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阅读每日10分钟(2年级全册)修订版

品德教育阅读每日10分钟(2年级全册)修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品德教育
  • 二年级
  • 阅读
  • 习惯养成
  • 价值观
  • 小学生
  • 修订版
  • 每日阅读
  • 成长
  • 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2年级上册>和<2年级下册>的合订本。

  编者鑑于目前社会上充斥暴力及贪婪的气氛,人与人相处,缺乏包含和关怀的慈悲心。本书就是顺应小朋友的需要而编写的,共有三十七篇皆和品德教育有关的文章及故事,供小朋友阅读。

  当小朋友读完本书三十七篇文章及故事后,将会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他们待人会彬彬有礼,会爱护小动物,会变得更慈悲,更善良,对人对事不会再斤斤计较,而有包容和关怀的心。

  小朋友阅读完后,可以考查一下自己的语文实力,所以在每一篇文章后面,附了五道题目,用来评量小朋友的了解程度。在篇后或有成语、诗词或有谚语、俏皮话欣赏,可以增进小朋友的语文能力。

品德教育阅读每日10分钟 (2年级全册) 修订版 —— 培育优秀品质,点亮心灵世界 【图书概述】 《品德教育阅读每日10分钟 (2年级全册) 修订版》是一套专为小学二年级学生量身打造的品德教育读本。本套书旨在通过每日精选的、富含教育意义的短篇故事、寓言、童话以及生活化的情境对话,以“每日十分钟”的阅读模式,循序渐进地引导二年级的小读者们认识、理解并内化核心的中华传统美德与现代社会公德。 本书严格遵循国家《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要求,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点,精心挑选了符合他们年龄段的阅读材料。我们深知,品德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日常的点滴积累和持续的熏陶。因此,本套书的设计理念是“润物细无声”,让优秀品质在日常的阅读习惯中悄然生根发芽。 【修订亮点与核心特色】 本次修订,我们不仅保持了原有故事的经典性和教育性,更在内容结构、图文设计和互动环节上进行了全面升级,以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 精准对标,分册结构清晰: 本册内容严格对应小学二年级一整学年的学习进度,内容划分为上、下两册,与学期安排保持一致。每册均细分为四个单元,对应学期中的四个主要主题模块,确保知识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单元设置: 每个单元聚焦一个核心的品德主题(例如:尊重与礼貌、诚实与信用、友爱与合作、责任与担当等),让孩子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深入理解某一美德的内涵。 二、 “每日十分钟”的科学阅读设计: 我们深知二年级孩子的专注力尚在发展阶段,过长的阅读任务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我们采用了“每日十分钟”的固定阅读模块设计: 1. 【晨光故事】(约3-5分钟阅读): 每天提供一个精炼的、情节完整的小故事。故事语言力求浅显易懂,贴近生活,但内涵丰富。故事内容涵盖传统美德故事(如“小王子的善良”类)、现代生活情境剧(如“排队时的谦让”类)等。 2. 【品德聚焦】(约2分钟提炼): 故事阅读完毕后,用简洁的语言提炼出本则故事的核心教育点。例如,故事讲的是乐于助人,提炼点即为:“帮助别人,自己也会感到快乐。” 3. 【思辨小问答】(约3分钟互动): 设置1-2个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的引导性问题。这些问题并非要求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孩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和表达,例如:“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明,你会怎么做?”或“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 三、 内容深度与广度兼顾: 本册内容力求在广度上覆盖二年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公德素养,在深度上引导他们理解品德背后的情感逻辑。 传统文化润化: 精选了部分改编自古代经典故事(如《二十四孝》中的适度片段、《列子》《庄子》中的哲理小故事),用现代、活泼的语言进行转述,让优秀传统文化以易于接受的方式进入孩子心中。 现代生活场景模拟: 大量增加贴近当代二年级学生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区交往的情景故事。如:如何正确使用电子产品、与网络礼仪相关的内容、面对学习挫折时的积极心态等。 情感教育融入: 不仅教“做什么”,更教“为什么这么做”。故事中着重描写人物内心的挣扎、选择和最终的释然,帮助孩子理解善良、诚实背后的情感价值。 四、 提升阅读体验的图文设计: 为适应二年级学生的视觉偏好,本修订版在视觉设计上进行了强化: 全彩印刷与插图风格: 采用温暖、明快、符合儿童审美的全彩插图,每篇文章配有精心绘制的插图,图文比例协调,有效辅助理解。插图风格统一,力求温馨感人。 字体优化: 选用大号、清晰、符合儿童阅读习惯的字体,适当增加行间距,减轻长时间阅读带来的视觉疲劳。 【核心教育主题模块(示例,不限于此)】 模块一: 懂得尊重与礼貌 内容侧重: 学习使用“请、谢谢、对不起”;尊重长辈的习惯;倾听他人的发言;理解“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故事示例倾向: 讲述了小动物之间因为没有礼貌而产生误会的经历,以及通过学习礼仪重获友谊的故事。 模块二: 诚实守信与自我负责 内容侧重: 区分“善意的谎言”与“欺骗”;勇于承认错误;信守对朋友和家长的承诺;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任务。 故事示例倾向: 围绕“不小心打破了东西,应该勇敢地告诉家长”或者“答应同学的事情一定要做到”的主题展开。 模块三: 友爱互助与同理心 内容侧重: 学会分享玩具和知识;在集体活动中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伙伴;理解他人的感受(同理心萌芽);如何化解小矛盾。 故事示例倾向: 描写了在小组合作中,性格不同的孩子如何互相配合完成任务,最终体会到合作带来的更大乐趣。 模块四: 勤奋有恒与珍惜劳动 内容侧重: 认识到学习需要持之以恒;体会父母劳动的辛苦;珍惜食物和资源;培养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故事示例倾向: 讲述了主人公通过不懈的练习(如学跳绳、学写字)最终取得成功的过程,强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朴素道理。 【使用建议】 本书旨在成为家长和老师与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沟通的“桥梁”。建议每日固定时间,由家长或老师陪伴孩子完成“十分钟”的阅读和讨论。阅读后,鼓励孩子将学到的品德运用到当天的实际生活中,并将成功的应用经验在第二天与他人分享,形成良性循环。 《品德教育阅读每日10分钟 (2年级全册) 修订版》是陪伴孩子度过小学二年级这一重要成长阶段的优秀精神食粮,它将以最温柔而坚定的力量,培育孩子正直、善良、负责任的美好品格,为他们未来的人生成长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石。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2年级上册>
1矛盾
2面包山
3运动会
4挖财宝
5月光下念书
6会利用时间的约翰
7我最喜欢的动物
8摇钱树
9赞美与批评
10守法的许衡
11再试一次的青蛙
12孟母买猪肉
13缇萦救父
14农夫和鹤
15蚂蚁
16公德心
17贪心的县太爷
18爱护野生动物
19和妹妹吵架
20野菊花与家菊花
21 帮助别人最快乐
22 伟大的爱迪生
23 我最喜欢的花
24 史怀哲
25 窗门与风钩
26 龟兔赛跑
27 两个砍柴的老公公
28 染丝
29 在野外游玩
30 养金鱼
31 该打的驴子
32 爱叫的小公鸡
33 修自来水管的工人
34 麻雀欺负羊
35 请衣服吃饭
36 海鸥
37 寒假计划
◎2上解答

<2年级下册>
1彩虹鱼
2一个粗心的人
3牛和青蛙
4蜜蜂和熊
5买鱼
6奇异的西瓜
7猴子、兔子和大象
8做家事
9河水和老榕树
10孝子孟宗
11养狗
12大黄牛减肥
13桶板和桶箍
14自作聪明的驴子
15难忘的夏令营
16怕羞的野鸭
17人和跳蚤
18老太婆的母鸡
19谷仓的老鼠
20喜欢才不要
21 帮助别人
22 骑兵和他的马
23 跟蜻蜓做朋友
24 不会发脾气的刘宽
25 林肯找鸟窝
26 我们是一群小蚂蚁
27 可悲的鸭子
28 大黄牛流浪记
29 急需帮助的鱼
30 山羊和驴子
31 瞎眼的小地鼠
32 机智的狗
33 青蛙和老鼠
34 狮子报恩
35 郯子取鹿奶
36 狐狸偷蜜
37 乌鸦和天鹅
◎2下解答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另一个深刻印象,来自于它对“尊重”这个概念的解读。在低年级的教育中,我们常常强调要尊重他人,但“尊重”究竟意味着什么,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可能还比较模糊。这本书通过一系列的小故事,将“尊重”具体化了。比如,有一个故事讲述了小主人公因为朋友的穿着与自己不同而感到不解,甚至有些嘲笑,后来在老师的引导下,他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选择,我们应该尊重这种差异。这个故事的重点不在于批评嘲笑的行为,而在于通过引导,让孩子理解“尊重”背后的包容和理解。我发现,我的孩子在阅读完这个故事后,在和小伙伴玩耍时,会更加留意自己是否无意中冒犯了别人,会更愿意倾听别人的想法,而不是一味地坚持自己的观点。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作用远不止于阅读本身,它已经开始在孩子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上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是我非常欣慰的。

评分

“感恩”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品质,但要让二年级的孩子真正理解和表达感恩,需要耐心和引导。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使用那种煽情的语言,而是通过一些细致入微的观察,让孩子体会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比如,有一个故事讲述了小主人公感谢妈妈为他准备的早餐,感谢老师耐心的教导,感谢朋友的陪伴。这些感谢,都写得非常真挚,非常接地气。我的孩子在读完这些故事后,开始会主动地对我说“妈妈,谢谢你今天做的饭”,或者对爸爸说“爸爸,谢谢你陪我玩”。这些简单的言语,却饱含着真挚的情感,让我觉得非常感动。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在“诚实”这个主题上的处理也十分巧妙。我们都知道诚实的重要性,但如何让二年级的孩子真正理解并实践诚实,却是一个挑战。这本书没有用严厉的语气去训诫,而是通过一个又一个贴近孩子生活的情境,让孩子自己去体会诚实的价值。比如,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孩子不小心打碎了家里的花瓶,他一开始想要隐瞒,但内心的不安让他越来越难受,最终他鼓起勇气向妈妈承认了错误。在这个过程中,作者详细描写了孩子内心的纠结和挣扎,以及承认错误后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我看到我的孩子在读到这个故事时,会皱着眉头,似乎也在替主人公担心,当主人公最终选择诚实时,我孩子脸上露出了舒缓的表情。这说明,故事的代入感很强,让孩子能够站在主人公的角度去思考,去感受。

评分

这本书,我真的是抱持着一丝好奇心,但也夹杂着些许忐忑翻开的。毕竟,“品德教育”这四个字,在很多家长和老师的认知里,总容易和枯燥、说教联系在一起。我担心的是,我的孩子,一个二年级的孩子,能否真正从中汲取养分,而不是仅仅把它当作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然而,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并没有落入俗套。首先,这本书在选材上就显得颇具匠心。它没有选择那些空洞的大道理,而是将品德的内涵融入到了一个个生动、贴近孩子生活的故事中。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往往是和二年级孩子年纪相仿的儿童,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困惑与成长,都像一面面小镜子,映照出孩子自己。比如,书中有一个关于“分享”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如何从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到体会到分享带来的快乐。这个过程的描写非常细腻,小男孩的内心挣扎、犹豫,以及最终敞开心扉的过程,都写得非常真实。我的孩子在读到这个故事时,甚至会主动停下来,和我讨论他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这让我觉得,书中的内容真正地与他的生活产生了连接,而不是漂浮在空中。

评分

“责任感”的培养,也是我非常关注的一点。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责任感可能还比较抽象。这本书是如何将这个概念落地的呢?它没有停留在口号上,而是通过一些小小的、具体的事情来让孩子体会。比如,有一个故事讲述了小主人公因为没有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导致整个团队的进度受到了影响。这个故事的重点不是责怪,而是让孩子理解,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我们不认真对待,也可能会对他人产生影响。我的孩子在读完这个故事后,会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帮助收拾玩具,或者整理自己的书本,他不再是需要我反复催促,而是会自己去想“我该做什么”。这种主动性的提升,让我觉得这本书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孩子一种“我应该对我的行为负责”的意识。

评分

“坚持”的重要性,在书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很多孩子容易半途而废,遇到一点困难就想要放弃。这本书通过一些故事,让孩子明白,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也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比如,有一个故事讲述了小主人公学习一项新技能,一开始他做得不好,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坚持练习,最终取得了成功。这个故事的重点不在于成功本身,而在于强调了“坚持”的过程。我的孩子在读到这个故事后,对于一些他觉得比较难的事情,似乎不像以前那么容易说“我不行”了,而是会尝试着去多做几次。

评分

关于“合作”的教育,这本书也做得相当不错。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在合作方面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这本书通过一些团队合作的小故事,让孩子明白,一个人可能完成不了的事情,大家一起努力,就可能实现。它没有刻意强调“团队精神”这个词,而是通过生动的情节,让孩子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和重要性。例如,有一个故事讲述了几个小朋友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互相帮助,克服困难。在故事的结尾,他们不仅完成了任务,还收获了深厚的友谊。我的孩子在读到这些故事时,会表现出一种积极参与的姿态,甚至会主动提出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一些需要合作的小游戏。

评分

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并没有将品德教育变成一种枯燥的灌输,而是巧妙地将教育的理念融入到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这些故事不仅贴近二年级孩子的现实生活,而且能够引发他们的思考,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成长。我特别欣赏的是,它没有简单地给出“是什么”,而是引导孩子去“为什么”和“怎么做”,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方式,对于孩子的长期发展非常有益。我也会继续鼓励我的孩子阅读这本书,并且与他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相信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的孩子在品德成长的道路上,迈出坚实而又美好的步伐。

评分

这本书对于“热爱生命,珍爱环境”的倡导,也做得非常用心。在当下,环保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本书没有使用过于说教的方式,而是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让孩子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比如,有一个故事讲述了小主人公和家人一起去郊游,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也体会到了保护环境的责任。故事中对大自然的描写非常生动,让孩子能够感受到自然的魅力。我的孩子在读完这个故事后,对小动物、小植物表现出了更多的兴趣,也更愿意参与到一些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中。

评分

关于“同情心”的培养,这本书也有独到之处。很多时候,二年级的孩子可能还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痛苦缺乏敏感。这本书通过一些故事,引导孩子去感受他人的情绪,去理解他人的处境。比如,有一个故事讲述了小主人公看到一位老奶奶提着很重的购物袋,他主动上前帮忙。在帮助的过程中,他体会到了老奶奶的辛苦,也感受到了自己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这个故事的描写非常细腻,孩子在看到老奶奶时内心产生的犹豫,以及最终伸出援手的过程,都写得很真实。我的孩子在读到这个故事后,似乎对周围的人更加留意了,如果看到有需要帮助的人,他也会尝试去伸出援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