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完整纪录社区营造过程种种及成果的专书
以群聚社区志工之奋斗,共同营造「现代桃花源」的居住理想,构思亚洲第一座RFID智慧型示范社区,暨对「争取学区」、「猫缆事件」等公共议题;如何以小虾米对大鲸鱼的力量,向当权者抗争到底的精彩故事。
本书由本会理、监事暨社区义工的专访,与理事长吴军湛先生的口述整理,纪录「台北市木栅二期重划区促进发展协进会」自2005年开始如何有效运用『抵费地出售盈余款基金』建设现代桃花源。
在理事长吴军湛先生的带领下,为社区永续发展描绘愿景,与集合来自重划区各行各业,社区菁英人士运筹帷幄的力量,发展出二十六项社区营造建设典范的社区总体营造规划(举凡文化艺术LOGO、公园规划、交通规划、争取新里规划、千米艺术及千米樱花大道、停车场规划、无障碍空间规划......等)。
透过民间非营利机构(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的微薄力量,从协进会创立初期对「争取政大附中学区就读权益」,到2010年以「小虾米对抗大鲸鱼」的态势,集结跨党派,超越台湾蓝与绿阵营的社区守护者与民意代表,一起引领居民对抗政府对于猫缆等公共安全工程的漠视与不公平,在无畏强势公权力下,如何创造都市『现代桃花源』。
《礼记-礼运大同篇》曾写道:「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古圣先贤所建构的理想社会蓝图,可以说是中国式的福利国家愿景。
名列五经之一的《礼记》,一直被传统的士大夫视为治国的宝典、东方的「理想国」,它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都具有东西辉映、日月同光之效。
自古以来,许多统治者都希望达到这个目标,在人类历史上,虽然出现过一些太平盛世、人民安乐的景象,然而这些美好时代多是实施了局部的、初阶的大同理想,距离整体的、终极的大同世界,仍有漫长的努力空间。
我们处在宝岛台湾,在许多物质、精神、有形、无形的资源上,都比不上先进国家,不过大同社会的理想,却深植国人心中,譬如社会福利、关怀弱势等议题,已经受到大众的关注。
座落于台北市文山区的木栅二期重划区,就是一个迈向大同社会和福利国家的现代化社区。
木栅二期重划区对生态的尊重、对生命关怀,使生命的精华在此呈现,让生活品质非常的周到暨展现大自然的礼赞。而在政大二街的兆如老人安养中心,就是实践《礼运大同篇》中说的「老有所终」
木栅二期重划区近六年来,汇集社区内的居民,包括北台湾台大、政大、师大等大学教授与社会政商名流与菁英之士于一堂,历经名誉理事长周游女士的指导,暨吴军湛先生(担任第一、二届理长)期间,在木栅二期重划区促进发展协进会,全体理、监事暨社区义工热心的努力下,透过台北市政府相关单位规划与辅导,以跨党派之姿,在李新议员、林奕华议员、李庆元议员、厉耿桂芳议员、赖士葆委员、周柏雅副议长、徐佳青议员等人的协助下完成「千米樱花大道」、「樱花林公园」、「小粗坑溪生态复育园区」、「智慧型e化社区」、「全区无障碍人行步道的建置」、「安全社区规划」、「社区文化塑造」……等廿余项计画。并获得台湾社区医学会颁发「全国社区贡献典范奖」的肯定。
重划区内每个社区都有保全、监视系统、安全社区联防系统,在严密的防护之下,装铁窗的人家没有几户,政大附中以无围墙校园的姿态,创下0 破坏、0 失窃的纪录。这正是《礼运大同篇》所说的「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有「现代桃花源」之称的木栅二期重划区,不但具有良好的社会福利措施,在自然景观方面也可圈可点,像是方整的街道、完善的公共设施、多处公园绿地、舒适的居住环境、便捷的交通、着名的观光景点……等。尤其是动物园、猫空、指南宫、河滨运动公园以及邻近新北市的的平溪天灯、深坑老街,这些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增添了木栅二期重划区的魅力,也让许多的外来客渐渐注意到文山区的美。
这个号称「台北市后花园」的新社区,是以社区总体营造的模式,结合了建设、景观、人文、教育、交通、生态多方面的资源,并由一群热爱家园、关怀邻里的居民,贡献自己的专业和经验。
作者简介
吴军湛
1960年出生,毕业于台北工专(现改制台北科技大学),从事房屋代销业暨建筑业,现为军湛建设、军湛房屋董事长。曾任林庆隆市议员万芳服务处主任。
2005年至2010年带领台北市木栅二期重划区促进发展协会,担任第一、二届理事长期间,曾荣获台湾社区医学会颁发『全国社区典范奖』,并受邀参与在中国北京市举行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导『第5届亚洲区安全社区研讨会』报告,分享社区总体营造的成功经验,促使木栅二期重划区成为亚洲各国社区营造之标竿,希望生命安住,人间有爱。
目前就读国立政治大学地政研究所。
刚收到《创造现代桃花源(附数位影音光碟)》这本书,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但从封面和目录来看,就已经让我充满了期待。这个书名本身就很有画面感,“桃花源”总是让人联想到宁静、美好、与世隔绝的理想生活,而“创造现代”则暗示了它并非虚无缥缈的幻想,而是立足于当下,探讨如何在我们这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现代社会中,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土。随书附赠的数位影音光碟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用多媒体的形式来辅助阅读,想必能够更生动、更深入地理解书中内容。我尤其好奇,作者会如何结合视觉和听觉的元素,来描绘这个“现代桃花源”的蓝图,是纪录片式的访谈,还是情景再现的短片?亦或是某种互动式的体验?这种跨媒体的呈现方式,无疑为阅读增添了许多神秘感和吸引力,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看看它能否真的为我打开一扇通往内心平静的窗户,或者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创造现代桃花源(附数位影音光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有启发性。它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提出了一种可能性,一种关于如何在当下社会构建理想栖息地的设想。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引导我们重新审视生活方式、发掘内在价值的书籍情有独钟,而这本书似乎正是这类作品的代表。它将古典的“桃花源”意象与现代生活的语境相结合,这本身就充满了张力。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定义这个“现代桃花源”的,它是否意味着一种物质上的富足,还是精神上的升华?或者两者兼而有之?附带的数位影音光碟,我猜测可能会以一种更具象化、更具感染力的方式呈现书中理念,比如通过真实的案例,让我们看到普通人是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创造桃花源”的。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给我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构建属于自己的理想生活,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创造,这对于想要在生活中有所突破的我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
评分在翻阅《创造现代桃花源(附数位影音光碟)》的目录时,我注意到了一些非常吸引人的章节标题,虽然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它们已经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些有趣的画面。作者似乎并没有将“桃花源”局限于某个具体的物理空间,而是更侧重于一种生活哲学和实践方式。我对书中所提到的“数字游牧”和“社区营造”等概念尤其感兴趣,这让我联想到,现代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依然能够找到心灵的归属感和社群的温暖。随书附带的数位影音光碟,我猜想可能是一些关于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来优化生活环境,或者是一些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更紧密人际关系的指导。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让我能够将那些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在我的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创造”出属于我的那个现代版的“桃花源”,一个既能拥抱现代科技,又能保持内心平和安宁的地方,这正是当下我最渴望获得的。
评分最近一直在思考个人成长与社会联系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创造现代桃花源(数位影音光碟)》这本书名,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唤起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又强调了“创造”的能动性,这让我觉得这本书并非只是泛泛而谈,而是具有实践性的指导意义。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将“桃花源”这个古老而美好的意象,重新诠释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是关于如何打造一个宁静舒适的居住空间,还是关于如何构建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抑或是关于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寻找到内心的宁静?附带的数位影音光碟,在我看来,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我期待它能以更直观、更生动的方式,呈现书中探讨的理念,或许是一些采访、一些生活场景的展示,甚至是关于如何通过科技手段来提升生活品质的演示。总而言之,这本书对我来说,像是一扇通往未知美好可能性的门,我迫不及待地想推开它,看看里面藏着怎样的惊喜。
评分我最近在思考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以及如何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偶然间看到了《创造现代桃花源(附数位影音光碟)》这本书,立刻被它的书名所吸引。它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一个渴望——逃离喧嚣,回归简单而有意义的生活。我一直觉得,真正的“桃花源”并非一定要远离尘世,而是在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这本书似乎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在探索,它所提出的“创造现代桃花源”的概念,让我对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现这种理想生活有了新的思考。特别是附带的数位影音光碟,我猜想里面可能会包含一些实践性的案例分享,或者是一些能够启发我们思考的访谈,甚至是关于如何打造理想生活空间的视觉呈现。我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指导我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逐步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充满阳光和活力的“现代桃花源”,让我在忙碌之余,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富足和宁静,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这对我来说至关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