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6
《谁杀了古典音乐》作者、知名音乐评论者诺曼.莱布列希力作
不是贝多芬?也不是柴可夫斯基?
马勒是史上拥有最多狂热乐迷的音乐家!
许多人中了他的蛊,无可自拔!
他不仅影响了艺术的发展,甚至政治人物、科学家……,
当然也有不少人不喜欢他,却无法蔑视整个世界对他的疯狂!
诺曼.莱布列希带领读者重回马勒在世的每个时期,
剖析为何这样具有全球普遍性的热潮独独发生在马勒身上,
揭示马勒与他的音乐如何或显明或隐微地影响着人们。
美国电影协会评分为最棒的25部电影中,有一半以上的配乐作曲师受到马勒的影响。「马勒这家伙是谁呀?」一位好莱坞制片甚至问:「我们可以找他来签配乐合约吗?」即使是当代乐坛,受影响的就包括了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死之华合唱团(Grateful Dead)、约翰.佐恩(John Zorn)……等,多不胜数。
他是唯一进入主流文化的交响曲作者,轻易就跨越了文化与政治的藩篱,在所有人心中召唤出共同的欢笑与泪水。不知为何,他总能对各种人产生影响。明明荀贝格(Arnold Schoenberg)与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的曲风更大胆,而普契尼(Giacomo Puccini)和史特劳斯(Richard Strauss)的作品旋律更明确,为什么最后世界却选择拥抱马勒?
为什么是马勒?为什么他的作品突然流行起来?究竟我们着迷的是他的音乐还是他本人?又或者,因为在当时的维也纳,从婚姻到军队等大小体制都面临时代挑战,一切都在改变,所以我们着迷的是那种与现在截然不同的文化大熔炉气氛?又或者以上三者皆是?那可是一个拥有佛洛伊德、马勒、马赫、维根斯坦、赫泽尔、托洛茨基和青年希特勒的维也纳,那是创意的熔炉,是个人主义遇上现代主义之时,利己主义与理想主义正面交锋,而情慾与美学、一切的崇高或平庸,也都在此时此刻短兵相接。而在这些核心人物当中,马勒最大的魅力在于改变世界的决心,以及他愿意面对民众敌意的勇气。对某些人来说,他是英雄,但其他人只觉得他自我耽溺,不过无论是他本人或是他的人生故事,却无疑都让人惊叹不已。
他的音乐既高雅又平庸、既原创又充满指涉、同时让人赞叹又无感,而这都不是一般标准能所能衡量。马勒的音乐是一场开放式的心理游戏,而那还只是我们智识上所能得到回馈。此外,马勒的音乐还具有美学以及抒发情绪的功能,因此能提供我们无时无刻需要的安抚、启发,以及自我进步的精神疗效。马勒的每一首交响乐都是挖掘自我内在真相的强力搜寻引擎,于是在追寻马勒的过程中,我们也开始了探索自我的旅程,而有些时候,这些旅程真的帮助了我们。
马勒就像佛洛伊德一样,他们都在告诉我们「做自己是没问题的」,那甚至是一件可敬的行为。他的音乐在要求集体服从的世界中重新肯定个人的存在,那正是一个人能够从艺术或信仰中得到的至高慰借:帮助我们与自己和平共处。这就是马勒改变人们一生的方式。
马勒和卡夫卡(Franz Kafka)一样,用一种非常大胆、吓人的俗世手法结合了自传、自我分析与社会批判。他也和乔伊斯(James Joyce)一样,用世界本身杂乱无章的形式来描述世界。他的音乐语言并不像荀贝格或阿波里奈尔般节制、新颖或超现实,反而是一种平凡的口语,再加上时不时的回忆闪现、时间快转、少见的俚俗语言、彷彿放错位置的子音,以及各种禁忌思想。
因为创造了以讽刺手法活用的乐句,马勒得以在音乐中产生多重意义。不过即使在自由开放的社会中,艺术仍需要能在表面及内里呈现差异。马勒的作品编制常常超过百位乐手,因为他希望能呈现出最凄美、最私密,并且最隐晦的人类情感。他所使用的媒介与其中的讯息呈现出巨大差异,彷彿向我们暗示,在这个习于集体服从的社会中,内在的自我即将濒临灭绝。马勒总是在向社会吶喊着这项私密的讯息,于是在挤满三千人的音乐厅中,你也总会觉得自己正在独自聆听马勒。
「每首交响曲都像一个世界,必须含括一切」对马勒而言,音乐不只是娱乐,而是能参与「影响全球事务」以及个人道德的要角。第一号交响曲就在攻击世界对早夭孩童的冷漠,第二号交响曲则在批判尚未完全剷除的教会干政问题,第三号交响曲意图唤起环境意识,第四号交响曲则拥抱受到种族歧视的边缘人,而这些都是从未有作曲家尝试过的创举。一旦我们把马勒的高远理想与传统对手的渺小目标相比,也许就能解释为何马勒得以超越自己的时代,而史特劳斯却不行。马勒「足以撼动世界的影响力」从不是为了个人名誉,而是想要改善人类处境。
一位朋友曾在排练第六号交响曲时质问马勒:「为什么像你这样一个善良的人也会如此残酷、如此缺乏同情心?」马勒尖酸地回答,「因为你们就是我每天必须面对的残酷,我每天必须忍受的痛苦。」
回到他个人,直率的个性造成际遇的逆碍;周旋于情感之间的纠葛,加诸个人的健康状况,形成了他不乏苦痛的一生。然而,在起伏颠波的生活中,他曾言:「我所有绝望的力量只能寄託于忧伤,忧伤是我仅剩的抚慰」。这是一份多么了不起的决心!多数人只想逃离忧伤,但马勒却选择拥抱它。忧伤是他的庇护所,是他在迷失于世间时仅剩的家屋。与其逃避苦痛,他反而将苦痛的自我转化为创作的温床。他在信中提到忧伤的段落非常关键性,因为在那之后,「阳光洒落我的全身,包覆我心的冰霜就此溶解」。他没有选择自我伤害,反而决定自我疗癒,借由艺术创作修补他的生命。
除了华格纳外,没有作曲家留下像他这么多的「第一手目击资料」;关于他滑稽的走路方式至少有一打以上的记载。
本书作者、国际知名音乐评论家诺曼.莱布列希(Norman Lebrecht)从自己与马勒的渊源谈起,细细爬梳所有与马勒相关的书籍、档案、口述资料,列示并探论马勒作品与主要唱片录音,建构出马勒的一生,并阐述他对于马勒现象的见解。不论你是否是马勒的乐迷,甚至喜不喜欢马勒,又或者是否关心近代文化现象,即使从一个单纯的故事阅读者身分出发,这都是一本精采难以释卷的读物。
作者简介
诺曼.莱布列希(Norman Lebrecht)
现居伦敦。当代着名音乐评论与文化评论家。其评论、专栏广被转译为各国文字。目前固定发表于BBC的Radio 3、彭博通讯社(Bloomberg)与纽约公共广播(WNYC)。撰写了十多本的音乐相关着作,包含享誉全球的《谁杀了古典音乐》(Who Killed Classical Music?)、《大师的迷思》(The Maestro Myth The Song of Names)与《大师、杰作与狂热》(Maestros, Masterpieces and Madness)。小说《大师的迷思》(The Song of Names)入选2002年惠特比文学奖(Whitbread Award)。
译者简介
叶佳怡
台北人,曾获林荣三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以及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专事文学创作与翻译。着有短篇小说集《溢出》、散文集《不安全的慾望》。
序言 马勒之后的另一波洪流 005
Preface : After Mahler, Another Deluge ?
导论 如何拼凑马勒的一生 011
Introduction : Desperately Seeking Mahler
第一部分 为什么是马勒?
Part I : Why Mahler ?
1常见的疑问 Some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019
第二部分 马勒是谁?--生命与时代
Part II : Who Is Mahler? - The Life and Times
2出生在无名之地(1860-1875) Living in a Nowhere Land 045
3城市之梦(1875-1887) City of Dreams 067
4如世界壮阔的交响曲(1887-1891) A Symphony Like the World 087
5再次复活(1891-1894) Rise Again 099
6爱情告诉我的事(1895-1897) What Love Tells Me 127
7权力的滋味(1897-1900) A Taste of Power 145
8维也纳最美的女孩(1901) The Most Beautiful Girl in Vienna 167
9幸福的小插曲(1902-1906) Small Interludes of Happiness 193
10 三个打击(1907) Three Hammer Blows 215
11 进军美国(1907-1910) Discovering America 229
12 为你而生,为你而死(1910-1911) To Live For You, To Die for You 267
13 马勒之后的世界(1911-2010) After Mahler 291
第三部分 马勒属于谁?
Part III : Whose Mahler ?
14 如何诠释马勒? A Question of Interpretation 313
第四部分 如何理解马勒
Part IV : How to Mahler
15 找到一把通往私人空间的钥匙 Finding the Key to a Private Space 371
致谢词 Acknowledgements 393
文献目录 Bibliography
为什么是马勒?:史上拥有最多狂热乐迷的音乐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为什么是马勒?:史上拥有最多狂热乐迷的音乐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