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超完美丈夫的秘密:做家事带小孩不过是份内的事而已

北欧超完美丈夫的秘密:做家事带小孩不过是份内的事而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育儿
  • 家务
  • 婚姻
  • 夫妻关系
  • 北欧生活
  • 性别平等
  • 生活方式
  • 情感
  • 自我提升
  • 家庭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挪威的女人不必费心打扮、不必假装温柔、不必家事做到死,
还能拥有全世界最完美的丈夫!

  根据牛津大学的调查结果,挪威男人获选为「全世界最完美的丈夫」,理由是他们花了最多心思在家庭琐事上,挪威女人听到这个调查结果的反应是:「我们不过是期待另一半做好他份内的事而已……」

  不光是扫地、洗碗、修屋顶、通马桶、整理花园这些粗活,挪威男人更乐于把时间花在和子女一起看卡通或者是欣赏足球比赛,同时非常自动自发,下了班先上超级市场捡菜挑葱再回家做饭,之后替小孩洗澡、换尿布、读床前故事,分享亲子间的内心话……诸如此类娘娘腔的行为,他们男人早已驾轻就熟,而且看来并非心血来潮偶一为之。家家户户如此,简直是在搞「集体性别自杀」。

  也许你不见得有机会去到遥远的北欧挪威,
  但你不能不认识一下这个孕育新好男人的国家!

  辞去记者工作,随着外交官妻子远赴挪威的作者李濠仲,自此开启「女主外、男主内」的新人生。在遥远的斯堪地纳维亚半岛,他见识到了远古时代饶勇善战的维京武士,到了21世纪的奥斯陆,竟然以意想不到的新好男人姿态、与丝毫不逊色于男人的挪威新女性,共同组成两性平权的乌托邦社会。

  在重新适应「在家等老婆下班回来」以及「负担绝大多数家事包括洗手作羹汤」的同时,作者也透过他的观察跟访谈,与远在台湾的男人女人,分享来自挪威的第一手两性社会观察。借由斯堪地纳维亚半岛的后现代红男绿女的演出,带来不一样的文化冲击跟体验,也让在台湾的我们得以重新检视,自己究竟受性别期待制约到什么程度。

  抢先体验北欧挪威的前卫两性平权社会:

  ◎挪威女人不仅社会地位和男人并驾齐驱,体能也不相上下,她们是一九九五年「FIFA」女足世界盃的冠军,还赢得二○○○年雪梨奥运女足赛的金牌,这些都是挪威男子足球队不曾有过的殊荣,挪威女足擅于长传快攻,我曾在运动场上亲眼目睹这群娘子军剽悍的行径,巾帼不让须眉,莫此为甚。

  ◎挪威政府部会首长中有五成是女性、国会女性比例有四成、私人企业董事席次也有四成是女性,成为全世界唯一达成此一比例的国家。

  ◎性教育节目《Trekant》请来专家公开在电视上示范女孩子如何靠自己的双手自慰,还对女性生殖器官给予一刀未剪的特写镜头……节目播出,有61%的挪威人认为该节目所教授的性教育值得肯定。

  ◎奥斯陆街上到处是穿着时髦、手推婴儿车的年轻爸爸。他们可以有十二周的全薪「父亲育儿假」,并且,90%的父亲都很乐意回家做「奶爸」,让老婆或另一半外出拼事业。

  ◎挪威的父母,一年拥有十天可支领全薪的孩童照顾假,若家中有两个小孩以上,照顾假将增加为三十天。新生儿的父母,为了照顾婴儿,最多可以轮流四十七周不必工作而领有全新,或者只领八成薪水,痛痛快快放假五十七周,完全不必担心饭碗因此不保。

  ◎今日挪威家庭有四分之一是属同居状态,五成以上为非婚生子女,在挪威,「同居」的本质几乎已与结婚无异。一名挪威女孩自称出身自典型的挪威家庭,因为她有「一名同父异母的弟弟,和一名同母异父的妹妹」。

  ◎挪威幼稚园读物《国王&国王&家庭》,为还是白纸的小朋友提早教育,在多元的社会里,「单亲妈妈」「同性恋」跟「领养」是稀疏平常的事。《玛琳的妈妈取了丽莎》则让小朋友知道,单亲妈妈离婚后无论再嫁或再娶,对象未必都的是男人。

作者简介

李濠仲

  1976年生,文化大学新闻系毕业,曾为《新新闻周报》《联合晚报》政治组记者,2009年辞去记者工作,随任职于外交部的妻子远赴挪威,现为FPA「挪威外国记者协会」(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 in Norway)成员,持续透过阅读、观察、採访,延续记者工作未尽之事。现暂居挪威奥斯陆,着有《挪威缩影:奥斯陆观察笔记》《挪威,绿色惊叹号!》及《安然无恙不比遗憾好》等书。

  目前还得负责家中大小清洁工作,包括洗碗、拖地、洗衣服、晾衣服和晒棉被,并经由「周遭环境」所调教,不再对传统男子气概抱残守缺,距离北欧超完美丈夫的标准,差不多就剩最后一哩路。

  E-mail:solojournalist@kimo.com
  Facebook:李濠仲
  Blog:www.wretch.cc/blog/solonews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推荐序:谁不希望拥有「完美丈夫」呢?(张锦华.文)
前言:故事就从那年冬天说起……

Ch.1 跟着老婆大人去挪威
1-1女王陛下
1-2外交人员眷属

Ch.2 前卫两性观的震撼
2-1最完美的丈夫
2-2女人味
2-3一夜情
2-4妳为什么对结婚这么痴迷
2-5Yours, Mine and Ours.
2-6进口婚姻
2-7行不改名,嫁不改姓
2-8你一半、我一半

Ch.3 挪威女人VS.挪威男人
3-1妈妈的天堂
3-2女人的分量
3-3女人当家,世界和平
3-4奶爸
3-5托婴
3-6型男主厨
3-7父亲大人
3-8男人的眼泪
3-9野心不再

Ch.4 没有歧视的乌托邦社会?
4-1摩卡人
4-2Go Go Bar
4-3七大守则
4-4Big Girl
4-5恐同症
4-6荣誉暴力
4-7教育男孩
4-8粗腰肥臀

Ch.5 三年半的新人生
5-1居家生活
5-2Mr. Chen
5-3半个人类

图书序言

推荐序

谁不希望拥有「完美丈夫」呢?

  今年三月我到挪威北边的萨米部落参加一个原住民传播的国际会议。回程在南方的奥斯陆、贝根城待了数天,至今仍印象深刻的,却不仅是挪威的山明水秀、崃弯之美、雕塑公园的人生百态,或是诺贝尔和平奖博物馆中数位女性得主的大海报;还有街道上、公园中,四处推着娃娃车,数量似乎比妈妈们还多的奶爸们,高大帅气却温柔呵护的身影!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这问题一直萦绕在心头。

  书序的邀约基本上是一份甜密的负担,但这份邀约很难拒绝。虽然,我和濠仲仅在挪威一次饭局中认识而已。

  不过,当我知道,温柔热忱的帮我们几位教授安排挪威访问的台湾外交部秘书,就是这位男士的妻子,她能通过传统上都是男人天下的外交官考试,不让须眉的企图心已经令人刮目相看;而做老公的他,愿意摆脱根深蒂固的父权文化和心态,妇唱夫随,远渡重洋,落脚在离北极圈不远的奥斯陆;然后,过着「自由作家」兼家庭「主夫」的日子,每天在男性和女性意识的矛盾中天人交战!这份心路历程的真情告白,绝对应该是当代台湾推动性别平等的第一手男人实践范例。

  濠沖不但每天在全然「属于自已」的公寓蹲点,打理家务、做好晚餐等候妻子回家,还发心要写一本观察挪威两性平权的专书,以他亲身三年余的「贤夫」经历,分享挪威──这个当选2010年全世界「最完美丈夫」的冠军国度,也是与北欧各国并列齐名的性别平等的模范国家──如何获致这个美名,以及美名背后不为人知的喜怒哀乐,实是理论与实务兼具的绝佳题材,我真是忍不住的期待先睹为快了。

  一路读来不但被作者幽默反讽、观察入微、旁引博征的文字所吸引,而且发现,本书真正的秘密,不仅是告诉我们挪威的男人如何无怨无悔的成为「最完美的丈夫」,而且提供了一把解开台湾「不婚族、少子化」问题的金钥!

  众所周知,台湾从二○○○年以来的生育率即江河日下,失控下落到二○一一年的0.895,平均每对夫妻生不到一胎。不但创下历史新低,也在全球排名中敬陪末座。二○一二年恰逢龙年,稍有提升,但明年能否维持,令人忧虑。这样的人口结构对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发展都已经出现严重警讯,被总统马英九称之为「国安问题」。政府虽然开始推动各种措施,包括育婴假、幼儿托育、青年安心成家及育儿津贴等,但政府首长也坦言,「当然不是花钱就有用」,要能够营造有利的生育环境,让年轻人,尤其是女性,能够不怕「生小孩」,并且不怕「养小孩」,才是关键 。

  行政院劳委会比较各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结果发现,相对于美国、德国、韩国、甚至日本,我国女性在25~30岁这个区间的就业率最高,但自此以后的离职比率就直线上升,而且,40岁后的在职比例更低于以上各国!长期力推北欧性别平等和照顾政策的学者刘毓秀就认为,台湾女性运动虽然已有相当成效,但是普遍而言,女性仍难以兼顾家庭和事业,结果不但无法让女性在职场上贡献所长,建立自主的成就和尊严;也造成女性对生养小孩,甚至婚姻家庭,都敬而远之的双输局面!而北欧国家重视性别平权和儿童照顾福利政策,他们的妇女就业和生育却能双赢。

  挪威是怎么做到的呢?本书不是硬邦邦的政策理念,而是有趣诙谐、不胜枚举的案例,在作者妙笔生花之下,令人莞尔,也令人深思。

  例如:挪威以至北欧各国的「超完美丈夫」,已经将分担家事、照顾小孩,当作是「天经地义」的责任,男人回家后立即投入家务已「浑然天成」,成为生活中的例行工作;当然,女人也不再所谓「女性化」,打破「依赖及美貌」的刻板形象。从幼稚园开始,小女生同样被教导在天寒地冻的野外冰雪中,学会各种独立技能、建立自主自信。教材中对多元性别经验的尊重,往往让其他国家退避三舍时,多数挪威人已视为理所当然。

  同时,享有高度自由权利的挪威,在二○○三年跟进丹麦立法,禁止广告播出性别歧视的的内容和影像,结果,挪威性行为虽然十分开放,但是广告中却不以裸露为能事,汽车展里也不再有引人遐思的比基尼女郎,大众媒体中更没有了消费女性身材性征的各种俗不可耐的字眼!更有趣的是,为了避免「瘦女人」当道造成的体型歧视和误导,挪威政府出面协商广告主,建议在模特儿广告看板下,仿照香菸广告,加註「照片的模特儿的身材已经由电脑美化」等字眼。比比皆是的例子,真让人大开眼界。

  当然,挪威有石油黑金的挹助,得以享有强大经济后盾,更轻松的打造福利国家。但是,更重要的,是真正落实执行照顾政策,把「照顾儿童,国家责无旁贷」的理念化为各种男女平权的休假和福利。结果,挪威女人可以兼顾家庭和事业,不但政府部会首长中有五成是女性、国会女性比例有四成、私人企业董事席次也有四成是女性,成为全世界唯一达成此一比例的国家。

  男人呢?作者深刻的指出:「挪威的女性主义意识兴起,原本是为了让受父权操纵的女人得到解放,过程中反而帮助了他们的男人从性别桎棝里解脱,让男人卸下因性别而来的重担。」不是只有在职场上飞黄腾达,而且还有幸亲身体验另外「半个人类」的生活,所以,挪威的性别平权政策,让男人终于享受「全人」生命经验,男人才是真正受惠的对象!

  本书显然对男女都大有益处,绝对可以扩大性别和国际视野;并且,更值得做为性别和人口议题的相关课程中的指定教材或课外读物。说真的,谁不希望拥有一位「完美丈夫」呢!

文.张锦华
∕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教授,台湾大学人口与性别研究中心主任

前言

故事就从那年冬天说起……

  二○○九年农历年过后,在下匆匆结束了以笔代枪的记者工作,随同奉派国外的妻子远赴北欧挪威。从此深居简出,生命逆转,和过去喧嚣复杂的人际生活不可同日而语,英雄主义几无用武之地,经过三十余年忠实地扮演男性角色,此刻却让人十分怀疑,「男人到底是什么?」

  早从哌哌坠地开始,我们便习于遵照传统性别期待,打理着往后每一阶段的人生,风土民情巍巍如斯,少有人会甘冒虎口,刻意忤逆,毕竟顺势而流,又何必和滔滔巨浪过意不去。

  关于男子汉的形象始终清晰透澈,予人一目了然,他们以权势、财富、身分、地位综合分析画出个人显赫的战力表,据此成为一家之主、女人的肩膀以及子女的靠山。搧动他们为了功成名就出外搏斗,简直轻而易举;若要他们放弃逞强好胜,成天操持家务,以妻为尊,那才叫难上加难。

  尽管身处女权高涨的年代,似乎也无济于事,早已化入社会骨髓的父权色彩依旧不为所动,它不仅主导了男人的行为举止,同时也成功渗透到女人的内心世界,并且教育她们如何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周遭男人,男女双方连袂巩固的「男子气概」(masculinity),已迄坚若磐石。

  易国而居终究不脱文明世界,食衣住行的游戏规则大同小异,旋踵即可驾轻就熟,反倒是角色颠倒错置的煎熬,就未必随时光飞逝悠然而去。我的选择,如同在进行一场大规模、长时间的个人试验,用以检测传统男性心理到底能够做出多大的扭曲和变形,又或者纯然印证因生理构造所衍生的两性差异确实存在。男人、女人彼此顺应「天性」而为,地球上已有数千万年历史,赖以基因代代相传,一旦偏离性别期待的轨道,难保有违物竞天择的运转?

  太太因工作之故日日早出晚归,成天空荡荡的公寓于我仿若囚笼,这是男人本色面临的第一道关卡,陷溺两性刻板印象的囹圄。我们的确很难接受这种「男主内、女主外」的安排,就算平权主义在当前时代早就不是陌生的名词,但我们对它实际的内涵似乎仍无从掌握,这足以让一名侷促于室的男人惶惶不可终日,惴惴不安还在于挑战仅为序幕登场。

  撰写此书,未必是对新时代的男女关系已有豁然开朗的见地,更非鼓励大家以挪威男人为师,挪威男人浓厚的家庭意识固然堪称典范,总非一蹴可几;贸然仿制,恐怕画虎不成。不过话说回来,各位倒是可以借由斯堪地纳维亚半岛后现代的红男绿女,衡量我们自己究竟受性别期待制约到什么程度,并从中见识亚当和夏娃的角色扮演,原来还具备深不可测的潜力。

图书试读

《女人味》

我曾在一名当地女士面前表现我的绅士风范,结果反遭其白眼,「在挪威,你们男人实在不必这么多事。」这句话是我替她挂起大衣后获得的唯一报偿……

挪威女人肌理丰盈、珠圆玉润,不仅拥有健康白皙的脸孔,牙齿还都长得非常整齐。但她们却甘于糟蹋代代相传、香火赓续的完美基因,总是邋里邋遢,坐没坐相,随时可以脱下长靴,当众展示脚跟处破个大洞的毛袜,球鞋内里脱线不堪使用仍照穿不误,比瑞典女性主义者鼓吹的不刮腋毛、不穿胸罩还要解放。

美丽、端庄、秀外慧中、蕙质兰心,并非只是针对东方女人的魔咒,维多利亚时代的欧洲女人也曾积极回应这种社会需求,以便达到女人该有的完美形象。男人当然是始作俑者,女人之间也以此互相鼓励,几世纪以来双方皆乐此不疲。尽管根据上帝创造人类的神话,让男人口水直流的,到头来其实只是一根肋骨。

十九世纪英国两性权威作家桑芙德夫人(Mrs. Sandford)当年大胆界定女人正是一种天生依赖型的生物,生活上必须仰仗一位能够提供她们安全感的男人。在经济领域中全无一席之地,即便是中产阶级妇女,也必然归属于「家庭」,美其名是女主人,实际上却是丈夫的财产(中世纪的欧洲,的确还真有买卖妻子的传统)。女人努力维持所谓的「完美形象」,为的就是要满足依赖型生物必须具备的条件,好吸引男人目光,在物竞天择下成为众女人中的佼佼者,避免遭时局淘汰。就算这种观点早被列入骨董级的论调,我们也无法保证今天已完全摆脱它的纠缠。

生于二十世纪之后的挪威女人若听到这类说词,非常有可能打从心底以为桑芙德夫人是在鬼扯。「女为悦己者容」早不复存在,女人的传统形象失去了约束力,再也没有专属于女人合宜的行为举止,取而代之就是粗枝大叶的男人婆,她们不靠纤弱的外表散发魅人诱惑,相反的是以一种彷彿从男人身上移植过来的直率当做新女性的标签。挪威女人男性化,较之男人女性化有过之而无不及,她们唯一还办不到的,大概就只剩下站着上厕所。

我相信挪威女人这方面的变化,可以导因于挪威的幼稚园教育。当地幼稚园非常热衷于户外教学,冬天除非室外温度低于零下十度,否则尽管天寒地冻,他们绝不乐见一群小萝卜头成天躲在教室里,甚至有一週五天都安排在室外上课的学程设计。穿着萤光背心的小男生、小女生经常被老师们带往森林野外,模仿原始人的生活,虽然绝大多数时间都花在毫无压力的玩耍和娱乐,但环境是最有力的导师,对于形塑男孩、女孩成年后的个性,确实功不可没。

二十世纪初时兴的大男人论调之一,就是要求男孩们尽早取得野外求生经验,唯有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丛林,才是真正训练一名男子汉的最佳场所,举凡溪边挑水、钓鱼,林内砍柴、生火,辨识可食、不可食的蘑菇、野莓,依靠天象在千变万化的山间找出回家的路,同时熟悉脚下奇形怪状的石头,和耳际五花八门的虫鸣鸟叫,男子气概即可从中应运而生,那不仅可以协助男孩蜕变成男人,说不定还可打造出一名勇士。

生长于挪威的女孩们,类似的经验也非常丰富。严冬中她们会被丢在户外熘滑梯、盪秋千;被教导在冰寒交错的高山峻岭,踏着雪橇往山谷俯冲;偶尔也得趁着日落之前,经历一场又一场森林的洗礼,如同做劳作一般,学会折取枝叶、削木头等等就地取材的技能,和大自然共存,穿着脏兮兮的连身防寒衣和沾满泥巴的雨鞋,强悍地表现出她们完全不亚于男孩们的自信。要在一间幼稚园里,发现一名被妈妈打扮成粉红色芭比娃娃的小女生,极为不易。

桑芙德夫人另外还发现女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太过习于让男人代劳,反而让自己陷入被宠坏的危机。在森林里和男人一起长大的挪威女人,应该已有资格宣布危机解除。如果挪威教育所期待的,是女生长大后也和男生一样具备受人信赖的独立特质,女孩们又怎么会渴望出现一位逛街时替她提包包、用餐前替她拉椅子、上车前为她开车门的白马王子。

我曾为了在一名当地女士面前表现我的绅士风范,结果反遭其白眼,「在挪威,你们男人实在不必这么多事。」这句话是我替她挂起大衣后所获得的唯一报偿。另外我还曾在造访挪威乡间的一座农场时,亲眼目睹一名气质高雅的挪威女人,高高抬起一脚,撑抵住木门,两手奋力一拉,用力地打开年久失修的储物用冰柜;那回我从头到尾皆袖手旁观,而她完全不以为意。高尚的绅士,就该懂得替女士服务的金科玉律,已然在挪威冰消瓦解。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