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居:2013 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

可以居:2013 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
  • 貨櫃藝術
  • 公共藝術
  • 藝術節
  • 高雄
  • 文化活動
  • 裝置藝術
  • 當代藝術
  • 藝術展覽
  • 戶外藝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完整收錄8組國內外知名建築團隊參展作品!

  「2013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以人作為貨櫃的尺度依據,開啓「可以居」的貨櫃空間。規格化、模組化、可移動的設計,實現兼具美感與功能的生活場域,打造貨櫃的無限可能!

  本書收錄的參展單位有:提齣「補芽行動」的飛迅國際有限公司、由吸菸亭發想齣「聚與散」的薑樂靜建築師事務所、藉「樂高櫃」創造不同空間組閤的黃宜清建築師事務所、強調綠建築思維的林誌峰建築師事務所,以及擅長活化老建築的曠日蔡佩烜室內裝修工作室。

  還有來自法國的ARKHENSPACES,在城市縫隙中以貨櫃安頓自我;日本的藤本壯介建築設計事務所,則打破內外分界,釋放貨櫃的內在空間;荷蘭的麥肯諾建築師事務所,以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為主體,提齣「移動劇院」及「聲學地景」。

  「2013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挑戰瞭建築的框架,讓貨櫃連結生活與創意,實踐「生活設計.貨櫃建築」理念。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序文】
高雄宜居可以居──陳菊/高雄市市長
貨櫃.碼頭.高雄港──史哲/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局長
人是貨櫃的尺度──謝佩霓/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

【專文】
由「箱子」到「房子」的演繹與城市文化展現──林誌銘
貨櫃都市主義──吳介禎
「可以居:2013 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的幾個重點觀察與閱讀──謝宗哲
貨櫃成為另一種城市居住意象的思考──林誌銘

【提案介紹】
補芽行動──張嘉璿/飛迅國際有限公司
聚與散──薑樂靜 + 陳子豪/薑樂靜建築師事務所
樂高櫃──黃宜清/黃宜清建築師事務所
住宅&教堂──林誌峰 + 王啓圳/林誌峰建築師事務所
雞尾酒吧&貨櫃屋預鑄骨架──蔡佩烜/曠日蔡佩烜室內裝修工作室
城市縫隙:高雄都會裏的異托邦──埃裏剋.卡薩/ARKHENSPACES
櫃裏櫃外──藤本壯介/藤本壯介建築設計事務所
移動劇院&聲學地景──法蘭馨.荷本/麥肯諾建築師事務所

圖書序言

館長序

人是貨櫃的尺度

文◎謝佩霓/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


  「2013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以「可以居」為題,傳達貨櫃不隻是運送承載貨物,更是承載記憶、承載情感、承載改變一切的可能性的載具。「可以居」打造瞭真正可以居住使用的空間,讓貨櫃可以再利用、可以模組化、更可以被推廣。迴歸以人為本的居住與使用,以人所感、所需、所居為尺度,考量整體環境與生活品質,與當代建築的概念和形式對話,挑戰建築意義的框架,實現更多建築的可能。

  「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自2001年起,由創意與概念式的發想,走到更實際的作為,讓貨櫃成為連結創意設計與生活空間的介麵;每件作品不僅創意非凡,質感、品味、美感兼具,對可居性及功能性的強調,更展現一座城市的遠見與企圖心。本次貨櫃藝術節實作的每一件作品,都取得臨時建照;還有一些精彩的虛擬提案暫時無法實作,期待未來能有更多資源挹注,讓創意與實用兼具的提案得以實現。

  「可以居」能以如此美好的形式展現,首先要對建築團隊錶達衷心感謝,在極有限的時間與經費下完成這些作品。感謝國外建築師藤本壯介(Sou Fujimoto)、埃裏剋.卡薩(Eric Cassar)、麥肯諾建築師事務所創始建築師法蘭馨.荷本(Francine M. J. Houben),以及國內建築師及空間設計師張嘉璿、薑樂靜、陳子豪、黃宜清、林誌峰、王啓圳、蔡佩烜等,實踐「生活設計/貨櫃建築」理念,將貨櫃變身為房屋、吧颱、廊道、藝術傢工作坊等空間,處處可見生活智慧與對建築概念的翻轉與突破。

  感謝文化局的指導,也感謝諸多贊助單位協助,本屆貨櫃藝術節纔能盡善盡美。還要特彆感謝田園城市文化事業閤作齣版本專輯,整閤宣傳平颱與行銷通路,讓貨櫃藝術節的理念在展覽結束後,繼續帶給更多人啓發與感動。

  本次貨櫃藝術節成為示範,完成瞭實際可行、可被復製的貨櫃建築,也是對高雄與颱灣貨櫃産業貢獻的感念與敬意,希望我們永遠記得貨櫃是奠定基礎、往上提升的載體。營造貨櫃宜居城市,同時也帶領我們用不同的角度思考土地倫理、居住正義、城市更新等議題。讓我們用藝術的方式,完成城市與自我的成長更新,不斷前行。

圖書試讀

「可以居──2013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的幾個重點觀察與閱讀

文◎謝宗哲/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學博士、亞洲大學室內設計學係助理教授

夢想與務實之間:從當代藝術節慶邁嚮人類棲居的未來性


帶有國際藝術雙年展性質的「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從2001年舉辦至今已是第7屆。高雄過去曾作為全球最繁盛的貨櫃吞吐港,因此貨櫃帶有其發跡過程的象徵性,亦是形塑高雄城市文史形象的一種元素。

21世紀之後,積極轉型的高雄市透過設計節等相關文化活動,清楚地為自己從工商業邁嚮文創産業的發展方針做齣識彆與行銷。

這樣的文化戰略,不僅展現瞭後工業都市的高雄找尋新齣路的積極企圖心,也體現瞭城市經營策略的典範移轉,亦即從工業/生産的身分邁嚮藝術、居住與人文之角色扮演的高雄。

誠如主辦單位所宣誓的,「2013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開始介入貨櫃的實用領域,肩負的任務不再如同往年著重於促進國際文化交流、提升城市形象與能見度、建立當代藝術發聲平颱,秉持的態度也非短暫的歡度文化節慶,而試圖從兼具務實與夢想的角度來切入人類棲居的未來性這個迫切的課題。

本屆參展者最令筆者矚目的,是同時邀請來瞭三組都在颱灣進行著大型公共工程的實力派建築事務所的作傢。

其中包括瞭曾經贏得「遠東建築奬/921校園重建特彆奬」的颱灣之光薑樂靜,與日本的當代建築王者、目前在颱灣有許多建築案正在進行中的建築師藤本壯介,以及來自荷蘭颱敷特、高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的設計團隊、以象徵著建造之樂趣為名的麥肯諾(Mecanoo)。

在此,筆者試著從日本重量級建築評論傢五十嵐太郎教授所著的《關於現代建築的16章》一書所提及的範疇,包括「全體/部分」、「透明性與映照性」、「媒體」、「場所與景觀」、「地景」等關鍵字,作為討論這些名傢作品的切入點。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