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全面、翔实地反映中国道教文化的正统读本
看王重阳和七位弟子由凡入圣、从俗到仙的精彩修道故事
「全真七子」因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而家喻户晓。不过,他们并不只是小说人物,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他们的师父王重阳也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王重阳是道教重要支派全真教的创始人。他出身于一个富裕家庭,中过文、武双举人。抗金失败后,他潜心于宗教修行。金世宗大订七年,他于山东东部传教,并大举吸收门徒,其中以马钰(丹阳子)、丘处机(长春子)、谭处端(长真子)、王处一(玉阳子)、郝大通(泰初子)、刘处玄(永生子)、和马钰之妻孙不二(承平散人)七人最为杰出,人称北七真,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全真七子」。
本书着重描写了全真教祖师王重阳严格要求训练自己的徒弟,使他们每一个人在自我发现、自我磨练的过程中克服了巨大的困难,成为名重一时的一代宗师的故事;详细地介绍了王重阳以及他的七位弟子修身、养性、得道的过程。书中既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又有道教修炼的法门。可以说是一部全面、详实地反映中国道教文化的正统读本。
王重阳为了成道牺牲了财富和家庭装疯出走;马钰慷慨地奉献了自己的家产建立了一个道场;孙不二自我毁弃了一个女人最为宝贵的容貌;谭长真离开了受人供养的舒适生活设计出走;王玉阳平静地离开了优越的环境孤身修炼;郝太古不辞辛苦地凿出了一个个岩洞却让给了他人;刘长生以毒攻毒,以过人的毅力在烟花巷中磨练色性。
这部小说是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重新还原并再现全真教在宋末元初之时的真相历史。
作者简介
周阿堡
1955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曾任《江城日报》记者、新华社吉林分社新闻发展公司经理、《大中华企业家》杂志总编辑。已经出版《萨马兰奇传》、《全真七子》、《纯印老人传奇》、《天伦家书》、《天下第一刀》等多部着作。现居北京从事专业写作。
缘起
第十四章 顾裕丰偷巧留高道 谭长真设计戏喜红
第十五章 姚崇高善待方外士 王玉阳折服阴阳子
第十六章 刘长生妓院空色相 海州城祈雨救同门
第十七章 沃州桥枯坐着顽空 郝大通华山让岩洞
第十八章 审时事婉拒金宋昭 息干戈暮年万里行
第十九章 讨宿债鬼仙聚冤魂 野狐岭长春度仙狐
第二十章 镇海城长春化冤虐 全真教海外建道观
第二十一章 过雪山悍将巧逃生 指万象妙喻全真理
第二十二章 光阴逝大帝盼长生 献韬略近臣荐奇人
第二十三章 猎野猪大汗惊魂梦 丘神仙现身保平安
第二十四章 雪山南神仙救大汗 蒙古帝感恩赐虎符
第二十五章 思神仙圣旨频繁至 拯黎民长春建宫观
第二十六章 止杀戮恩泽被四海 劫后生百姓哭苍天
第二十七章 天下归大弘全真教 丘处机归真长春宫
缘起
在当今社会上,修道学佛的人多如牛毛,而明心见性的人却少如牛角。吉林三清宫监院刘圆慧,就是一个得道的道长。
吉林三清宫坐落于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依山傍水,风景幽雅,是吉林市目前唯一的道教道场,也是东北目前很有影响的道教道场之一。三清宫始建于一九九四年,是全真教之龙门派的道观。全真派的始祖是王重阳祖师,龙门派的始祖是王重阳的弟子丘处机。
《全真七子》这部小说最初的发心,缘起于刘圆慧监院。早在一九九九年,刘道长偶然之间看到一部电视连续剧,对剧中所描写的道士形象颇感不平。该剧极尽丑化污蔑之能事,将剧中道士的形象刻画成见钱眼开,见利忘义,见色性迷的妖道。从那以后,刘道长注意到,绝大多数影视和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道士形象如出一辙。
作为一个真正清静修行道场的住持,目睹中国道教目前满目疮痍,日渐式微的现状,看到影视作品对道教人士的随意歪曲和刻意丑化,刘圆慧痛心疾首,五内俱焚,一种弘扬中华本土宗教的使命感、唤醒人们内心良知的慈悲心、以及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的道义和责任油然而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一个大胆新奇而又切实可行的想法在刘道长的心中孕育而成。那就是: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重新还原并再现那段历史史实。
这件事想想简单,真正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因为手头仅有的资料是几百年前的竖排孤本《七真传》和《金莲仙史》。单薄的人物形象,粗放的故事线条,简陋的情节构架……这些,对重新创作虽然构成了一定困难,但尚无大碍。
最令人遗憾的是,当我们翻开厚重的历史书籍,查询那一段激荡人心的历史时,竟然意外地发现:当蒙古铁骑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横扫华夏大地之际,全真派的杰出代表丘处机审时度势,顺应天时,先后拒绝了金国和南宋的聘请。不顾年迈体衰,不惧关山迢递,应成吉思汗之邀奔赴万里之遥,以垂老之躯远赴雪山之域。
面对睥睨天下、四海无敌的一代霸主,丘处机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对成吉思汗晓之修心养性之理,动之戒杀护生之情。「及问治国安邦之道,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成吉思汗对丘处机礼遇有加,言听计从,奉为神仙。
丘处机西行归来之后,被人们称之为「天下之教父,帝者之师尊」,并受命掌管天下教门。从此,全真教进入了中国道教有史以来的鼎盛时期。
当蒙古铁骑横扫神州大地的时候,成吉思汗赐与丘处机的虎符及玺书,令神勇彪悍的蒙古将帅如见大汗,退避三舍;让勇武骄横的蒙古士兵视为神灵,望而却步。遍佈中原大地的全真教宫观,成为兵燹火焚之外一个个安全的孤岛;成为枪林箭雨之外一处处避难的租界;成为拯救中华民族数千万黎民百姓生命的福祉。
就是这样一段真实并且惊心动魄的历史,在中国正统的史书中,竟会被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在《中国道教发展史略》中阐述:「他们生当衰乱之世,华夏丘墟,以民间讲学传道的姿态,尽力保持国家民族文化的元气与精神,可谓用心良苦,功德无量!而古今学者,依样画葫芦,一律指为异端。管窥漏见,卑不足道,实在是辜负圣贤!」
「当国家有难,受到异族的统治之下,一个新兴的道教宗派,做了许多许多保存民族命脉的工作,追怀千古,实在应当稽首无量!」
「丘处机有先见之明。他不辞艰苦地奔波到雪山以南,是为得预先佈置,保持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这是多么可歌可泣,而且含有无限悲愤的历史往事!因为他是一位道教的道士,便被自命儒家的历史学者们轻轻地一笔抹煞,无奈不可乎!」
「当成吉思汗崛起蒙古,以素无文化基础的民族,除了依赖武力征服以外,根本不懂文化和政治的建设。如非丘长春师徒教化其间,他祸害之烈,恐怕又不止如元朝八十余年的情况了。这笔写到全真道的事蹟,又不胜有观今鉴古之叹!」
我不惜大段摘录南怀瑾先生着作的原文,实在是因为南怀瑾先生的评述直逼历史事实,切中肯綮。
《全真七子》以尊重历史事实为原则。在保持原着原始风格的基础上,着重刻画了王重阳祖师以及他的七个弟子惊世骇俗的修道过程,平凡伟大的人生经历,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终成正果的圆满结局。详细描述了七位真人由凡到圣,由人到神,由俗到仙,尤其是这个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也就是儒释道三教所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明心见性的非凡历程。
全真七子所处的时代,正逢宋末元初,辽金共处的战乱时期。本书着重描写了全真教祖师王重阳严格要求训练自己的徒弟,使他们每一个人在自我发现、自我磨练的过程中克服了巨大的困难,成为名重一时的一代宗师的故事;详细地介绍了王重阳以及他的七位弟子修身、养性、得道的过程。书中既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又有道教修炼的法门。可以说是一部全面、翔实地反映中国道教文化的正统读本。
王重阳为了成道牺牲了财富和家庭装疯出走;马钰慷慨地奉献了自己的家产建立了一个道场;孙不二自我毁弃了一个女人最为宝贵的容貌;谭长真离开了受人供养的舒适生活设计出走;王玉阳平静地离开了优越的环境孤身修炼;郝太古不辞辛苦地凿出了一个个岩洞却让给了他人;刘长生以毒攻毒,以过人的毅力在烟花巷中磨练色性。
本书在保证情节结构完整、人物个性鲜明的前提下,尽可能融入了一些健全的生命、和谐的身心、宽厚的性格、高尚的道德,舍己为人的无私情怀,慈悲善良的宗教义理。让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人们在悠悠的回味中,慢慢品咂中国原创宗教的独特魅力。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中,道教以鲜明的民族性和巨大的包容性,对中国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哲学科学、伦理道德、文化艺术、民俗民风、民族性格和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为了弘扬中国的本土宗教,本书以「尊道贵德」为核心,特别强调自然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像济世利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光同尘的处世方式,顺应自然的行为原则,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情景恬淡的精神境界,性命双修的养生思想,天人和谐的生态智慧。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一个忘记或者漠视英雄的民族更是不可原谅的。本书试图向读者说明:中国的原创宗教——道教,目前的确是衰落了。但我们不应该因为今日的衰落就抹煞了昔日的荣光,又焉知今天的衰落不是明天辉煌的起点呢?
天呐,终于等到《全真七子(下)》了!上一部的情节简直让人抓心挠肝,特别是王重阳和林朝英那条线,我真的太想知道他们最终的结局了。还有丘处机,他身上背负的责任和内心的挣扎,看得我一把鼻涕一把泪。总觉得,这部下部肯定要把之前所有的谜团都解开,给我一个痛快的交代。我特别期待看到七子们各自的成长和蜕变,他们能不能在江湖的风浪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会不会有新的挑战和新的敌人出现?我猜想,马钰可能会在佛法上有所顿悟,周伯通这个老顽童肯定还是会给大家带来不少欢乐,而孙不二,我总觉得她身上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希望能在这部里有所展现。作者的文笔一直很细腻,无论是江湖的波诡云谲,还是人物内心的细腻情感,都描绘得淋漓尽致。这次,我更是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全真教教义的探讨,以及七子们对于侠义精神的理解和实践。总之,这本书我已经迫不及待了,希望它能带给我一个更加宏大、更加震撼的江湖体验!
评分说实话,《全真七子(下)》这本书,我一开始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现在市面上同类型的书太多了,很难找到真正让我眼前一亮的。但是,当我翻开第一页,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作者的文笔非常老练,他能够用最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最生动的场景。我尤其喜欢他对于战争场面的描写,那种硝烟弥漫、杀声震天的感觉,仿佛就发生在眼前。而且,书中还融入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让整个故事更加丰满和有吸引力。我感觉自己就像置身于那个时代,和书中的人物一起经历着悲欢离合。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人性的弱点,他能够真实地展现人物的内心挣扎和矛盾。这种真实感,正是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读完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一直在回味书中的情节和人物。
评分《全真七子(下)》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读过最精彩的小说了。作者的想象力实在是太丰富了,他构建了一个宏大的世界观,并且在其中加入了各种各样的奇幻元素。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长生不老”的设定,这种东方神秘主义的色彩,让我着迷不已。而且,作者在描写人物的武功时,也极具创意,不再是简单的招式叠加,而是融入了各种奇门遁甲、阵法等元素,让整个打斗场面更加精彩纷呈。我还会时不时地查阅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神话的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书中的一些设定。这种阅读体验,真的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我发现作者在书中还埋藏了不少彩蛋,每一次重读,都能发现新的惊喜。我真的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来的故事会如何发展,这些人物的命运又将走向何方。
评分读完《全真七子(下)》,我感觉整个人都沉浸在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江湖世界里。作者对于历史背景的还原,以及对人物命运的安排,都让我惊叹不已。我特别喜欢他塑造的那些鲜活的角色,他们不再是脸谱化的英雄,而是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普通人。特别是程咬金,他虽然是草莽出身,但身上却有着一股子侠肝义胆,为了心中所信,不惜付出一切。还有杨六郎,他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让我感动不已。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武侠,更是关于家国情怀,关于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的选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比如,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是选择同仇敌忾,还是各自为战?在失去亲人和爱人时,如何才能重新振作,继续前行?这些问题,作者都通过情节和人物的对话,巧妙地传递给了读者。我还会反复阅读这本书,每次都会有新的感悟。
评分《全真七子(下)》这本书,真的是刷新了我对武侠小说的认知。我一直以为武侠小说只是打打杀杀,但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作者在描绘江湖恩怨的同时,还融入了大量的哲学思考。比如,关于“无为而治”的理念,关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观点,都让我深受启发。我以前对这些概念只是有所耳闻,但通过书中人物的经历和感悟,我才真正理解了它们的含义。而且,作者的叙事方式也非常独特,他善于在看似平淡的描写中,埋下伏笔,然后在关键时刻,给读者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我尤其欣赏他对女性角色的塑造,她们不再是男性的附属品,而是拥有独立思想和人格魅力的存在。比如,书中那个神秘的女子,她的每一次出现,都给故事带来了新的转折。我真的希望更多人能读到这本书,它不仅仅是一本小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