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奇异与丰富根本融合了浊水溪两岸;
台北人的疯狂也早就跨越了族群。
横跨25年,超过100张照片,
这是台北的新与旧、好与坏,台北人的美丽与哀愁。
台北人说
超商老板:「除了棺材,店里没有买不到的东西。」
机车骑士:「除了淡水河底,没有骑不到的地方。」
台北人去
麦当劳是借厕所的地方,85度C是计程车司机抽菸的地方,
星巴克是展示昂贵笔电的地方,丹堤是嫌星巴克太贵才去的地方。
台北人住
南部同学提到家里地址,通常说:xx市xx路xx号,
旁边若有台北人,一定会问:「你住几楼?」
但南部同学大多住透天厝,地址里根本没有楼。
看看通讯录就知道,许多台北人一辈子没住在地面过!
关于本书──
台北人的组成,
从来就不是祖宗八代都生长于斯的「纯种」。
更多的是从四面八方而来的人们──
来自南部、来自山上、来自海外、来自对岸……
也许你觉得,这里的人既骄傲又自我,
但台北人的观念都来自生活经验,与所有人相同。
可能你会说,这座城市坐拥名利、纸醉金迷,
其实在台北可能需要花最多钱,得到的往往最少、最烂。
吴毅平不只拍猫的千姿百态,他镜头下的台北人,
让你看见台北人幽默的、感伤的、可爱的、无奈的……
许多许多面。
作者简介
吴毅平
台北天母人。从出生到大学,甚至当兵、工作,都没踏出台北一步。
当过几年摄影记者,拍了许多人与猫。近年来拿相机打零工维生,把猫当成人来拍,把人当成猫来拍。摄影理念是把自己当成猫,躲在角落,静静地等待。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台北人会在什么时候、做出什么有趣又疯狂的举动。
曾获TIVAC 365传统摄影奖、台湾新闻摄影大赛等国内外摄影奖项。摄影作品获国立台湾美术馆购藏。
另着有《拍猫,是很严肃的》、《当世界只剩下猫》、《猫岛.座间味》、《到里斯本寻找一只猫》、《优雅的瞬间:台湾流浪猫纪实》、《在路上,遇见猫》。
个人网站:www.wuyiping.com
FB粉丝团请搜寻「吴毅平摄影, WU YI-PING Images」
第一章/天龙国的日常
早起的鸟儿
向左走,向右走
豪华加长型唿拉圈
各就各位
唯一的听众
好狗命
猎人头
绰号决定命运
一飞沖天
画龙点睛
逆转胜
天外飞来一脚
背后灵
趴着睡
五百障碍呷百二
倒着看世界
棉被侠
走进彩虹里
排排坐吃饭饭
潜规则
超商怪客
你住几楼?
西装
推轮椅
玩水而已
资深骗子
集体早操
乔一下
爬树与砍树
第二章/余忆童稚时
高格调MTV
小学生了没
自动贩卖机
毕业典礼
老派优雅
我也要……
人生四大错误
脱裤子尿尿
健康教育那一章
我有话要说
乡音无改老命催
地上奇蹟
站立式婴儿车
尿尿小童
西门町
吹笛子
阿度仔
养孩子不如养猫
台北人生台北人
第三章/谁知民间疾苦
无壳蜗牛
最佳助选员
无翼鸟人
民进乱党
免费捷运
吐钞机
真面目
蛋蛋的哀愁
股民睡了
啾咪
忘了穿裤子
五百元便当真好吃?
劳动人钱
看个屁啊
记者证
吸毒
这不是马总统
冰的啦!
年轻真好
第四章/飞天 遁地 穿墙
捷运上做的事
有够机车
过路拆桥
走路上班
专属车位
望眼欲穿
夹懒蛋
司机很忙
头手不要伸出车外
第五章/人在做,天有没有在看
晒春联
蛋定
人在做,天并没有在看
举头三尺有神明
海绵宝宝进香
原子弹炸土地公
没什么人抢的头香
女人香
通往灵界的公车
第六章/和昨日吻别
信
满脑子蛋塔
九二一
鸡鸡拉卡车
老师在讲你有没有在听
全民口罩
飞吧!
蛙人操
四贴
公用电话
咒怨
报纸
功夫熊猫
狗公腰
偷看
向左走,向右走
这张照片距今二十多年,当时还是个学生,我将照片与一段短文投稿到报纸的副刊,记得写内容大概是:向左走是汐止内湖,向右走是南港松山,小老百姓一辈子努力存钱,也只能买间厕所。
二十年过去了,同样的钱连半间厕所都买不到了,当然你也可以说,如果当年拚命贷款加班,买下上面广告中的一间,现在不就赚了吗?这也不一定,这个路口左转一路下去,有一个社区叫林肯大郡,许多人买了山边空气清新、夜晚安静的小公寓,住了一年多,台风豪雨一来,倒了。其实倒的只有社区的十分之一,但其他房子大概再也卖不掉了,只好硬着头皮继续住下去,关键问题是贷款才刚开始缴啊。
台北人是全台湾最有钱的,却总是花最多钱住最小最烂的房子。
各就各位
这十几年来关于摄影记者的演进,大概就是两件事:速度与高度。
速度跟数位化有关,底片相机再怎么快也是一卷三十六张,拍完还要先去沖洗店沖片,再回公司交作业。现在一张记忆卡可拍上千张,拍完直接传回去。不过,最后印在报纸上的结果是没有差别的。
高度就真的会影响拍出来的影像了。以前要从高角度拍,除非现场有天桥或是高楼可以上去,不然就要自己想办法变高。要变高最快就是把相机举高乱拍一阵,成功率看个人造化。后来有人开始带梯子,但是人很多的场合会被挤下来。现在有人直接出动吊车或剪刀车,缺点是万一突然想上厕所就麻烦了。
还要更高吗?直升机不是大家都租得起,但是现在有遥控的,可以把相机挂在下面空拍,危险的是,负责遥控的人技术不好,可能会掉下来砸死人。
天外飞来一脚
我家是小康白领,每天看着爸爸骑伟士牌载妈妈一起去上班,菜市场人生与我毫不相干,唯一有点关系的是邻居。我读小学一年级时,老爸在天母买了一间公寓。五楼,没电梯,当年真的完全不觉得爬楼梯会累,而对面住一楼的就是卖菜的,他们家客厅就是个小菜摊,跟我们家客厅是沙发茶几电视很不一样。他们的爸妈天还没亮就出门去批货,两个跟我一样年纪的小孩有时还会骑着三轮车去收破烂废纸。印象最深的是,我升小学三年级时把用了两年的旧书包扔了,扔在那个年代每条巷子口都有的垃圾堆,结果开学之后,我发现他们家的小孩竟然背着我的旧书包去上学。
这是一本极具画面感的书,即使我从未亲身经历过书中所描绘的年代,但作者的文字仿佛具有魔力,将那些场景生动地呈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潮湿气息,听到远处传来的戏曲声,看到街头巷尾熙熙攘攘的人群。每一个人物的出现,都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充满了那个时代特有的韵味。我尤其佩服作者对细节的捕捉能力,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物件,比如一把老式的藤椅,一张泛黄的报纸,一件旧式旗袍,都能承载起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勾起读者无限的遐想。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像一个穿梭于时光的旅人,静静地旁观着那些人生的悲欢离合。我喜欢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它让我暂时逃离现实的喧嚣,走进一个属于过去的世界,感受那些被时间遗忘的温度。我迫不及待地想与朋友分享这本书,相信他们也会被其中浓郁的时代氛围所打动。
评分初读这本书,可能会觉得它有些沉闷,但请允许我坚持读下去,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沉力量。它不像许多现代小说那样追求情节的快速推进,而是像一位娓娓道来的老人,用平静的语气讲述着一段段往事。这是一种需要耐心和体悟的书,它不会直接告诉你一个明确的道理,而是通过人物的经历,让他们自己去碰撞、去思考,最终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无奈,以及在那份无奈中闪烁的人性光辉。我记得一位哲学家说过,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沿途的风景。这本书正是如此,它展现的不是一个辉煌的结局,而是无数个平凡的瞬间,那些瞬间构成了完整的人生,构成了那个时代的缩影。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心境变得更加平和,也更加理解了那些曾经经历过风雨的人们,他们是如何在岁月中沉淀出淡然的智慧。
评分我一直认为,能够将一个地方写活的书,是极具魅力的。而《台北人》无疑做到了这一点。作者笔下的台北,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和情感的空间。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包容,也感受到了它在历史变迁中的独特印记。书中的人物,就像是这座城市最鲜活的细胞,他们的命运与这座城市紧密相连,相互影响。我喜欢那些描绘人物与环境互动的场景,比如在某个热闹的市集,或者某个宁静的街角,他们各自怀揣着怎样的思绪,又会遇到谁?这些场景的叠加,共同构筑了台北的立体画像。这本书让我对台北有了更深的向往,我希望能有机会亲自去那些书中提及的地方走一走,感受一下作者笔下的那种氛围。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旅行,一次与历史和文化的对话。
评分读完这本书,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的复杂感油然而生,仿佛经历了一场漫长而真实的洗礼。作者笔下的人物,无论他们来自何方,都带着各自的过去,在台北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又悄然凋零。我尤其喜欢那些描绘人物内心挣扎和情感纠葛的段落,那些看似平淡的叙述,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直击人心最柔软的部分。我曾经认识一位长辈,她一生都怀揣着一个未了的心愿,总是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叹息,那种无力改变过去,又对未来充满未知的感觉,在书中我看到了相似的投影。这本书让我思考,在时代的大潮中,个体的命运是多么的渺小,但同时,即使身处巨变之中,每个人依然努力地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温暖和意义。我不太擅长用华丽的辞藻来形容阅读感受,但我知道,这本书已经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它让我对“故乡”和“漂泊”这两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因为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可能成为未来回忆中不平凡的一部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深深吸引了我,那种带着复古质感的色彩搭配,以及一个略显模糊却又充满故事感的画面,让我立刻联想到书中那些生活在时代洪流中的人物。我总是喜欢那些能够勾起历史回响的书籍,而《台北人》恰好给了我这种感觉。拿到书的那一刻,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那些属于特定年代的记忆与情感串联起来的。我曾在一个相似的时期,在外婆的老照片里看到过类似的面孔,他们眼神中流露出的那种混合着经历沧桑和对未来的期许,总是让我心生感慨。我想,这本书或许能让我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台北,理解那些在历史变迁中寻找自己位置的普通人。这本书并非那种情节跌宕起伏的畅销书,它更像是一杯需要细品才能体会其中滋味的陈年老酒,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沉思,不断回味。我尤其期待那些关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因为正是这些细腻的情感,才让故事有了灵魂,让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