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人体重心,了解肌肉运动
从此什么姿势都会画!
举重物时,为什么上半身会往后仰?
大笑时眼睛微微瞇起,看起来更自然!
人体运动,是一连串骨骼、关节、肌肉精细的动作。
想要利用画笔表现出生动自然的人物姿态,就必须对人体运动的通则,有概略性的了解。本书除了介绍,人体被包裹在肌肤之下的骨骼与肌肉之外,还针对各种运动姿态,详细解说肌肉伸展、压缩状况,与重心的分布。可说是描绘人体的进阶课程!
书中构成循序渐进,一开始先介绍基础的骨骼肌肉分布,再进一步借由平时的动作如坐、卧、站、跪,以及动作较剧烈的奔跑、跳跃来介绍肌肉在运动中的状态。最后以人体带有情绪的互动表现作为结尾。描绘人物时,除了精确掌握人物结构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去理解动作姿态的平衡方式。除了跌倒时的状态,人体各种姿态都会与地心引力达成平衡。也就是说,我们的某一个部分会成为我们姿势的重心。动态姿势之所以比较复杂,是因为除了掌握重心之外,为了使力躯干会扭转、肌肉会伸缩,借此使出更大的力量。
读者除了可以借由解剖图,跟表现力量重心的辅助箭头,了解运动姿态。本书亦收录大量的动作插图,可以当成作画时的参考。借由反覆练习,相信你一定也可以画出栩栩如生的人体。
五大特色,帮助你掌握人体!
媲美医学书籍,超精析肌肉&骨骼全图解,正确掌握人体结构。
介绍各种姿势,从行走坐卧到跑跳格斗,皆以透视肌肉图解说。
搭配力量、重心方向的箭头,了解人体的使力方式。
基础远近法教学,帮助你画出合理的空间状态。
创作应用范例,看专业画家如何以人体进行变形,画出美式风格的虚拟生物。
第一章 从人体解剖图学习
表示面和方向的用语 006
骨骼的形状和区分 008
骨骼的种类(各部位) 010
关节的主要种类和运动方向 013
肌肉的种类∕身体的运动方向014
内脏 023
脑 027
嵴髓神经的构造 028
全身的主要神经 029
眼球.耳.鼻 030
第二章 研究人体各部位
表情 034
颈部 036
颈部和肩膀的肌肉与骨骼 036
颈部的动作 037
肩膀 039
肩膀的动作 039
手臂 042
手臂的肌肉和骨骼 042
手臂的粗细与比例 044
前臂的特征 045
手肘 046
手肘的关节及动作 046
手肘周边的凹凸 047
躯干 048
躯干的肌肉及骨骼 048
嵴柱和躯干的动作 051
脚 052
脚的粗细及比例 055
膝盖 056
手 058
手部肌肉 058
足部 060
足部肌肉 060
男性与女性的差异 062
第三章 探讨日常生活
坐姿 64
跪坐 65
盘坐 65
行走 66
跑 68
跳跃 70
仰卧 72
描绘从斜上方往下看的卧姿时 72
举物 73
伸展 74
蜷缩 75
进食 76
饮用 77
跌倒.摔倒 78
上阶梯 80
下阶梯 81
蹲 82
倚.靠 84
抓吊环∕悬垂 85
拉、扯 86
骑自行车 88
立体的姿势 90
用强烈的远近感描绘 90
人体的立体感 92
各部位的立体感 94
头部的比例及立体感 94
手臂的立体感 96
脚的立体感 97
视点不同所产生的远近感的变化 98
仰视及俯瞰 100
仰视跑步中.行走中的人物 102
俯瞰跑步中.行走中的人物 103
仰角(low angle) 104
俯视(high angle) 105
黄金分割法 106
对应法 107
S形曲线 108
扭转身体 109
夸张的轮廓 110
第四章 人体姿势图
立体的姿势 90
用强烈的远近感描绘 90
人体的立体感 92
各部位的立体感 94
头部的比例及立体感 94
手臂的立体感 96
脚的立体感 97
视点不同所产生的远近感的变化 98
仰视及俯瞰 100
仰视跑步中.行走中的人物 102
俯瞰跑步中.行走中的人物 103
仰角(low angle) 104
俯视(high angle) 105
黄金分割法 106
对应法 107
S形曲线 108
扭转身体 109
夸张的轮廓 110
第五章 双人姿势
格斗 112
回旋踢 112
前踢 114
膝踢 115
直拳 116
切击 118
上勾拳(upper cut) 120
掴掌 121
跨坐 122
比腕力 123
正切 124
举剑过顶 125
互相冲撞 126
返击腹 128
突刺 129
过肩摔 130
锁喉扣 131
倒剪双臂 132
援助 133
扛 133
撑扶 134
勾手、搭肩 135
友爱 136
拥抱 136
亲吻 137
抱起 138
背 139
跳舞 140
握手、牵手 141
抱小孩 142
骑脖子 143
与小孩互动 144
成长期的身高比较 144
第六章 人体的种种秘密
胎儿是如何存在于母体内 146
切割人体 148
血管(动脉.静脉)∕淋巴 153
口腔∕舌头∕牙齿 155
乳房的构造 157
泌尿生殖器官 158
创作的应用 161
人体切断 161
恐怖、流血画面 163
妖怪、虚拟生物的造型 164
美女撩人姿态 166
美式漫画、幻想艺术风的姿势 168
远近法 170
远近法的基本 170
视野中的远近法 171
画面整体的远近 172
参考资料 175
我一直以来都对人体艺术抱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喜爱,尤其是在素描和色彩创作中,总是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体结构,从而赋予我的作品更强的生命力。然而,对于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来说,市面上很多关于人体解剖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充斥着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读起来像是在啃一本厚厚的医学教科书;要么就是图示不够清晰,黑白线条交错,很难分辨出不同肌群的层次和动态。 直到我发现了这本《人体解剖图 精准画出人物姿势:彩色图解,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我才觉得,我找到了一本真正属于我的“启蒙书”。这本书最让我惊艳的地方,在于它“精准画出人物姿势”这个核心理念。它并没有把人体解剖仅仅停留在骨骼和肌肉的静态展示上,而是通过大量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动态插图,来诠释骨骼和肌肉是如何在各种姿势下协同工作的。 我特别喜欢它对“动作”的分解和讲解。比如,书中有一页展示的是一个人正在跑步的瞬间,身体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向前倾斜的姿态。它会详细地标注出,在这个过程中,腿部肌肉是如何发力,背部和腹部肌肉是如何保持身体的稳定,以及肩部和手臂的摆动是如何与整体运动协调的。这种“情境化”的解剖分析,让我不再是孤立地去记忆骨骼肌肉的名称和位置,而是能够理解它们在实际运动中的“功能”和“表现”。 而且,这本书的“彩色图解”真的太给力了!我一直觉得,人体解剖如果不是彩色的,很多细节就会被掩盖。这本书用了非常科学而艺术化的色彩搭配,它会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不同的骨骼和肌肉群,甚至是同一块肌肉,在不同层次或者不同收缩状态下,也会有微妙的色彩区分。这就像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觉维度,我能非常直观地看到,肌肉是如何“堆叠”在骨骼上的,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是如何。 我尤其欣赏它“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的设计。它不会把所有的信息一次性抛给你,而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你先建立起对主要骨骼结构的宏观认识,然后逐步深入到各个主要肌群的详细讲解。它就像一位非常耐心的老师,知道什么时候该讲什么,如何讲,才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的插画风格非常有艺术感,线条流畅,色彩柔和,但又不失其科学性。我之前看过一些解剖图,虽然结构准确,但看起来太枯燥了,很难激发我的学习兴趣。这本书的图画,本身就可以作为很好的绘画参考,我甚至可以直接临摹它们,来练习人体结构和动态的表现。 它教会我如何去“观察”人体,不仅仅是看到表面的皮肤和线条,而是能够透过这些表面,去感知到其下涌动的力量和生命的脉搏。当我理解了腰部肌肉是如何支撑身体的扭转,肩部肌肉是如何允许手臂做出大幅度的摆动,我画人物的时候,就会更有底气,也更能捕捉到那种自然的、有机的形态。 这本书对于“人物姿势”的精准描绘,也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某个肌肉在哪里,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各种姿势的分析,来展示这些肌肉和骨骼如何协同完成这个姿势。比如,在表现一个弯腰拾东西的动作时,它会重点讲解脊柱的弯曲,以及背部和腹部肌肉的拉伸和收缩,这让我明白,为什么那个姿势看起来是这样的。 总而言之,《人体解剖图 精准画出人物姿势:彩色图解,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这本书,是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的那本“神书”。它用最清晰、最直观、最艺术化的方式,为我揭示了人体解剖的奥秘,让我能够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也更有信心。
评分说实话,我一直是个对“美”很有追求的人,尤其是在艺术创作方面,我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尽可能地真实和生动。过去,我在尝试描绘人物的时候,最大的困扰就是如何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身体形态,尤其是那种微妙的肌肉线条和骨骼的起伏变化。我尝试过很多方法,阅读了不少相关的书籍,但总觉得差那么一点意思,要么就是过于抽象,要么就是太过写实,缺乏一种艺术的韵味。 直到我偶然间看到了这本《人体解剖图 精准画出人物姿势:彩色图解,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我感觉我的绘画之路突然变得明朗了许多。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强调“精准画出人物姿势”,这恰恰是我一直以来所欠缺的。我之前理解的解剖图,更多的是一种静态的“骨骼模型”加上一些肌肉的标识,虽然能了解大概的位置,但在表现人物的动态时,总显得不够灵活。 这本《人体解剖图》不一样,它更注重的是“活”的解剖。它里面的图示,很多都不是简单的站立姿势,而是包含了各种运动的瞬间,比如奔跑、跳跃、弯腰、回眸等等。在这些动态的图例旁边,它会非常细致地讲解,在这样的动作下,哪些骨骼在承担主要的支撑作用,哪些肌肉群会因为发力而凸显出来,哪些肌群又会因为拉伸而变得平缓。这种“情境式”的解剖讲解,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原来人体是一个如此充满张力和动态的整体。 而且,它的彩色图解真的太棒了!我一直觉得,对于解剖这样复杂且需要区分层次的知识,单纯的黑白图示是远远不够的。这本书使用了非常科学和美观的色彩搭配,它会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不同的骨骼和肌肉群,甚至对于同一块肌肉,在不同状态下的表现,也会有微妙的颜色变化。这种细致入微的色彩运用,让我能够非常直观地看到,肌肉是如何附着在骨骼上的,它们是如何协同发力,来完成每一个细微的动作。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透视”和“体积感”的讲解。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肌肉的名字和位置,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你如何通过理解肌肉的走向和体积,来表现出人物身体的真实感。比如,在表现一个侧身的人物时,它会清晰地展示出腹内外斜肌是如何包裹住肋骨,以及背部肌肉群在扭转时是如何产生明显的纹理。这些信息,对于我这样想要画出立体感十足的人物形象的画家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 我发现,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贴近实际的绘画需求。它没有过于深究那些繁琐的解剖学理论,而是挑出了那些最核心、最实用、最能帮助我们理解和描绘人物姿势的知识点。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艺术导师,告诉你“哪里需要注意”,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 举个例子,我以前画手部的时候,总觉得关节处的弯曲不够自然,手指的力度感也不够强。这本书里就有一章专门讲到手部的解剖,它清晰地展示了指骨、掌骨、腕骨的结构,以及附着在上面的各种小肌肉群。它甚至还会告诉你,在握拳的时候,哪些肌群会高度收缩,哪些肌群会相对舒展。这些细节,让我茅塞顿开,画出来的手部一下子就有了生命力。 我还会反复翻阅书中关于“骨骼&肌肉位置”的讲解。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骨骼和肌肉的名称,而是通过大量的图示,将它们在人体中的真实位置和相对关系,以一种“一目了然”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清晰直观的呈现方式,让我能够迅速地建立起对人体结构的整体认知,不再感到茫然。 总而言之,《人体解剖图 精准画出人物姿势:彩色图解,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这本书,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一次图书购入。它不仅满足了我对绘画的专业需求,更在某种程度上,刷新了我对人体本身的认知。它让我知道,原来人体是如此精妙的构造,而当我们掌握了它的秘密,我们就能在艺术创作中,捕捉到那份最动人的真实。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手工艺和雕塑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研究三维空间的结构和形态。当我看到这本《人体解剖图 精准画出人物姿势:彩色图解,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时,我立刻就被它吸引住了。这本书最让我心动的地方,就是它“精准画出人物姿势”这个概念。我常常觉得,人体模型之所以能够呈现出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姿态。这本书,就好像为我提供了一把理解和创造“活”的人体形态的钥匙。 它里面的图例,真的让我叹为观止。它不仅仅是展示了静态的骨骼和肌肉,而是通过各种动态的姿势,来解释它们是如何运作的。比如,书中有一幅图描绘的是一个人正在做一个弓步的动作,身体重心向前倾斜,手臂也随之向前伸展。它会非常细致地标注出,在这个过程中,腿部、臀部以及核心肌群是如何发力的,又是如何协同支撑身体的。这种“动态解剖”的视角,对于我进行雕塑创作,可以说是极具启发性。 “彩色图解”的设计,我更是要大赞特赞!我一直觉得,要理解人体这样复杂的结构,单靠黑白线条是远远不够的。这本书用了非常科学而艺术化的色彩搭配,它会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不同的骨骼和肌肉群,甚至对于同一块肌肉,在不同收缩状态下的表现,也会有微妙的色彩区分。这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觉维度,我能够非常直观地看到,肌肉是如何附着在骨骼上的,它们又是如何互相“拉扯”和“支撑”的,来完成一个特定的动作。 它“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的设计,也让我觉得非常贴心。我之前看过一些图谱,信息量巨大,而且排版比较混乱,看得我头昏脑胀。这本书的编排非常清晰,它会从整体的骨骼框架开始,然后逐步深入到各个主要肌群的详细讲解,每一个图示都配有清晰的标注和简要的说明,让我能够快速地理解和记忆。 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肌肉的起止点”和“肌肉的走向”的讲解。对于雕塑创作来说,准确地掌握肌肉的走向和体积,是塑造出真实感人物的关键。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图示,清晰地展示了肌肉的起止点,以及它们在运动时的变化,让我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肌肉的体积感和动态感,从而在我的雕塑作品中,呈现出更逼真的肌体效果。 而且,这本书的插画风格我也非常喜欢。它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艺术的美感。图画非常精细,但又不至于让人觉得眼花缭乱。我甚至可以直接把书中的图画作为雕塑的参考,来构思和制作我的作品,因为这些图画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动态美和体积感,能够激发我的创作灵感。 总而言之,《人体解剖图 精准画出人物姿势:彩色图解,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三维结构宝典”。它不仅让我对人体解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提升了我手工艺创作的质量和信心。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把我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的创作中,塑造出更具生命力的人物形象!
评分我一直对摄影和视觉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捕捉人物的神态和身体语言。然而,在进行人物摄影构图或者后期处理时,我常常会因为对人体结构的理解不够深入而感到力不从心。直到我发现了这本《人体解剖图 精准画出人物姿势:彩色图解,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我感觉自己像是找到了一个绝佳的“视觉字典”。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就是它“精准画出人物姿势”这个核心。我之前拍摄人物照片时,有时候会觉得模特的姿势不够自然,或者肩膀、手臂的线条看起来有点奇怪,但又说不清具体是哪里出了问题。这本书通过大量的、极具表现力的人物动态插图,来解释在各种姿势下,骨骼和肌肉是如何协同工作的,这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自然”或“不自然”,其实都与深层的解剖结构有关。 “彩色图解”的设计,我更是要大赞特赞!我一直觉得,要理解人体这样复杂的结构,单靠黑白线条是远远不够的。这本书用了非常科学而艺术化的色彩搭配,它会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不同的骨骼和肌肉群,甚至是同一块肌肉,在不同收缩状态下的表现,也会有微妙的色彩区分。这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觉维度,我能够非常直观地看到,肌肉是如何附着在骨骼上的,它们又是如何互相“拉扯”和“支撑”的,来完成一个特定的动作。这对于我进行摄影构图,尤其是需要表现身体力量感或者柔美感的场景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考。 它“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的设计,也让我觉得非常贴心。我之前看过一些图谱,信息量巨大,而且排版比较混乱,看得我头昏脑胀。这本书的编排非常清晰,它会从整体的骨骼框架开始,然后逐步深入到各个主要肌群的详细讲解,每一个图示都配有清晰的标注和简要的说明,让我能够快速地理解和记忆。我甚至可以在拍摄前,翻阅相关部位的解剖图,来更好地指导模特摆出更自然的姿势,或者在后期处理时,更准确地调整身体的比例和线条。 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肌肉的起止点”和“肌肉的走向”的讲解。这对于我理解和表现人物的体态美至关重要。通过了解肌肉的走向,我能够更好地运用光影来塑造出人物的立体感,让身体的线条更加流畅和富有表现力。 而且,这本书的插画风格我也非常喜欢。它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艺术的美感。图画非常精细,但又不至于让人觉得眼花缭乱。我甚至可以直接把书中的图画作为摄影的灵感来源,来构思具有艺术感的镜头和画面。 总而言之,《人体解剖图 精准画出人物姿势:彩色图解,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视觉解剖指南”。它不仅让我对人体结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提升了我摄影创作的构图和表现能力。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把我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的摄影作品中,捕捉到更具生命力和艺术感的人物瞬间!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阅读和学习各种知识,尤其是那些能够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世界和人自身的书籍。最近,我入手了一本叫做《人体解剖图 精准画出人物姿势:彩色图解,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的书,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和满足。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精准画出人物姿势”这个核心理念。我一直觉得,人体不是一个静态的雕塑,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不断运动的生命体。而这本书,恰恰就抓住了这一特点,它通过大量的、极具表现力的人物动态插图,来阐释骨骼和肌肉在不同姿势下的运作方式。我之前也看过不少解剖学书籍,但大多都侧重于静态结构,对于如何表现人物的动态,总觉得缺了一点什么。 而这本书,它就好像一位非常资深的艺术家和解剖学家联手创作的指导手册。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哪里有什么骨骼和肌肉”,更重要的是,它告诉你“在某个姿势下,这些骨骼和肌肉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比如,在表现一个侧身转身的动作时,它会非常清晰地标注出,背部和腹部的肌肉是如何被拉伸和收缩,以及脊柱是如何进行相应的弯曲和旋转的。这种“动态解剖”的视角,让我对人体结构的理解,一下子从二维平面提升到了三维立体,甚至还能感受到那种内在的力量流动。 “彩色图解”的设计,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点。我一直觉得,人体解剖这样复杂的结构,如果只是用黑白线条来呈现,会显得很枯燥,而且很多细微的层次和关系不容易辨别。这本书运用了非常科学而美观的色彩搭配,它会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不同的骨骼和肌肉群,甚至对于同一块肌肉,在不同收缩状态下的表现,也会有微妙的色彩区分。这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觉维度,让我能够非常直观地“看到”肌肉的体积和张力,感受到身体内部涌动的生命力。 它“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的设计,也让我觉得非常贴心。我之前看过一些图谱,信息量巨大,而且排版比较混乱,看得我头昏脑胀。这本书的编排非常清晰,它会从整体的骨骼框架开始,然后逐步深入到各个主要肌群的详细讲解,每一个图示都配有清晰的标注和简要的说明,让我能够快速地理解和记忆。 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肌肉的起止点”和“肌肉的走向”的讲解。我以前在绘画的时候,常常会觉得肌肉线条画得不对,或者显得很生硬,现在我明白了,那是因为我没有真正理解肌肉是如何“连接”和“运动”的。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图示,清晰地展示了肌肉的起止点,以及它们在运动时的变化,让我能够更准确地描绘出肌肉的体积感和动态感。 而且,这本书的插画风格我也非常喜欢。它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艺术的美感。图画非常精细,但又不至于让人觉得眼花缭乱。我甚至可以直接把书中的图画作为绘画的参考,来练习人物的动态表现,因为这些图画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动态美和体积感。 总而言之,《人体解剖图 精准画出人物姿势:彩色图解,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它不仅让我对人体解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提升了我绘画创作的质量和信心。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把我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的作品中,创造出更精彩的人物形象!
评分哇,最近我入手了一本叫做《人体解剖图 精准画出人物姿势:彩色图解,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的书,真的让我爱不释手!我一直对绘画很有兴趣,尤其喜欢人物素描,但总觉得在人体结构这块儿有点抓不住重点,尤其是在表现人物的动态时,总觉得少了那么点“灵魂”。以前我也翻过一些解剖学的书,但那些书要么太学术化,要么图示不够清晰,看得我头昏脑胀,感觉离“一目了然”还有十万八千里。 直到我遇到了这本《人体解剖图》。第一眼就被它的封面吸引了,那种精准而生动的线条,立刻让我觉得这本书可能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种!打开之后,果然没让我失望。它最大的优点,我觉得就是它的“精准画出人物姿势”这个点,真的不是随便说说的。它不只是一张张静态的人体结构图,而是通过各种动态的人物姿势,来讲解骨骼和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比如说,书中有一页画的是一个跳跃的瞬间,身体呈现出一种非常舒展的弧度。以往我看到这种图,可能就只觉得“哇,动作好帅”,但这本书呢,它会把这个动作分解开来,用非常清晰的彩色图解,标注出在这个跳跃过程中,哪些骨骼在发力,哪些肌肉在收缩,哪些又在拉伸。而且,它的颜色区分做的特别好,骨骼用一种颜色,主要肌肉群又用另外一种,再细分一些的肌肉群也有各自的标记,这样一来,我脑海里原本模糊的骨骼肌肉概念,瞬间就变得立体起来,就像在我眼前上演了一出三维的解剖秀! 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图解并不是那种死板的插画,而是带有一定艺术感的,色彩也很丰富,但又不会让人眼花缭乱,反而能更好地突出重点。我之前尝试临摹过一些解剖图,但总觉得少了那么点“活气”,画出来的东西看起来就像是僵硬的木偶。这本书的图画风格,非常适合用来作为绘画参考。它教会我如何理解身体的“流动性”,如何在静态的图纸上,感受到肌肉的张力,骨骼的支撑,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完成一个复杂的动作。 比如,它会讲解到不同运动姿势下,肩胛骨和锁骨的相对位置变化,以及胸大肌和背阔肌的牵拉程度。这些细节,对于想要画出真实感的人物角色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我以前画手臂的动作,常常会觉得生硬,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但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是忽略了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在不同角度下的形变,以及它们与肩部和肘部关节的联动关系。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更重要的是,它教我如何“看懂”人体。它没有使用太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使像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也能轻松理解。它就像一个耐心又专业的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我认识我自己的身体,也认识我笔下的人物身体。 而且,它的彩色图解真的是一大亮点。传统的解剖图往往是黑白的,很多时候只能靠线条来区分结构,容易混淆。但这本书运用了非常巧妙的色彩搭配,不仅美观,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提升了信息的传达效率。比如,它会将不同层次的肌肉用不同的饱和度和色调来区分,这样我一眼就能看出表层肌肉和深层肌肉的区别,也能更容易地识别出各个肌群的边界。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动态”的讲解。它不只是展示了骨骼肌肉的静态结构,更是通过很多不同角度、不同动态的人物插画,来展示在运动中,身体是如何变化的。比如,在表现一个奔跑的姿势时,书中会清晰地标注出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肌群等下肢主要肌肉是如何收缩和舒张,以及它们如何带动骨骼运动。这种动态的分析,让我对人体运动的理解,从“面”提升到了“体”,让我知道为什么人在运动时,肌肉会有那种起伏和线条感。 这本书还有一个让我觉得非常贴心的地方,就是它没有把所有信息一股脑儿地塞给你。它会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从基础的骨骼结构开始,然后逐渐深入到肌肉群的详细讲解,最后再结合到人物姿势的应用。这种编排方式,让我的学习过程不会感到突兀,而是有条不紊,一点一点地吸收知识。 我发现,通过这本书,我不仅仅是在学习解剖学,更是在学习如何“观察”。它教会我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人体,去理解身体的每一块肌肉,每一块骨骼,是如何协同工作,共同塑造出我们看到的各种形态。以前我画人物,总是在“猜”肌肉在哪里,画出来总觉得别扭,但现在,我有了更坚实的理论基础,我能更自信地去描绘人物的体态,即使是复杂的扭转和伸展,我也能大概理解其背后的解剖原理。 总之,《人体解剖图 精准画出人物姿势:彩色图解,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这本书,对我这个绘画爱好者来说,简直是找到了救星!它不仅在理论上给了我清晰的指导,更在实践上提供了丰富的参考。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把我学到的这些知识,运用到我接下来的创作中,我相信,我的人物画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评分作为一个曾经的体育爱好者,我对人体的运动机制一直抱有极大的好奇心。我总是想知道,为什么运动员能够在赛场上做出那些令人惊叹的动作?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们?直到我偶然间翻到了这本《人体解剖图 精准画出人物姿势:彩色图解,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我才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精准画出人物姿势”这个主题。它不是那种枯燥的、静态的解剖图谱,而是将解剖学知识与实际的身体运动紧密结合起来。书中通过大量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动态插图,来展示在各种运动状态下,骨骼和肌肉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我特别喜欢它对于“发力”过程的讲解,它会清晰地展示出,在做一个踢腿或者投掷的动作时,哪些肌群会瞬间收缩,产生巨大的爆发力,而哪些肌群则会起到支撑和平衡的作用。 “彩色图解”的设计,也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我一直觉得,解剖学这样需要区分层次和结构的知识,如果只是用黑白线条来呈现,会显得非常单调且容易混淆。这本书用了非常精妙的色彩搭配,它会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不同的骨骼和肌肉群,甚至是同一块肌肉,在不同收缩状态下的表现,也会有微妙的色彩变化。这让我在视觉上就能“看到”肌肉的起伏和张力,感受到人体内部蕴藏的强大力量。 这本书“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的设计,也让我觉得非常方便。我之前看过很多解剖图,信息量太大,而且很难记住。这本书的排版非常清晰,它会从整体的骨骼结构开始,然后逐渐深入到各个主要肌群的详细讲解,每一个图示都配有清晰的标注和简要的说明,让我能够快速地理解和记忆。 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肌肉的连接方式”的讲解。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某个肌肉的名字和位置,更重要的是,它会展示肌肉是如何附着在骨骼上的,以及它们是如何通过肌腱来传递力量的。这些细节,让我对人体的运动机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更能体会到人体结构的精妙。 而且,这本书的插画风格我也很喜欢。虽然是解剖图,但并没有显得过于冰冷和专业。图画线条流畅,色彩柔和,充满了艺术感,让我阅读起来一点都不会觉得枯燥。我甚至可以把它当作一本很好的运动姿势参考书,来学习如何更科学、更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核心肌群”的讲解。它详细地阐述了腹部、背部和盆底肌群是如何协同工作,来维持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性。这对于我这样的运动爱好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知识,它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运动技巧,减少受伤的风险。 总而言之,《人体解剖图 精准画出人物姿势:彩色图解,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人体运动百科”。它用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为我揭示了人体运动的奥秘,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身体的运作方式,也更能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评分我算是一个从小就对手绘有着浓厚兴趣的人,尤其喜欢描绘人物,但总感觉画出来的角色,总少了那么一点“神韵”,或者说,身体的比例和动态总是不够自然。尝试过很多画法,也看过不少的绘画教程,但遇到人体结构这一关,总是会碰壁。那些解剖图,要么太冷冰冰,就是一堆骨头和肌肉的标识,感觉离我想要的“活生生”的人体差了十万八千里;要么就是过于简化,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的细节。 最近,我无意间发现了这本《人体解剖图 精准画出人物姿势:彩色图解,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简直是相见恨晚!这本书最让我眼前一亮的地方,就是它强调“精准画出人物姿势”。很多时候,我们画人物,并不是在画一个静止的模特,而是在描绘一个有动作、有情绪的角色。这本书恰恰就抓住了这一点,它不只展示静态的解剖,而是通过各种生动的动态姿势,来解释骨骼和肌肉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我非常喜欢它提供的“彩色图解”!我一直觉得,要理解人体这样复杂的三维结构,单靠黑白线条是远远不够的。这本书的色彩运用非常巧妙,它会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骨骼、浅层肌肉、深层肌肉,甚至是一些小的肌群,都能用不同的色调来标识。这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观察角度,我能够非常直观地看到,肌肉是如何附着在骨骼上的,它们又是如何互相“拉扯”和“支撑”的,来完成一个特定的动作。 它“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的设计,也是让我觉得非常贴心。我曾经看过一些图谱,信息量太大,而且排版很混乱,看了半天也记不住几个。但这本书的编排非常清晰,从整体的骨骼框架开始,然后逐步深入到各个主要肌群的讲解,而且每一个图示都配有简明扼要的说明,不会让人感到迷茫。 让我特别受益的是,书中关于“肌肉的起止点”和“肌肉的走向”的讲解。我以前画人物的时候,经常会觉得肌肉线条画得不对,或者显得很生硬,现在我明白了,那是因为我没有真正理解肌肉是如何“连接”和“运动”的。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图示,清晰地展示了肌肉的起止点,以及它们在运动时的变化,让我能够更准确地描绘出肌肉的体积感和动态感。 而且,这本书的插画风格也让我非常满意。它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艺术的美感。图画非常精细,但又不至于让人觉得眼花缭乱。我甚至可以直接把书中的图画作为绘画的参考,来练习人物的动态表现,因为这些图画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动态美和体积感。 我还会反复研究书中关于“关节运动”的章节。它详细地解释了,在进行例如屈肘、伸髋、外展等动作时,哪些肌肉会收缩,哪些肌肉会放松,以及骨骼是如何围绕关节进行运动的。这些知识,对于我想要画出更具说服力的人物动作,实在是太关键了! 总而言之,《人体解剖图 精准画出人物姿势:彩色图解,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它不仅让我对人体解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提升了我绘画创作的质量和信心。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把我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的作品中,创造出更精彩的人物形象!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医学知识充满好奇的人,尤其是关于人体构造的部分,总是能引起我极大的兴趣。最近,我入手了《人体解剖图 精准画出人物姿势:彩色图解,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这本书,让我感到非常惊喜。 这本书最让我眼前一亮的地方,就是它“精准画出人物姿势”这个核心。我之前看过一些解剖学的书籍,大多都专注于静态的骨骼和肌肉结构,虽然也很专业,但总觉得少了点“生命力”。而这本书,它通过大量的人物动态插图,来展示骨骼和肌肉在不同姿势下的运作方式,这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人体是一个如此动态且精妙的整体。 我特别喜欢它提供的“彩色图解”。我一直觉得,要理解人体这样复杂的结构,单靠黑白线条是远远不够的。这本书运用了非常科学而美观的色彩搭配,它会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不同的骨骼和肌肉群,甚至是同一块肌肉,在不同收缩状态下的表现,也会有微妙的色彩区分。这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觉维度,我能够非常直观地看到,肌肉是如何附着在骨骼上的,它们又是如何互相“拉扯”和“支撑”的,来完成一个特定的动作。 它“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的设计,也让我觉得非常贴心。我之前看过一些图谱,信息量巨大,而且排版比较混乱,看得我头昏脑胀。这本书的编排非常清晰,它会从整体的骨骼框架开始,然后逐步深入到各个主要肌群的详细讲解,每一个图示都配有清晰的标注和简要的说明,让我能够快速地理解和记忆。 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肌肉的起止点”和“肌肉的走向”的讲解。对于理解人体运动的原理,这是非常关键的知识。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图示,清晰地展示了肌肉的起止点,以及它们在运动时的变化,让我能够更准确地理解,为什么某个动作会是那样完成的。 而且,这本书的插画风格我也很喜欢。它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艺术的美感。图画非常精细,但又不至于让人觉得眼花缭乱。我甚至可以将它作为一本很好的科普读物,来向家人朋友介绍人体的一些有趣知识。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骨骼的连接方式”的讲解。它详细地解释了,不同骨骼之间是如何通过关节连接的,以及关节的运动是如何受周围肌肉的控制的。这些知识,让我对人体的整体构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能理解人体的灵活和稳定性是如何实现的。 总而言之,《人体解剖图 精准画出人物姿势:彩色图解,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本非常优秀的科普读物。它用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为我揭示了人体构造的奥秘,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我们自己的身体,也更能体会到生命的奇妙。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细节观察非常敏感的人,尤其是在艺术创作中,我总希望能够捕捉到事物最真实、最动人的那一面。过去,我在尝试描绘人物的时候,最大的困扰就是如何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身体形态,尤其是那种微妙的肌肉线条和骨骼的起伏变化。我尝试过很多方法,阅读了不少相关的书籍,但总觉得差那么一点意思,要么就是过于抽象,要么就是太过写实,缺乏一种艺术的韵味。 直到我看到了这本《人体解剖图 精准画出人物姿势:彩色图解,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我感觉我的绘画之路突然变得明朗了许多。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强调“精准画出人物姿势”,这恰恰是我一直以来所欠缺的。我之前理解的解剖图,更多的是一种静态的“骨骼模型”加上一些肌肉的标识,虽然能了解大概的位置,但在表现人物的动态时,总显得不够灵活。 这本《人体解剖图》不一样,它更注重的是“活”的解剖。它里面的图示,很多都不是简单的站立姿势,而是包含了各种运动的瞬间,比如奔跑、跳跃、弯腰、回眸等等。在这些动态的图例旁边,它会非常细致地讲解,在这样的动作下,哪些骨骼在承担主要的支撑作用,哪些肌肉群会因为发力而凸显出来,哪些肌群又会因为拉伸而变得平缓。这种“情境式”的解剖讲解,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原来人体是一个如此充满张力和动态的整体。 而且,它的彩色图解真的太棒了!我一直觉得,对于解剖这样复杂且需要区分层次的知识,单纯的黑白图示是远远不够的。这本书使用了非常科学和美观的色彩搭配,它会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不同的骨骼和肌肉群,甚至对于同一块肌肉,在不同状态下的表现,也会有微妙的颜色变化。这种细致入微的色彩运用,让我能够非常直观地看到,肌肉是如何附着在骨骼上的,它们是如何协同发力,来完成每一个细微的动作。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透视”和“体积感”的讲解。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肌肉的名字和位置,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你如何通过理解肌肉的走向和体积,来表现出人物身体的真实感。比如,在表现一个侧身的人物时,它会清晰地展示出腹内外斜肌是如何包裹住肋骨,以及背部肌肉群在扭转时是如何产生明显的纹理。这些信息,对于我这样想要画出立体感十足的人物形象的画家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 我发现,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贴近实际的绘画需求。它没有过于深究那些繁琐的解剖学理论,而是挑出了那些最核心、最实用、最能帮助我们理解和描绘人物姿势的知识点。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艺术导师,告诉你“哪里需要注意”,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 举个例子,我以前画手部的时候,总觉得关节处的弯曲不够自然,手指的力度感也不够强。这本书里就有一章专门讲到手部的解剖,它清晰地展示了指骨、掌骨、腕骨的结构,以及附着在上面的各种小肌肉群。它甚至还会告诉你,在握拳的时候,哪些肌群会高度收缩,哪些肌群会相对舒展。这些细节,让我茅塞顿开,画出来的手部一下子就有了生命力。 总而言之,《人体解剖图 精准画出人物姿势:彩色图解,一目了然骨骼&肌肉位置》这本书,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一次图书购入。它不仅满足了我对绘画的专业需求,更在某种程度上,刷新了我对人体本身的认知。它让我知道,原来人体是如此精妙的构造,而当我们掌握了它的秘密,我们就能在艺术创作中,捕捉到那份最动人的真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