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丽的候鸟感染上致命的传染病,除了扑杀牠们,是否有更好的方式呢?来看罗巴杜博士如何让急促的警钟化为欢迎候鸟到来的悠扬钟声!
.跨年的璀璨烟火秀中,有人发现了奇怪的红色OHOHO烟花,其实这隐藏了一个关于外星人的祕密唷!
.渔夫廖爸捡到了关着「挑剔精灵」的玻璃瓶,这个精灵总觉得大家许的愿望太烂而不愿意帮人实现。究竟什么才是精灵心目中的好愿望呢?
美丽的候鸟、老实的稻草人、到处流浪的漂流木,还有爱热闹的海豚,都有自己快乐和伤心烦恼的事。文辉老师的10篇童话故事,提醒孩子要珍爱与人类共生共存的万物......
本书特色
1.文辉老师原创的童话故事,充满了丰富的想像力,让人总在意料之外。
2.简单易懂的故事情节,搭配绘者可爱风格的插画,吸引儿童自发性阅读。
3.本书可以亲子一起共读或当作睡前床边故事,丰富孩子的童年。
作者简介
黄文辉
台湾大学机械工程研究所硕士与英国纳比尔大学管理学院硕士。曾在新竹科学园区担任工程师与经理等职务,之后旅居英国与纽西兰近十年。目前定居花莲,担任新象儿童绘本馆志工,经常到学校演讲、带领阅读与指导作文。
曾获「民生报 2000年儿童征文比赛童话奖」、「2005年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少年儿童读物」与「第六届国语日报牧笛奖」。已出版《鹦鹉阿慢》《飞鱼唿叫外星人》《逃出塑胶岛》《少年小卡卡好笑》《第一名也疯狂》等书。
绘者简介
陈完玲
毕业于台湾艺术大学视觉传达设计学系。曾任文具纸品设计,现为自由插画家,作品散见于商品或出版杂志书籍等。想看更多的插画请到:www.alingchen.com
推荐序
敲响心中的钟∕花莲市海星国民小学钢琴教师 廖娟妏
黄老师除了是儿童文学作家,也是古典音乐唱片达人,他收藏了上万张CD与黑胶唱片,能如数家珍的讲述每一首音乐曲目的背景故事。他常到各个学校演讲,我因地利之便,邀请他每隔週到海星国小为我的学生讲述音乐故事;每一次学生们总是听得目瞪口呆,或兴奋的拍案叫绝。黄老师的着作,也是海星国小图书室的热门读物。
黄老师已经出版近二十本书,我很好奇他的灵感都来自哪里?看了他的新着作《候鸟的钟声》,我终于明了,他有神奇本事,可以将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事物,转化为一则则好看,却又发人深省的故事。例如,我们曾一起去花莲海边观赏云门舞集露天表演,看完后大家一哄而散,他却把这个经验写成〈海上的舞蹈表演〉;去年台风来袭,花莲的海滩上堆满漂流木,〈灯塔与漂流木〉便是从那儿来的,至于故事中的灯塔,则是花莲的奇莱鼻灯塔。
黄老师是个深受小朋友喜欢的故事高手,他书中的文字自然,情节精彩,但内容意涵却非常深远,阅读之中,常感觉心中响起了钟声,有了某种领悟。我的学生肯定很高兴可以读到黄老师的新作品,相信其他小朋友也会喜欢这本书。
作者的话
对万物有情
我曾经在纽西兰基督城住了七年。每年春天侯鸟从北方飞来时,基督城市中心的大教堂便会敲响钟声,提醒市民去海边的湿地欢迎观赏这些贵客。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每年我都很期待钟声响起的日子。
可是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禽流感疫情,使得一些人不敢亲近飞鸟,甚至要扑杀牠们。如果欢迎的钟声变成屠杀的信号,那就太可怕了。我的故事便是由此发想。
除了禽流感,台湾现在也发生狂犬病疫情。人们在惊慌之余,又想要扑杀流浪猫、狗和其他动物。其实对付病毒有比扑杀动物更正确有效的方法,我们只要遵照政府专家的规定去做就无须恐慌了。我们要是一味恐惧动物,跟牠们保持距离,甚至消灭牠们,相信那将是我们最大的损失。
这本书中的主人翁除了候鸟,还有稻草人、灯塔、漂流木、海豚等等。在故事中,它们都有自己的快乐和伤心烦恼的事。当小读者借由阅读,跟着它们同喜同悲,在潜移默化中对万物生出感情,日后,不管是看到天上的飞鸟、田中的稻草人或海边的漂流木,便能以爱惜的目光看待它们,进而减少对生物的杀戮与对地球的破坏。
这本书读起来,就像在听一位老朋友讲故事,那种娓娓道来的语调,让人感到温暖而舒适。作者的文字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他并没有刻意去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真挚的情感。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生活在农村的老人,他一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善良。他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我的爷爷,他也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这本书并没有描写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而是关注那些平凡人的生活,关注那些被社会忽视的角落。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阴暗面。读完之后,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那种感动,是发自内心的。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关于人生的教科书。它教会我们如何去爱,如何去珍惜,如何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评分这本书啊,真的是那种读完之后会让人忍不住想再读一遍的类型。它不像有些小说那样,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而是以一种平淡而真挚的语调,娓娓道来一个关于寻找、关于失去、关于成长的故事。作者的文字功底很深厚,他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我特别喜欢书中的环境描写,那些古老的建筑、茂密的树林、以及蜿蜒的小路,都仿佛拥有了自己的生命,成为了故事的一部分。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内心孤独而敏感的年轻人,他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归属感,却始终无法找到。他的经历,让我想起了很多同龄人,我们都在迷茫中摸索,都在寻找自己的方向。这本书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鼓励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意义。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而且,书的封面设计也很有意境,简洁而富有诗意,让人一眼就爱上了它。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总觉得这种类型的文学作品,要么过于矫情,要么过于说教,很难真正打动我。但是,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我还是决定试着读一读。结果,我被彻底征服了!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他采用了非线性的结构,将不同的时间线交织在一起,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穿梭于过去和现在之间。这种叙事方式,虽然一开始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但是一旦进入状态,就会发现它非常巧妙,能够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故事的复杂性。小说的主题,是关于身份认同和文化冲突的。作者通过描写几个不同背景的人物,探讨了他们在不同文化之间的挣扎和融合。这对于像我们这样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台湾人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自己是谁,我的根在哪里。它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也更加尊重其他文化。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相当大胆,作者跳脱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框架,采用了大量的意识流手法,将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外部环境融为一体。坦白说,阅读的过程并不轻松,需要读者集中精力,仔细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但一旦你进入了作者营造的氛围,就会被深深地吸引。小说的主题,围绕着记忆、时间与遗忘展开。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对童年时光的回忆,探讨了记忆的不可靠性和时间的流逝。这种主题,对于我们这些经历过岁月沧桑的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充满了诗意和象征意味。作者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些片段,那些优美的文字,仿佛一幅幅精美的画作,让人回味无穷。这本书不是那种能够让你一口气读完的类型,它需要你慢慢品味,慢慢思考。它就像一杯陈年老酒,越品越香。
评分读完这本小说,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漫长的、潮湿的雨季,雨水冲刷着记忆的尘埃,也模糊了现实与虚幻的边界。作者细腻的笔触,将小人物的命运与时代的洪流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我熟悉的港口小镇,那种海风的味道、码头上的喧嚣、以及居民口中的闽南语,都让我感到亲切又怀念。小说并没有刻意去渲染宏大的历史叙事,而是通过几个普通家庭的变迁,展现了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挣扎、希望与无奈。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每个人物都有着复杂的内心世界,他们的选择并非简单的善恶对立,而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书中的女性角色也并非花瓶,她们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坚韧和智慧,令人敬佩。读完之后,我忍不住思考,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的“候鸟”,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栖息地。这本小说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共同的记忆和情感。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也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