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是全球化以及亚洲崛起的新时代。台大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有感于东亚的「王道文化」在二十一世纪的重要性,遂与百略学习教育基金会、台湾竞争力论坛学会于民国一○○年十二月及一○一年七月共同举办两届「全球化时代的王道文化、社会创新与永续发展」研讨会,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发表论文十八篇。本书收录其中较具代表性的论文十篇,分别从「王道文化」与「社会创新与永续发展」两部分进行探讨。这些论文,理论与应用实作其实并没有截然的分野,有些既有理论也有应用实作,有些则可能通篇没有「王道文化」几个字,但仔细思量,却都有「王道文化」的影子。无论如何,本书将是研究「全球化时代」、「王道文化」、「社会创新」与「永续发展」等议题及这些议题之间相互关系很好的参考典籍。
作者(编者)简介
林建甫
1961年出生,台湾彰化县人。美国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现任台湾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及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经济部产业发展谘询委员、海基会顾问。曾任台湾大学经济学系主任;台湾竞争力论坛学会总召集人;台湾经济学会理事、总干事、副理事长;总统府财经谘询小组委员。专长领域为总体经济分析、财务金融、计量实证等。曾荣获2006年美国傅尔布莱特学人、2003年德国DAAD学人、2002年第三世界学会特殊贡献奖等学术荣誉。
总序 黄俊杰
编者序 林建甫
【王道文化】
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危机之根源与王道文化 萧全政、吴若予
一、前言
二、资本主义社会
三、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国家角色
四、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国家角色与社会科学
五、从迷思中脱魅而走向王道
天下文明──儒家的国际宪政原则 盛洪
一、儒家的「世界观」
二、儒家的「民族观」
三、儒家「天下」的文化性质
四、天下应该「定于一」吗?
五、如何确定现实的国家的对外关系准则?
六、如何对待其他国家的国内事务?
七、如何对待宗教冲突?
八、如何处理与其他国家的纠纷和冲突,以及国家间使用武力的原则?
九、「天下文明」的现代意义
《论语》作为企业经营的王道理念:以涩泽荣一与松下幸之助之考察为例 张崑将
一、前言
二、孔子的王道与经营理念
三、王道的经营理念举隅:涩泽荣一与松下幸之助
四、结语:王道经营理念过时了吗?
当代环境危机与中国古代儒家的环境思想 潘朝阳
一、前言
二、当代的环境危机与人类困境
三、城市空间与生态之病症
四、中国儒家古典中的环境观与空间观
五、当代新儒家唐君毅论传统农业生活之睿智
六、结论
Government by Propriety: Why the Political Is also Personal... Huang Yong
I. Introduction
II. The Political/Personal Division in the Liberal Tradition and Its Problems
III. The Possibility of a Confucian Political Philosophy
IV. Propriety as External Rules
V. Propriety as Inner Feelings
VI. Propriety as Human Nature
VII. Defending the Neo-Confucian Propriety as a Political Philosophy
VIII. Conclusion
【社会创新与永续发展】
永续发展的制度抉择与文明省思 叶俊荣
一、前言:全盘焦虑的文化究责
二、人类的救赎与规范导引:永续发展的尝试
三、永续发展的导向:人、文化与制度
四、气候变迁所带动的永续论辩
五、永续发展的文明省思
六、结语
社会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台湾经验的初探 陈东升
一、创新与社会创新
二、社会创新与社会创业家精神
三、社会创新的跨国比较
四、结论
超越欲望──全球危机、生活风格与人类自救 任剑涛
一、前言
二、全球危机与生活风格
三、现代性与人类生活风格的欲望取向
四、在欲望与幸福之间
五、「人为自己立法」
六、走出危机与「乐活」
生活风格?一个批判性的探究 王佳煌
一、导言
二、古典社会学理论的生活风格论述
三、当代社会学理论与生活风格
四、生活风格的批判社会学观点
五、台湾人的生活风格
六、结论
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先知卢梭?无知卢梭? 苑举正
一、前言
二、浪漫运动的滥觞:卢梭
三、卢梭「两篇论文」的背景
四、卢梭〈论科学与艺术〉的要旨
五、卢梭〈论人类不平等起源与基础〉的要旨
六、以情感为本的道德政治
七、结论
人名索引
概念索引
序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化以及亚洲崛起的新时代。台大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有感于东亚的「王道文化」在二十一世纪的重要性,遂与百略学习教育基金会、台湾竞争力论坛学会于民国一○○年十二月及一○一年七月共同举办两届「全球化时代的王道文化、社会创新与永续发展」研讨会,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发表论文十八篇,成果丰硕。主办单位有意将这两场研讨会的成果汇集成册,邀我担任主编,挑选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文章汇编成本书。现在容我略花篇幅,向各位读者介绍各篇大要。
本书内容主要涵盖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以「王道文化」思想为主轴的相关立论;第二部分则是具有应用及实作内涵的「社会创新与永续发展」。在二十一世纪全球化时代纷纷扰扰的变局之中,「王道文化」犹如夜空中的明星,为世人指出一条明路,不仅能「坐而言」,更可以「起而行」,这是儒家留给后世最弥足珍贵的遗产。
第一个部分共收录五篇文章。第一篇是萧全政、吴若予的〈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危机之根源与王道文化〉,本文首先点出资本主义社会所存在的严重问题,以及民族国家发生危机的根源为何,借由探讨国家机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应扮演的角色,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与民族国家要能从迷思中脱魅,儒家的「王道文化」也许是个可能的思考方向。
第二篇是盛洪的〈天下文明──论儒家的国际宪政原则〉。本文从理论层面,探讨儒家的「天下文明」中所可能潜藏的「国际宪政原则」,首先说明儒家「世界观」、「民族观」的意涵,儒家的「天下」观具有何种文化性质,「天下」是否应该「定于一」等问题。接着,从现实层面探讨「天下文明」如何应用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举凡如何确定现实的国家的对外关系准则?如何对待其他国家的国内事务?如何对待宗教冲突?如何处理与其他国家的纠纷和冲突,以及国家间使用武力的原则等问题?无不可以从儒家「天下文明」的概念中获得灵感。
第三篇是张崑将的〈《论语》作为企业经营的王道理念:以涩泽荣一与松下幸之助之考察为例〉。孔子如果活在这个世界上,他将如何经营企业,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作者认为,孔子在《论语》书中所揭示的「王道」原则,正可以作为当今企业经营的核心理念。他以涩泽荣一与松下幸之助为例,证明儒家的「王道」思想与企业经营的理念,有着根本的相通之处。王道经营理念过时了吗?答案肯定是没有。
第四篇是潘朝阳的〈当代环境危机与中国古代儒家的环境思想〉。本文首先探讨当代的环境危机与人类的困境,认为可以从中国儒家古典中的环境观与空间观,汲取智慧,对治都市空间与生态的各种病症,并透过引述当代新儒家唐君毅有关传统农业生活之睿智的论述,作为现代人的借镜。
第五篇为英文稿,由黄勇解说中国的礼治如何使政治(众人之事)也可以变得很个人(Why the Political Is also Personal)。本文借着阐述自由主义传统中政治或个人的分化及其形成的问题,提出「一个儒家政治哲学」的可能性问题。作者认为,儒家的「礼」有三种特质:(1)外在的规范,(2)内在的情感,(3)人性的本质。根据此三种特质,乃可以建构出儒家新「礼」论的政治哲学。
第二部分共收录五篇文章,主要探讨「社会创新」与「永续发展」相关议题。第一篇是叶俊荣的〈永续发展的制度抉择与文明省思〉,主要探讨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全盘焦虑」的问题,而造成「全盘焦虑」的原因则是文化的问题,因此追求永续发展,除了要有健全的制度支援以外,尤其须对既存的文化进行深刻的反省。作者举出气候变迁所带动的永续论辩为例,说明永续发展有赖「人」、「文化」与「制度」三方面的配合,缺一不可。
第二篇是陈东升的〈社会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台湾经验的初探〉。本文首先釐清「创新」与「社会创新」观念的异同,说明创新不应侷限于个人魅力及技术层面,须落实且产生永续的影响,以降低社会、政治、经济的不平等,提升社会福祉的公共利益;接着探讨社会创新与社会创业家精神的内涵,并以欧盟所推动的研究计画为例进行跨国的比较,尤其着重台湾经验的探讨。
第三篇任剑涛的〈超越欲望──全球危机、生活风格与人类自救〉,一开始即点出人类当前所面临的全球危机,来自现代性与人类生活风格的欲望取向,而塑就现代性与欲望取向的源头即为启蒙运动。作者回归问题的本质,提出对欲望与幸福关系的反思,建议在欲望与幸福的选择之间为自己立法,进而启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乐活」,俾以走出危机,永续发展。
第四篇为王佳煌的〈生活风格?一个批判性的探究〉,这篇主要是对生活风格的一个批判性的探究,文章先回顾古典与当代社会学中与生活风格概念、经验性研究相关的理论,再综整当代生活风格的概念与经验性研究趋势,提出批判的生活风格研究观点与思维。最后依据社会学的想像与批判性观点,检视国内相关的调查与统计资料,指出台湾人生活风格的特征、模式,以及统计数字突显的社会结构问题作为结论。
最后一篇是苑举正的〈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先知卢梭?无知卢梭?〉,作者将主轴集中于剖析卢梭「两篇论文」──〈论科学与艺术〉及〈论人类不平等起源与基础〉,企图从卢梭的生平及其思想遭遇,找出人类「不道德性」的源头,同时扩大其「以情感诉求表达对于『人』的关怀」的论述基点,寻找现代人安生立命之道。
本书收录的各篇论文,理论与应用实作其实并没有截然的分野。有些文章是既有理论也有应用实作;有些论文,可能通篇没有「王道文化」几个字,可是仔细思量,都有「王道文化」的影子。无论如何,本书将是研究「全球化时代」、「王道文化」、「社会创新」与「永续发展」等议题及这些议题之间相互关系很好的参考典籍。
本书的完成,除了感谢作者贡献文章,与会的主持人、评论人及最后圆桌论坛的参与者,我们也要一併感谢,因为他们的诸多回馈意见,才能让作者据此修改,以提高论文价值。我们也要感谢当时的协办单位「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以及赞助单位「公益信託吾哈进碧教育基金会」,没有国发所师生的参与,尤其是所长周继祥教授的领导,本会无法盛大进行;而两个基金会背后林金源先生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参与投入,才能使研讨会顺利完成,谨在此致上最深谢意。
林建甫
序于台大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
民国一○二年三月二十一日
《全球化时代的王道文化、社会创新与永续发展》——这个书名就像一幅壮丽的画卷,在我脑海中徐徐展开。我一直认为,在快速变化的全球化进程中,我们不能仅仅追求物质的进步,更需要关注精神层面的成长和文化的传承。而“王道文化”,对我而言,是蕴含着东方古老智慧的宝藏,它强调的是一种和谐、平衡、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王道”在当代的意义,比如它如何能够指导我们在处理国际关系、跨文化交流时,避免冲突,寻求共赢?它又如何能够成为社会创新的重要思想源泉,激发人们探索更具人性化、更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永续发展”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绕不开的议题,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社会不公,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改变以往的增长模式。“王道文化”与“永续发展”的结合,听起来就有一种天然的契合感,仿佛“王道”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生生不息”的理念,正是实现永续发展的哲学基础。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作者是如何将这些深刻的哲学思考,转化为具体的社会实践和创新路径的。这本书的标题让我看到了希望,它似乎在预示着,我们可以在全球化的挑战中,找到一条更具东方智慧、更符合人类长远利益的发展道路。
评分读到《全球化时代的王道文化、社会创新与永续发展》这个书名,我立刻被它所涵盖的广度和深度所吸引。在如今这个日益紧密相连的世界,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王道文化”这个概念,在我看来,是一种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德政、仁爱、和谐共生的治理理念,它与当下我们所追求的更加包容、更加公平的社会发展模式不谋而合。我迫切想了解书中是如何将这种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的“社会创新”理念相结合的。社会创新,在我看来,就是那些能够有效解决社会问题、提升社会福祉的新方法、新模式。“王道”的思想,是否能够为社会创新提供一种更具人文关怀的指导原则,让我们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不忘初心,关注那些最需要帮助的群体?而“永续发展”,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响亮、也最紧迫的呼唤。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保护环境、如何实现代际公平?我猜想,书中会从“王道文化”的视角出发,探讨如何构建一种真正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一种能够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统一。这本书的标题让我看到了连接过去与未来、东方与西方、理论与实践的可能,我非常期待能够从中获得启发,理解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全球化时代,找到一条通往美好未来的光明之路。
评分拿到《全球化时代的王道文化、社会创新与永续发展》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是:这题目太有深度了,而且非常前沿!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联系日益紧密的全球化时代,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各种文化的冲击和融合,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扩大等一系列严峻的挑战。而“社会创新”和“永续发展”恰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最让我感到好奇的是“王道文化”这个概念。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非常感兴趣,特别是那些能够指导人们如何和谐相处、如何实现长远发展的理念。“王道”听起来就有一种温和而强大的力量,它是否意味着一种区别于霸道、更注重人本关怀和长远利益的发展模式?书中是否会详细阐释“王道文化”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内涵?它如何能够为社会创新提供精神动力和伦理框架?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结合具体的国际案例,去分析那些成功的社会创新项目,看看其中是否融入了“王道”的思想,又是如何促成可持续发展的?这本书的标题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很可能是在探讨一种非常实际的、能够引导我们走向更美好未来的方法论。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这三个看似独立的议题——王道文化、社会创新和永续发展——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的。
评分说实话,刚看到《全球化时代的王道文化、社会创新与永续发展》这个书名的时候,我脑子里闪过的是一些比较学术化的印象,觉得可能会有大量枯燥的理论和复杂的模型。但随着我不断地思考和联想,我发现这个书名其实蕴含着一种非常吸引人的张力。想象一下,在全球化的大潮席卷之下,各种文化碰撞交融,我们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和传承我们宝贵的“王道文化”?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意义的课题。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会从历史的长河中挖掘“王道文化”的精髓,比如仁爱、礼让、中庸等理念,然后将其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创新精神相结合?这种结合会不会产生出一种全新的、更具活力的社会发展模式?而“永续发展”这个词,更是点出了我们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如何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我猜想,书中可能会探讨如何通过“王道文化”的视角,为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独特的思考路径。也许,“王道”所强调的和谐共生、整体利益,正是破解当前一些单边主义、过度竞争和资源枯竭等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本书的标题让我觉得它可能是在试图构建一种更宏观、更长远的社会发展愿景,这对于我们这些身处时代洪流中的个体来说,无疑是一种难得的指引。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真是大气磅礴,一下子就抓住了我。《全球化时代的王道文化、社会创新与永续发展》——光是读这个名字,我就已经开始想象里面会讲述怎样的宏大叙事了。我一直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变化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和机遇,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王道文化”这样一个带有东方智慧和哲学深度的概念,如何能与现代的社会创新以及我们迫切需要的永续发展连接起来。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究竟什么是“王道文化”在当今全球语境下的核心价值?它是否意味着一种更和谐、更具包容性的发展模式?它如何指导我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不忘初心,坚守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我尤其关心的是,书中是否会提供具体的案例和分析,来展示“王道文化”是如何在现实的社会创新实践中得到体现的,比如在环境保护、扶贫济困、教育公平等领域,是否可以找到“王道”的影子?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给我一种深刻的启迪感,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理论探讨的书,更是一本可能为我们指明方向、提供解决方案的行动指南。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深度,去理解这个复杂而充满挑战的时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