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直

正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人生路也许崎岖,但正直是唯一中道

  曾志朗以人生三部曲,谈正直在生活中的重要呈现

  第一部「这些人,这些书,这些事」
  展现铁汉柔清,细数大小人物,对世间的影响,在他心里的烙印。

  第二部「科学家,请坚守你的正直风范」
  点出造就伟大的科学家,靠的不是智慧,而是品格,并指出科学社群的弊端,
  以一向的正义与热情,提出解决方法,捍卫科学的普世价值,科学社群的尊严。

  第三部「这世界,让我们一起往前迈进」,展现科学家在实验室之外,
  以科学眼看世间事,提出一针见血且苦口婆心的建议。

  本书展现一个一样也不一样的曾志朗,
  一样的是仍然充满正义与热情,
  不一样的是看见他对世间的柔情,对弱势的支持,以及对普世价值的重新定义。

作者简介

曾志朗

  热爱运动、看电影、读小说。西元四年级生,但保有赤子之心。一头白发,但身手敏捷。现职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阳明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特聘讲座教授。

  学经历和身份众多,但最喜欢的角色是科学家。在美期间,开创了汉语文神经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也是研究记忆、阅读历程和注意力形成与分配的知名认知科学家。1990年回台,致力推展台湾认知神经科学的基础研究,先后在中正大学成立认知科学研究中心和筹设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并整合各种与脑科学研究相关的仪器与跨校合作平台。

  2000和2008年两度出任公职,为教育、科学和文化效力,将其视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历经台湾两次政党轮替,也两次见证了轮替后的政府运作。曾任教育部长、行政院政务委员、政务委员兼文建会主委。部长任内,提出阅读、生命教育、资讯教育、创造力教育等四项政策,其中阅读和创造力被称为十年来影响深远的教育政策;对高等教育和科学发展热情莫名,尤重高教竞争力和科学文化的提升。

  1992年开始写科普小品,在《联合报》缤纷版的「科学向前看」,以充满新奇的想像力引介科学知识,独创「科学生活化」的写作风格。十年后于《科学人》杂志的「科学人观点」,以突破框架的跳跃思考,写识写智,写景写意,写人写情,再树「科学故事化」的书写情调,曾获金鼎奖最佳专栏写作奖。2010年于「教育广播电台」制播「人人都是科学人」,再获金钟奖教育文化节目共同主持人奖。

  从基础研究、学术行政、公职服务到科普推广,他说,这些年来推动的每一件工作,想要传达的是:台湾不但要有大学,更要有大学文化;不但要有科学家,更要有科学文化。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部  这些人,这些书,这些事
牛背上的眼镜先生--简吉
刻印的人
没有醉,只有梦的老政大生涯
曾经不负少年头
拳头上的风云记事
退一步,海阔天空
他走了,再读不到那么触角敏锐、洞视现代人生百态的小说

第二部  科学家,请坚守你的正直风范
知识「经济」vs. 知识「利益」—期待研究的正直风范
Excellence With A Soul
8=∞:道德论者的不道德震撼
剪贴有理,借用无妨?错!
危欺当前:学术防诈全球总动员
和解共生:生物科学家的宗教观点
No More Tears, Sisters
花都记事:捍卫想像力的普世原则 

第三部  这世界,让我们一起往前迈进
饥渴心灵才是至上心灵
阅读,培养创造故事的下一代
阅读就是生活的芬兰人
我是可以改变的!
不能让心灵消失在追求卓越的路途中
以证据为基础的教育研究:教育改革最必要也是唯一的途径
科学进入转译的年代,教学呢?
心心相印的教与学
成败皆网路,突围亦网路
智力:从人兽之别到国与国之差异

结语
凡走过的必在未来留下痕迹

图书序言

牛背上的眼镜先生--简吉

他的左派思维曾在这岛上被严禁,他也因此牺牲了宝贵的生命,
但对照今日台湾在思想文化的多元多样,
我们才能体会,百年坎坷历史所塑造出的台湾是多么了不起。

简吉是谁?很多在台湾居住、长大的人不知道他是谁,但最近在台湾许多所公私立大学的校园里,正广泛流传他的相片和事蹟,国立交通大学的人文社会研究中心甚至为他成立了一个特别的纪念研究室。空间虽然不大,但两间小小的教室里,新近粉刷的白墙贴满了他的旧照片,有个人的,也有他小时候和父母兄弟合影的全家福,是台湾农家那种古老纯朴的写真照片;当然还有他参与农民抗日活动各项会议前后的众人合影。最引我注目的是那张他头戴草笠,鼻梁架着一副古早式的圆形眼镜,打着赤脚,穿着传统的台湾农衫,斜坐在牛背上的相片,显现出很安逸的书生模样,但坚忍的眼睛使我难忘。他就是把生命献给贫穷农民的乡村教师--简吉。

我听过简吉的名字,在我很小的时候,在模模煳煳的记忆里,被压在一层层浓浓的恐惧之下,那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了。

我生长在台湾南部的一个山谷小镇,周遭遍是树林、果园和农田,最重要的产业是香蕉和蔗糖,那是台湾在一九五○年代之后主要赚取外汇的两种农作物,所以小镇所处的山区虽然偏远,经济能量相较于附近的乡村,算是很好的。镇上市集繁荣,有酒家,有茶室,金饰店有好几家,五金行林立,南北杂货俱全,平日就是一幅安康富足的景象,可是我心中却有好多解不开的疑问:为什么班上那些家长是蔗农、蕉农的同学,中午的便当一打开,饭既少,又「无料」?他们家生产的香蕉和甘蔗不是外销赚外国人的钱吗?他们的衣服沾满了香蕉汁,又破又烂,为什么那么辛苦工作的家长却永远买不起一套干净像样的卡其布学生衣裤?

我比较好奇,又喜欢乱问问题,一般来说老师们也会很和蔼可亲地回答我。只是当我问到农家小孩便当很阳春又不够吃时,总得不到我能满意的答案,不是说农人本来就比较穷,收成不好就更穷,就是说商人比较聪明,比较会赚钱等等。但我看到青果合作社的广场上,一箱又一箱的香蕉,被一车又一车的运走;糖厂的火车满载白色的甘蔗,紧紧的綑绑在十几节车厢上,叠得高高的,每隔几个小时,就有一列火车由我们学校旁隆隆的往糖厂疾驶而去。收成没有不好呀!但我的同学衣服照样破旧,便当盒的菜色也没有更丰富,他们家还是一样穷。

有一天,学校来了一位年轻代课男老师,刚从城市里的师范学校毕业,就回家乡的国小教书。新老师很会讲故事,唸起安徒生童话的每一篇故事时,脸部表情丰富,国语很标准,抑扬顿挫,字正腔圆,把我们这些乡村的小孩迷死了,我们几个小男生简直是一群跟屁虫,老师走到哪,我们就追到哪!我当然不放过这机会,又提出我的老问题。年轻的老师笑容不见了,眉头紧蹙,很严肃的直视着我说:「幸亏你只是个小孩子!这类问题是大人的,你不要到处乱问,问什么穷人家小孩没饭吃?老师告诉你一些故事,听过就好,不要再去问东问西了!你难道没有听大人们说过:『天下第一憨,吃菸吹风;第二憨,种甘蔗给会社磅;第三憨,……』……」

那年我小学六年级,当然听说过蔗农和会社、蕉农和青果合作社之间的各种不公平关系,但那个炎炎夏日,在旗山国小的凤凰木树荫下,我第一次听到了农民悽惨的命运,他们不敢怒又不敢言的悲哀,听到了农民组合的抗争,也第一次知道有二林事件,知道了好多年以前,在日本殖民统治的时期,有一位年轻的乡村教师,目睹农民长期被欺压的不公不义现象,又看见学生下课返家之后还要下田帮忙农务,因为过劳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且面黄肌瘦,而自己当教员形同「月俸盗贼」,于是辞去教职,投身协助农民反抗剥削,他叫简吉!

我对老师说,简吉很伟大哟!老师忽然紧张起来,叫我把这些「故事」忘记,不可以对别人谈起他和我们讲过这些故事,他骤然而来的恐惧感令我也害怕了起来。

说起来也巧,当天晚上,父亲的几位朋友像往常一样来家里喝茶聊天,我在一旁做功课,无意中听到大人们闲聊的话题转向香蕉收购价太低,蕉农血本无归等等。我贸然插了一句话:「那就学凤山那位简吉先生的农民组合来反抗啊!」父亲脸色大变,从椅子上站起来,快速走过来,揍了我肩膀一拳,很愤怒的骂我:「猴囝仔有耳无嘴,不要黑白讲!你要害我们都被捉起来吗?以后不准再乱问、乱说,听到没有!」

父亲从小没打过我,也没有这么大声的在客人面前骂过我,我吓了一大跳,尤其被父亲恐慌的表情摄住了,这个震撼使我在往后的日子不敢再提农民组合,简吉这个名字也被压抑在记忆的深层里。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