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遭处决的无辜青年,述说自己被剥夺的人生
社会不公一路演变至司法不公,最后以死刑和十八年冤狱收场
「我希望这些文字有一天能够让某人产生共鸣。日记是我盖的城堡,供未来的魔术师发现和探索,里头充满了美、痛苦、魔力、爱、惊恐、绝望与神奇,每一页都是隐藏的角落。」
1993年夏天,三名男童在美国南方小镇西曼菲斯郊外遇害,被綑绑裸尸于小溪当中。检警认为如此兇残的手段必定与撒旦教有关,而镇上的头号邪教嫌疑分子就是达米恩──因为他总是穿着黑色大衣还喜欢重金属摇滚乐。
达米恩是家境非常穷困的少年,与其他同学格格不入。命案发生后,达米恩首当其冲遭到逮捕。一起被捕的还有两个朋友杰西跟杰森,智商只有七十二的杰西在疲劳侦讯与警方设计诱导下「坦承」三人犯案。全案除了这份颠三倒四的口供之外,没有任何物证,三人在浓厚猎巫气氛下被判有罪,「主谋」达米恩判处死刑,其余两人终身监禁。
这个案子因为充满疑点而引发关注,HBO制作的纪录片《失乐园》播映之后更是引起全美声援,许多名人例如强尼戴普和彼得杰克森也积极参与声援活动。最新的纪录片《非法的正义》由彼得杰克森担任制片,艾腾伊格言则将这个故事拍成电影。
2011年,三人终于获释。本书是达米恩出狱后整理狱中日记而成,述说他被关进死牢之前的惨澹童年、不公不义的审判、狱中的遭遇和思考,以及如何在绝望中避免身心崩溃。达米恩的文字深具魔力,对底层生活的描述带有奇特的幽默,时而让人悲伤痛心,时而让人放声大笑。
作者简介
达米恩.艾寇斯Damien Echols
1974年生,在密西西比州、田纳西州、马里兰州、奥勒冈州、德州、路易西安纳州和阿肯色州长大,十八岁那一年跟杰森.鲍德温和杰西.米斯克利(后来人称西曼菲斯三人组)因罗宾汉丘谋杀案被误判有罪,并判处死刑,在死囚区服刑十八年,2011年三人接受所谓的艾佛德认罪协议,在阿肯色州政府同意下获释。HBO制作的三集纪录片《失乐园》(Paradise Lost),以及彼得杰克森和法兰华许制作的《非法的正义》(West of Memphis)都以西曼菲斯三人组为主题。艾寇斯自费出版过一本回忆录《快到家了》(Almost Home)。他和妻子洛莉.戴维斯目前定居于纽约市。
译者简介
赖盈满
伦敦政经学院科学哲学硕士,现专事翻译,译有《海拉细胞的不死传奇》《娥摩拉》《神话简史》和《资讯:一段历史、一个理论、一股洪流》等书。
作者小记
前言
第一章~第二十九章
后记
打结的青春,打折的正义╱罗秉成(律师,冤狱平反协会理事长)
附录:西曼菲斯三人组案
这本《冤狱人生:达米恩的死囚纪事》,单看书名就足以让人心生寒意,又带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吸引力。我一直对那些在绝境中挣扎求生、却依然保有内心微光的故事深感着迷,尤其当故事的主角是身陷囹圄、等待最终审判的死囚时,那份张力更是难以想象。这本书似乎触及了人类最深处的恐惧,同时又可能揭示出人性最坚韧的一面。我期待着它能够带领我深入达米恩的内心世界,去理解他所经历的日复一日的煎熬,去感受那种时间仿佛静止却又被无情剥夺的绝望。我想知道,在那样冰冷、狭窄的牢房里,他如何对抗内心的崩溃,如何寻找哪怕一丝慰藉。这本书的题目暗示着一种不公,一个被误判的生命,这无疑会引发我强烈的好奇心,想要探究真相是否被掩埋,正义是否迟到。我想看到作者如何描绘那种身处漩涡中心,却只能被动接受命运安排的无力感,以及在这种极致的压力下,一个人会爆发出怎样的韧性,或者沉沦到怎样的深渊。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法律和审判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生命、关于尊严、关于在最黑暗时刻如何定义自我的深刻探讨。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反复咀嚼、久久不能释怀的作品。《冤狱人生:达米恩的死囚纪事》,它所描绘的,是一场灵魂的漫长跋涉,是在冰冷的铁窗后,对生命最本真的追问。我被达米恩的经历深深吸引,他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似乎都承载着巨大的重量。作者的叙事风格,如同他笔下的监狱,简洁、克制,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没有过度的煽情,没有刻意的渲染,只有对事实的冷静呈现,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剖析。我看到了达米恩在无边的黑暗中,如何与自己的过去和解,如何与内心的恐惧搏斗,又如何在渺茫的希望中寻找生存的意义。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揭示了一个潜在的冤案,更在于它带领读者深入了人性的复杂与深邃。它让我思考,在极致的困境面前,究竟是什么支撑着一个人不放弃,究竟是什么能够让他在绝望中依然保持尊严。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对生命,对正义,对人性的理解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冤狱人生:达米恩的死囚纪事》,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冤狱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尊严的深刻篇章。作者以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将我拉入了达米恩的世界,我仿佛能感受到他每一次呼吸的艰难,每一次心跳的沉重。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力量,无论是对监狱生活的细致描绘,还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都让人无法忽视。我看到了在绝望的边缘,人性如何被考验,如何被扭曲,又如何在最黑暗的时刻,闪耀出不屈的光芒。达米恩的故事,让我重新审视了“公平”与“正义”的含义,也让我对生命的脆弱与顽强有了更深的体会。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引发了读者无尽的思考。它让我们去探究,在法律的缝隙中,人性的光辉如何能够被看见,又如何能够在最深的牢狱中,依然保持着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
评分《冤狱人生:达米恩的死囚纪事》这本书,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击在我的心扉。它的力量,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曲折的情节,而在于那种直击人心的真实。作者以一种冷峻的笔触,勾勒出死囚生活的残酷画卷,每一个字句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我跟着达米恩一起,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感受着希望与绝望的交织,体会着时间被无限拉长又被无情压缩的矛盾。书中对于人性黑暗面的揭露,丝毫不留情面,那些在体制内的冷漠、偏见,以及权力运作下的扭曲,都让我感到一阵寒意。然而,更让我震撼的是,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达米恩身上所展现出的坚韧与反思,却如同黑暗中的星火,微弱却耀眼。我看到了他对于生命的敬畏,对于曾经犯下的错误的反思,以及对未来一丝不甘的追寻。这种在绝境中依然不放弃思考和求索的精神,是这本书最深刻的价值所在。它不仅仅讲述了一个个体的悲剧,更引发了我们对司法公正、人性善恶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拷问。
评分读完《冤狱人生:达米恩的死囚纪事》,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那种弥漫在字里行间的压抑感,仿佛能透过书页感受到铁窗后的阴冷和时间的沉重。故事的叙述方式,那种近乎白描的真实感,让我不由自主地代入了达米恩的角色,去体会他每一天面对的无声的审判和内心的煎熬。作者并没有刻意渲染戏剧冲突,而是通过对细节的精准捕捉,一点一滴地构建起一个令人窒息的氛围。那些关于牢房的描写,关于狱友的互动,甚至关于食物和空气的味道,都如此鲜活,仿佛我置身其中,亲眼目睹着这一切的发生。最令人动容的是,即使身处绝境,达米恩身上那种对生命的执着和对真相的追寻,却从未被浇灭。我看到了他内心的挣扎,对过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渺茫希望。这种在极致困境中闪耀的人性光辉,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触动人心。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由”的含义,以及在失去一切之后,我们还能抓住些什么。它不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冤案翻供的奇迹,而是一部关于灵魂在炼狱中被锻造,却依然不屈不挠的史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