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小确幸
最近常常见到「小确幸」这个词,「小确幸」出自村上村树的一句话:「如果没有这种小确幸,人生只不过像干巴巴的沙漠而已。」
小确幸是「微小而确切的幸福」,什么样的事情才能称为「小确幸」呢?
记得小时候,秋天开学后,自然课要做月亮的观察,我跑去文具店买了月亮盘,但始终没搞懂月亮盘的用法。长大以后,做过几年自然老师,我终于弄懂月亮的阴晴圆缺。在课堂上,假装天狗的小孩,津津有味的咬着代表月亮的圆饼,一口一口,把阴晴望朔全吃下肚去。
「为每个季节创造专属的小确幸」,是我写这套书的动机。
在秋天这本书里,有「中元节、教师节、中秋节、重阳节」四个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专属的童话故事、相关知识和巧手DIY。
想知道鬼门关阎罗殿的收心操是什么?孔子为什么半夜睡不着?重阳节该请老人喝什么饮料?
请跟着本书的脚步,一起累积专属自己的节日小确幸,一年下来,一定可以拥有满满的幸福喔!
本书特色
从传统节日出发,认识世界文化
让每一个节日,都是成长的契机!
世界各国的「阿飘节」有什么不同的活动?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柚子?
瘟神跟重阳节有什么关系?
奔放想像的节日童话
丰富多元的节日知识
新奇有趣的节日DIY
作者简介
杨小波
在古老的博物馆工作,和镇墓兽与唐女俑在同一个楼层办公。
喜欢阅读,但最常阅读封底和封面。
喜欢图画书,因为自己画不出来。
喜欢看食谱,所以说得一口好菜。
常去图书馆,但借了书又看不完。
最大的梦想是:在文字里飞天遁地并长生不老。
绘者简介
徐秀如
曾任职于「自由插画家」10余年,
现任职于「更自由插画家」直到永远。
更多作品在黑秀网「秀如」画廊。
最近在找一些能让我暂时逃离现实的书,偶然翻到了《跟着节日去旅行.秋季篇》。一开始觉得“节日”和“旅行”的结合会不会太刻意,但读进去之后,完全被打动了。书里对秋天的描绘,让我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秋意”。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秋高气爽”这个意境的解读,不仅仅是说天气好,更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场景,比如清澈的蓝天、飘逸的白云,以及在这样的天气下进行的各种户外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秋天的清爽和舒适。书里提到的几个关于“登山”和“徒步”的章节,让我觉得跟着书中的描述,即使不去,仿佛也已经走过了那片山林。 我一直很喜欢台湾的“秋收季”会有的一些庆祝活动,而这本书里也提到了世界各地在秋季举办的各种传统节日,特别是那些与“收获”和“感恩”有关的节日。让我看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秋天的共同情感。书中对这些节日的介绍,不仅仅是罗列活动,更是深入地挖掘了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让我觉得非常有启发性。 而且,书里对“季节限定”的体验也写得特别到位。比如,秋季的某些特殊植物的盛开,或者某些地方只有在秋天才能品尝到的特色美食。这些细节让我觉得,旅行不仅仅是去一个地方,更是去体验那个地方在特定时间所能提供的独一无二的感受。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秋天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个季节,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
评分天啊,最近真的太需要一本能带我暂时逃离现实的书了!本来只是漫无目的地在书店里闲逛,没想到就让我摸到了这本《跟着节日去旅行.秋季篇》。老实说,我对“跟着节日去旅行”这个系列的名字本来没抱太大期待,总觉得有点旅游杂志的感觉,但翻开目录,就忍不住被深深吸引。 书里提到的那些地方,简直就是我脑海中一直以来对秋天的所有美好想象的具象化。像是那遍布枫叶的京都,不仅有红叶的壮丽,还有古寺的静谧,搭配上书中描绘的那些充满历史感的街景和秋日限定的美食,我简直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淡淡桂花香和烤红薯的味道。还有,书中对“秋收”这个主题的挖掘也特别有意思,不是单纯地介绍丰收的景象,而是深入到当地人如何庆祝丰收、如何将这份喜悦融入生活。比如,我一直很喜欢台湾的中秋节,总觉得有着浓浓的亲情氛围,而这本书里也提到了类似的主题,只不过是以一种更广阔的视角,让我看到世界各地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里,人们共通的情感连接。 而且,这本书的文字风格也很对我的胃口。不是那种干巴巴的行程介绍,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生活气息。作者就像一个资深的朋友,娓娓道来,时不时穿插一些关于当地文化的趣闻轶事,或者分享一些个人在旅行中的小感悟。我尤其喜欢其中提到的一些关于“慢生活”的章节,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这简直就是一股清流。读着读着,我仿佛也跟着作者一起,放慢了脚步,去感受秋日阳光的温度,去倾听风吹过落叶的声音。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旅行目的地,更是关于如何在旅行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诗意。
评分不得不说,《跟着节日去旅行.秋季篇》这本书,真的是为我这个“秋日控”量身定做的。我一直以来都觉得秋天是四季中最有韵味的季节,而这本书恰恰把我脑海中对秋天的所有美好想象都一一呈现了出来。 我最先被吸引的是书中对“丰收节”的介绍。我一直对那种庆祝丰收的氛围很感兴趣,觉得里面充满了朴实而又真挚的喜悦。书里描述的那些农作物成熟的景象,还有人们在丰收时节举办的各种活动,都让我感觉非常温暖。特别是书中提到了一些关于“感恩”的主题,让我思考,在享受丰收的喜悦时,也要心怀感恩。 然后,书中对于“气候变化”和“秋季旅行”的结合也写得很有意思。它不是简单地说“秋天很适合旅行”,而是深入地探讨了不同地区因为气候原因,在秋季呈现出的独特风貌。比如,有些地方的秋天是色彩斑斓的,而有些地方则变得更加静谧。这本书就像一个向导,带我领略了秋天的不同“表情”。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美食”的描绘,每一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美食,而秋季的美食更是让我垂涎三尺。书里提到的一些秋季限定的食材和料理,都让我跃跃欲试。读着这些文字,我仿佛已经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香甜气息,感受到了秋季食材带来的味蕾享受。
评分最近生活压力有点大,想找点书来放松一下,朋友推荐了这本《跟着节日去旅行.秋季篇》。一开始我还有点犹豫,毕竟“旅行”这两个字听起来就很有距离感,感觉会很远很遥远。但翻开第一页,我就被吸引住了。书里描述的秋景,不是那种大张旗鼓的壮丽,而是那种细水长流、娓娓道来的美。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枫叶季”的描写,作者并没有一味地强调“红”有多么惊艳,而是通过对不同地方枫叶颜色的细致描摹,以及不同地点在枫叶季所呈现出的独特氛围,让我感受到秋天的层次感。例如,文中提到的某个小镇,在枫叶盛开的时候,整个小镇仿佛都染上了暖色调,那种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乡下度过的秋日时光。 这本书还有一个我很欣赏的点,就是它不仅仅是介绍景点,更是在挖掘每个地方在秋季特有的“故事”。比如,它会讲到某个地方的秋收习俗,或者某个节日背后的传说。这让我感觉,旅行不再只是看风景,更是去体验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我之前一直对台湾的“芒花季”很着迷,而这本书里也提到了类似关于秋季植物的描写,让我有一种亲切感,又因为书中对不同地方的描述,而有了新的发现。
评分刚拿到《跟着节日去旅行.秋季篇》的时候,我本来以为会是一本比较“硬核”的攻略书,就是那种密密麻麻的行程、交通、住宿之类的。但真的打开之后,才发现我的想法完全错了,它更像是一本充满故事性的“心情读物”。书里对于秋天这个季节的描绘,用词非常细腻,很有画面感。我特别喜欢它对“秋凉”这个意境的捕捉,那种微风拂面,带着一丝丝凉意的感觉,书里写得特别到位。 里面提到的几个城市,像我一直很想去的北海道,书中不只是介绍了秋天的美景,还提到了当地人在这个时候会举办的一些特别的节庆活动,比如一些以食物为主题的市集,还有一些传承已久的民间技艺展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段描写,讲述了当地人如何用秋天的食材,做出那些看起来简单却充满心意的料理,那份对食物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真的让我非常感动。 此外,这本书还巧妙地将“节日”与“旅行”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让我看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如何庆祝秋季的到来。比如,书中提到了一个关于“感恩节”的文化探讨,虽然和台湾的节日习俗不太一样,但那种家人团聚、分享喜悦的情感却是相通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秋天的理解又深了一层,不再只是单纯的“换季”,而是充满了人文色彩和生活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