251
給老朋友的私信 255
第七章 笑得哀傷的時候
問心很易無愧 260
錶錶態 264
株連 268
死而後已 272
偏見有時最公道 276
我們沒有石頭,隻有雞蛋 280
眼淚是假的悲哀是真的 282
自動愛國 284
「我們這兒」 286
追尋中國紅 290
沉默半世紀 293
麻雀憤怒瞭 295
蒼生誤盡蒼生 297
颱灣版序
還可以選擇的時候
(溫馨提示:讀者先看香港版序言,再迴頭看這颱灣版的序言。因為,這是港版序言的顛覆版,因為,都什麼時候瞭?這時代,由天邊流動的雲,到傢裏一個堅硬而脆弱的瓷器,由四書五經到言情小說,都沒有絕對唯一的看法,什麼時候就該做什麼隻能做什麼,有時對,有時錯。所以,還可以選擇的時候,我跟港版唱唱反調,看唱齣個什麼調調。)
「都什麼時候瞭,你還不去洗澡噢?!」
這是小時傢母對我碎碎念得最多的事情,直到現在,依然搞不懂,洗澡有什麼必要依時依候,又不是在軍營服役。什麼是該洗澡的時候,覺得適閤就是。自覺一身髒時、渾身不自在時、身心綳緊時、壓力過重時、想集中精神想事情時、集中精神想到死鬍同想不集中散漫放鬆時、貪圖浴液香氣時,都是洗澡吉時。
另一個幼時受過的庭訓就是:讀書時讀書、遊戲時遊戲。也是強調每個時候都有該做的事,而且要專心去做。集中精神,好像對得不能再錯。錯瞭,對那些天生畏書的人,你不讓他遊戲一下,讀書更像受刑,甜點有時不一定等到最後纔上,玩一下,那書纔看得下去。
對瞭,還有,天生渴書的人,像我,慢慢發現瞭讀書跟遊戲原來可以是同一迴事。不論何種遊戲,都以玩為目的,好玩的事情多著,比如讀書。如果我自覺看書的時候,純粹是在什麼學問在充實什麼人生發掘寫作的材料,那麼功利那麼嚴肅,根本與工作無異。能覺得看書是個好玩的遊戲,做到讀書時遊戲遊戲時讀書,兩不耽誤,多好。
延伸開去,還可以發展齣用嚴肅的心態玩遊戲,比方說,認真地玩養魚遊戲時,玩齣瞭許多與其他事情相通的學問,玩就不止於玩玩,做到消遣時進修,猶如邊吃飯邊收割。倒過來用玩樂的心態去做正經事,更不用因為太一本正經太嚴肅而緊張得犯下低級的錯誤,或者壓力大得視這天大事情為苦差。玩樂時心情放鬆,反而有更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在這狀態用這心態來乾大事,簡直是天作之閤,時時刻刻都是無往不利的時候。
建設有時毀壞有時聚有時彆有時,有時對這萬物萬事有時看成鐵闆一塊,像電子記事本上的鬧鍾,提醒我們該洗澡瞭,該吃飯瞭,實在是嫌這個世界加諸我們身上無形的鐐銬還不夠牢靠。
下次再有人對你說:「都什麼時候瞭,你還在悶騷什麼?那人都已經另有新歡,快要談婚論嫁,好事近瞭。」你大可以驕傲地迴敬他:「好像該清醒的時候我偏偏做夢,好像該理性的時候我就是玩感性,又怎麼樣瞭?因為,我心裏還沒有安裝一個生理鬧鍾,那麼準確無誤地適時清醒及時理性。順從我心的時候,你不給我做一下夢感性一下,繼續鬍鬧下去,又怎麼會鬧到連自己也看不起自己的時候,怎麼會有自自然然真正清醒理性的時候?」
我們有笑得哀傷的時候,有傷得隻能笑的時候,人情比事情復雜,不用哭笑得那麼守時。都什麼時候瞭?不需要觀眾的時候,不用嚮任何人交代負責的時候,就該珍惜還可以選擇的時候。
序
都什麼時候瞭
「都什麼時候瞭?」聽瞭會讓人很有壓迫感,一片大事不好,負麵氣場大籠罩嗎?
早前為新書想名字,我提齣就叫『都什麼時候瞭』,齣版人就以上述理由把提議給推翻瞭。
我一時發呆,想到種種時候,種種景況,什麼纔是正麵,如何纔叫負麵。
齣版人大概難忘張惠妹那首歌那個畫麵,覺得太(悲催)瞭一點吧:這都什麼時候瞭,為什麼還沒有飢餓的感覺。
所謂廢寢忘餐,心理的狀況截斷瞭生理的信息,該吃飯的時間不覺得餓,甚至忘記瞭吃的需要,其實有兩個相反的可能性。亢奮令人忘形,不但忘瞭補充體力,還忘瞭整夜沒睡,即使要吃也吃不下。
另一種是典型的夜飯不思,太專注於想念一個人,就沒功夫想到餓與不餓這樣「庸俗」的事情。對於這樣一種沉淪,或者說,是沉溺,「都什麼時候瞭」不是一記救人於水火的暮鼓晨鍾嗎?這句話又有什麼不好呢?
不如再模擬一些場閤,設計一些唸白吧。
「都什麼時候瞭,你還在吃,還慢條斯裏的,電影快要開場瞭,外麵路很堵,要遲到瞭。」看,正享受著吃的快感,有人來催,不一定就是掃興,因為還有另一樁好事正等著。怕什麼?
「都什麼時候瞭,你還在喝,還沒事人似的,你的朋友失戀瞭,正哭著,還不趕快去勸慰一下?」看,來催的人掃瞭興,隻為有更有意義的事在等著。怒什麼?
「都什麼時候瞭,你還在悶騷什麼?那人都已經另有新歡,快要談婚論嫁的好事近瞭。」看,敲響這個鳴冤鼓的人,掃瞭迷戀的雅興,也撕裂瞭一簾自製的雅緻輕紗,那用以自欺而欺步道人的薄膜,一點都不雅,甚至稱得上俗。還想什麼?
「都什麼時候瞭,美國已經酷熱到攝氏五十度,天氣反常,空氣汙染,還生什麼兒育什麼女?你捨得讓他們捱這個苦嗎?」看,這個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先行者,掃瞭人傢走一條傳統大道的興,也隻是提供個人另類意見,讓你參考。縱然你很耐熱,也不相信天氣會壞下去,悲觀派至少讓你再想一想為什麼要生小孩,生瞭小孩,你的責任還包括觀察氣候環境,怪什麼?
「都什麼時候瞭,據說今年就是地球末日,你還在計較這蠅頭小事,不如??」看,不如什麼好呢?多虧這麼一問,我們纔猛然覺醒,不管什麼時候,還是清楚自己最想乾什麼,為什麼乾什麼比較好。
萬物萬事有時,隻是有時候以為身不由己忘瞭時候。久不久給問一問「都什麼時候瞭」是小福份;沒有人來問,自問一下「都什麼時候瞭」是大智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