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摄影,人们总是三句不离景深、快门、光圈……
然而拍照最常用到的其实不是单眼相机,是你的那双眼睛。
没有捷径/摄影就在日常里
64篇散文、94幅摄影作品
《要成为摄影师,你得从走路走得很慢开始》_张雍迷路在每个日常的证据
张雍,1978年生,台湾台北人。2003年起旅居东欧,目前落脚在巴尔干半岛上的斯洛维尼亚。曾就读布拉格影视学院摄影系硕士班。从事影像创作时,往往被人物在不同环境里的反应吸引,于是专注地朝人性靠近,也借此更认识自己。《蒸发》及《波西米亚六年》分别收录他旅居布拉格时期的代表作。《双数/MIDVA》则翻转镜头,记录自己与妻子等待女儿到来的心情。从单数变成多数,新手爸爸的生活让他发现摄影的祕密就在最平凡的日常生活里。最新摄影散文集《要成为摄影师,你得从走路走得很慢开始》是一位体悟「故事不在远方」的摄影师用十年生命所完成的图文创作。
求学时,他不甘只是一组号码的替身。出了社会,他拒绝让头衔在自己身上盖戳记。2003年,二十五岁的张雍只身前往神祕东欧,学着用相机收集故事,想像一场远方的旅行即将展开。精神病院.马戏团.吉普赛村落.A片工业──他聚焦社会边缘,作品充满深刻的人文气息,他确信照片中每个眼神与脸孔与他分享的祕密是自己愿意花一辈子去追问的故事。2013年,三十五岁的张雍从捷克落脚巴尔干半岛上的斯洛维尼亚,学习如何扮演一位好丈夫、好爸爸,生命中的礼物让他无法再像过去一样追着世界各个角落的故事,然而他也突然有所体悟,思索为何摄影师总要到「远方」拍摄「别人」的故事,尤其当摄影师的生活周围就充满了最具生命力的故事。旅欧十年,张雍了解了故事不在远方,生活不在他方,摄影对他而言不是一种职业,是一种骨气,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而照片是这一切的证据。
名人推荐
张惠妹(音乐人)、郭英声(摄影师)、魏瑛娟(剧场编导)__温暖推荐
图文辩证机智,思考深刻,而且极美,常忍不住玩味再三,摄影不只是摄影,这是张雍最好的作品。__剧场编导/魏瑛娟
作者简介
张雍Simon Chang/摄影师
1978年生,台湾台北人,2003年起旅居东欧,目前落脚在巴尔干半岛上的斯洛维尼亚。
曾就读布拉格影视学院摄影系硕士班。从事影像创作时,张雍往往被人物在不同环境里的反应吸引,于是专注地朝人性靠近,也借此更认识自己。《蒸发》及《波西米亚六年》分别收录他旅居布拉格时期的代表作。《双数/MIDVA》则翻转镜头,记录自己与妻子等待女儿到来的心情。从单数变成多数,新手爸爸的生活让他发现摄影的祕密就在最平凡的日常生活里。最新摄影散文集《要成为摄影师,你得从走路走得很慢开始》是一位体悟「故事不在远方」的摄影师用十年生命所完成的图文创作。
曾拍摄全中欧规模最大的精神病院、乡下猎人、传统捷克马戏团、匈牙利吉普赛村落、捷克A片工业;2011年拍摄张惠妹《你在看我吗?》专辑封面与内页,2012年担任钮承泽电影《爱LOVE》平面摄影师。其摄影作品曾在台湾、捷克、斯洛维尼亚、斯洛伐克、法国、德国、义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莫斯科等地展出,文字则散见于《联合报》副刊、《人间福报》副刊、北京《明日风尚》等平面媒体。
目前张雍在斯洛维尼亚及台北两地以文字与影像持续收集故事,同时致力于商业拍摄的突破性合作。最新作品是《365天/定幕剧》。
张雍网站 Simon Chang Website
www.simon.chinito.com/
www.facebook.com/SimonChangPhotographer
=获奖纪录=
*2011年初获得由高雄市立美术馆主办、国内艺坛重要奖项的「高雄奖」;获斯洛维尼亚新闻摄影奖「Slovenia Press Photo 2011」报导摄影奖首奖。
*2012年初于斯洛维尼亚以摄影系列「PIECES」与「MIDVA/双数」夺得「Emzin Photography of the Year」年度最佳摄影作品的首奖及第二名,同年三月份再度以「兽医」(The Veterinarian)及「拳手」(Boxing Blues)系列分别获得「2012斯洛维尼亚年度新闻摄影」年度报导摄影奖人物类及运动类的首奖。七月再以印度拍摄的「Ashura」系列荣获法国巴黎PX3国际摄影大赛专业组媒体报导类首奖;张惠妹「你在看我吗?」专辑摄影作品获专业组音乐类银奖。
1. 前言|摄影师不是一种职业 是一种骨气
2. 神奇的侦察工具
3. 带着相机的芭蕾练习
4. 被遗忘的道具
5. 在挑剔的眼睛前 让地球自转暂停
6. 被遗忘的人生
7. 每次按下快门都是一个拥抱
8. 未经排练的风景
9. 专心在最简单的事物上
10. 命运的脚印 在暂停开放的沙滩上
11. 更忙碌的手指
12. 在现实的剧场里剪贴与混搭
13. 浓雾里的日光节约时间
14. 迷你心脏的引擎声响
15. 好奇心会带妳到很远的地方
16. 时差与空镜
17. 要成为摄影师 你得从走路走得很慢开始
18. 作品
19. 产房速记
20. 悬疑
21. 皮肤与衬衫之间
22. 剎那与永恆的提醒
23. 液态的固体
24. 转身的艺术
25. 草坪上的问句
26. 沙发同学会
27. 生日风景之一 最短暂的交叠
28. 九二六一公里
29. 向眼前世界搭讪的热情
30. 孔老夫子 在陌生的场景里
31. 条件
32. 一组六个脚印的旅行
33. 生日风景之二 太空舱的钥匙
34. 人类最原始的流浪
35. 如果神农氏也是摄影师
36. 在三十五釐米宽的世界相遇
37. 涨潮的海水 拥抱夜空的繁星
38. 迷路时才会遇见的风景
39. 生日风景之三 让摄影师心旷神怡的祕密
40. 心中的那颗火星
41. 既冷静又诗意的场记
42. 自导自演的人生 可以绕地球4圈
43. 替影子 找一个家
44. 摄影 是生活的镜子
45. 关于未来的往事
46. 重复曝光的牵挂
47. 最感性的在场证明
48. 好奇心的温度与国王的新衣
49. 神祕的失物招领中心
50. 耐心 是与时间对话的入场券
51. 夏天海边的圣诞卡片
52. 一厢情愿的大草原
53. 边境的森林与身旁的海洋
54. 暂停键与番茄的联想
55. 喀斯特式的灵感解析
56. 距离
57. 灵感与诗意的原型
58. 马匹变成绵羊的祕密
59. 相机里的海马体
60. 想像力退化的检举电话
61. 当孩子只是孩子
62. 谁说拍照一定得用相机
63. 二十五岁的心事
64. 关于框框与圆形的比例以及摄影里的咖啡因
照片索引
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完全是因为那个让人会心一笑的标题——“要成为摄影师,你得从走路走得很慢开始”。这个标题一下子就击中了当下快节奏生活里,我内心深处对“慢”的渴望。我一直认为,摄影的本质在于捕捉,而捕捉的前提是“看见”。但我们大多数人,在日常的奔波中,有多少时间是真正“看见”了周围的世界呢?我猜想,这本书一定不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更像是一场温柔的引导。它或许会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一些摄影师的亲身经历,来阐释“慢”是如何成为一种摄影的“秘籍”。我期待书中能有关于如何训练自己的观察力,如何培养耐心和专注力的章节。也许会分享一些在看似平凡的街角,如何发现非凡画面的案例,或者是在一次漫长的徒步旅行中,如何通过放慢脚步,捕捉到自然界细微的变化。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明白,摄影不仅仅是器材的堆砌,更是心灵的沉淀。它会引导我去感受光影的变幻,去体味人情的温度,去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情绪。读完之后,我希望自己能够带着一颗更加平和、更加敏锐的心去行走,去发现,去记录。
评分这个书名,简直是我近期读到过的最有意思的一个。“要成为摄影师,你得从走路走得很慢开始”。这是一种非常反常规的说法,却又带着一种莫名的吸引力。我一直以为摄影就是关于技巧和器材,但这个标题却暗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路径。我很好奇,这本书会如何解读“慢”与摄影之间的联系。它是不是在说,只有放慢脚步,我们才能真正观察到周围的世界?是不是说,那些宏大的风景固然壮观,但真正的摄影灵感,往往藏在那些被我们匆匆掠过的细节里?我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培养观察力的故事,如何训练自己的感知能力,如何才能像一个侦探一样,在日常生活中搜寻那些有故事的画面。或许书中会介绍一些摄影师,他们是如何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等待,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表情、动作,或者是光影的变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打破我对摄影的刻板印象,让我明白,真正的摄影,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与世界对话的姿态,而“慢”正是这种对话的基础。
评分“要成为摄影师,你得从走路走得很慢开始”,这句话本身就足够引人深思。在如今这个追求效率和速度的时代,这个标题显得格外珍贵,也带着一种逆流而上的意味。我之所以会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它提出的“慢”是一种摄影的态度,一种生活的哲学。我猜测,这本书不会是单纯的技术讲解,而更像是一场关于如何用眼睛和心灵去观察世界的对话。我期待书中能够描绘一些摄影师,他们是如何在看似平凡的行走中,发现那些不平凡的瞬间。比如,他们如何透过一个街角,捕捉到城市的脉搏;如何在一个寻常的雨天,发现光影的奇妙舞动;又或者,如何在与陌生人擦肩而过时,捕捉到他们眼中的故事。我希望这本书能教会我,如何放慢自己的步伐,去真正地“看”,去感受,去体会。它或许能让我明白,摄影的真谛,不在于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而在于按下快门之前,那段用心去感知和发现的漫长旅程。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开启摄影之旅的引路人,让我不再迷失于器材的海洋,而是回归到最本质的观察与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就带着一种诗意和哲学的思考,让人在翻开之前就充满了好奇。我记得当初是被它极富画面感的书名吸引,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位摄影师,在喧嚣的城市中,放慢脚步,细心观察,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瞬间的场景。这种“慢”并非是迟缓,而是一种沉淀,一种对当下体验的全然投入。我期待着书中能够讲述一些关于如何培养这种观察力的故事,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不寻常的视角。或许书中会分享一些摄影师在旅途中,在不经意间发现的惊喜,那些不被匆忙脚步所忽略的细节,例如一束穿过树叶的光影,一个老人在巷口静默的身影,抑或是孩童嬉戏时脸上纯真的笑容。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技术层面的摄影指导,更多的是一种心境的塑造,一种如何用眼睛去“听”,用心灵去“看”的引导。它或许能教会我,摄影不仅仅是按下快门,而是一种与世界建立连接的方式,一种在行走中领悟生命真谛的艺术。我设想着,读完这本书,我或许能在下次出门的时候,放下手机,放慢自己的步伐,用一种全新的,充满觉察力的目光去审视我周围的世界,发现那些潜藏在平凡中的诗意。
评分“要成为摄影师,你得从走路走得很慢开始”,这句话就像一句古老的箴言,带着一种沉甸甸的智慧。我对于摄影一直有一种模糊的向往,但总觉得技术门槛太高,或者总是在追求那些宏大、壮观的场景。这本书的标题,恰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入点。它没有直接谈论光圈、快门,而是从“慢”这个概念入手,让我觉得摄影原来是可以从最基础的观察开始的。我设想着,书中可能会讲述一些摄影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在城市的街道上,在乡村的小路上,通过放慢脚步,去发掘那些被匆忙的行人所忽略的风景。也许是一些关于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场景中,提炼出独特的元素的故事,或者是关于如何在生活中培养一种“慢”的习惯,从而让自己的感知更加敏锐。我期待着书中能有关于如何训练眼睛去捕捉细节,如何培养耐心去等待一个完美的瞬间的建议。这本书会不会让我意识到,摄影的魅力,恰恰在于它能够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熟悉的环境,发现隐藏其中的美?我希望读完后,我能不再只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灵去“感受”和“记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