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日佔日期为界,划分战前、战时及战后三部分,合共二十九个专题,着力描述香港的航空业及飞行活动如何成形,如何因应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科技及社会等因素而壮大发展。作者以本土的视角,力图综合各方资料和前人未及的原始素材,为读者提供最准确及最具吸引力的内容。此外,书中超过三百五十张图片来自多个机构、博物馆及遍及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寻访经年,在目前中文出版物中,实属难得一见。
从一八九一年宝云兄弟在香港乘坐热气球作历史性升空,到二十年后,来自法国的温德邦驾着一架简陋的双翼机在沙田一飞沖天,香港从此成为许多飞行冒险家的乐园。此后,香港更凭借一个优良的军用水陆机场──启德机场,慢慢发展扩充,终至跻身成为亚太区最大的民航空港,甚至是享誉世界的空运中心,其不可思议的航空交通流量,傲视同侪。香港国际机场历年来更多次被选为「世界最佳机场」,充份显示出香港在世界航空史上实在佔一席位。
作者简介
宋轩麟
加拿大约克大学(York University)历史系及香港中文大学企业传讯硕士毕业,从事创作及历史研究,着有《九龙城》(合着,2001)、《香港航空百年》(2003)、《餐餐有?加》(2006)、《航空新旧闻》(2006)及《我伴我闲谈》(2008)。
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从它的交通发展入手,往往能窥见其最根本的脉络。《香港航空百年》正是这样一本书。它不仅仅是一部航空史,更是香港城市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书中详述了机场建设如何改变了香港的城市格局,如何吸引了外来投资,如何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每一次机场的扩建,每一次新航线的开辟,都如同为香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其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对于香港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形成过程的论述,它如何巧妙地利用地理位置优势,结合自身的自由港政策,最终打造出今天举世瞩目的航空网络。读这本书,让我对香港这个城市的韧性和活力有了更深的认识。它如何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始终保持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其航空业的发展轨迹,无疑是其中的重要推手。
评分《香港航空百年》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它所呈现出的那种宏大叙事下的微观视角。我并非航空领域的专家,但书中对每一次重大事件、每一次技术革新、每一次行业变迁的解读,都深入浅出,易于理解。作者并没有回避其中的挑战和危机,反而将它们视为香港航空业成长的催化剂。读到那些曾经辉煌一时但最终黯然退场的航空公司,我感到一丝惋惜,但也理解了市场竞争的残酷和时代发展的必然。书中对不同时期香港航空公司的运营模式、市场策略、乃至内部管理的剖析,都相当到位。例如,它如何描绘了在特定历史时期,航空公司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通过精准的定位和差异化的服务来争取市场份额,这种经营智慧至今仍有借鉴意义。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不少当年航空从业者的访谈和回忆,这些第一手的资料让历史变得鲜活,仿佛我能听到他们当年在机舱里、在候机楼里忙碌的身影,感受到他们对航空事业的热情和奉献。
评分《香港航空百年》并非一本枯燥的教科书,它充满了引人入胜的细节和故事。我常常在阅读中被那些充满时代感的描述所吸引,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例如,书中对早期旅客的出行体验的描写,简陋的候机室,颠簸的航程,以及那个年代的空乘制服和餐食,都充满了怀旧的色彩。这些细节让历史不再遥远,而是触手可及。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绘重大事件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全局观和洞察力。比如,在分析某些航空公司成功的秘诀时,它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基因、管理哲学和市场策略。书中对于一些关键人物的刻画也十分生动,他们如何凭借远见卓识和不懈努力,书写了香港航空业的辉煌篇章。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认识了许多香港航空界的先驱者,也更理解了香港这座城市何以能够成为今天的模样。
评分这次有幸读到《香港航空百年》,真是一次奇妙的旅程。翻开书页,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亲眼见证了香港航空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我原本对香港的了解大多停留在金融中心、购物天堂的印象,这本书却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让我看到了这座城市在天空领域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作者的叙述,并非冷冰冰的史实堆砌,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和细节,仿佛每一个字都饱含着那个年代的温度。从最初简陋的跑道,到如今世界一流的国际机场,其间的艰辛与智慧,都化作了字里行间动人的故事。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早期航空公司经营者们那种不畏艰险、敢于挑战的精神的描绘,他们是如何克服资金、技术、政治等多重困难,将航空这一新兴事物在香港落地生根,这本身就是一个鼓舞人心的传奇。读这本书,我不仅仅是在了解一段历史,更是在感受一种精神,一种属于香港人特有的创新、拼搏和面向世界的胸怀。
评分这是一本充满了“时代精神”的书。《香港航空百年》勾勒出了香港航空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展现出的独特风貌。我看到了早期创业者的敢为人先,看到了改革开放时期的蓬勃发展,也看到了香港回归后,航空业如何继续保持其国际竞争力。书中对不同年代的社会背景、经济政策、以及科技发展的分析,都与航空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香港航空业的演变。我尤其欣赏书中对那些具有前瞻性眼光和创新精神的领导者的刻画,他们如何引领香港航空业走向新的高度。读这本书,我不仅看到了香港航空业的过去,也对它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它让我明白,一个行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对传统的尊重,更离不开对未来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评分《香港航空百年》让我对“连接”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书中,我看到了航空业如何将香港与世界各地紧密相连,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连接,更是经济、文化、信息上的连接。书中对香港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的论述,让我认识到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每一次新航线的开辟,每一次航班的增加,都意味着更多的商机、更多的文化交流、更多的旅游机会。我喜欢书中对那些在航空业工作中默默奉献的普通人的故事的描写,他们可能是地勤人员、机组人员、维修技师,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才保证了每一次航班的安全起降。这本书让我感受到,航空业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人与人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连接的纽带。
评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香港航空业的“全球视野”。《香港航空百年》中,我感受到了香港航空业是如何从一开始就面向世界,积极拓展国际航线,与全球各地的航空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书中对每一次重要的国际航线开辟,每一次与国际航空组织的互动,都进行了详实的记载。这让我理解了香港何以能够成为一个国际航空枢纽,其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所采取的策略。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那些在香港航空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国际性人物的描写,他们如何凭借其国际化的视野和丰富的经验,推动了香港航空业的发展。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香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开放包容的姿态和与世界接轨的决心。航空业,正是这种精神的生动体现。
评分《香港航空百年》给我带来的,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沉浸式阅读体验。我仿佛看到了那些最早的飞行员,驾驶着简陋的飞机,在香港的上空翱翔;也看到了那些最早的乘客,怀揣着期待和好奇,踏上第一次飞行的旅程。书中对不同年代的航空公司的发展轨迹的梳理,让我看到了市场竞争的残酷,也看到了创新的重要性。我欣赏书中对那些曾经有过辉煌,但最终未能延续的航空公司的详细介绍,它不仅仅是回顾历史,更是对市场变化和时代潮流的一种深刻反思。读到书中关于香港航空业如何应对亚洲金融危机、SARS疫情等重大挑战的篇章,我看到了香港航空业的韧性和适应力。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任何一个行业的成功,都离不开对风险的预判和对挑战的积极应对。
评分读《香港航空百年》,我被一种深深的自豪感所感染。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香港不仅仅是一个商业中心,更是一个在航空领域拥有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的城市。书中对每一架飞机的演变,每一次技术突破的介绍,都让我感到惊叹。从最初的螺旋桨飞机到如今的先进喷气式客机,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也直接推动了香港航空业的进步。我喜欢书中对那些曾经在蓝天上翱翔过的标志性机型的介绍,它们代表着那个时代的先进技术和设计理念。同时,书中也着重讲述了香港在航空安全、服务质量、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就。这些都让我看到了香港航空业在追求卓越的同时,也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在香港乘坐飞机的体验,因为我知道,每一次飞行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和智慧。
评分《香港航空百年》的叙述方式非常流畅,即使对航空知识了解不多的读者,也能轻松阅读。作者善于将复杂的历史事件和技术细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阐释。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香港国际机场建设过程的描写,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工程汇报,而是充满了关于决策过程、技术挑战、以及与当地社区互动的故事。读到那些在艰难条件下,建设者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打造出世界级机场的细节,让我感到无比敬佩。书中对于航空业与香港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的分析,也相当有见地。它如何阐述了航空业如何成为香港连接世界的桥梁,如何带动了旅游、贸易、以及信息产业的发展,这些都让我对香港的经济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城市的航空业,绝不仅仅是交通运输,更是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支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