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愈被动赚愈多:向巴菲特学极简投资法

投资,愈被动赚愈多:向巴菲特学极简投资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Larry E. Swedroe
图书标签:
  • 投资
  • 巴菲特
  • 价值投资
  • 长期投资
  • 理财
  • 财务自由
  • 被动收入
  • 极简投资
  • 股票
  • 财富增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股神神谕百百种,其实学一个就够:消极投资,往往赚最多!
  学会这套方法,包你不用终日死盯萤幕,杀进杀出却争不到半点利;
  也无须再跟随名嘴,成天追逐那云端上的财富。

  读完这本书,你将了解到消极投资,会造就你更多,不单单是金钱,更多的是人生。

  在这套极简投资法中,你将学会:

  ‧订定投资计画的必要。想在投资过程中取胜,你必须有一套「系统」,也就是一套根据自身特有能力、意愿,以及风险需求,决定资产如何分配的计画。一旦计画订妥,写成书面,便需要严格遵行。

  ‧决定你能承担多少风险,然后根据这个层次配置资产。想做出正确抉择,你得先学会分辨两种不同的风险类型:好风险与坏风险。好风险才是你值得一冒的风险类型;坏风险是那种即使你冒了,也得不到补偿的风险。冒险投资个别公司就是一个例子。谨慎的投资人能分清投机与投资的差异。他们只肯承担有补偿的风险。

  ‧投资成本很重要。打造一个成本低、节税效益高、资产具有全球多样性的投资组合

  ‧定期检视投资组合,进行再平衡。维持适当的风险层次,管好你的投资组合,以让效益最大化。

  巴菲特的投资术之美,就在于它出奇简单:只需遵循基本原则行事,并保持头脑冷静就行了。

名人推荐

  台湾的散户真的很认真。只是我渐渐发现,学习方向的差异,可能就是造成投资绩效不一的原因。对于那些每个礼拜花十几个小时以上研究投资但绩效却不好的投资人来说,我衷心推荐先花几个小时好好看看这本书。或许採行被动投资之后,不但投资能赚钱,每个礼拜更可以多出许多时间来享受美好的人生。──《商周》「小资族学理财」专栏作者 李柏锋

  大多人都以为巴菲特是一位主动选股的「模范人士」。但巴老在投资界的地位就像一位顶尖奥运级运动选手,大多投资人无法也不可能拿到像巴菲特一样的成绩。这本书详细解释了巴老给一般投资人的实用建议。透过指数化投资与资产配置,你的投资成果与人生经验,往往都会更加丰硕美好。──财经作家 绿角

  「花一个小时读这本充满智慧、明白易解的投资指南,比做什么都值得。」──《漫步华尔街》作者伯登‧默基尔(Burton G. Malkiel)

  「如果你一直大惑不解,为什么你的投资之路走得如此艰辛,你应该看《投资,愈被动赚愈多》。这本简短的书,能诊断出你的毛病,开出处方。」──《投资金律》作者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 Bernstein)

  「作者善于协助投资人以明智的方式管理投资组合,他毫无疑问是这方面的专家。他的新着《投资,愈被动赚愈多》,以一种令人深省、强有力的方式,将财富管理的每一层面都结合在一起。」──《不看盘,我才赚到大钱》作者比尔‧舒希斯(Bill Schultheis)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莱利‧史维哲(Larry E. Swedroe)


  纽约大学企管硕士,主修财务,目前为白金汉资产管理顾问服务公司(BAM Advisor Services)董事兼研究部主任。在此之前,他曾于保诚抵押贷款公司(Prudential Home Mortgage)、花旗银行(Citicorp)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担任高阶经理人。史维哲经常应邀在各种财经论坛上发表演说,并为CBSNews.com部落格「聪明投资」(Wise Investing)版主。

译者简介

谭天


  台大政治系毕业。曾任《联合报》编译主任,《欧洲日报》编辑主任,《自由时报》副总编辑等职。现旅居加拿大,专事译作。译有《戈巴契夫传》、《新媒体消费革命》、《身先士卒》、《飞堡战记》、《新工业国》、《探访CEO》、《推动转型的手》、《大事法则》等数十本书。
 

图书目录

推荐序 学习方向,决定了投资绩效优劣
前言 我为什么写这本书

1.想像巴菲特一样投资吗?先听听他的建议吧
积极投资vs消极投资
市场预测有价值吗?
算计进出场时机有效果吗?

2.想像巴菲特一样投资吗?先学学像他一样思考吧
不理会消息,更不随之起舞
看见危机,看见风险,还要看到更远的地方
订下计画,严格遵守

3.你应该做一个积极或一个消极投资人?
该採哪种策略?让证据来告诉你
投资人赢不了大盘的原因在于……
积极管理,只会吃掉报酬率

4.计画的必要:它涉及的不仅只是投资而已
财务规划必须是一种活的文件

5.你应该冒多少风险?资产配置决定
承担风险的能力
承担风险的意愿
把投资组合的组成分3大类
优先把钱放进税务优惠帐户
只承担有补偿的风险

6.怎么建一个设计良好的投资组合
分散:跨越不同资产类别
债券有助降低风险
要玩就玩赢家游戏

7.对投资组合的照顾与保养
适时进行再平衡
积极管理税务问题

8.你应该聘一位理财顾问吗?
自己理财前应自问的5个问题
选择财务顾问时要谨守的3个标准

9.在人生游戏中取胜
「大石块」: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有则故事能帮你找出答案

结语
谨慎投资的30条规则

图书序言

推荐序

学习方向,决定了投资绩效优劣


  很多人的观念都是:只要我愈努力,就愈可能更接近成功一步。所以在投资上,很多人其实一直都很努力,只要有课就去上;每天看好几份报纸;电视台的财经节目一个都不放过;每一支股票的股号倒背如流只是基本。其实有很多投资人几乎就把脑子当成股市行情表了,你问他2498今天涨幅、股价是多少,都能马上背给你听。

  但是这么努力的结果,成功了吗?无论是从身边的例子、券商的资料或是新闻中曾经提过的统计,其实都支持一个论点:散户在股市中输多赢少。这么努力,却还是赔钱了,是真的吗?又为什么呢?

  其实看一下台湾的富豪排行榜就知道了,没有一个是纯粹靠投资股票变有钱的,而全世界唯一最被津津乐道的特例,大概就只有巴菲特一人而已。投资致富者少,那么投资破产的人呢?从不时出现在社会新闻的案件就可以知道,这样的情况不算罕见,而且就算在股市大好的时候也一样。

  是散户不够认真吗?其实就我的经验来看,台湾的散户真的很认真。无论是我的部落格、专栏或PTT讨论区,常常都有认真的投资人问我问题,我也在互相讨论之中慢慢学到更多。只是我渐渐发现,学习方向的差异,可能就是造成投资绩效不一的原因。

  一般的投资人,会花很多的成本(无论是财务上或是时间上)在选股、择时和找明牌。不过这些成本都是一次性的消耗品,下一次投资还得重头来过。例如你去年才花了三天两夜做完研究,知道今年要投资哪些公司,但是今年还得再花三天两夜重来一次。

  然而我却很少这么做。身为一个财经部落客,我其实并不见得很清楚现在的指数价位在哪里。除了一些无意中记起来的个股,许多网友问我对某家公司股票的看法,我第一件事情是先去Google一下那个股号是什么公司。对我来说,查得到的资讯以及马上就过时的资讯,我是没有兴趣去了解的。

  不过我花在投资上面的时间并不少,大多都拿来看书、看文章。我自知无法预测行情,所以平时几乎不交易;我的券商持股资料一列出来,很多都持有将近2,000天了。当然,我是幸运的,在金融海啸的最低点买进,所以成果自然亮眼,不过这其实还牵涉到两个关键问题:为什么我选择在金融海啸的时候买?为什么我已经赚超过一倍了还不卖?

  而这就是《投资,愈被动赚愈多》一书中提到的精华。首先,如同书中所提,指数型商品是最理想的投资工具,像是ETF或指数型共同基金,这些基金费用很低,而且追踪指数,提供投资人跟指数很贴近的绩效,而这就已经胜过大多数投资人的报酬率。

  相信买过基金的投资人,一定体会过:指数涨了我的基金却没涨。虽说有经理人操作可能是优势,但经理人本身的表现是好是坏却也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而书中就告诉你:积极管理的基金能赢过指数的比例很低,而且根本无法事先预测。

  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是被称为股神的巴菲特,都数度推荐指数型基金,并认为什么都不懂的投资人光是长期持有这样的投资工具,就能够赢过大多数投资专家的原因。为什么要长期持有?因为短期操作的交易成本很高,而且除非你能预测行情,不然你可能无法如愿买在低点、卖在高点,反而是高买低卖而赔钱。

  其次,则是资产配置。许多投资人都有一个错误观念,那就是持有很多的基金,认为这样就已经分散了风险,但其实只是增加了投资成本而已。如果同时持有20档台股基金,那么可以预见的是,这些基金都一起涨也一起跌。

  真正的分散风险,不是持有很多标的,而是持有不一样的标的。举例来说,股票和债券通常一涨一跌;如果持有各半,那么波动风险就会被抵销了,但是长期报酬却都能拿到。资产配置的威力就在于,让投资组合能降低风险、提高报酬;如果加上再平衡的机制低买、高卖,报酬会更漂亮。

  本书篇幅不多,却已将被动投资的精华交待得相当清楚。对于那些每个礼拜花十几个小时以上研究投资但绩效却不好的投资人来说,我衷心推荐先花几个小时好好看看这本书。或许採行被动投资之后,不但投资能赚钱,每个礼拜更可以多出许多时间来享受美好的人生。

《商周》「小资族学理财」专栏作者 李柏锋

图书试读

第三章 你应该做一个积极或一个消极投资人?

有关投资有两个相互冲突的理论。传统智慧是,市场效率不佳,资产价格不断遭市场错估。如果事实果真如此,精明而肯下苦功的人,能找出遭市场低估或高估的股票,买进遭低估的,避开(甚至放空)遭高估的,从中赚钱。他们会这么想:「英特尔(Intel)一股只要20块,我们应该大量买进,因为它事实上要值30块。」也或许他们会说:「不能买,因为它其实只值10块。」这是所谓选股术(art of stock selection)。此外,如果市场错估资产,精明的人还可以算计市场时机:在勐牛即将入市时,抢先加码投注股市;在恶熊即将出洞以前,先一步减码,从股市撤资。这是所谓市场时机术(art of market timing)。两者加在一起,就是积极管理之术。

与它冲突的另一理论,认为市场是有效率的。因此,证券价格是对资产最正确的估价。如果市场有效率,一切超越市场的运作都极可能徒劳无功,特别是在计入开支以后,这么做更加划不来。这并不表示投资人不可能击败市场。我们认为,既然投入这种运作的专业人士数以万计(个别散户人数更不下千百万),就算以长期表现而论,也总会有人靠运气赚钱。

该採哪种策略?让证据来告诉你

为了尽可能实现财务目标,你需要决定哪一种理论与策略最明智。问题是,怎么知道最明智的是积极、还是消极策略。在我们人生旅途中,金钱(不是金钱本身,而是金钱为我们带来的东西)或许是仅次于家庭与身体健康之后、第三个最重要的事,但尽管事实如此,我们的教育体系却完全没有为投资人带来任何知识、帮他们解决这个「积极还是消极」的问题。除非你是主修财务的企管硕士,你很可能连一堂资本市场理论的课也没有上过。

此外,或从华尔街或从财经媒体,你还很可能得到偏差的答覆。华尔街怂恿你玩积极投资的游戏,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向你抽取高额的管理费用,才能在你买卖的时候抽佣金,才能靠买卖价差(bid-offer spread)赚钱。财经媒体也怂恿你「加进来」。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