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2-01
從兩岸經濟閤作架構到服貿協議的簽屬,颱海關係進入史無前例的新局麵。不論國人如何想像與猜測,要對中共近來在國際上之行動,與其背後的動機,有一通盤性的理解和掌握,勢必須迴歸其政策分析與曆史脈絡當中。
中共對颱政策的內涵,畢竟在過去幾十年發展下來的風貌裏,外界看到的,應該是它一直在追求「銳變」,即使它所堅持的「原則」與「立場」,也見有策略調整的痕跡。
所以,本書在政策項目的分析上,跳脫瞭傳統思維的解讀,而加上一些新的措施實例來做對應比較:譬如將「一個中國原則」與「九二共識」的分析文章給予並列,以及把「對颱政治定位」的曆史解讀與「正視中華民國」的文獻探討相互對比,就是企圖描述齣一種「北京在現階段對颱政策」中,存在著它必須放下某種堅持,而作齣妥協與調整的無奈寫照。
颱海關係嚮來備受國人關注,兩岸互動頻繁也是不爭事實。本書以曆史縱麵爬梳中共對颱政策脈絡,橫嚮佐以豐富的實例分析,探討對岸從否認到承認、堅持到妥協的係列轉變過程,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後對颱政策的可能走嚮。
作者簡介
邵宗海
曾任
政治大學教授1987-2005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客座教授2000/9
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訪問學者2001/8-10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客座高級研究員2001/10-2002//5,2004/7-9
澳門理工學院客座教授兼院長顧問2007/8-2008//8
廈門大學颱灣研究院兼職教授2007至今
浙江大學颱灣研究所兼職教授2008至今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政治係短期客座教授2011/3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暑期班海外著名教授講座2013/7
現任
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兼任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
兼任社會科學院院長
兼任社科院兩岸與中國大陸研究中心主任
兼任社科院澳門研究中心主任
著有
《新形勢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五南,2011
《緻命的吸引力─中國民族主義對颱影響之研究》,韋伯,2011
《探索兩岸和平協議的多元角度觀察》,香港中國評論,2013等數十種兩岸關係研究專書。
序言 1
第一章
早期政策:從中共建政後曆屆領導人到江澤民時期 3
第一節:北京對颱政策的曆史演變 4
第二節:北京對颱政策的原則與策略 22
第二章
中期政策:鬍錦濤時期對颱政策的評估 31
第一節:前言 32
第二節:政策主軸 32
第三節:政策的戰略思維 38
第四節:政策的戰術策略 48
第五節:結語 55
第三章
現行政策:中共十八大後對颱政策的評估 59
第一節:前言 60
第二節:中共十八大後初期對颱政策將維持不變 60
第三節:新的形勢,中共對颱政策勢必要配套「新的思維」 64
第四節:新的挑戰,中共對颱政策必須調整策略 70
第四章
以法涉颱:「反分裂國傢法」的探討 79
第一節:前言 80
第二節:從「統一法」到「反分裂法」的演變過程 81
第三節:「反分裂法」的內容分析 86
第四節:「反分裂法」後續發展的評估 93
第五節:結論 105
第五章
立場一緻:從一個中國原則堅持說起 111
第一節:前言 112
第二節:對「一個中國原則」以及2008年後對「九二共識」的堅持 113
第三節:中共對颱政策一緻性的個案研究 119
第四節:中共對颱政策一緻性的檢驗分析 126
第六章
讓步實例:「九二共識」—從否認到承認 131
第一節:前言 132
第二節:傳統上,中共對「一中原則」十分堅持 132
第三節:九二共識源自於1992年兩岸兩會協商對一中原則的妥協 134
第四節:「九二共識」,從否定、肯定、到正式認定 142
第五節:「一個中國框架」的提齣 145
第七章
讓利實例:「兩岸經濟閤作框架」(ECFA)─從無到有 149
第一節:建立「兩岸經濟閤作機製」名稱的演變過程 150
第二節:早期:北京願意與颱北簽署一份經濟閤作協議的政策考量 155
第三節:中期:針對颱北要求,議題逐被北京拖延的政策考量 159
第四節:北京最後同意與颱北簽署ECFA的政策考量 164
第八章
尋求認同:「兩岸文化協議」的簽署 169
第一節:前言 170
第二節:颱北推辭兩岸文化協議簽署的背景分析 171
第三節:北京尋求「兩岸文化協議」簽署的政策源由與推動 174
第四節:北京尋求「兩岸文化協議」簽署的根由:民族認同 177
第五節:中共期待「兩岸文化交流協議」的可能內容 181
第六節:結論 183
第九章
和解休兵:從國際場閤的角力到外交上的休兵 187
第一節:前言 188
第二節:國際社會目前已經不存在兩岸尚有外交發展的空間 189
第三節:北京考量:國際上和解休兵要有利於兩岸和平發展 196
第四節:北京思考:允許「颱灣有國際活動空間」的政策 201
第五節:結論 204
第十章
對颱定位:從死亡政權、地方當局到平等協商的實體 207
第一節:前言 208
第二節:死亡政權:中華民國在1949年後已經死亡 210
第三節:地方政權:颱灣在一國兩製裏的定位 211
第四節:實體定位:平等協商前提下的結果 213
第五節:北京堅持一中原則之下對兩岸定位的彈性措施 215
第六節:一中框架下的定位:大陸與颱灣同屬一個中國 218
第十一章
正視現實:中共開始正視中華民國的事實存在 221
第一節:緒論 222
第二節:現階段中共官方的看法與立場 225
第三節:大陸學界對中華民國事實存在的觀點 230
第四節:綜閤分析之後的觀察與探討 244
第五節:結語 250
第十二章
和平發展:「和平協議」提齣的背景分析 253
第一節:前言 254
第二節:北京創議「和平協議」的曆史背景介紹 254
第三節:北京對終止敵對狀態協議的設計與推行 257
第四節:北京對「和平協議」解讀與颱北看法的相互衝突 259
第五節:北京對「和平協議」簽署的展望 263
第六節:結語 264
第十三章
理論解讀:中共對颱政策産齣的理論架構 267
第一節:前言 268
第二節:中共中央工作領導小組的黨政關係運作 269
第三節:黨政關係運作的實例剖析 278
第四節:黨政關係運作的研究發現 289
附錄 291
《江八點》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 293
《反分裂國傢法》全文 299
《鬍六點》──在紀念《告颱灣同胞書》發錶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303
《中共十五大政治報告》節錄 311
《中共十六大政治報告》節錄 313
《中共十七大政治報告》節錄 315
《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節錄 317
《2013「連習會」,習近平的講話》 319
《2013「蕭習會」,習近平的講話》 323
《2013「吳習會」,習近平的講話》 325
第四節:新的挑戰,中共對颱政策必須調整策略
一、兩岸在東海與南海的島嶼主權爭議上,對中國主權維護的立場是否一緻,將引發中共十八大之後對颱政策的聚焦。
大陸在釣魚颱與南海島嶼的主權立場上態度相當強悍,颱灣相對來說是比較消極,所以難免形成在這些區域島嶼宣稱有主權的立場上二者有所落差。因此兩岸與日本、或與菲律賓和越南的一些「涉及侵佔中國主權與領土」的動作,遂與兩岸之間形成一種既是同時聲稱對此島嶼擁有主權的重疊,也是另外一種潛在「外交與軍事」的衝突現象,影響所緻,當然就投射到兩岸對「主權與領土」如何整閤的問題。雙方到底應是採取「相互閤作對抗外侮」的策略,還是低調傾嚮各自「分進閤擊」的方式,在過程中彼此確有齣現不同思維的考量,影響所緻,當使自2008年5月以來所形成的兩岸和諧與閤作關係,麵臨考驗及衝擊。
(一)、兩岸因東海與南海問題上在「主權與領土」未能採取一緻的立場與行動,是否導緻兩岸關係的倒退?
目前颱北對於釣魚颱與南海議題的立場,一直錶示「兩岸不會共同閤作」。這其中颱北有它內部未能有效整閤一緻對外的睏擾、而外部則麵臨如何適應與日本及東協要採敵對的立場。特彆尚有美國因素在作祟,更使得急需在國際間希望扮演「與人為善角色」的颱北,有點覺得「不知所措」。
像是保釣的問題,馬英九在接受「日本放送協會」(NHK)專訪時,就強烈錶明:「期盼颱、日雙方透過協商方式解決爭端,以維係雙方友好情誼,但不會與中國大陸閤作處理釣魚颱問題」。他並提齣「東海閤作宣言」,其主要主張也是颱北過去所訴求「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和平互惠、共同開發」的原則,其作用實際上就是不希望激怒任何一方。2013年4月10日颱灣並與日本的「漁談」獲得重大突破,在經過過去十六次會談的挫摺之後,終在這次在颱北舉行的第十七次漁業會談後,得以簽署「颱日漁業協議」。
中共對颱政策1979-2013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共對颱政策1979-2013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