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權益誌

動物權益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近乎每日一宗的虐貓案、海灘挖蜆「親子樂」、二級保護動物玳瑁險被煲湯、中學生玩死倉鼠扔進廁所沖走「滅屍」、主題公園海豚突撞牆、私傢車超速撞死牛、社區發展令野生動物無傢可歸…… 這樣的新聞無日無之。動物的生命被視為次一等,不被重視,有些人甚至視小動物為玩具。大部份殘忍對待動物的行為其實源於無知;我們很多人,都曾經有意無意地,成為動物殺手。

  就如大嶼山牛群原為耕地牛,世代在此生活。城市發展後農地荒廢,變成村屋,牛隻被遺無以為生,成群結隊在島上生活。此地本為牛傢,卻被往後搬來的人霸用,並冠以阻礙之名,硬要牠們遷離,任由他們流落他鄉找不到棲身之處……

  本書探討動物於人類社會是否能夠享有某種程度的權利,希望帶齣討論,進行動物維權的教育;內容由二犬十一咪所主持的網颱節目Animal Panic而來,加上阿離及阿蕭兩位作者作資料收集補充執筆寫成。

  第一部份評述香港社會對動物的處理方式及態度,所涉題目包括大嶼山牛;新界東北發展對生態的影響;城中雀鳥的無立足之地及生態攝影帶來的破壞;龍尾灘上的稀有物種因該灘發展將會消失;寵物工廠及流浪貓狗所身處的不人道環境。

  第二部份引述外國學說,探討動物倫理、道德、福利,討論的依據。有彼得‧辛格的《動物解放》、哈爾‧賀劄格的《為甚麼狗是寵物?豬是食物?》等,涉及動物維權的深層次討論。

  第三部份以較人性化的個案為結,如二犬十一咪照料蝌蚪的經曆;南丫島義工打造島上貓天堂的故事;葉漢華拍攝街貓過程中與街貓建立的感情;義工傾盡全力拯救流浪狗及導肓犬、動物醫生為人與動物搭建橋梁的故事。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策劃.訪談者/二犬十一咪


  生態藝術傢,喜閱讀自然。

  在香港理工大學唸設計時齣版第一本繪本。裝置藝術展覽獲香港藝術雙年奬,被藝術館及各地私人收藏。2005年於中環成立「二犬backyard」,推動香港本土創作。2010年把 ECO ART 推薦來港,探索藝術與保育科學的可能性。作品被邀請於西班牙、葡萄牙、瑞士、法國、美國、日本、颱灣及新加坡等地展覽,並曾到美國及法國當國際駐場藝術傢。畫作及文章散見報章及雜誌,齣版作品包括《女巫.焗膠花》(2001)、《二犬.車花衫.煲藥湯》(2005)、《娘足十年》(2009)、《宇宙氹氹轉》(2012)等共十二本。現為網上電颱動物權益節目 Animal Panic 及「動植物氹氹轉」編輯、主持。2012年成立梅窩牛牛之友(FOMC),推動地區黃牛保育,也是FOMC主席。

  Web:www.seemanho.com
  Blog:ecoarthongkong.blogspot.com
  FB:www.facebook.com/twodogsho

撰文

阿離


  努力讀努力寫,在香港生長受教。曾任記者與編輯,文章散見報章和雜誌。
  感謝傢中狗兒小點在書寫本書期間溫柔的陪伴。

阿蕭

  傳媒工作者,寫時事、社會和人物專題。齣版《行閑社企》(閤著)。曾任藝術行政人員、廚餘迴收工人。在一傢半戶外式餐廳寫稿,寫著螞蟻、野豬和青蛙時,常被蚊子親吻,跟老鼠打照麵,與社區貓狗為伴。

圖書目錄

Part I
城中他者的存亡

1何地是牛傢? P16
2消失中的鄉郊生態 P25
3人類自製麻煩 P32
4黑夜潛行P41
5鳥影散失,隻餘空巢。 P48
6龍尾灘上無脊椎動物的疼痛 P58
7傾聽海靈:活在香港的海豚 P69
8彆掏盡生命之源:海洋生態災難 P79
9待沽價的動物 P89
10人道毀滅,還是絕育放迴 P95
11 動物受虐的執法鬧劇 P102
12社會改造的契機。 P111

Part II
迴應他者的呼召

1真正的解放與平等 P132
2看見生命的存在:動物福利與權利 P142
3迴歸人道的終結:是好死不是毀滅 P150
4城市裏的土地公民 P157
5動物倫理的思辨 P165
6眾生同一性:動物在佛陀與基督懷中 P179
7以文學為鏡,觀照世界 P186

Part III
融和他者的生命

1 一歩一生命:獨立動物義工 P206
2 尋聲拾遺:流浪犬之傢 P214
3蝌蚪保姆:沼蛙的臨時庇護所 P222
4南丫貓天堂:人貓共融的理想模式 P228
5街巷裏處處精靈 P233
6連接孤島的橋 P240

參考資料 P252
附錄一 香港部分有關動物的法例。 P256
附錄二 環保海鮮分類指引。 P284
附錄三 龍尾灘具保育價值潮澗物種錄。 P289

鳴謝 P302
 

圖書序言

一步一生命:
獨立動物義工
阿離
 
我們都聽過拾海星的故事。
 
老人沿海而行,每見一顆海星,就傾身收拾,再送迴海中。人們嘲笑他徒勞無功,盡管一顆一顆地拾,海浪一推一迭又會把星塵沖迴沙岸。麵對旁人的譏諷,老伯泰然笑答:如此勞碌對世界也許並無意義,但對每一顆被撿拾迴送的海星,意義卻極大。
 
故事感人,然而生活的實踐比文字的比劃更讓人動容。在香港,每分每秒都有動物被遺棄,成為剩餘。然而,在這個冷漠城市中,依舊有一位位撿拾生命的無名者,讓這些恍如星塵散落的被遺動物,迴到傢園;而最重要的,是讓牠們──作為獨立存活的生命,重新得到,一份應有的尊重。
 
孤身救狗路
 
資深記者硃一心,由爬格子走到前綫當上動物義工,是因緣際會,也是心性使然。由自組機構到現在成為獨立義工,一直默默孑然為動物勞碌奔走。在救助流浪動物之前的幾年,她一直於內地當山區義工,為貧童助學,默默耕耘。委身義務的契機,源於工作。1999年,她遠赴黃土高原採訪。駕一輛小車,黃草白沙自兩旁緩浮而過,四野荒蕪;貧農們手空空無一物,她看在眼底心痛,自此當上山區義工,走上助學之途。何以後來轉投動物義工行列?「我發現山區有很多資源,但相對來説本地的流浪動物卻很危急,每天都會有幾隻死去,香港的危難動物很需要人幫助。動物不懂得説話,我們要幫牠們説話。」
 
山區義工的經驗,開啓瞭她的小宇宙。她發現,在香港有許多默默委身的同路人,自組小團,不靠大機構之手,逕自到內地助學,「原來香港有大約三百多個小機構,大多由幾個好朋友組織在一起,幫助一個地方。」這種小組式助學行動,為她帶來莫大啓發,「我覺得,我們都可以這樣幫動物。」香港的流浪動物數目如恆河沙數,不絕育的狗兒五個月可生一胎,一胎有10隻,兩年間便可達160隻。為救助如此大量的狗兒,硃一心與三兩位誌同道閤的友人組成「9X狗街坊」,「我們想建立一個平颱,去幫助不同的人。」這個小小平颱,串連瞭不同動物義工,不但身兼救狗、捉狗、認養、籌款等工作,還會為狗場提供物資支援,硃一心發現,原來香港有幾百個大大小小的非牟利狗場,最少的有十多隻狗,最多的有接近七百幾隻。 這些狗場主人大多因為不忍狗兒慘受無傢之苦而大開傢門收養照料。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