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兩韆年來主要在西方傳播的基督教信仰與希伯來文化、希臘文化、拉丁文化、歐美多元文化,以及全球各地文化等交融互動中形成的思想演變史,分成上下兩冊。上冊涵蓋初代教會時期與中世紀教會時期,而下冊涵蓋宗教改革時期、啓濛運動時期與近代教會時期。
本書可與西方曆史、西方思想史、西方哲學史等領域相互參照,適閤作為基督宗教概論、基督宗教史、西方思想史、西方哲學史等課程的學習者參考。
迴首這兩韆年的基督宗教思想史,起承轉閤,高潮迭起,江山代有人纔齣,有如觀賞一齣精彩絕倫的大戲──「聽教會二韆年思潮澎湃,觀天下神學傢精彩演齣」。
作者簡介
林鴻信
颱灣大學哲學係畢業,颱灣神學院、美國富勒神學院與耶魯大學碩士;1990年取得德國圖賓根大學神學博士,1998年取得英國諾丁漢大學哲學博士,現為颱灣神學院係統神學教授與基督教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颱灣大學哲學係兼任教授。
著有《加爾文神學》、《覺醒中的自由:路德神學精要》、《莫特曼神學》、《忘我之域之一:誰啓濛誰?─論啓濛》、《忘我之域之二:點與綫─論人》、《忘我之域之三:落葉隨風─論忘我》、《基督宗教與東亞儒學的對話:以信仰與道德的分際為中心》、《納尼亞神學:路易斯的心靈與悸動》,並主編《跨文化視野中的人文精神:儒、佛、耶、猶的觀點與對話芻議》、《基督宗教之人觀與罪觀:兼論對華人文化的意義》等書。
第三部分 宗教改革至啓濛運動時期(1517-18世紀):多元文化百花齊放
導 言
第一章 第一代德國改革者:馬丁‧路德
第二章 第一代瑞士改革者:慈運理
第三章 第二代改革者:加爾文
第四章 清教徒運動
第五章 正統派與敬虔派
第六章 重洗派與浸信會
第七章 英格蘭衛斯理大復興
第八章 啓濛運動
總 結
第四部分 近代教會時期(19-21世紀):邁嚮現代社會
導 言
第一章 19世紀德國士來馬赫的神學整閤
第二章 19世紀「人中心」的自由神學
第三章 世紀交接與「上帝中心」的新正統派
第四章 上帝論進路:巴特
第五章 人論進路:存在主義神學
總 結
結 論
附 錄
壹、參考書目及簡介
貳、譯名對照錶
序(節錄)
本人在颱灣神學院教授「教理史」課程時,曾將授課資料編寫成《教理史》兩冊,於1995年齣版,並於2001年校正閤訂成精裝版。「教理史」的全名為「基督宗教教理史」,亦即「基督宗教教義史」或「基督宗教思想史」,為曆世曆代基督徒對於基督教信仰的體驗與認識之演變史。本書參照《教理史》,按大專教科書體例寫成,行文盡量與整體西方思想史互動,希望具體呈現齣西方文化思想精髓之基督宗教思想,以彌補颱灣長期以來缺乏介紹基督宗教思想史教科書之不足,同時對於西方思想史、西方哲學史等探討西方文化思想的領域具有重要參考價值,適閤作為基督宗教概論、基督宗教史、西方思想史、西方哲學史等課程,以及主修曆史、宗教、哲學、神學的大學程度學習者參考。
任何一種思想的形成,既孕育於其社會條件與時代背景,亦有其思想本身的傳承發展與內在理路。相應於此,從曆史研究角度而言需要兩種方嚮,一種是思想史研究,另一種是社會史研究。當代曆史研究偏嚮社會史的探究,然而比較周全的研究方嚮應當是社會史與思想史互相參照。思想史研究參照社會史研究所見思想形成的社會背景與條件,有助於理解在真實生活處境裏的思想源頭,然而社會史研究亦應參照思想史研究,在韆絲萬縷的社會因素中,抽絲剝繭找齣其條理性。
基督教信仰在西方世界傳播瞭近兩韆年,這兩韆年的基督宗教思想史便是瞭解基督教信仰內涵最直接的一條道路。本書把主要焦點放在這兩韆年西方的基督宗教思想史,由於受限於篇幅,有關中國神學傢的貢獻隻能寄望其他專著。不過,來到21世紀,基督教信仰傳播的重心正由西而東、由北而南,基督宗教已不再是刻闆印象中的西方「洋教」,不但其起源於東方,其詮釋也正逐漸地轉嚮非西方世界,此時此刻更是需要對於現有基督宗教思想史做一基礎性理解,並期盼基督宗教與中國文化會遇的璀璨果實。另外,生活在21世紀全球化時代的我們,正麵對前現代、現代與後現代全部攪和在一起的復雜現象,其中基督宗教思潮的轉換值得關注,但同樣限於篇幅,有關後現代思潮的部分隻能點到為止。
本書介紹二韆年來基督宗教在與豐富的文化互動中形成基督宗教思想的曆史,上冊主要描述基督宗教起源於希伯來文化、成形於希臘文化而發展於拉丁文化,其中第一部分初代教會時期(30-590)介紹在基督宗教的形成過程中希伯來文化、希臘文化與拉丁文化的會遇互動,第二部分中世紀教會時期(590-1517)則介紹基督宗教在拉丁文化盛世中與文化充分結閤發展。
下冊主要描述基督宗教如何與歐洲多元文化融閤,而清教徒的齣走把基督宗教帶到新大陸,宣教師們則把基督教信仰帶到全世界各地而有更加開闊的發展。其中第三部分探討宗教改革至啓濛運動時期(1517-18世紀),基督宗教如何進入一個多元文化百花齊放的世代,緊接著第四部分近代教 會時期(19-21世紀)則介紹基督宗教如何因應啓濛運動的挑戰而邁嚮現代社會的多元文化並存。
本書期望為初學者鋪路,著重建立基本概念以及宏觀角度的整體性認識,盼有助於學習者瞭解西方文化思想的重要源頭。書中採用兩個角度:其一是縱的角度,從時間先後順序的觀點觀察思想演變的經過,注重在曆史脈絡下各種思想流派與思想傢如何交互影響。其二是橫的角度,採用專題歸類的方法把一段思想史或者個彆思想傢的觀點加以分類整理,力求條理分明。整體而言,前者重視曆史,後者則強調思想,然而探討思想史二者缺一不可。若是缺瞭前者,無法認識思想發展的來龍去脈;缺瞭後者,則無法把握思想本身的繁復麵貌。迴首二韆年的基督宗教思想史,有如「聽教會二韆年思潮澎湃,觀天下神學傢精彩演齣」,令人感慨萬韆。
拿到這本《基督宗教思想史(下)》,我 immediately felt its heft, a physical embodiment of the intellectual weight it promised to deliver. My academic curiosity has long been piqued by the evolution of major religious traditions, and the Christian narrative, with its profound impact on Western civilization, has always held a particular fascination for me. I anticipate that this volume will delve into the complex transformations and enduring dialogues that have characterized Christian thought in more recent centuries. I am eager to explore how philosophical movements, scientific advancements, and societal shifts have challenged and reshaped core tenets of Christian belief. I hope the author will provide a clear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lluminating the contributions of key thinkers and theological developments that have shaped the modern understanding of Christianity. Ultimately, I seek to gain a deeper appreciation for the intellectual dynamism and resilience of Christian thought, and how it continues to resonate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评分這本書的厚度,在拿到手裏的時候就已經給瞭我一種沉甸甸的期待。封麵的設計簡潔而莊重,字體古樸,透著一股曆史的厚重感。我通常對宗教史這類話題抱著一種敬畏之心,總覺得裏麵蘊含著無數深刻的哲學思辨和文化變遷。尤其是在下捲,我預感會涉及到更多近代以來思想的激蕩與融閤,那些曾經影響甚至塑造瞭整個西方世界的思想傢們,他們的理念如何在時間的長河中演變,又如何在不同的社會土壤中生根發芽,我想在這本書裏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我期待作者能夠以一種既宏大又細膩的筆觸,勾勒齣基督宗教思想的脈絡,解釋那些復雜的概念,還原那些偉大的靈魂。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提供一種看待曆史和人性的獨特視角,讓我能夠在理解宗教思想的同時,也反思自身的存在。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學術著作,對我而言,更像是一次深入靈魂的探索之旅,我準備好迎接其中的挑戰與啓迪。
评分翻開這本書,一股撲麵而來的學術氣息便讓我感到既興奮又略帶忐忑。我一直以來都對那些能夠洞察時代精神,解讀思想演變的著作深感興趣,而《基督宗教思想史(下)》這個書名,似乎就預示著一場思想的盛宴。我猜想,這本書會帶領我穿越幾個世紀的漫漫長河,去探尋那些塑造瞭西方文明基石的基督教思想是如何一步步發展、演化、甚至被質疑和重塑的。我尤其好奇,在“下”捲中,作者會如何處理那些充滿爭議的時期,比如宗教改革的波瀾壯闊,啓濛運動的理性之光對傳統信仰的衝擊,以及近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基督教思想如何在新的語境下尋求自身的定位。我期待作者能夠提供清晰的梳理,用引人入勝的敘述方式,將那些抽象的哲學概念轉化為可理解的智慧,讓我能夠跟隨作者的筆觸,一同感受思想的碰撞與火花,領略人類智慧在信仰領域不斷探索的艱辛與輝煌。
评分這本書的體積,從視覺上就已經傳達齣一種“硬核”的信號,讓我預感到這將是一場需要耐心和投入的思想跋涉。我一直以來都對那些能夠梳理宏大曆史敘事,並從中提煉齣思想精髓的著作抱有特彆的偏愛。《基督宗教思想史(下)》這個書名,無疑戳中瞭我的興趣點。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將如何展開對基督教思想在近代以來的發展曆程的描繪。是側重於教義的演變,還是對社會、政治、文化層麵的影響分析?我更期待的是,作者能夠以一種既嚴謹又不失生動的方式,去解讀那些抽象而復雜的哲學概念,將那些看似遙遠的思想人物和事件,以一種令人信服且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在我麵前。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理解西方文明精神內核的一扇窗口,讓我能夠更深刻地體會到,信仰是如何塑造瞭人類的曆史進程,以及思想的碰撞是如何推動著文明的進步。
评分拿到這本《基督宗教思想史(下)》,我首先被它沉甸甸的分量所吸引。這不僅僅是紙張和油墨的堆疊,更像是承載瞭厚重曆史的知識寶庫。我一直以來都對宗教思想的發展及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基督教這一影響廣泛的宗教體係下,其思想演變的曆史更是充滿瞭引人入勝的故事和深刻的哲理。我猜想,這本書的下捲會著重探討近代以來,特彆是文藝復興之後,基督教思想所經曆的重大變革與挑戰。我期待作者能夠深入淺齣地解析那些復雜的哲學思辨,例如理性主義、經驗主義等思潮如何與基督教教義發生碰撞,宗教改革的深遠影響,以及在科學革命的浪潮中,基督教思想如何調整自身以適應時代的發展。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清晰的脈絡,讓我能夠理解那些曾經影響深遠的思想傢們的觀點,並從中獲得對人類文明發展和精神追求的更深層次的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