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中年所謂青春:對照記@1963Ⅲ

所謂中年所謂青春:對照記@1963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中年
  • 青春
  • 迴憶錄
  • 自傳
  • 成長
  • 時代變遷
  • 個人經曆
  • 文化反思
  • 六十年代
  • 中國社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所謂中年,就是歲月給瞭我們特殊的資格,
  可以選一張舒服的躺椅,對著逐漸西斜變紅的太陽,
  把叫青春的那本書,打開重讀。

  因為中年.我們纔得以享受青春!
  三位男子中年50,在相同時代,卻成長於似近還遠的土地上。

  楊照:隻有到瞭中年,人纔能開放地、全幅地瞭解並享受自己的青春。

  馬傢輝:告彆青春,也告彆中年。無論年歲,隻要願意,我們其實都可以活得加倍快樂。

  鬍洪俠:所謂青春,勇做加法,膽子要大;所謂中年,善做減法,氣魄要大。

  他們寫下五十歲、傢書、錢、打架、保險、蔣介石、毛澤東、退休、張愛玲……等30個主題詞。一個詞,三種書寫,對照我們的青春與中年。

  特彆收錄三人妻子的訪談,從「她們仨」對照齣「他們仨」有趣而私密的一麵。

作者簡介

楊照

  1963年齣生,颱灣讀書人。除瞭讀書,談談寫寫直接間接和書有關係的事,彆無其他專長。但夠慶幸瞭,能一直讀書,一直從事直接間接和書有關係的工作,活得自在、活得豐富。

馬傢輝

  1963年生,香港灣仔人也。颱灣大學心理學係畢業,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科學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職廣告公司、齣版社、雜誌社、報社、大學,曾以為自己愛拍電影,曾以為自己愛做研究,曾以為自己喜愛旅行,但現在纔知道,最愛的是什麼都不做,隻愛偶爾坐在書房內,麵對電腦,按鍵寫作。

  結集作品包括《明暗》、《日月》、《愛.江湖》、《我們》、《你們》、《他們》、《死在這裏也不錯》、《女兒情》、《站錯邊》、《在廢墟裏看見羅馬》、《大叔》、《愛上幾個人渣》、《李敖研究》等。

  文章散見中港颱報刊,以及,微博:weibo.com/majiahui

鬍洪俠

  大陸媒體人,資深愛書人。從青春到中年,始終以買書、讀書、藏書、寫書、編書為樂。齣版有書話隨筆集《老插圖  新看法》、《書情書色》、《書情書色二集》、《微書話》、《夜書房》等。編有《私人閱讀史》、《董橋七十》等。現居深圳,任《晶報》總編輯。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自序 追想青春,跨入中年 │楊照
自序 親近顛倒夢想 │馬傢輝
自序 歲月流水帳 │鬍洪俠

01主題詞   五十歲
多好,五十歲 │楊照
淡定地離去 │馬傢輝
一轉眼,五十瞭! │鬍洪俠

02主題詞   傢書
「不必特彆迴信……」 │楊照
傢書=稿神傢族的賠本生意 │馬傢輝
父親給我的四封信 │鬍洪俠

03主題詞   偶像
記起青春時代的偶像 │楊照
「牛華」與香港 │馬傢輝
紅星閃過是小花 │鬍洪俠

04主題詞   功夫
李小龍和狄龍 │楊照
保時捷上的功夫小子 │馬傢輝
需要力量的年代 │鬍洪俠

05主題詞   領帶
那段天天打領帶的時光 │楊照
於我,是領呔,不是領帶! │馬傢輝
一張疏而不漏的恢恢天網 │鬍洪俠

06主題詞   朋友
重視朋友會遺傳嗎? │楊照
即使做不成夫妻 │馬傢輝
那一場相知與託付 │鬍洪俠

07主題詞   錢
做生意的人傢裏長大的 │楊照
我父,我舅,我的愧疚 │馬傢輝
三奶奶的「蘇軍票」 │鬍洪俠

08主題詞   名片
印著另一個手機號碼的名片 │楊照
隻送齣瞭一張名片 │馬傢輝
一九九二年的一百五十張名片 │鬍洪俠

09主題詞   卡拉OK
守著滄海桑田變幻的諾言 │楊照
跟羅大佑坐在卡拉OK房間裏 │馬傢輝
我們的卡拉OK時代 │鬍洪俠

10主題詞   打架
天天打架的日子 │楊照7
為瞭母親,我避開瞭一場打架 │馬傢輝
跟著李雲龍去打架 │鬍洪俠

11主題詞   抽菸
More is not more,less is more │楊照
幾乎上瞭唐人街的頭條新聞 │馬傢輝
一場持續三十年的告彆 │鬍洪俠

12主題詞   喝酒
紹興、「約翰走路」和「水井坊」 │楊照
最美好的時光機器 │馬傢輝9
地下餐廳裏的啤酒往事 │鬍洪俠

13主題詞   黑社會
起起落落江湖人生 │楊照
在地獄裏做大佬 │馬傢輝9
「知道我大哥是誰嗎?」 │鬍洪俠

14主題詞   監獄
啃著饅頭看那堵長長的牆 │楊照
坐牢與越獄 │馬傢輝
「一個自由人,在追趕監獄」 │鬍洪俠

15主題詞   移民
福建、新北、宜蘭、花蓮、颱北 │楊照
我能告訴你一個祕密嗎? │馬傢輝
聽著聽著,我們就糊塗瞭 │鬍洪俠

16主題詞   英語
「學英文為瞭讀這種書?」 │楊照
坐在木椅上,臉色慘白 │馬傢輝
「多餘」 │鬍洪俠

17主題詞   住宅電話
「啊你旁邊那個女孩是誰?」 │楊照
電話情仇 │馬傢輝
「從今天起,做個有宅電的人」 │鬍洪俠

18主題詞   手錶
中華商場「忠棟」一號 │楊照
我的腕上終究沒有勞力士 │馬傢輝
你終究要闖一次「手錶關」 │鬍洪俠

19主題詞   電視
那個有《談笑書聲》的時代 │楊照
找你演電視劇,你敢嗎? │馬傢輝
水潭裏冒齣一條龍 │鬍洪俠

20主題詞   中醫
人去樓空的診療間 │楊照
你的糞便是啥顔色? │馬傢輝
發舅之死 │鬍洪俠

21主題詞   保險
我的保險經紀人 │楊照
我於八歲已經懂得什麼叫做保險 │馬傢輝
大時代的流浪者 │鬍洪俠

22主題詞   咖啡館
我的星期一咖啡館 │楊照
半島酒店側門的風景綫 │馬傢輝
紅旗大街上沒有咖啡館 │鬍洪俠

23主題詞   開會
會中浮現的人生腳本 │楊照
會議室內看見紅蘋果 │馬傢輝
那些年開的那些會 │鬍洪俠

24主題詞   小學語文第一課
「少瞭一個人」,什麼人? │楊照
原來我曾叫做Peter Chan! │馬傢輝
這一課,句子最短,歲月最長 │鬍洪俠

25主題詞   繁體字/簡體字
「氣」和「氣」的差彆 │楊照
王傢衛排名在我後麵 │馬傢輝
我遇見瞭《我》 │鬍洪俠

26主題詞   日記
寫給老師批改的日記 │楊照
有一本書,你以後不妨瞧瞧 │馬傢輝
迷途中的迷失 │鬍洪俠

27主題詞   蔣介石
蔣中正到底好還是壞? │楊照
蔣傢菜的八寶鴨和炒豬腰 │馬傢輝
當我們談起蔣介石 │鬍洪俠7

28主題詞   毛澤東
我讀的第一本毛澤東著作 │楊照
忽然齣現於街頭海報上的臉容 │馬傢輝
那年那月,《此時此刻……》 │鬍洪俠

29主題詞   退休
退不瞭的人生 │楊照
正在前往賭場的路上 │馬傢輝
如果有一天,我老有所依 │鬍洪俠

30主題詞   張愛玲
絕對無法改編成電影的小說 │楊照
夢中人 │馬傢輝
她走瞭,我們開始對照 │鬍洪俠

代後記  「她們仨」對照「他們仨」 │彭秀貞、林美枝、姚崢華

圖書序言

自序一

追想青春,跨入中年 楊照

  在一般的意義上,「中年」指的就是人走完瞭「青春」的階段,認命瞭、死心瞭,進入一個相對黯淡、背對陽光朝嚮陰影的階段。不過,換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年」卻也意味著,終於,我們有機會真正明白「青春」是怎麼一迴事。

  活在青春裏,生命充滿瞭躁動的變數,我們應接著現實中的種種刺激與誘惑,或自覺或被迫地隨時試驗著自己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喜歡什麼厭惡什麼?愛情、道德與品味的極限何在?我們猶豫遊移,我們反省後悔,我們走過瞭卻又恨不得能夠繞迴去,我們明知時移事往前塵難追但總不甘心不接受一切已經來不及瞭。

  那是青春,混亂與疑惑,必定犯錯卻甚至來不及麵對錯誤真心一哭的年代。於是中年就代錶瞭:總算,我們認識瞭自己,願意誠實平靜看看生命之鏡中到底顯現齣什麼樣的容顔。而那麵突然浮掛在眼前的生命之鏡,就是以對於青春往事的迴憶紀錄打造而成的。

  那場叫青春的電影,或那本叫青春的書,我們讀完瞭。我們不需要再隨著情節而焦躁激動,因為結局已經確確實實掌握在我們手裏。於是,我們可以開始重看一遍,可以重讀。所謂中年,對我而言,就是歲月給瞭我們特殊的資格,可以選一張舒服的躺椅,對著逐漸西斜變紅的太陽,把叫青春的那本書,打開重讀。重讀中,本來的內容有瞭完全不一樣的分量輕重,在結局揭曉之後,劇情主綫變得沒那麼重要、更沒那麼吸引人瞭;相對地,許多以前認為無關緊要的細節,迴頭看,卻如此有趣、如此感人、如此深刻。

  這是韆真萬確的弔詭,隻有到瞭中年,人纔能開放地、全幅地瞭解並享受自己的青春。青春中人永遠不會明白青春是怎麼一迴事,不管你有多敏感、有多聰明。換個角度看,進入中年而不整理重讀自己的青春,那就既對不起青春,也對不起中年瞭。

  何其幸運,步入五十歲的前兩年,和馬傢輝、鬍洪俠開始瞭「對照記@1963」的專欄寫作計畫。為瞭兩岸三地的「對照」,三人搬寫瞭許多迴憶懷舊的主題,寫著寫著,竟然各自寫齣瞭近百篇的青春追想麯。一麵追想青春,一麵正式跨入中年,忽然懂瞭:時光自有其莊嚴高貴的公平,既不偏袒青春,也不苛待中年。

自序二

親近顛倒夢想 馬傢輝

  關於一九六三年男人的成長書寫,這是我和楊照與鬍洪俠的第三本文字結集,第一本叫做《對照記》,第二本叫做《忽然,懂瞭》,這是最後一本,叫做《所謂中年所謂青春》。三書都由遠流齣版公司齣版,王榮文先生和他的專業團隊有的不僅是眼光,而更是,嗯,無比的耐性。

  跟中年男人打交道,尤其同時跟三個中年男人打交道,必須超有耐性。從書名的選擇到序文的邀約,從題目的篩檢到照片的編輯,從行銷的策略到演講的時間,任何議題,分處兩岸三地的三個男人討論起來,總會想齣六個意見八種安排十項建議,電郵來來往往逾百封,見麵談談辯辯亦近十次,聒噪不休,各自堅持,難下定論,若非遠流的朋友耐著性子在我們之間負起催促和周鏇之責,這三本書恐怕連半本亦不容易現身。想想,這兩三年來,三個男人在創作路上一路走來,原來曾得不少貴人相助,真是福氣。

  關於中年與青春的叛逆弔詭,楊照序文已經寫得非常清楚明白,我不多說瞭,看他寫的便是瞭。多年以來我都是楊照的忠實讀者,並未因其後認識交往而停止追讀他的文字,其學識之淵博,其心思之熱誠,經常讓我暗暗自慚,如同鬍洪俠之幽默之口纔之豪爽,經常讓我隱隱嫉妒。有機會跟他們稱兄道弟,隻要最後不會淪落到「投名狀」式的悲劇境地,自是我所擁有的另一種福氣。

  可是,福氣歸福氣,我畢竟是一個固執的中年男人,對於書名,我一直由於「大誌未竟」而心有不忿。打從第一本結集開始,我就建議以「大叔」為名,直指中年情狀,細述叔伯心情。但楊照和鬍洪俠否決瞭。到瞭第二本結集,再否決。到瞭第三本,又否決。彷彿打官司三審上訴,統統輸瞭。我唯有摸一下鼻子,對自己說:沒問題,你們不乾,老子獨行!我決定把「大叔」書名「私有化」,變成我下一本新書的名字!

  於是,在二○一三年五月七日我五十歲生日來臨前的兩小時,我坐在電腦麵前,編好瞭《大叔》稿本,按鍵,傳給香港花韆樹齣版社。我也替《大叔》寫瞭序,其中道:

  我的長相說好聽是「少年老成」,說不好聽呢則是「少年老殘」,早於十七歲時到某官方單位打工擔任編輯助理,同事們都猜我是二十七歲,隻不過不好意思言諸於口,終於在我辭職當天纔問一句,為什麼你這麼大年紀瞭還來做這小職員。

  我笑笑,沒答腔。長相天生,毫無辯駁餘地,任何執拗皆屬枉然。
後來呢,二十七歲被視為三十七歲,三十七歲被視為四十七歲,終於到瞭五十歲,或許在好些人眼裏已有六十歲的模樣,而我同樣不答腔,隻因,仍然,毫無辯駁餘地,仍然,任何執拗皆屬枉然。

  第一次被正式喚作「阿叔」時的場境倒記得清清楚楚。在羅湖往深圳的海關櫃颱麵前,我不小心,站錯隊,被誤會打尖,一位男子大大聲聲地說:「喂,阿叔,唔該排隊!」

  我愣住,不確定是否喚我,瞄對方一眼,明明他纔貌似阿叔,怎麼變瞭我是? 在那一刻,透過彆人的眼睛,我再次肯定瞭自己的衰老麵目。

  其後當然變成真真正正的阿叔,甚至開始嚮阿伯的年齡進軍,許多時候遇見朋友或同事的子女,他們毫無猶豫地喚我「伯伯」,我便知道,歲月已經倒數,終點在望,很快地,我將榮升「公公」或「爺爺」輩,最後,又將變成碑石上的一個名字,什麼都不是瞭。

  於是我變得更加放肆。言談上的,行為上的,思想上的,我把放肆權充自由,努力過自己想過的每一天;如果在傍晚時分發現今天的日子未如己願,我會非常沮喪懊惱,容易憤怒。彆人的修行目標是如《心經》所言「遠離顛倒夢想」,我的生活方嚮卻似剛相反,奔嚮顛倒夢想,愈發朝著狂野的終點前衝,彷彿黑夜飛車,隱隱期待突生意外,車毀人亡,在刺激裏消失,便是最美滿的結局。

  前陣子曾經有人用一種隱密的方式提醒我,「我想說的是,你的少年時代幾乎已形成你後來之所以成為現在的你之原型。即便你後來受損的多麼厲害,後來怎麼樣的被醜化、扭麯,以緻如何在應對世界時有著不同的麵貌。但那個少年時所隱藏的你,總會悄悄地召喚著甚至守護你。但如果你那時已經損壞,可憐的,你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就要加倍的努力。」我能說的隻是感激,但在行動上,我走嚮的顯然是另一極端 。

  上麵不厭其煩地摘錄序文,一來是為瞭聊以阿Q,好讓自己覺得終於成功迫使一九六三年男人成長書寫作品跟「大叔」二字沾上瞭邊;二來呢,序文稍稍透露瞭我成為五十男人的復雜感覺和「鴻圖大計」,跟所謂中年所謂青春有著直接關連。

  話說迴來,歲月匆匆,所謂中年所謂青春皆是轉眼之事,所以其實根本無所謂中年無所謂青春;有的都隻是尋常日子,關鍵是你選擇用什麼心情去麵對它、迴應它,那麼,青春也是中年,中年亦可青春,誰都沒資格囂張,也誰都沒理由沮喪。

  告彆青春,也告彆中年。無論年歲,隻要願意,我們其實都可以活得加倍快樂。不是嗎,楊與鬍?

自序三

歲月流水帳 鬍洪俠

  都說歲月如流水,那□,羅列關於歲月的記憶,就是一本流水帳瞭。既然書名是《所謂中年所謂青春》,我這篇自序,不妨真就寫成流水帳。

  一九七九年,鬍官屯:用零花錢去老武城新華書店買瞭幾本書,記得有《青春與理想》,有《性的知識》,都是一兩毛一本的小冊子。對青春的熱望就從這類小冊子開始瞭。是年身高一米六二,在衡水師範班級隊列中屬較矮一類。

  一九八○年,衡水:開始寫詩。寫完一首就讓女廣播員在學校廣播站朗讀。國慶節來瞭,寫詩;元旦來瞭,寫詩;看瞭電影《忠誠》,也寫詩。後來纔知道,那其實不算詩。

  一九八一年,衡水:第一次給人寫情書,遭舉報。某日班主任把我叫到辦公室,遞給我一封信,問道:「這是你寫給誰誰誰的吧?」我說:「是。」是年畢業參加工作,身高已到一米七八。

  一九八二年,衡水:當記者之餘申請迴師範學校旁聽數學課,獲準,但課堂上經常打瞌睡。想再戰高考,不想那年多瞭個高考預選考試製度。五月參加預考,被淘汰齣局。從此斷瞭高考念頭。

  一九八三年,衡水:看電影《青春萬歲》,長時間為其中的詩句感動。比如:「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來吧,讓我們編織你們,用青春的金綫,和幸福的瓔珞,編織你們。」

  一九八四年,秦皇島:第一次見大海,驚奇世界上竟有這麼多水,甚為驚恐。

  一九八五年,衡水:突然想當兵,而且想去西藏當兵。為此徹夜失眠。幾天後此念頭消失。

  一九八六年,北京:在王府井大街南側一飯館吃飯時,旅行包被小偷拎走。過數日,地鐵派齣所將身分證寄迴,說是乘客在垃圾箱撿到。

  一九八七年,衡水:換瞭份工作。老同事告誡說:「來這座樓上班,你要做到『三不』:不許大聲笑,不要穿牛仔褲,不準遲到。」

  一九八八年,海口:去《海南經濟報》遞簡曆。此報頭版一條消息的導語哄傳一時。大意是:一位機關乾部對他的兒子說,你要好好讀書,不然將來隻能當乾部。

  一九八九年,北京:辦完入學手續,在人民大學校園散步,見草地上依偎讀書的對對情侶,首次感嘆自己青春已逝。

  一九九○年,北京:讀周作人,讀徐誌摩,讀法拉琪,讀《三國演義》,讀《大眾傳播通論》。給一位企業傢寫「有償報告文學」,賺稿費補學費。買書欠帳,寫信給朋友告貸。

  一九九一年,石傢莊:在新華社河北分社實習,為寫一篇人物通訊,採訪一個多月,三易其稿,仍未獲發稿。和朋友騎自行車在街上亂逛的日子最讓人懷念。

  一九九二年,深圳:住黃木崗又一村臨時安置區的鐵皮頂房。夏日最驚人的不是悶熱,而是暴雨擊打鐵皮頂的聲音,猶如韆軍萬馬踏你頭頂而過。

  一九九三年,深圳:為「外引內聯」版寫評論〈「假洋鬼子」〉,遭撤稿。又寫評論倡議應該為「八.五大爆炸」立座紀念碑,再遭斃稿。

  一九九四年,深圳:受命與人閤作寫一篇關於深圳的長篇特稿,因沉湎世界盃決賽,遲遲未動筆。眼看交稿「死亡綫」逼近,遂連熬三個通宵寫齣初稿。

  一九九五年,深圳:每星期熬一個通宵為「文化廣場」寫一篇「編讀劄記」,率先嘗試見報時用手寫體簽名。後不知何故,被責令停用。

  一九九六年,深圳:應邀為一傢酒吧寫一首歌詞,記得開頭幾句是:「夜深瞭你還在門外嗎,門外的你是不是很孤單,孤單的你心中還有沒有夢幻,夢中的人是否還在你身邊……」

  一九九七年,深圳:「文化廣場」一百期,請餘鞦雨先生到場演講。其演講稿發錶後引起一場筆墨官司。

  一九九八年,廣州:去廣東人民齣版社看《老與新叢書》清樣,我們幾個人和責任編輯頻起爭執,最終竟把責任編輯氣哭瞭。那是我第一次齣書。

  一九九九年,深圳:過瞭一段無工作、無工資、無壓力的生活。朋友說你去應聘觀瀾高爾夫公司的一個職務吧。我漫不經心地去瞭,人傢毫不客氣地拒絕瞭。

  二○○○年,深圳:主編報紙的經濟版塊,對製度經濟學發生興趣。曾對人言:我不懂經濟,但懂經濟學。

  二○○一年,哈爾濱:去太陽島一遊,大失所望。當年喜唱〈太陽島上〉,覺得那真是美妙無比的地方。許多青春夢想開始破碎,這隻是其中之一。

  二○○二年,天涯社區:因瞭雞毛蒜皮的事,在網上和網友動瞭真氣,一本正經打筆墨官司,被譏諷為「根本不懂網路生活」。

  二○○三年,深圳:深夜一酒吧老闆來電話:「你不是想試試大麻的味道嗎?現在過來吧。」

  二○○四年,深圳:喜歡梅林四村附近一傢粥店,常常深夜去,淩晨歸。停在路邊的車後尾箱多次被撬。

  二○○五年,歐洲:眾朋友結伴遊曆歐洲五國。後來,這幾個人中,有的登上瞭珠峰,有的患病去世。

  二○○六年,深圳:呼朋喚友,正式開評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

  二○○七年,深圳:頻頻做「驢友」狀,登山,遠足。

  二○○八年,深圳:搬到「二綫關」外居住,渴望生活安靜。

  二○○九年,深圳:沒有勇氣說「不」,生活變得更加「黑白顛倒」。開始玩微博。

  二○一○年,深圳:白發急劇增多。本是「少白頭」,來深圳後竟然全變黑瞭。好景不長,黑極又生白。

  二○一一年,深圳:開始培養快走習慣。摯友薑威去世。終於到瞭常常去殯儀館為朋友送行的年齡。

  二○一二年,深圳:成功戒菸。開始喜歡普洱茶。

  二○一三年,深圳:感覺微信也不錯。迷戀深圳五號綠道,希望天天都能「十公裏穿越」。

  二○一三年六月三日,深圳:為遠流版新書《所謂中年所謂青春》寫自序,〈歲月流水帳〉,想起兩個人說的話。蘇聯作傢阿.巴巴耶娃說:「人應該剛生下來就是中年,然後再漸漸年輕起來,……那樣,他就會珍惜時光,不會把它浪費在無謂的事情上。」果能這樣,當然好,但隻能是說說而已。馬上就五十歲,古人說「五十而知天命」。何謂「天命」?不妨聽聽洋人的說法。保羅.科爾賀說:「天命就是你一直期望去做的事。不論你是誰,不論你做什麼,當你渴望某種東西時,最終一定能夠得到,因為這願望來自宇宙的靈魂。完成自己的天命是人類無可推辭的義務。」這話說得氣魄很大。想想也是,都活瞭五十年,氣魄可以大一些瞭。所謂青春,勇做加法,膽子要大;所謂中年,善做□法,氣魄要大。

  是為序。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