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工作空间不需要「很酷」,需要的是「好用」。
问对六个问题,创造一个成功的工作空间。
I. 办公室里,人们都在做什么呢?
II. 在办公空间里,有哪些种类的活动,需要提供相应的设施呢?
III. 什么样的办公空间,会成为团队工作的坚强后盾?
IV. 什么样的办公空间,最能支援独立性质的工作?
V. 什么样的办公室,才能符合该组织的个性?
VI. 让办公空间真正「好用」的关键,是什么?
本书作者群为规划办公室的专业团队,将多年经验集结成书,适合所有办公室设计师、相关领域工作者与业主作为参考资料和沟通素材,要共同找出最适合企业的办公室设计方案,这是你可以放在手边随时备用的最佳工具!
I. 内容针对计划及设计工作空间的流程,明白易懂
II. 内容包含案例及清楚的指引,以及每种方法的优缺点
III. 由一群专家组成的团队所写
办公建筑最主要的目的,在于让使用者可以专注于进行他们手上的任务及活动,并且最好用最少的花费、达到最大的满意度。除了这些功能性的需求之外,办公建筑还有重要的社会及象征功能。举例来说,透过空间的规画和设计,可以让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增加,或是促进创意的产生。再者,办公室的样貌,可以对员工及访客强烈地传达该组织的文化,让人了解该组织的特色或是品牌精神。
为了建立有效的办公空间概念,相关的目标也必须弄清楚。这间办公室可以提供的益处是什么?设计时应该将焦点放在节约经费,或是放在增加员工满意度?它应该强化现有的组织文化,或是作为新文化的催生者?它应该聚焦于提供个人工作空间,或是以团队使用为主?还有,对环境的冲击,在设计上又该考量到何种程度?
若能清楚地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设计案的成功将具有极大的贡献。这些答案将在简报和设计的过程中,提供决策的架构。再者,清楚的目标将有助于和未来在这个空间中工作的员工沟通设计提案,对他们解说这些改变为何,以及将会如何发生。
《好用的工作空间设计》是一本用来创造妥善工作环境的实用指南。书中依照按部就班的步骤,引领读者从策略目标订定以及最基本的抉择,到个别空间的设计指导原则,并提供实用的新设计导入建议──全都是以通俗易懂的笔调写成,并充满了世界各国的各种生动案例。这本书是所有对于工作空间和办公室设计有兴趣的人,必读的书。
作者简介
朱利安.凡.密尔Juriaan van Meel
朱利安.凡.密尔是ICOP的共同创办人,同时也是ICOP的资深谘询专家。ICOP是一间提供工作空间谘询服务的公司,位于荷兰。此外,他也是丹麦哥本哈根「设施管理中心.瑞尔达尼雅研究室(Centre for Facilities Management - Realdania Research)」的资深研究专员。他着有《The European Office》,并与其他作者合着有《The Office》、《the Whole Office》、《Nothing but the Office》。
Yuri Martens
尤瑞.马腾斯目前为工作场所策略研究专员和执业人员,将其博士论文所研究的创意工作环境,和目前所从事的策略性工作场所谘询工作相互结合。他曾任职于荷兰的「人与建筑中心(the Centre for People and Buildings)」;在职期间,他与其他作者合着了本书的荷语前身:Werkplekwijzer。
Hermen Jan van Ree
赫曼.尚.凡瑞策略、营运、以及市场行销方面的资深谘询专家,专精于绩效管理。他曾被聘请为伦敦大学学院和许多位于荷兰和美国的研究机构的资深研究员。目前他也是英国设施管理协会(BIFM)的一员,同时也是欧洲标准化委员会(the European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的首席顾问专家。
编审委员简介
法兰西斯.杜菲(Dr. Francis Duffy)
来自英国,是一名建筑师,也是DEGW的创办人。DEGW为一跨国的建筑和设计公司,以办公室设计和工作空间策略拟定着名。他以未来办公室和空间的弹性使用作品闻名。他也是个多产的作家,着作相当多,如《The New Office》和《Work and the City》等。
麦可.杰洛佛(Michael Joroff)
是麻省理工学院的资深讲师,并主持「麻省理工建筑与规画研究室(MIT Laboratory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长达十八年之久。由于他是不动产策略方面的国际谘询专家,因此他特别擅长于企业的基础架构管理(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以及组织工作场所的设计。他的着作繁多,包含《Excellence by Design》等等。
席瑞.布雷克史坦(Prof. Siri Blakstad)
是挪威科技大学「地产及设施管理中心(the Centre for Real Estate and Facilities Management)」的教授。她擅长于用空间的规画和营运来支援企业主的需要。目前她的研究包括发展出适用于策略性简报和工作场所设计的方法。
译者简介
蔡宜真
成功大学建筑系学士、义大利欧洲设计学院整合传播硕士(Master of Fashion Communication Coordination / Institute Europe of Design)着作有,《大象农庄》(小知堂出版)。译作有,《蔓越莓皇后》(馥林出版)、《乐高神话》(商周出版)、《擦擦史》(商周出版)。
姜立娟
1981年生, 台湾台北人,毕业于美国纽约Pratt Institute的Communications Design研究所,以及苏格兰University of Dundee的Design Ethnography 研究所。现职为Design Ethnographer,以设计思考(Design Thinking)的方式协助发展出以人为本的人性设计。喜爱沈浸在不同文化中和写作,目前也是MOT∕TIMES线上志的特约撰述。更多资讯,请至www.lichuanc.info/。
简介
目标OBJECTIVE
增强生产力
降低成本
提高弹性
促进互动
支援文化革新
激发创意
吸引并留住人才
传达品牌精神
减少环境冲击
关键决策CRUCIAL CHOICES
地点
使用
规画
外观
档案
规制
工作空间WORK SPACES
开放式办公室
团队办公区
独立工作区
个别办公室
共用办公室
团队办公室
研究区
工作休憩区
即时查询站
会议空间 MEETING SPACES
小型会议室
大型会议室
小型会议空间
大型会议空间
动脑室
会面点
支援性空间SUPPORT SPACES
档案空间
储藏空间
影印∕列印区
收发区
茶水间
休息区
个人置物柜
吸菸室
图书室
游戏室
等候区
走道
范例EXAMPLES
高效率的开放式办公室
富有吸引力的个别办公室
具有创意的复合式办公室
生气蓬勃的俱乐部型办公室
导入IMPLEMENTATION
分析
沟通
参与
整合
关心与保护
勇敢
参考资讯FURTHER INFORMATION
书籍刊物
期刊杂志
研究中心
专业机构
版权CREDITS
关于作者
关于编审委员
图片出处
INTRODUCTION
创造一个对的工作环境
本书出版的用意,是作为一本实用的指南,提供所有正要创造新的工作空间的人使用,包括设计师、顾问,以及经理人和办公室的使用者。在有些案例中,新的工作空间意味着设计一个新的办公室,有些时候则仅仅是在现存的空间中,移动几张办公桌和隔间。
无论是哪种情形,都必须将各式各样的因素纳入考量,例如平面配置、资讯设备架构、隔间、家俱、室内设计、照明及电源插座等等。不过,首先要考量的是关于办公室的设计概念。在急着进入实际的设计之前,客户和设计团队对于将要创造的工作环境,应该有清楚的愿景。
首先要问的问题是:何种形式的工作空间最好用?是传统形式的办公室,或者大型的开放式空间?办公桌是个人式的,还是共用一大张桌子?是无纸化的办公室,或是纸张可以自由循环使用的办公室?办公室的空间主要由桌子占据,或是有咖啡吧和休息区?或者是根本没有办公室,就让大家在路上、在家中或是其他地方工作?
并没有一条康庄大道,通往这些问题的答案。办公空间要考虑的不是只有花费和很「酷」的设计;还关乎生产力、文化、弹性,以及最后但绝非殿后的因素:员工的幸福和快乐。正如同任何一个办公室员工都知道的,看似简单的设计决定,可以大幅影响员工每日的工作生活,以及生产力。
要创造一个对的工作环境,必须仔细研究该组织的工作流程、特色和远景。不同的组织需要不同的办公室设计概念。有些组织适用传统的隔间办公室,有些组织则可以将完全弹性、甚至是虚拟办公室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管是哪一种,都必须经由完整地思考,做出决定。
这本书的目的是协助客户们以及他们的设计团队,借由本书提供的想法、灵感和规范,做出正确的决定。本书并不偏好任何一种办公空间设计概念,亦不提供设计上的公式;而是以中立的角度,探讨每种办公空间设计概念和形式的优缺点。如此一来,我们希望借由这本书,帮助客户们和他们的设计团队审慎地思考,并创造出真正好用、独一无二的办公空间。
赫曼.尚.凡瑞
Hermen Jan van Ree
尤瑞.马腾斯
Yuri Martens
朱利安.凡.密尔
Juriaan van Meel
这本书的标题《好用的工作空间设计:幸福的工作场域不需要「很酷」,需要的是「好用」》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样。每次看到那些被大肆宣传的、充满“设计感”的办公空间,我总是会忍不住皱眉。那些奇特的家具、过度的装饰,虽然可能在视觉上很吸引人,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常常带来不便。我尤其厌恶那种为了所谓的“创意”而牺牲基本功能的做法。我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让我全身心投入工作,并且感到舒适和愉悦的空间,而不是一个需要我时刻去“适应”或者“迁就”的场所。这本书的“好用”核心,让我觉得它可能触及到了很多被主流设计忽视的问题。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理解“幸福的工作场域”的?它是否会深入探讨人体工程学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例如座椅的高度、桌面的深度、屏幕的摆放位置等? 又或者,它是否会关注光线、色彩、甚至是空气质量这些影响工作状态和情绪的因素?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我理解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优化我的工作空间,使其更加“好用”。也许是关于如何利用自然光,如何通过简单的收纳来提升效率,亦或是如何创造一个更少干扰的工作环境。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在对“工作空间设计”这个话题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也充满了对它能否带来真正价值的期待,期待它能帮助我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工作场域”。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名字《好用的工作空间设计:幸福的工作场域不需要「很酷」,需要的是「好用」》,我瞬间就被吸引住了。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关于办公空间设计的书籍,但大多都围绕着“时尚”、“前沿”、“智能化”这些词汇,虽然听起来很厉害,但实际应用起来总感觉有点遥不可及,而且有时还会让人觉得有点“形式大于内容”。我一直以来都更倾向于务实的东西,一个空间的好坏,最终还是要看它能否为使用者带来实际的便利和舒适。尤其是“幸福的工作场域”这个说法,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物理空间的设计,可能还涉及到人的感受、情绪和工作效率。我特别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定义“好用”的?是那些关于减少噪音干扰,优化采光,还是确保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私密空间?抑或是关于如何通过空间的布局来促进团队的协作和交流? 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能够帮助我这个普通员工,在现有的工作环境中,找到提升幸福感的方法。也许是一些关于如何整理桌面,如何利用角落空间,或者如何改善个人工作区域环境的建议? 我对它能否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与同事共享空间,如何创造一个既符合个人需求又兼顾团队和谐的工作环境的思考,感到特别好奇。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终于有一本能够真正站在普通劳动者的角度,去探讨工作空间设计意义的书籍了,我真的非常期待它能给我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收获。
评分《好用的工作空间设计:幸福的工作场域不需要「很酷」,需要的是「好用」》——这句话简直说到我心坎里了!我一直觉得,很多所谓的“设计感”强的办公空间,其实都是在给使用者制造麻烦。我曾经在一家号称“创新”的公司工作,他们的办公室设计得确实很“酷”,有很多奇形怪状的会议室和色彩斑斓的墙壁,但问题是,那里的噪音控制做得非常糟糕,根本没办法进行安静的思考。而且,很多椅子虽然造型独特,坐上去却异常不舒服,一天下来腰酸背痛。我更看重的是一个空间能否真正服务于工作本身,能否让我在里面感到舒适、专注,并且能高效地完成任务。这本书提出的“好用”理念,让我觉得它可能不仅仅是在谈论物理空间,而是更深层次地在思考如何通过空间来提升人的幸福感和工作效率。我特别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定义“好用”的?它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优化空间布局,如何处理光线和声音干扰,甚至是如何利用色彩和绿植来创造一个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的实用技巧? 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能够帮助我这个普通职场人,在现有工作环境下做出改变的思路和方法,而不只是空泛的理论。我期待它能够教会我如何去“感知”一个空间是否“好用”,并给我提供一些能够立即实践的建议,让我的工作场域变得更舒适,更高效,从而提升我的工作幸福感。
评分《好用的工作空间设计:幸福的工作场域不需要「很酷」,需要的是「好用」》这个书名,简直就是我心声的呐喊!我一直觉得,那些被媒体追捧的“网红”办公室,虽然视觉冲击力很强,但往往忽略了最基本的人性化需求。比如,一些开放式办公区域,看着好像很“酷”,但实际情况却是噪音此起彼伏,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再比如,一些号称“创意十足”的休息区,椅子形状奇特,坐上去简直是一种考验,根本无法真正放松。我更加看重的是空间的实用性和舒适性,一个能够让我感到安心、自在,并且能最大限度发挥工作潜力的场所,远比那些华而不实的“设计”要重要得多。这本书的“好用”理念,让我觉得它可能不仅仅是关于建筑或室内设计的理论,更像是关于如何创造一个能够支持人们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我特别想知道,作者会如何去阐述“好用”这个概念,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例如如何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工作来设计适合的空间?或者,它会不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通过软装、绿植、甚至是气味等“非硬性”元素来提升工作场域的幸福感的建议? 我对于这本书能给我带来的实用性非常看重,毕竟,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更顺畅、更愉快,而一个“好用”的空间,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我迫切地想要通过这本书,找到一些能够为我的工作环境带来积极改变的灵感和方法。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真是直击人心!《好用的工作空间设计:幸福的工作场域不需要「很酷」,需要的是「好用」》,光看这名字就觉得,终于有一本书不是在卖弄那些虚无缥缈的“创意”和“潮流”了。我平时在办公室里,总觉得那些号称“设计感十足”的空间,有时候反而让人摸不着头脑,椅子坐着不舒服,光线刺眼,甚至连放个水杯的地方都要绕来绕去。更别提那些追求“酷炫”却忽略了基本功能的设计了,看着是挺好看,但真要在这儿高效工作一天,简直是种折磨。我一直觉得,工作空间的本质是为了让人们能够舒适、高效地完成任务,而不是为了拍照打卡或者满足某个设计师的“艺术追求”。这本书的这个角度,让我觉得非常接地气,也充满了期待。我很好奇它会从哪些方面来阐述“好用”的重要性,是关于人体工程学、空间动线、声学设计,还是色彩搭配对情绪的影响?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可操作的建议,而不是空泛的理论。毕竟,对于我们普通职场人来说,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整个办公室的装修风格,但也许可以通过一些小细节的调整,来提升自己的工作幸福感。这本书会不会分享一些关于如何与上级沟通,如何在家办公时创造一个“好用”空间的方法呢?我非常期待它的内容能给我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让我能够在这个“不酷”但“好用”的空间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幸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