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乎每日一宗的虐猫案、海滩挖蚬「亲子乐」、二级保护动物玳瑁险被煲汤、中学生玩死仓鼠扔进厕所沖走「灭尸」、主题公园海豚突撞墙、私家车超速撞死牛、社区发展令野生动物无家可归…… 这样的新闻无日无之。动物的生命被视为次一等,不被重视,有些人甚至视小动物为玩具。大部份残忍对待动物的行为其实源于无知;我们很多人,都曾经有意无意地,成为动物杀手。
就如大屿山牛群原为耕地牛,世代在此生活。城市发展后农地荒废,变成村屋,牛只被遗无以为生,成群结队在岛上生活。此地本为牛家,却被往后搬来的人霸用,并冠以阻碍之名,硬要牠们迁离,任由他们流落他乡找不到栖身之处……
本书探讨动物于人类社会是否能够享有某种程度的权利,希望带出讨论,进行动物维权的教育;内容由二犬十一咪所主持的网台节目Animal Panic而来,加上阿离及阿萧两位作者作资料收集补充执笔写成。
第一部份评述香港社会对动物的处理方式及态度,所涉题目包括大屿山牛;新界东北发展对生态的影响;城中雀鸟的无立足之地及生态摄影带来的破坏;龙尾滩上的稀有物种因该滩发展将会消失;宠物工厂及流浪猫狗所身处的不人道环境。
第二部份引述外国学说,探讨动物伦理、道德、福利,讨论的依据。有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哈尔‧贺札格的《为甚么狗是宠物?猪是食物?》等,涉及动物维权的深层次讨论。
第三部份以较人性化的个案为结,如二犬十一咪照料蝌蚪的经历;南丫岛义工打造岛上猫天堂的故事;叶汉华拍摄街猫过程中与街猫建立的感情;义工倾尽全力拯救流浪狗及导肓犬、动物医生为人与动物搭建桥梁的故事。
作者简介
策划.访谈者/二犬十一咪
生态艺术家,喜阅读自然。
在香港理工大学唸设计时出版第一本绘本。装置艺术展览获香港艺术双年奖,被艺术馆及各地私人收藏。2005年于中环成立「二犬backyard」,推动香港本土创作。2010年把 ECO ART 推荐来港,探索艺术与保育科学的可能性。作品被邀请于西班牙、葡萄牙、瑞士、法国、美国、日本、台湾及新加坡等地展览,并曾到美国及法国当国际驻场艺术家。画作及文章散见报章及杂志,出版作品包括《女巫.焗胶花》(2001)、《二犬.车花衫.煲药汤》(2005)、《娘足十年》(2009)、《宇宙凼凼转》(2012)等共十二本。现为网上电台动物权益节目 Animal Panic 及「动植物凼凼转」编辑、主持。2012年成立梅窝牛牛之友(FOMC),推动地区黄牛保育,也是FOMC主席。
Web:www.seemanho.com
Blog:ecoarthongkong.blogspot.com
FB:www.facebook.com/twodogsho
撰文
阿离
努力读努力写,在香港生长受教。曾任记者与编辑,文章散见报章和杂志。
感谢家中狗儿小点在书写本书期间温柔的陪伴。
阿萧
传媒工作者,写时事、社会和人物专题。出版《行闲社企》(合着)。曾任艺术行政人员、厨余回收工人。在一家半户外式餐厅写稿,写着蚂蚁、野猪和青蛙时,常被蚊子亲吻,跟老鼠打照面,与社区猫狗为伴。
Part I
城中他者的存亡
1何地是牛家? P16
2消失中的乡郊生态 P25
3人类自制麻烦 P32
4黑夜潜行P41
5鸟影散失,只余空巢。 P48
6龙尾滩上无嵴椎动物的疼痛 P58
7倾听海灵:活在香港的海豚 P69
8别掏尽生命之源:海洋生态灾难 P79
9待沽价的动物 P89
10人道毁灭,还是绝育放回 P95
11 动物受虐的执法闹剧 P102
12社会改造的契机。 P111
Part II
回应他者的唿召
1真正的解放与平等 P132
2看见生命的存在:动物福利与权利 P142
3回归人道的终结:是好死不是毁灭 P150
4城市里的土地公民 P157
5动物伦理的思辨 P165
6众生同一性:动物在佛陀与基督怀中 P179
7以文学为镜,观照世界 P186
Part III
融和他者的生命
1 一歩一生命:独立动物义工 P206
2 寻声拾遗:流浪犬之家 P214
3蝌蚪保姆:沼蛙的临时庇护所 P222
4南丫猫天堂:人猫共融的理想模式 P228
5街巷里处处精灵 P233
6连接孤岛的桥 P240
参考资料 P252
附录一 香港部分有关动物的法例。 P256
附录二 环保海鲜分类指引。 P284
附录三 龙尾滩具保育价值潮涧物种录。 P289
鸣谢 P30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