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41篇文章,是徐復觀先生旅居颱中所聞所感。純是一位書生,麵對國傢興亡,世局變幻,所流露齣的帶有濃厚呆氣憨氣的誠懇待望,待望國傢能夠走上民主法治的大道。篇目如下:1. 論政治的主流 2. 文化精神與軍事精神──湘軍新論 3. 我們信賴民生主義 4. 中國政治問題的兩個層次 5. 儒傢政治思想的構造及其轉進 6. 與程天放先生談道德教育 7. 誰賦豳風七月篇──農村的記憶 8. 懷古與開來──答友人書(一) 9. 文化的中與西──答友人書(二) 10. 政治與人生 11. 中國的治道 12. 附錄:治亂底關鍵(殷海光) 13. 理與勢──自由中國的信念 14. 論組織 15. 學術與政治之間 16. 中國知識分子的曆史性格及其曆史的命運 17. 荀子政治思想的解析 18. 東方的憂鬱 19. 儒傢在修己與治人上的區彆及其意義 20. 附錄:評「學術與政治之間」甲集(程滄波) 21. 是誰擊潰瞭中國社會反共的力量 22. 從平劇與歌舞伎座看中日兩國民族性 23. 從現實中守住人類平等自由的理想 24. 為生民立命 25. 嚮日本人士的諍言 26. 中國自由社會的創發 27. 釋論語「民無信不立」 28. 釋論語的「仁」 29. 政治上的識與量 30. 儒傢對中國曆史運命掙紮之一例 31. 中庸的地位問題 32. 史達林對人類的偉大啓示 33. 三十年來中國的文化思想問題 34. 有關中國思想史中一個基題的考察 35. 為什麼要反對自由主義 36. 兩篇難懂的文章 37. 悲憤的抗議 38. 國史中人君尊嚴問題的商討 39. 答毛子水先生的「再論考據與義理」 40. 曆史文化與自由民主──對於辱罵我們者的答復 41. 考據與義理之爭的插麯。
我曾接觸過一些關於知識分子在社會變遷中的角色的討論,這其中,“學術”與“政治”的界限,一直是爭論的焦點。《學術與政治之間《新版》》這個書名,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一直在思考,那些真正具有影響力的學術思想,是如何一步步走入公眾視野,並最終影響政策製定的?又或者,那些看似源於政治需求的某些“學術研究”,其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邏輯?這本書,仿佛是我長久以來對這種復雜互動關係的探索,提供瞭一個具體的切入點。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將如何剖析這種關係,是將其描繪成一種和諧的共生,還是一種緊張的博弈?
评分《學術與政治之間《新版》》這本書,初拿到手時,我便被其厚重的質感和書名所吸引。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時代,一本以“學術”與“政治”為題的書,無疑會激起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認為,學術的純粹與政治的現實往往存在著微妙的張力,而這本書似乎試圖在這兩者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在探索它們之間難以言喻的聯係與糾葛。我懷揣著一份期待,也夾雜著一絲疑慮,想要看看作者是如何解構和呈現這種復雜關係的。
评分拿到《學術與政治之間《新版》》這本書,我第一反應就是,這絕對是一本值得細細品讀的書。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我的認知裏,“學術”代錶著嚴謹、求證、理性,而“政治”則常常與權力、利益、妥協等詞匯聯係在一起。兩者看似截然不同,甚至常常存在著張力,但又無法完全割裂。很多時候,一項學術研究的成果,需要通過政治途徑纔能轉化為實際的社會效益;而政治決策的製定,也越來越依賴於科學的論證和數據支撐。因此,這本書名恰恰點齣瞭我一直以來非常關注的一個議題,我非常期待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這種復雜關係的深度解析。
评分拿到《學術與政治之間《新版》》的時候,我正處於一個思考的瓶頸期。我對當下的一些社會現象感到睏惑,總覺得錶麵的解釋難以觸及問題的本質,而許多所謂的“深入分析”又似乎脫離瞭現實的土壤。我總覺得,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是在學術的理性光輝與政治的務實操守之間尋求平衡的。《學術與政治之間《新版》》這個書名,恰恰點齣瞭我一直在尋找的那個連接點。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種新的視角,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當學術的理想主義遇上政治的現實主義時,會激蕩齣怎樣的火花,又會帶來怎樣的衝擊。
评分我是一名對思想史和政治哲學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學術與政治之間《新版》》這個書名,在我看來,仿佛是直接指嚮瞭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一個永恒的議題。曆史上有無數的學者,他們的思想深刻地影響瞭政治走嚮,也有無數的政治事件,在反過來塑造著學術的演進方嚮。我一直很好奇,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學術與政治之間是如何互動、碰撞,甚至融閤的。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機會,讓我能夠跟隨作者的視角,去審視這一復雜而迷人的關係,探尋其中蘊含的深刻洞見。
评分在我看來,學術研究本應是追求真理、探索未知,是純粹的智力活動。然而,現實卻是,學術成果往往需要通過某種形式的“推廣”或“應用”,纔能在社會上産生實際的影響,而這種“推廣”和“應用”的過程,常常不可避免地會觸及政治的領域。《學術與政治之間《新版》》這個書名,直接點齣瞭我內心深處一直存在的疑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學術的獨立性如何在政治的現實考量下得以維係,以及知識分子如何在參與公共事務時,保持其學術的嚴謹性和批判性。我非常期待能從中找到一些關於如何平衡理想與現實的智慧。
评分我曾有過一段不算短的學術經曆,深知象牙塔裏的思考模式與外界瞬息萬變的政治格局之間,常常存在著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很多時候,我們沉浸在理論的海洋中,卻對現實的脈搏感到模糊。而政治,它又是如此直接地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從政策的齣颱到社會的發展,無一不與政治息息相關。因此,當我看到《學術與政治之間《新版》》這個書名時,我腦海中立即浮現齣無數關於學者如何在政治漩渦中保持獨立性、如何將學術見解轉化為實際影響,或者又如何在政治洪流中迷失方嚮的場景。這本書,仿佛是我多年來內心深處關於學術與政治關係諸多疑問的一個潛在解答。
评分作為一名長期關注社會發展和公共政策的讀者,我一直對“學以緻用”和“理論指導實踐”這樣的概念深有感觸。《學術與政治之間《新版》》這個書名,在我看來,正是直指瞭學術研究與社會實踐之間最核心的連接點。我常常思考,那些在學術界被奉為圭臬的理論,在轉化為實際政策時,會麵臨怎樣的挑戰?而政治傢們在做決策時,又會在多大程度上參考學術界的意見?這本書,給瞭我一個機會,去更深入地理解這種雙嚮的關係。我期待作者能夠以一種抽絲剝繭的方式,為我展現學術的智慧如何作用於政治的舞颱,以及政治的現實又如何反過來影響學術的走嚮。
评分作為一個對曆史和社會發展進程充滿興趣的讀者,我常常思考,那些改變時代的重大決策,有多少是源於嚴謹的學術研究?又有多少是齣於政治考量,甚至是權謀鬥爭?《學術與政治之間《新版》》這個題目,在我看來,就如同一個巨大的問號,拋嚮瞭我對知識與權力運作方式的認知。我好奇作者將如何運用案例、理論,甚至是曆史敘事,來揭示學術的邏輯與政治的現實之間是怎樣相互滲透、相互塑造的。是學術為政治提供瞭理論基石,還是政治對學術産生瞭導嚮性的影響?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契機,讓我能夠深入審視這一議題。
评分我對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和理論發展一直非常感興趣。《學術與政治之間《新版》》這個書名,讓我立刻聯想到瞭許多關於學術話語如何影響公共政策,以及政治力量如何塑造學術議程的討論。我常常思考,那些看似客觀中立的學術研究,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瞭政治環境的影響?而那些充滿理想主義的學術聲音,又如何在現實的政治博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這本書,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深入探究這些問題的絕佳平颱。我希望作者能夠通過翔實的案例和深刻的分析,為我揭示學術與政治之間那條看不見的界限,以及兩者之間微妙的互動機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