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3
矛盾反覆的嫌犯自白、从未出现过的凶器……真相,是这起案子的第三个死者。在真相之后,是赏罚问题,但要在司法里面找到正义,怎么会这么难?
又经过八年的努力与煎熬,苏建和、刘秉郎、庄林勋于二○一二年八月三十一日获判无罪,全案定谳。最终判决採用李昌钰博士的现场重建,认为汐止血案现场狭窄,不可能容纳四个人同时行兇;全案应是一个兇手、一把兇刀所造成,与苏建和等三人无关。
与作者张娟芬讨论的时候,我们同时想到了法律最矛盾之处:法律只是社会最低限度的保障,但人们总是冀望法律明辨是非善恶。一边质疑司法的不公,同时却又深深地依赖法律为我们说清楚谁对谁错。而夹在这种期望与失望之间的我们,最终会为这样的落差感到疲倦。究竟我们该将法律摆在什么样的位置?这个社会会有包青天吗?或者,我们需要重新去釐定法律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
苏建和案是张娟芬参与社会运动的转折点,因为这个案子,她将视野放到了司法改革以及废除死刑的诉求。二○○四年撰写《无彩青春》时,张娟芬试图从堆叠了十多年的卷宗里,疏理出苏案的面貌,并潜藏她对于司法制度漏洞的抗议。二○一三年《无彩青春》重新出版,我们则希望将问题拉大一些:可不可以透过苏案,让我们用更多元的角度来思考司法?思考死刑?
如果你对死刑还没有想法,或者你明确支持或反对废死,都希望可以花一点时间阅读《无彩青春》。《无彩青春》存在的意义并非劝说人支持废除死刑,而是告诉我们三位极可能没有犯下杀人罪的青少年在法庭迷途二十年的故事,这之间他们被判多次死刑,遇见许多人要替他们伸冤,在绝望与怀抱希望之间游盪、丧失信念后复又得到救援,他们的故事透露出法律的漏洞、司法尚需改进的空间,以及最脆弱的人性。
这个故事里的警察是否有错?检察官是否有错?承认杀人的苏建和等三人又有错吗?(甚或是有罪吗?)答案在每人的心中自有定论。我们只是希望透过重现苏案,能让我们有更多的空间去思考:法律是什么?法律及社会有何需要我们推动改进之处?如果让我们重新思考死刑,我们可以怎么想?死刑背后所代表的人权,甚或是社会对于人权的观念,还有可以调整的空间吗?
在新版序言里,张娟芬写到撰写本书的初衷:「我深受震动,觉得苏案也应做如是观:在不正义之中追问更深刻的问题。于是我决定写《无彩青春》。」
这简短的句子,正是《无彩青春》一书始终存在的原因:它不仅记录台湾司法史上的转捩点,更代表的一个多方面思考的可能。
作者简介
张娟芬
台大社会系毕业,丹麦阿胡斯大学与德国汉堡大学联合授与新闻学硕士。虽参与社会运动多年,但在苏建和案之前,她对于死刑没有支持亦无反对,深入苏案后,张娟芬改变了关注司法的角度,重视人权议题,并在撰写《杀戮的艰难》时决定支持废死。
她的作品曾获中国时报十大好书、联合报年度选书、台湾文学奖。现专职写作,并准备攻读博士班,着有《姊妹戏墙》、《爱的自由式》、《无彩青春》、《走进泥巴国》、《杀戮的艰难》等书。
新版序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第一章 跳过他自己
第二章 恶战的序幕
第三章 黑洞随便说
第四章 证据不说话
第五章 我所言庭上不相信
第六章 看破看不破
第七章 苏爸的消逝
第八章 梦幻队伍
第九章 包青天与王迎先
第十章 枯萎的记忆
第十一章 自白的魔咒
第十二章 隧道症候群
第十三章 青春降灵会
第十四章 如果、如果、如果
第十五章 法医没听懂
第十六章 扮猪吃老虎
第十七章 法官排行榜
第十八章 唯一做错的事
第十九章 干涩的泪眼
第二十章 雾中风景
第二十一章 深山水远
后记
附录 苏案大事记
无彩青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无彩青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