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一生齣來就口含銀匙的寜馨兒,她是一個經曆瞭重重苦難,用心用血用汗創造齣來的奇蹟。
現在時間到瞭,蛻化已經完成,她不再是卵,不再是毛毛蟲,不再是蛹,而是用瞭一生的心力蛻變而成的一隻蝴蝶。
作者簡介
張棠
浙江永嘉(現青田)人。颱灣大學商學係國際貿易組畢業,美國洛杉磯南加州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
現為「北美洛杉磯華文作傢協會」《洛城文苑》、《洛城小說》編輯,「海外華文女作傢協會」副祕書長,「美國達拉斯詩社」會員。2011年被「颱灣本土網路文學暨新文學主義時代」提選為首批優秀「颱灣本土網路散文作傢」。著有詩集《海棠集》。
部落格:blog.worldjournal.com/blog/2685938/,blog.udn.com/UnaKuan。
自序 蝴蝶的話
附文 蝴蝶人生
吳序 破蛹而齣的彩蝶
陳序 張棠和她的散文
李序 鄰居的祝賀
硃序 海棠獨秀
徐序 我的好朋友張棠
張序 姐姐的書
四海遊蹤
從瓜地馬拉歸來之一──火山地震之國
從瓜地馬拉歸來之二──瑪雅遺址
從瓜地馬拉歸來之三──古城Antigua
中南美之一.安地斯高地的萬人迷
中南美之二.南美「仙草」瑪黛茶
中南美之三.世界最快樂的國傢
與榴槤有約
咖哩飄香
徽州美食--徽菜
遙想北宋當年--開封與清明上河園
龍門石窟
河南焦作雲颱山
從洛陽關林談關公
文化之旅
四月書香之旅
北京大學巡禮
澳門行之一--過路灣之戰
澳門行之二--安德魯的葡式蛋撻
澳門行之三--澳門的「威尼斯人」
澳門行之四--破解 Cotai 密碼
颱北小吃
美麗的邂逅--遊颱灣清境農場
歲月屐痕
「道」亦有道
天下美女非君莫屬
夏威夷歌舞的迴憶
車比人嬌
榕榕樹(Yum Yum Tree)下
冠軍杯
以球會友
網球風雲
我的滑雪夢
雙「新」報喜
上班的女人
我愛紅娘
春夢瞭無痕
童年往事 163
老師,祝您壽比南山 168
北二女金慶同學會記盛--「中山愛、師生情、姐妹心」
「颱大第三女生宿捨」憶往
李兆萱教授百歲
懷念颱大會計教授幸世間
花鳥怡情
我傢蜂鳥
流芳園、荷花、睡蓮
「世界花園」的傳奇
野花盛開
紫薇
七裏香
颱灣野梨
聖誕紅的故事
浮生記趣
火樹銀花過聖誕
到我傢來過春節
新春迎賓大贈送
黃瓜
橘子
鼠輩
眾裏尋他
夏日煙雲
星光下的音樂會
竈神娘娘的第二春
我們看總統去
夢幻之城
賭城新星City Center與天方夜譚
文字因緣
翰墨緣
海闊天空任我遊
從恐龍到孫悟空
哈雷彗星
我的廬山真麵目
夏威夷的海浪
江南女子
北島在韆橡
古鼕新書《鮮河豚與鬆阪牛》
跋 感恩之歌
自序
蝴蝶的話
我生於戰亂。百餘年來中國的動蕩與不安,到我齣生時,已經延續到瞭第四代,戰亂所造成的不安全感,可能就是我日後到美國去留學打拚的主要動力。然而到瞭美國,我纔知道離開瞭父母、到陌生的地方去單打獨鬥,是多麼嚴峻的人生考驗。從飛機在美國土地上著陸的那一刻起,我就成瞭一個再也不能迴頭、隻有拚命嚮前的過河卒子。
五十年來,我不斷地調整腳步,剋服語言文化的鴻溝,突破生活與工作上的重重睏難。我的心路曆程,正如我在附文〈蝴蝶人生〉中所說的:「一次又一次地走過痛苦,剋服睏難,創造奇蹟。」
是的,在經過重重苦難以後,我退休瞭,我蛻變成瞭一隻逍遙自在的蝴蝶。
對我來說,蛻變是一種宿命,是成長的一個過程。在蛻變的過程中,痛苦是一定有的,但我並不以為苦,我的快樂來自每一迴「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後的心智成長。所以在這本《蝴蝶之歌》中,我並沒有著墨蛻變的過程,而是寫一隻「難看的毛蟲、醜陋的蛹」,在她蛻變成為蝴蝶之後的翩翩高歌。
我想我對寫作的愛好,應當來自於祖先的遺傳。但在兩岸開放以前,我一直以為我的父係祖先不明。因為不明,正好給瞭我豐富的想像空間,我曾想,他們會是跟著元朝周達觀齣使真臘(柬埔寨)吳哥窟的溫州人嗎?還是在閩浙沿海跟著倭寇打傢劫捨的海盜?
我的「幻想」後來都一一破滅瞭。兩岸開放以後,我看到瞭傢譜,原來我父母都是來自因戰爭而萍飄四散的書香世傢。祖父張作美在太平天國的烽火中,傢破人亡,成為不識字的孤兒;我的母係「錢塘吳氏」是徽商後代,是一個三代進士、代代舉人、擅長科舉考試的大傢族。然而,在戰亂失序的年代,這個傢族也一樣的落葉飄零瞭。
擁有讀書基因的我,卻並不愛讀聖賢書,反而對聖賢以外的「閑雜」書籍情有所鍾。當我到瞭愛讀小說的初中時期,政府遷颱不久,當時的傢長與老師都怕學生們沉迷於小說而不務「正業」(讀教科書),由是,躲進廁所或在棉被中拿手電筒看小說就成瞭我們那一代特有的趣事。幸運的是,我就讀的颱北第二女子中學(現為颱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有相當豐富的圖書館藏書,我因此看瞭許多當時在彆處看不到的中外古典著作。
北二女的逸仙樓,是一座厚磚建築的三層大樓。颱北夏天濕熱,在沒有冷氣的時代,教室內熱如蒸籠,然而每當夕陽西下,習習清風從窗口吹來,卻又非常的涼爽舒適。也因此,我讀高三的那個夏天,就常在放學後留在教室裏溫習功課,準備大專聯考。
有一個黃昏,我坐在三樓的教室窗口,誦讀文天祥的〈正氣歌〉,正當我讀到「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顔色」時,一陣清風吹瞭過來,我突然像觸瞭電一樣,感動得不得瞭。就在那神奇的一刻,我愛上瞭「古道」,也愛上瞭中國文學。
如說寫作的基因是一粒隨時會萌芽的種子,那命運就是豐美的土壤,在和風細雨的春天,一而再、再而三地給瞭我寫作的機會。
我在美國拿到MBA(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後,在一傢市場研究公司當研究員,我的主要工作是搜集資料、撰寫市場報告。對一個初到美國、英文欠佳的人來說,書寫市場報告其實是一條極其艱辛的謀生之道,我因而不得不去參加各種英文演說的訓練,這些訓練,就成瞭我日後的寫作風格。例如我的〈聖誕紅的故事〉與〈我傢蜂鳥〉就是典型的市場報告;又例如白老鼠的生世之謎,與澳門地名的解密等文章,也都是我多年來做市場研究,寫市場報告的自然結果。
從寫英文的市場報告到華文寫作,則是偶然中的偶然。一九八○年,我和我老公關德鬆在紐約上州羅徹斯特(Rochester)已住瞭九年,他突然得到瞭一個到洛杉磯來工作的機會。我初到洛杉磯,一時無班可上,颱灣的《中國時報》剛好到北美洲來開海外版,我反正閑著沒事,就開始投稿,想不到我的文章立即得到生活版編輯王誌明的青睞。
不久以後,《中國時報》海外版停刊瞭,我也同時在美國聯邦人口普查局(Bureau of the Census)找到瞭工作,自此以後,我再也沒有聽到過任何有關王誌明的消息瞭。現在迴想起來,從我老公突如其來的新工作機會、到《中國時報》海外版短暫的發行與停刊、到王誌明編輯的現身與消失,這難道都是上蒼為瞭鼓勵我的寫作而創造的奇蹟嗎?
更奇怪的是,當我終於從工作崗位退休時,blog(web log,部落格,博客)齣現瞭。我還記得當年我嚮年輕人一再詢問什麼是部落格的情景,誰知就是這新興的、充滿瞭神祕色彩的部落格給瞭我寬廣的寫作空間。在部落格之外,數位相機的誕生,又給我增添瞭奇妙的第三隻眼睛。這些日新月異的新科技,不斷地挑戰著我的寫作方法、寫作內容,甚至寫作的工具與元素,寫作成瞭我退休以後最令我著迷的愛好。
當我忙於人口普查局工作的那二十年,正是颱灣平麵齣版業的盛世,我颱大商學係同學遊伯龍教授,以及韆橡文友鄭麗美與林書玉等幾位暢銷書作傢,都曾把我的作品推薦給他們的齣版社,可惜我因工作繁忙,沒有認真以對,以緻辜負瞭他們的好意、錯失瞭齣版的機會。現在我希望這本被親友們「韆呼萬喚始齣來」的散文集結,能錶達我對他們的感謝於萬一,因為這一本《蝴蝶之歌》不但有我年輕時的天真無邪與少年輕狂,也包括瞭我在大江大海中翻滾以後的淡定與自在。
錯過瞭春花,還有鞦月,也許我曾在寫作上,錯過瞭許多美好的機會,但這本晚來的散文集,給我帶來瞭「隻有遲來纔能感受到的幸福與快樂」。
最真誠的邀約:在你們看完本書以後,請到我的部落格來參看我為每篇文章提供的彩色照片與照相本,相信我的部落格會給你們帶來文章之外的視覺與立體享受。
我的部落格:blog.worldjournal.com/blog/2685938/,blog.udn.com/UnaKuan。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